武夷山“水云寮”卜筑者析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778
颗粒名称: 武夷山“水云寮”卜筑者析疑
分类号: B244.6
页数: 9
页码: 193-201
摘要: 本文是武夷山“水云寮”卜筑者析疑,包括肯定游酢建筑“水云寮”之资料、肯定游九言创建“水云寮”之资料、莫明其妙之资料、有关“水云寮”之资料分析、“水云寮”创建时间分析、由“水云寮”引发的游酢“晚岁”所居辨述几部分内容。
关键词: 游酢 武夷山 研究

内容

武夷山“水云寮”,也叫云寮书院,又称云寮祠。武夷五曲的“水云寮遗址”处立碑为证,就说是“著名理学家游酢建”的。难道没有可疑之处?《游廌山集》①、《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②、《游定夫先生集》③与《宋·游酢文集》④之游酢《年谱》列:元符“二年……正月,服阕,再调泉州签判,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为讲论之所。著《易说》、《诗二南义》。”《游酢故里》⑥之《游定夫年谱》为:“元符二年……正月服阕,二月接泉州签判调令,在武夷山五曲筑‘水云寮’为讲论之所,著《易说》、《诗二南义》。”
  《游酢评传》①第二章《生平事迹和著述》谓:绍圣三年的“3年后(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年48岁,赴泉州(今天津武清②)任。”又谓“哲宗元符元年(1098),游酢46岁,筑‘草堂’于建阳县禾平裏豸山之麓,在此撰著《中庸义》、《孟子杂解》、《论语杂解》等;次年,他又筑‘水云寮’于武夷山之五曲,聚徒讲学,并著有《易说》、《诗二南义》等。朱熹所写的《九曲棹歌》之五曾暗指游酢。其曰: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林间有客’,即指游酢。……游酢在武夷山所建之水云寮,是武夷山兴学办书院之最早者之一。所以朱熹在《九曲棹歌》之五中特别暗指游酢在水云寮之事迹。‘游氏之水云寮、洪氏之洪源书院、真氏与詹氏筑室慢亭峰,其为最著者。(清何瀚《五曲》,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5)……自游酢水云寮后,才有刘子翚之屏山书院、朱熹之武夷精舍、刘爚之云庄山房、刘拱之仰高堂、蔡发蔡元定之南山书堂、熊禾之洪源书堂等之设,遂使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成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后的中国文化重心之地。”其《简明年表》为:“1099年元符二年……一月,守孝满,调任泉州(今天津武清西)签判。因未即赴任,在家乡武夷山之五曲筑水云寮(古代学校称寮),讲学授徒。撰述《易说》、《诗二南义》等。”
  早在明代,嘉靖《建阳县志》③所载福建提学副使朱衡《重修廌山书院记》就称:嘉靖辛亥三十年,巡抚监察御史曾佩“又访书院丽牲有碑,燬于元,幸龟山先生所譔墓碑,犹存于武夷五曲之云寮书院,乃公藏修处。”《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廌山前集·褒典》亦节录,唯“云寮书院”作“云寮祠”。
  时下有些人也就此“认定”游酢在武夷山筑了“水云寮”。有说“元符二年,他(游酢)又来到武夷山五曲筑‘水云寮’,并由建阳迁居武夷,住在水云寮内,读书著文”;也有说游酢“他四十六、七岁(1099—1100)这两年在任泉州签判,他借故回闽北家乡,分别于建阳筑‘草堂’和武夷五曲建‘水云寮’等处著书立说,而有官不就”;又有“朱熹写的《九曲棹歌》第五首云:‘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林间有客,指的是游酢。”分别见《游酢研究》①(第1辑第81页、17页、15页)。或在水云寮遗址处立碑刻称:“宋元符二年(1099)著名理学家游酢建……现存石壁上的石刻为游酢裔孙游九言于绍熙元年(1190)所刻。”
  《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卷十《遗蹟》谓:“水云寮,在崇安县会仙里,文肃公宦时,乞归,筑室于武夷五曲,为藏修之处,后废,文清公复建。”《福建省志·武夷山志》②第三篇《名胜》亦载:“水云寮、水月亭:水云寮位于铁象岩岩顶。北宋理学南传始祖之一游酢在讲学武夷时于此筑精舍,取‘水云缭绕’的谐音、双关之意,名为水云寮。南宋绍熙元年(1190),游酢后裔游九言在先祖所寓岩顶石壁上摩刻‘水云寮’三字。岩顶小块平旷之地,宋时盖有水月亭……水月亭后还遗留一处游酢当时舂米用的岩臼。”
  二、肯定游九言创建“水云寮”之资料
  其实,关于“水云寮”的记载还有很多,其中有不少资料认为水云寮为游九言所筑,试举数例如下:
  明弘治《八闽通志》③卷七十三《宫室》载:崇安县“水云寮,在县南武夷山。宋御史④游九言创。”康熙《建宁府志》⑤卷四十六《杂志》载:“水云寮,在(崇安县)会仙里武夷山茶洞之侧。宋游九言建。(上俱废)”
