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酢论“仁”——纪念游酢诞辰960周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770
颗粒名称: 游酢论“仁”——纪念游酢诞辰960周年
分类号: B244.6
页数: 10
页码: 137-146
摘要: 本文从仁与爱、仁与人、仁与心、为仁之方、论述了游酢的仁学。
关键词: 游酢 仁学 理学

内容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宋代建州建阳(今南平建阳)人,号豸山先生。他是“程门四杰”之首、“程门立雪”之首、“道南首”、建州理学开先者、武夷山“道南理窟”首创者、“闽学鼻祖”。这些称誉,证明了他的历史地位,而他的历史地位是不容曲解和否认的。他的理学思想中的“仁学”(即“人学”)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和深刻。本文就从“仁与爱”、“仁与人”、“人与心”、“为仁之方”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以反映游酢“仁学”即“人学”理论的特点。今年是游酢诞辰960周年、逝世890周年、“程门立雪”920周年,我就以此文来纪念他。
  一、仁与爱
  “仁”,孔子释为“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对人的这种“爱”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爱,集中体现在“孝”和“悌”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第二层是对众人的爱,也就是从对亲人的爱推广到对他人的爱,“弟子入之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②。第三层是为政者对臣民要仁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孟子主张爱要从尊敬赡养自己的老人开始,进而推广到尊敬赡养别人的老人;从爱护照顾自己的孩子开始,进而推广到爱护照顾别人的孩子。总之,从个体出发,“仁”要有爱他人的品格;从群体出发,“仁”要有爱众人、爱群体的品格。孔子、孟子都主张用“爱人”的办法来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二程”发挥孔子的“仁学”思想,认为人类内在的普遍属性反映于世界为仁,因而“仁主于爱”②。“仁主于爱”,是说“爱”是仁的核心内容和最为直接的标志。游酢则将孔子“仁者,爱人”、“二程”“仁主于爱”的思想作进一步发挥,主张“仁之爱”要在人类中讲,爱是爱人,不是释氏所讲的“众生平等”。游酢在《易说》里说:“仁者,人也。仁为众善之首,故足以长人,犹之万物发育乎春而震为长子也。”③游酢认为,“仁”就是“人”,“仁”就是“爱”。人有“仁爱”之心。仁是众善之首,人是万物之首,而人是有善德的,因此“仁”是属于人的,讲“仁爱”就要在人类中讲;人有爱德,足可以使人蓬勃发展,这正如万物在春天中发育成长,好比雷之震卦居乾坤六子之首位一样。游酢又认为,人既然是万物之首,在万物中又是具有仁心爱德,因而作为一个人就必须行善,也就是行仁,这就是“以爱之理名仁”。因此,爱就是仁,仁就是爱。游酢还认为,圣人的仁不仅是爱,而且更是博爱。游酢说:“博爱者,圣人之心也。复礼未有爱也,而博爱之实由复礼而出。”④“博爱”一词,人们都普遍认为,这是西方的伦理概念,但其实中国很早就提出“博爱”这一概念了。唐代思想家、大文豪韩愈在《原道》里就说:“博爱之谓仁。”⑤游酢说的“博爱者,圣人之心也”,是讲圣人已经做到了博爱,圣人的心是博爱之心,圣人的“仁”即“爱人”,就是博爱。仁即爱,圣人之仁即博爱,所以就要立志学圣人、做圣人,要依于仁而不能离开仁。游酢在《论语杂解》中说:“仁者,人也。人就成位乎天地之间以其仁而已,不然则皇皇然无所依矣!……仁者,人也,故言依。”⑥游酢认为,仁就是人。人在天地中处于中心地位、核心地位,就是因为有仁作为依托,因而人只有时时处处讲爱、行善、施仁,否则就“皇皇然无所依”了。依于仁,就是要时时、处处、片刻都不违背仁。因为,仁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离开了仁就不是人而是禽兽。仁、义、礼、智四端,仁为源头和目的,义为宜仁,礼为体仁,智为知仁,“四端”皆归于仁。因此,人只有依于仁,才会有爱,才会有博爱,才能去讲爱、去行仁、去做善事。仁是人的本质,是做人的标志;有了仁,才能有爱、有博爱,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们才能和睦相处,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发展,世界才能和平。
