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游酢、杨时与“程门立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踏雪履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689
颗粒名称: 二、游酢、杨时与“程门立雪”
分类号: B244.6
页数: 3
页码: 060-0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游酢、杨时与“程门立雪”的故事,“程门立雪”典故,它在中国历史上树起了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榜样和楷模。
关键词: 程门立雪 游酢新论

内容

在讲“程门立雪”这个故事之前,我要向大家介绍张载、程颐、杨时。
  张载(1020-1078)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又称张子。北宋思想家、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灏、程颐合称“北宋五子”,代表作品有《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等。他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006年9月,温家宝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他为伊川先生,与其兄程颢(明道先生)被合称为“二程”,是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在自己创建的伊川书院(后为嵩阳书院)聚徒讲学,著书立说20多年。现在,河南嵩县的程村,是二程故里。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为中立,号龟山,被称为龟山先生。北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在将乐有杨时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之墓”,墓前建牌楼一座,古雅雄伟,楼前匾额题“倡导东南”,后匾“程氏正宗”。他与游酢是学友,同往洛阳,同拜二程为师,留下“程门立雪”千古美谈: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
  游酢、杨时是同龄人(皆生于1053年),儿时同被称为神童,同是进士,同为程门四大高弟(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同是北宋先儒奉祀孔庙。游、杨又是亲家,游酢小女嫁给杨时的三子杨遹(yǜ)为妻。
  游、杨为什么要远离福建,千里迢迢跑到河南洛阳拜程颢、程颐为师,师事河洛理学呢?
  我们知道,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讲授孔孟学说,独到的学术见地,吸引了许多河洛的学者,肯做学问、虚心好学的游酢和杨时也动心了,他们拜二程为师,向二程求教。熙宁五年(1072)刚满20岁的游酢从福建赶赴京师(开封)预考,慕名前去拜见程颐。有一次游酢在程颐身旁诵读张载的理学名著《西铭》,读后便说:这就是中庸的道理。程颐称赞他很有创见,能理解言外的道理,赞许他道德品质高尚,学问日益长进,办政事能力超过他人。因此,程颐说“其资可以适道”。(意思是说,他的天资可以适合传授道统理学。)同年8月,程颐的哥哥程颢担任扶沟县令时,经程颐的举荐游酢到扶沟任县学教授,这是管理全县教育的官职,他一面担任学职,一面又受业于程颢。前后三年,游酢初步学到了二程的理学思想。
  元丰四年(1081)杨时游酢相见,随即在游酢的引荐下,两人一起前往颍昌(河南许昌)向程颢求教学习理学。学成南归,程颢目送他们时说:“吾道南矣。”(意思是说:我的道统理学可以由他们传播到南方去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南”典故。从此,中国文化重心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其时,游酢已向程颢学了十年理学,而杨时还不到一年。因此“吾道南矣”主要还是针对游酢而说的。然而,如今学者津津乐道“吾道南矣”这个典故时,只说杨时而只字不提游酢,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也是极不公正的。
  程颢去世8年后的1093年,已过40岁的游酢和杨时,因仰慕二程理学,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两人皆为进士,官职和学问虽然相当高,但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两人对理学的不断探求,为了进一步钻研理学思想,不让理学的学习中断,为丰富理学知识,游酢又携同杨时一起去洛阳的伊川书院(后为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从学于他。这天,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远山呈现白茫茫的一片,树林披上银妆。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了他俩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来到程家时,适逢程颐先生坐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俩不愿惊动打扰老师,也不敢走开,便一声不吭地、恭恭敬敬地肃然侍立在老师身边等侯。过了许久,程先生张眼一看,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引以骄傲的“程门立雪”典故,它在中国历史上树起了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榜样和楷模。

知识出处

踏雪履痕

《踏雪履痕》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游酢后裔游梦熊先生出版《踏雪履痕》,对游酢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开拓出游酢文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使其成为当今构建和诣社会的资源。游酢之学主要是承继程颢的新儒学,是“内圣”学,是宋明新儒学之正宗。综观梦熊先生的《踏雪履痕》,充分地认识到游酢之学的核心价值。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大昌的今天,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论著。这本《踏雪履痕》的出版,无疑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张载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杨时
相关人物
游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