  董天工《武夷山志》⑥卷十二《六曲》载:“水云寮,石门岩前。宋游文清公九言筑,久废。”卷十七《名贤·卜筑》又载:“游文靖公九言,筑水云寮于六曲。”其卷十六《名贤·理学》载:“游九言,字诚之,号默斋,初名九思,建阳人。十岁即为文诋秦桧,长从张宣公栻游。宣公教以‘求放心’。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调古田尉,历江州录事、沿海制司干官,入监文思院。张宣公帅广西,辟为幕属;及弟杓帅金陵,又辟抚干。时学禁方严,九言作《上元明道祠记》。罢归,乃筑室武夷,曰‘水云寮’。开禧初,又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而卒。端平中,赠直龙图阁,谥文清。——国朝王梓辨:衷、徐二志皆以水云寮为游文肃公酢建,文清重葺之。明正德间,杨恒叔山志则以为建自文清,不言文肃。隆庆间,邱止山所修县志云:文肃本建阳之长平人,历官罢归,寓居历阳。没,遂葬于和州,至其仲孙鼐复归长平路,梦神语云:‘逢羊可歇,遇虎可居。’过武夷,因结小庐于羊墩,后得沉虎之地居之,更名澄浒,始籍崇安。余考游氏族谱,其言与邱志合,则水云寮无与于文肃明甚。衷、徐牵引,殊无依据,不足凭也。”并在《武夷山志凡例》中特别强调:“……建造事迹,以游文清九言水云寮为创自游文肃酢……种种谬误,兹悉从史册、谱牒、行状、墓志及诸文集正之。”
  《〓垅游氏宗谱》①亦载:“云寮祠,在崇安县武夷五曲茶洞之侧。宋开禧二年姪孙游九言建,祀族祖文肃公。国朝康熙初修葺,增祀文清九言公。”
  三、莫明其妙之资料
  在有关“水云寮”的资料中,最为莫明其妙的莫过于民国《崇安县新志》②和《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③了。
  民国《崇安县新志》第三卷《地理·古迹》载:“水云寮,在武夷石门岩穴。游九言筑。”然而,其第二十二卷《列传·儒林》则载:游酢于“元符初,筑草堂于廌山之麓。二年,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真是莫明其妙。
  《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之《水云寮》谓:“‘水云寮’,古时名为‘水云寥’。为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所构建。……崇安县志载:‘元符初,游酢筑草堂于廌山之麓,二年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民国《崇安县新志》第二十二卷)‘寮’是小屋的意思,当为游酢的谦词。‘寥’则指广阔的天空。景点‘水云寥’原含水云寥廓之意。改‘寥’为寮,既因谐音而不变其原意,而又深寓着寒舍颇有‘水云之胜’的意思。游酢仅改动一个字,就已把建筑物的特点和内涵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游酢构建水云寮后,即于‘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见《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住在水云寮内,读书著文,或与学友互相切磋理学,生活闲适而又恬淡,同时致力于教授生徒。为此而开了八闽理学的先河。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就把‘水云寮’改为‘廌山祠’,后来历代均有重修。……遗憾的是,祠堂不久即毁于兵燹。南宋末年,他的后裔游九言在武夷时,特在水云寮高耸的岩壁上题写了‘水云寮’三个大字,作为对祖辈的纪念,因为悬崖倾斜风雨无侵,所以迄今石刻仍十分明晰。从此,人们又把这儿改称叫为‘水云寮’。”而同样是这位作者,在同这一本书中所撰的《静可书堂》却附录了《静可书堂记》,其作者则为“宋·徐几”,而该文出处为“《建峰詹氏宗谱》卷二”。
  至于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①卷二《文靖游黙斋先生九言》所谓:“游九言,字诚之,初名九思,文肃三世孙也。尝于武夷重构水云寮,为继述之所。(《闽书》、《武夷山志》)”却有点模棱两可:查《闽书》②卷九十五《缙绅》“游九言传”并未涉及其是否建“水云寮”之事,也就是说,李清馥认为游九言“尝于武夷重构水云寮,为继述之所”之所本实乃“《武夷山志》”,但不知是否乾隆十六年(1751)成书的董天工《武夷山志》,如果是的话,则其所谓游九言“重构水云寮”就有问题,因为董志已明确认为“水云寮”是“宋游文清公九言筑”,并对“衷、徐二志”进行了辨析。
  综合资料可知,游九言创建“云寮祠”于武夷山五曲茶洞之侧,以“祀族祖文肃公”,并题写“水云寮”三大字于岩壁上。此处因之又称“水云寮”。此后,历代均重修“云寮祠”,而石刻至今仍十分明晰。
  四、有关“水云寮”之资料分析