  二、仁与人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①孟子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性本善。孟子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②这是说,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是“仁”的开端,是“仁”的来源,而同情心是人天生的。因此,孟子主张:“仁,人之安宅也。”③“仁”就如人安身的房子一样必不可少。可见,孟子为“仁学”即“人学”建立起内在的理论根据。孟子又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④既然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是“仁”的开端、“仁”的来源,那么就要培养、发展人的恻隐之心、同情心。如何培养、发展呢?孟子的意见,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培养自己的善心(即仁心),发展自己的善行,这就等于偕同别人一道去做善事、去行仁。所以有德行的人,他的最高尚的行为就是偕同别人一道去做善事、去行仁。游酢对此,则在《孟子杂解》中说:“仁者,以道之在人者名之也。立人之道,则仁之名所以立。合而言之,则仁与人泯矣。此其所以为道也。”⑤游酢认为,仁是以道在人的方面来定名的。建立了人道,仁的名也就得以建立。何谓“道”?何谓“人道”?“道”,就是道路,就是规律,就是法则;“人道”,就是人走的道路,人发展的规律、法则,就是人要发展与生俱来的善性。游酢把孟子的“人性本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提高到“道”、“人道”的高度来认识,从而突出了“人性善”的价值和作用,也就是提高“仁”的价值和作用。游酢说:“人性善”、“恻隐之心”“充其心体之本然,则万物一体矣,无物我之间,故天下归仁焉。”⑥“人性善”、“恻隐之心”到了充实心体的根本,那就万物一体了。没有了物我之间的距离,天下也就归仁了。这样,人与仁合起来说,那么人与仁的界限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它们同归于道了。这是游酢从“天人合一”、“一体之仁”的思想上提出“仁与人泯”的,是游酢对“仁与人”的关系做出的总结性的论述。游酢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一体之仁”、“同归于道”的价值观念,其主要旨趣在于人通过心性的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陶冶来达到人格的完善,以及发挥人的价值作用。游酢在《论语杂解》中进一步说:“仁者人也。人之成位乎天地之间,以其仁而已,不然则皇皇然无所依矣!犹之父者,子之天也,而子依之;夫者,妻之天也,而妻依之,不得违也。君子依乎中庸,亦若是而已。为中庸之不可须臾离也。依者违之反也。颜子三日不违仁,则依于仁之效也。”①游酢指出,仁就是仁,人能在天地间占有位置并生存下来,就是因为人有仁。这就好比子依父、妻依夫、君子依中庸那样,是一点也不能离开的。仁之与人,是先天本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仁”确定了仁的主体意识,也就承认了人的存在和价值,因而游酢总结出:仁就是人。
  三、仁与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的仁,体现了人的哲学的升华,是人的本质的体现。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仁,无人就无所谓仁,人又蕴含着仁,因此无仁,人的本质就无以表现。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②“仁,人心也”,这是说仁是心的本体,也就是人在为仁的实践中体现了心这一主体的本体或固有的性质。游酢在仁与心方面,同样强调仁是心的本体,好比一个物如无本体此物就不存在一样,人没有了仁,也就没有了心。游酢说:“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③这里,游酢说的“人心”是德性之心。德性之心全仁而无恶。游酢又说:“仁,人心也,不可须臾离也,犹饥之于食渴之于饮,一日阙之则颠仆饥踣而殒命矣!人心一日不依于仁则不足以为人焉。仲尼曾叹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当时之人,不能一日用其力于行仁,又安得以仁存心三月之久如颜子哉!违者对依言之,不违则心常依于仁矣。”④这里,游酢又强调了仁是人心,是人的本质,一点也不能离开。