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中论游酢的内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踏雪履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649
颗粒名称: 《通史》中论游酢的内容
分类号: B244.6
页数: 2
页码: 020-0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史》中论游酢的内容,《通史》全书538页43.3万字,内容有四大部分。
关键词: 《通史》 哲学 内容

内容

《通史》全书538页43.3万字,内容有四大部分。高教授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从远古夏商西周至元明清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过去的中国哲学史著,只讲中国本土的哲学自身的传承流变,没把毛泽东思想归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让它自成体系。高令印先生新著的《简明中国哲学通史》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纳入中国哲学史序列,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次创举、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不包括毛泽东哲学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完整的。”(《通史·序》)
  《通史》在第三部分第三章节第四节《理学》中单列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与游酢、杨时”专题。该专题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与游酢、杨时;2、游酢、杨时的生平和著述;3、游酢、杨时是洛学首要正宗传人;4、游酢思想;5、杨时思想。高教授用相当数量的文字和篇幅,详细论述了游酢与杨时在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功绩。他说:“在这中华民族文化存续、兴亡的关键时刻,闽中学者游酢、杨时等适应历史的需要,‘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进一步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集濂、洛、关新儒学(理学)之大成,创立闽学,建立起完整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为新的中国文化重心。……到了南宋末年,特别是到元朝,朱子学由南至北而全国,以及日、韩等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这一国际性的极其深刻的中国文化运动,是以游酢、杨时等‘道南’为源头活水的。……游酢、杨时等人把新儒学(理学)移植到南方,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转机,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光辉灿烂的未来。中国古代社会后期以至东亚近古的文化昌盛,应该是由他们首先奠基的。”(《通史》第329、330页)

知识出处

踏雪履痕

《踏雪履痕》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游酢后裔游梦熊先生出版《踏雪履痕》,对游酢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开拓出游酢文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使其成为当今构建和诣社会的资源。游酢之学主要是承继程颢的新儒学,是“内圣”学,是宋明新儒学之正宗。综观梦熊先生的《踏雪履痕》,充分地认识到游酢之学的核心价值。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大昌的今天,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论著。这本《踏雪履痕》的出版,无疑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