  笔者曾在《游定夫生平析疑》一文中说:“我们不一定据此就认定游酢没筑‘水云寮’,只是,游酢既已筑草堂,又何必一定要在接调泉州签判或上任后又筑水云寮于武夷五曲呢?游酢应当没有那么多闲心思忙于筑堂后又建寮。因此,对于谁是筑‘水云寮’的‘林间客’,至少应当存疑。同时,据此而认为游酢‘迁居武夷’,难免牵强。至于‘不去上任’、‘有官不就’和‘借故回乡’诸说。这其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更让人感到筑‘水云寮’的‘林间客’极可能就不是游酢。”至于《福建省志·武夷山志》所谓“水月亭后还遗留一处游酢当时舂米用的岩臼”,则更是附会传说。
  此外,依《永乐大典》③之《中奉大夫游公(潜)墓志铭》所称“居士讳潜字升叔……居士得疾,卒于齐州之官舍,绍圣二年三月己未也,享年六十有六……以绍圣四年三月辛酉葬于唐石里之松原”以及古代礼制守孝三年而实为二十七个月可知,元符二年(1099)并非游酢“服阕”的时间,其“服阕”是在更早的绍圣四年(1097)六月,也就是说,元符二年时游酢已赴任“泉州签判”了。而所谓游酢在“守孝”期间筑草堂“授徒”,则于伦理上说不过去。
  笔者以为:游酢数十年的游学仕宦生涯中,专心研究伊洛理学或曰将伊洛理学系统化的时间并不多,此时人到中年,借服丧这难得的机会,在家乡筑草堂著书立说,目的应在于此。这期间,他完成了《论语杂解》、《孟子杂解》、《中庸义》(道光《建阳县志》卷15作《论语解》、《孟子解》、《中庸解》)、《诗二南义》和《易说》等奠基著作,也是现今仅存的游酢关于理学的著作。换言之,他是把研究所得系统化即成稿后才去上任,这应是“再调”(“再”意为“二”即两次)的原因。
  至于所谓“游酢在武夷山所建之水云寮,是武夷山兴学办书院之最早者之一。所以朱熹在《九曲棹歌》之五中特别暗指游酢在水云寮之事迹。‘游氏之水云寮、洪氏之洪源书院、真氏与詹氏筑室慢亭峰,其为最著者。’(清何瀚《五曲》,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5)……自游酢水云寮后,才有刘子翚之屏山书院、朱熹之武夷精舍、刘爚之云庄山房、刘拱之仰高堂、蔡发蔡元定之南山书堂、熊禾之洪源书堂等之设,遂使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成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后的中国文化重心之地。”其中字词、出处之误有:“洪氏之洪源书院”之“洪氏”为“熊氏”之误,“慢亭峰”为“幔亭峰”之误,“其为最著者”则衍“为”字,“何瀚《五曲》”为“何瀚《原序》”之误,因之“卷5”为蛇足。
  查考何瀚《原序》,该文谓:“兹志博揽正学,源流独详。崇人自陈代始知学,而顾野王已在武夷讲授矣。宋赵清献筑吏隐亭于三曲,熊氏筑独善堂于八曲,胡氏夺秀亭、刘氏仰高堂、小隐堂皆在五曲。迄朱文公开紫阳书院,四方向道者云集,诸贤儒相继星拱,如蔡氏之咏归堂、南山书屋,游氏之水云寮,熊氏之洪源书院,真氏与詹氏筑室幔亭峰,其最著者,且与文公前后主管冲佑观者共二十有四人,皆当时名儒,是终宋之世,诸名贤之行藏出处,皆名山所托重者也!……时乾隆辛未秋九月,年家眷旧寅弟平远何瀚拜题于白华书院。”显然,何瀚《原序》表述清楚,时间顺序明晰,尤其是“迄朱文公开紫阳书院,四方向道者云集,诸贤儒相继星拱,如蔡氏之咏归堂、南山书屋,游氏之水云寮,熊氏之洪源书院,真氏与詹氏筑室幔亭峰,其最著者”一大句,说明“游氏之水云寮”是在“朱文公开紫阳书院”之后“星拱”其“紫阳书院”者之一,这恰好说明了“游氏之水云寮”是朱熹之后的游九言所筑。笔者百思千想,怎么能从中截取删修“游氏之水云寮、洪氏之洪源书院、真氏与詹氏筑室慢亭峰,其为最著者”一句并引发出“自游酢水云寮后,才有刘子翚之屏山书院、朱熹之武夷精舍、刘爚之云庄山房、刘拱之仰高堂、蔡发蔡元定之南山书堂、熊禾之洪源书堂等之设,遂使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成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后的中国文化重心之地”呢?但这似乎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给了笔者一个鲜明的启示:我以前真的不知道学问是可以这样做的。
  五、“水云寮”创建时间分析
  资料表明,游九言(1142—1206)、游九功兄弟其实并非“游酢裔孙”、“文肃三世孙”。考《〓垅游氏宗谱》,入闽四世游廓(?—986)长子游惟真、次子游惟惠,分别传游酢支、游九言支:
  五世游惟真、六世游尚、七世游礼之(三礼)、八世游潜、九世游酢;
  五世游惟惠、六世游正卿、七世游稀元(或作游宗元)、八世游轼、九世游其藩、十世游訔、十一世游九言、游九功兄弟。
  游九言《游氏世谱》亦自谓:“廓三子,仲曰惟惠,惟惠二子,季曰正卿,正卿二子,季曰宗元(一作稀元)……早世;以兄晞古(一作稀古)之子轼为后,是为九言曾大父……生二子,季曰其藩,即先君之考也……有二子,先君訔,冢嫡也……此九言本支也。”