如果人离开了仁,就会像人离开了食物、离开了水那样饥饿干渴无力而丧命。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禽兽,就是因为人有仁。仁是人与禽兽相互区别的标志。同时,游酢还把心与仁等同起来,心即仁,仁即心。人不能无心,心不能无仁。假如人离开了仁而无心,那会怎样呢?游酢说:“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以事父必不孝,其如父子之礼何?以事君必不忠,其如君臣之礼何?在宗庙之中,上下同听之而和敬,彼且不敬,其如宗庙之乐何?在族党之中,长幼同听之而和顺,彼且不顺,其如族之乐何?是其为礼也必伪,而慢易之心入之矣,岂足以治躬?其为乐必淫,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岂足以治心?”①游酢强调人到了不仁的地步,就没有了心。没有心的人,就是不仁的人。不仁的人去服侍父亲必然不孝,去事奉君主必然不忠,而在宗庙里上下之间也做不到平和恭敬,在族亲乡党里长幼之间也做不到温和谦顺,那么他的行礼必定是虚假的,这样慢易之心、鄙诈之心就深深地植入心中了,那怎么能够调治自己的身心呢?可见,游酢是把心与仁等同起来,心即仁,仁即心,心本善。
  心即仁,仁即心,心本善。游酢进而强调仁心即本心,本心即善心。《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这里提出了心有人心与道心的区别。人心即人欲,就是人的生理物质的欲望;道心即天理,就是天所赋予人的仁、义、礼、智四端。人心既然是物欲,那么就很危险;道心既然是天理,那么就很微妙。游酢说:“孟子曰:‘仁,人心也。’则仁之为言,得其本心而已。心之本体,则喜、怒、哀、乐之未发者是也。惟其徇己之私,则汩于忿欲,而人道熄矣。诚能胜人心之私,以还道心之公,则将视人如己,视物如人,而心之本体见矣!自此而亲亲,自此而仁民,自此而爱物,皆其本心随物而见者然也。”②游酢认为,孟子说的仁即人心,那是从仁这方面说的,是得其本心而已。心之本体,是指喜、怒、哀、乐未发时的状态,这时状态的心是善的。人心即私己、忿欲,私己、忿欲的人心如果过头了,那么就会膨胀自己的私欲,道心就会熄灭。如果能够战胜人心之私,而返回到本心之善、道心之公,那么就会视人如同自己,视物如同人类,就会亲亲、仁民、爱物,那么心之本体、人之本心(即仁)就会显现出来。
  游酢尽管感到人心有危险的一面,但也看到了人心对人的重要一面。游酢在《易说》里说:“饮食,人之大欲存焉;而人非饮食不生,则天下之所需莫急于饮食,故需饮食之象。而位乎天位以应天下之求,亦曰需于酒食而已。然幅员之众,乌得人人而饮食之哉?亦曰臣‘养贤以及万颐’而已。故君子饮食燕乐者,‘大烹以养圣贤’,使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焉耳。忠臣嘉宾尽其心,则小民不失职,而人人厌所欲矣。”③游酢认为,饮食虽然是人的大欲,但是对人却是很重要的、很必要的,因为人不饮食就活不下去,人之所需没有比饮食更为重要的了。可见,理学家游酢并不主张禁欲主义,理学家不是禁欲主义者,而是要将人心纳入到道心之中。如理学宗师朱熹所说:“饥欲食,渴欲饮者,人心也;得饮食之正者,道心也。”①饮食之正,就是人欲之正,这也如朱熹所说:“食其所当食,饮其所当饮,乃不失所谓‘道心’。”②“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③游酢主张将人心纳入道心之中,让道心统摄人心,使人心服从道心,天理战胜人欲,真正实现仁即心、心即仁。这是游酢对仁学即人学的发展,对理学的创见。
  四、为仁之方
  仁即人,仁在人在,无仁就不是人,因而为仁很重要。为仁很重要,但为仁很难。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仁之难成久矣!岂惟行之为难,知之固未易也。今欲言出而当于仁,得无难乎?”④仁的难于实行是早就有的事情,不但实行仁很困难,就是知道仁本来也是不容易的。现在要一说话就能符合于仁,难道不困难吗?为仁尽管很困难,但还是要尽力做到。如何做到呢?有什么好办法呢?游酢在总结儒家传统为仁的办法后,说可以有两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去为仁、去达仁:
  第一,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⑤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克己复礼为仁。’礼者,性之中也,且心之本体一而已矣,非事事而为之,物物而爱之,良非积日累月而后可至也。一日反本复常,则万物一体,无适而非仁矣。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取足于身而已,非有藉于外也。故曰:‘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请事斯语,至于非礼勿动则不离于中,其诚不息而可久矣,故能三月不违仁。虽然三月不违者,其心犹有所操也。至于中心安仁,则纵目之所视,更无乱色;纵耳之所听,更无奸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发育万物,弥纶天地,而何克己复礼,三月不违之足言哉!此圣人之能事,而对时育万物者,所以博施济众也。仁至于此,则仲尼所不敢居,而且罕言也。然则,仁与圣乌乎辨?曰:仁,人心也,操之则为贤,纵之则为圣。苟未至于纵心,则于博施济众未能无数数然也。”①游酢在这段话里讲了四个意思:一是礼是性之中庸,是心之本体。仁即心,心即性,而礼亦是性,克己复礼就是复性,即恢复自己的本然之性,即恢复自己原本的善性。“反本复常”,这样“万物一体,无适而非仁”,于是就达到中庸之境界,即“非礼勿动,则不离于中,其诚不息而可久矣”。二是克己复礼归仁,“取足于身而已,非有藉于外也”。“克己”,约束、克制自己,就是要发挥人的自我调节意识,使人的视、听、言、行各方面活动都符合礼的要求,这是人的本性的需求,是自觉的行为,所以是人的内在超越,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人为的抑制、克制,更不应该靠外因来进行,因而游酢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为人由己”,强调从个体做起,从主体的内心修养做起,这是为仁为圣的唯一道路。正因为为仁是自觉的行为,是人的内在本质的需求,是人精神世界的升华,所以游酢勉励人们要自觉地行动起来,学会战胜自己,使自己得到内在超越,这样也就返归本心恢复了常态,即返归自己固有的善心,恢复自己心中的仁,真正地写好“人”字。三是非礼勿动。孔子提出著名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勿”,而游酢只讲“非礼勿动”,因为游酢认为,“视、听、言”已包括在“动”里,也就是说“动”中包含有“视、听、言”。游酢认为,将仁安放在心中,进入中庸境界,“寂然不动”,就能睁眼看不到紊乱的颜色,竖耳听不到邪恶的声音,而能“遂通天下”、“发育万物”、“弥纶天地”、“克己复礼”,所以“勿动”是“四勿”中的关键。仁,是人心,能够把握住它的就是贤人,能够放任它的就是圣人。到达“安仁”时,完全做到了克制自己,恢复了礼法,那么就能如圣贤那样做到无限量地对万物予以普遍的培育和对众人的救助。四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足于身而已,非有藉于外也”,即“为仁由己”,即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仁。游酢发挥孔孟的思想,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仁”是人天生的,只是被隐蔽罢了,所以要达到“仁”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才能达到“仁”,而不是依靠外力来达到“仁”。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达到“仁”还应该通过“内省”,即自律,并且把内省中获得的愉悦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因此,他在《中庸义》里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②万物都为我而准备,返回到自身来印证自己诚意,这是最大的快乐。这“内省”功夫,即自律功夫,是游酢对孔孟思想的发挥和进一步的创新,对朱熹建立朱子学(即闽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克己复礼为仁”,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内省(即自律),加强自我克制,特别是在自己闲居独处时更要做好自律,做好自我约束。游酢在《中庸义》里说:“人所不睹,可谓隐矣,而心独知之,不亦见乎?人所不闻,可谓微矣,而心独闻之,不亦显乎?知莫见乎隐,莫显于微,而不能慎独,是自欺也。其离道远矣。”“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惟人所不见乎?言慎独也。”①游酢这两段话是说,人如果不能在闲居独处时小心谨慎,不能做到自律,不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克制,那么他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这就离开了仁,离开了道。所以人们就应该在心里常进行省察,进行反省,觉得自己在闲居独处时也能严格自律、自我约束,没有越礼非分的言行,没有不安,对于自己所抱的志向无悔无愧,这就做到了慎独。在严格自我约束上,游酢十分赞赏曾子的“日三省其身”,认为做到这点就不会“应物之际失念而违仁”,这是为仁成仁的最好的方法。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内省、慎独,难能可贵,因为它使人在独处时能小心谨慎,严格自律,不离开仁,不离开道,这样就可以为仁成仁了,就可以写好极简单的一撇一捺的“人”字。