  关于游九言创建“云寮祠”的时间,《〓垅游氏宗谱》认为是“开禧二年”(1206),朱衡《重修廌山书院记》其实也认为是开禧二年丙寅,只不过他以为游九言是“重建之”而已,而所谓游九言“摩刻‘水云寮’三字”的时间,上述资料则多以为是“南宋绍熙元年(1190)”。董天工《武夷山志·理学》谓:“游九言……时学禁方严,九言作《上元明道祠记》。罢归,乃筑室武夷,曰‘水云寮’。开禧初,又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而卒。”康熙《建宁府志·儒林》载:“游九言……时学禁方严,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调全椒令,以不便养亲,乞丐祠。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文字,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而卒。”其中“乞丐祠”为“乞祠”或“丐祠”之误。道光《建阳县志》①卷十一《理学》载:“游九言……时学禁方严,而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调全椒令,以不便亲养,乞祠。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文字,寻之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而卒。”其中“寻之光化军”之“之”为“知”之误。《八闽通志》卷六十五《儒林》载:“游九言……学禁方严,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卒。”《闽书·缙绅》载:“九言……时禁方严,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调全椒令。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卒。”《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谓:“游九言……时禁方严,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调全椒令。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卒。”所谓“学禁方严”起始于庆元二年(1196)二月“严申‘伪学’之禁”,也就是说,游九言是在庆元二年之后数年“乃筑室武夷,曰‘水云寮’”的,而依其“开禧初(元年为1205年),又为淮西安抚机宜”判断,游九言筑“云寮祠”并“摩刻‘水云寮’三字”应当是在庆元末、嘉泰初(元年为1201年),而非“绍熙元年(1190)”和“开禧二年”(1206)。
  六、由“水云寮”引发的游酢“晚岁”所居辨述
  游酢晚年侨居和州州治历阳(今安徽和县)而卒焉,葬于和州含山县,这在杨时所撰《御史游公墓志铭》已经明确:“吾友定夫既没之明年,其子某自历阳涉大江诣予而告曰……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宣和五年五月乙亥,以疾终於正寝,享年七十有一。是年十二月丙午,与夫人合葬於和州含山县昇城乡车辕岭之原。”其中“没”道光《建阳县志》所录作“殁”,“某”《新宅游氏族谱》所录误作“撝等”;“乙亥”《〓垅游氏宗谱》所录作“廿三乙亥日”。朱熹节录杨时之《游察院墓志略》亦谓:“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宣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葬于和州含山县车辕岭之原。”《〓垅游氏宗谱》卷四《世系总图》谓:游酢与吕氏“合葬和州含山县又名历阳车辕岭,遂改名察院岭。”
  近年就此生出的多种说法之一,如《游酢与杨时比较谈》(《游酢研究》第2辑①和《南平文史资料》第15辑②)所谓:“游酢官濠州罢归居乡已经68岁了,二年以后就去世了。”其中之“居乡”不知出自何处,或许由“罢归”引申而来。然而,即使不论《御史游公墓志铭》等资料已明确指出“寓历阳,因家焉”,单就“罢归”而言,也不一定就是“归”即“居乡”。
  再者,《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水云寮》所谓“游酢构建水云寮后,即于‘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见《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失于考证,民国《崇安县新志》失误于前,其《儒林》谓:“游酢……晚岁徙居武夷(见《廌山集·静可书室记》)。”其第四卷《氏族·游》亦谓:“南渡初,游酢爱武夷山水秀丽,由建阳迁崇安,旋以宦遊他去。”游酢卒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绝不可能于“南渡初,游酢爱武夷山水秀丽,由建阳迁崇安,旋以宦游他去”。此说误甚。追溯其“南渡初”之误,乃本于“绍兴”之误,而“绍兴”则为“绍圣”之误,因为游酢于绍圣年间“丁父忧”而归乡,故有其误;而