  “克己复礼为仁”,怎么判断自己已达到了仁呢?游酢认为,可以用“恻隐之心”来判断。游酢说:“恻者,心之感于物也;隐者,心之痛于中也。物之体伤于彼,而吾之心感应于此,仁之体显矣!故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见其全不忍见其伤,而况于民乎?况于亲戚乎?故恻隐之心莫隆于亲,而民次之。孟子曰:‘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自然之序也。彼爱无差等者失其本心也已。又曰:‘恻隐,痛伤也。伤在彼而我伤之,痛在彼而我痛之。’伤痛非自我至也,因心则然,此恻隐所以为仁之端也。至于充其心体之本然,则万物一体矣,无物我之间也,故天下归仁矣。”②游酢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之源。“恻隐之心莫隆于亲,而民次之。”恻隐之心没有比对待亲人更深厚了,即是说恻隐之心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是不忘本之恩,不忘血缘之亲,是尽天地之大义,至尊至大,不失本心,然后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推广到仁民、爱物。这样,有了恻隐之心,就能够识人识物如己,他人和物体受伤,如同自己受伤。我之伤“非自外至”,而是“因心则然”。于是,就可以视人视物与己是同一仁体。万物一体,物我无间,自己也就得仁了。游酢引用孟子的话“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来阐述“恻隐是为仁之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恻隐之心,就能以亲亲为标准去仁民爱物,这样亲亲、仁民、爱物标准同一,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物我无间,充满爱心,天下归仁了。“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对待自己的,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仁”的境界,“为仁由己”。
  第二,欲立立人。这是对待别人的。对待别人的基本原则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根据这一原则,游酢认为:
  首先,要笃孝悌,对待别人要从对待自己的亲人开始。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孝悌者,忠孝之资也,其不足于忠顺者寡矣。故孝悌之人,鲜好犯上,至于不好犯上,则忠顺足于己,而悖逆之气不萌于中矣。若是者,其事君必如其亲,忧国必如其家,爱民必如其子,固足以御乱矣。曾何作乱之有?故曰,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木渐于上,水渐于下,有本者如是,故君子之道亦务本而已矣。孝悌者也,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仁此者为仁,履此者为礼,宜此者为义,信此者为信,顺此者为乐,兹非仁之本与?知孝悌为仁之本,则本立而道生之说见矣。”①游酢认为,人不能忘掉孝悌这个根本,要孝悌需要从对待自己的亲人开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只有从自己的亲人开始,才能推而广之,做到事君如侍奉自己的父母那样忠顺,做到忧国如忧虑自己的家庭那样尽力,做到仁民如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真挚,这样就可以抵御变乱。如果做到这个程度,那么变乱根本就不会出现。树木渐向上长,水流渐往下流,这都是不忘根本。知道孝悌是为仁的根本,那么本立而道生就得以显见。“知孝悌为仁之根本,则本立而道生。”对待别人,就必须先对待好自己的亲人。
  其次,要诚敬,能容人。游酢说:“仁者,诚而已矣。无伪也,何有于巧言?仁者,敬而已矣。无谄也,何有于令色?巧言入于伪,令色归于谄,其资与木讷反矣。宜鲜于仁也。使斯人之志在于巧言令色而已,则孔子所谓‘朽木粪墙’,孟子所谓‘乡愿’,终不可以入德。使其人之志在于善而失其所习,则犹可以自反,此圣人所以不绝其为仁,而止言其鲜也。然则仲尼之恶令色也如此,而诗人以美仲山甫,何也?盖诗人之所谓令色者,与仲尼意异。善《诗》者,以意逆志可也。”②游酢认为,仁就是诚,不虚伪。有仁的人,只懂得恭敬诚信。恭敬诚信与虚伪假话、巴结取悦,是根本不同的。虚伪假话、巴结取悦的人,是不仁的或很少有仁的。诚和敬是联系在一起的,诚敬是仁的一种表现。对人不诚,欺骗人,也是一种对人的不尊敬,所以游酢强调待人要诚要敬。待人诚敬,就是仁。游酢又说:“无偏,中也;不穷,庸也。以性情言之,则为中和;以德行言之,则为中庸,其实一道也。君子者,道中庸之质实也”、“夫道一以贯之,无物我之间。既曰忠恕,则已违道矣,然忠以尽己,则将以忘己也;恕己尽物,则将以至忘物也”、“《中庸》以人伦为主,故以孝德言之。”①游酢认为,待人上还要采取中和、中庸、忠恕的原则和态度。中和,是从性情上说;中庸、忠恕,是从德行上说。中和、中庸、忠恕,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它们谈的都是孝德,在待人上就是诚敬。以中和、中庸、忠恕的原则和态度待人,就是要能容人。能容人,就是要有用人之长的慧眼,就是要有谅人之短的胆识,就是要有忘人之过的气度,就是要有释人之怨的胸襟,就是要有信人达仁的气魄。每个人如果都能有容人的雅量,谦虚诚敬待人,谦和公正处事,谦恭低调自居,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何愁不能近道达仁?何愁世界不能变得更加美好?
  再次,是善恶分明。善恶分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碰到具体问题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就是说,喜欢与厌恶,往往由不得自己。游酢说:“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也。然好恶每失其实者,心有所系而不能克己也。惟仁者宅心于大中至正之地而无私焉,故好恶非我,遵王之道路而已。知及之仁或未足以守之,则不足以与此。故言唯仁者为能。”②游酢认为,喜欢善而讨厌恶,这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情。可是喜欢和讨厌却常常会失真,只有仁者把心安放在中庸而又极其正直的位置上,循天理无私心,才不会失真。只有仁者,才能真正做到善恶分明。因此说,要做仁者,要为仁,要达仁。
  从上所述,我们明确感到游酢的“仁学”即“人学”思想,宏扬了孔子、孟子、“二程”的“仁学”即“人学”思想,明确了“仁”就是“人”,从而更加突出了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觉醒、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人的地位,因而“仁学”即“人学”,为个人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附注

①《论语》。 ②《论语》。 ③《论语》。 ①《孟子》。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18。 ③《宋·游酢文集》卷2,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河南程氏遗书》卷18。 ⑤《韩昌黎文集》卷11。 ⑥《宋·游酢文集》卷3。 ①《孟子》。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宋·游酢文集》卷3。 ⑥《宋·游酢文集》卷3。 ①同上。 ②《孟子》。 ③《宋·游酢文集》卷3。 ④同上。 ①同上。 ②《宋·游酢文集》卷3。 ③《宋·游酢文集》卷2。 ①《朱子语类》卷78,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同上。 ③《朱子语类》卷13。 ④《宋·游酢文集》卷3。 ⑤《论语》。 ①《宋·游酢文集》卷3。 ②《宋·游酢文集》卷4。 ①同上。 ②《宋·游酢文集》卷3。 ①《宋·游酢文集》卷3。 ②同上。 ①《宋·游酢文集》卷4。 ②《宋·游酢文集》卷3。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游酢新论 续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游酢新论》(续编)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南”源头活水、“道南首”、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语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利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