  追溯其“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之误,则当然是因“《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而误。如上所述,《静可书室记》作者并非游酢而是“宋·徐几”。可参详拙作《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

附注

①游酢:《游廌山集》,《四库全书》本。 ②游酢:《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游亮采等刊本。 ③游酢:《游定夫先生集》,清同治六年(1867)游智开刊本。 ④《宋·游酢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⑤长乐《新宅游氏族谱》,清嘉庆年间(1796—1820)修、光绪九年(1883)增补本。 ⑥建阳市博物馆:《游酢故里》,1994年8月印。 ①高令印:《游酢评传》,中国翰林出版公司,2002年2月香港版。 ②其实,许多错误就是像这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在“泉州”下括注“今天津武清”呢?徒增混乱而已。是有资料称天津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但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就“省泉州入雍奴县”了,唐天宝元年(742)雍奴县更名武清县后延用至今,就未再有“泉州”建制名称。宋宣和四年(1122)前,武清县隶属辽(契丹)南京即燕京,其后,金设直沽寨于武清县境;元设海津镇,明永乐二年(1404)正式设天津卫。《宋史·地理志六》载:“金人灭契丹,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领十二县(其中之一为武清)。”其《地理志五》载:福建路“泉州,望,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 ③嘉靖《建阳县志》,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4月版。 ①南平游酢研究会:《游酢研究》(第1辑),1993年12月印。 ②《福建省志·武夷山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③黄仲昭:《八闽通志》(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④“御史”有误,游九言没有任过御史。 ⑤康熙《建宁府志》,康熙三十二年(1693)修,南平地区方志委整理本,1994年8月印。 ⑥董天工:《武夷山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①游绍伊:《〓垅游氏宗谱》,清同治七年(1868)修。 ②民国《崇安县新志》,武夷山方志委整理本,1996年12月印。 ③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9月版。 ①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四库全书》本。 ②何乔远:《闽书》(四),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③《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 ①道光《建阳县志》,清道光十二年(1832)修,建阳方志委整理本,1986年印。 ①南平游酢研究会:《游酢研究》(第2辑),1994年12月印。 ②《南平文史资料》(第15辑),1994年12月印。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游酢新论 续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游酢新论》(续编)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南”源头活水、“道南首”、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语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建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
武夷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