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硕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踏雪履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640
颗粒名称: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硕果
其他题名: 略谈《宋·游酢文集》正式出版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005-0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游酢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硕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整理游酢文化遗产,适应研究游酢理学思想需要,让世人了解、认识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的生平和思想,深入开展理学和闽学研究,开辟中国文化发展史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 游酢 两岸文化 交流

内容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整理游酢文化遗产,适应研究游酢理学思想需要,让世人了解、认识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的生平和思想,深入开展理学和闽学研究,开辟中国文化发展史研究的新方向,经闽台两岸文化工作者和游酢后裔的共同努力,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分会、闽台文化交流协会南平分会(即南平游酢文化研究会)合編的《宋·游酢文集》,请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福建省闽学研究会会长高令教授作序,1998年12月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99年5月中旬在南平游定夫书院举行的第三届游酢思想学术研讨会上,向海内外读者公开发行。《宋·游酢文集》主编:游嘉瑞;副主编:游恒派、游钦生;编辑:游梦熊、林镜清、吴更。
  文集出版的始末
  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游酢文集》,是根据清同治九年(1870)刻版的《宋·游文肃公全集》,经整理、点校、注解、译白之后更名为《宋·游酢文集》出版的。在这之前的百余年,文集曾出现过多种版本。最早的版本是始见于清乾隆丙寅十一年(1746),由安徽桐城左宰作序版本,载有《中庸义》、《论、孟杂解》、《易说》、《诗二南义》各一卷,文集十巻(见《宋·游酢文集》序一)。之后,出现过两种版本:一是由韩城(在陕西)玉杰作序,于乾隆乙酉三十年(1765)出版(见文集序二);二是由提督福建学政,大兴朱珪作跋,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出版(见文集《游豸山先生文集》跋)。值得一提的是:同治九年版本《宋·游文肃公全集》寻求艰难,得来不易。十年前,游酢30代孙恒派和南平市民政局吴更先生,为收集、寻求游酢的生平事迹和著作,跑遍大江南北的京、津、冀、鲁、豫、沪、江、浙、赣、皖、粤和闽各县市,行程逾万里,历时两年多,寻寻觅觅,终于在福建省图书馆找到了《宋·游文肃公全集》的孤本,全集共八卷,系繁体字竖排线装本。为了让读者阅读方便,理解原文,我们特请福建省文史馆学识渊博、古文功底深厚的老馆员廖宗刚先生给文集加标点并译成白话文。由于缺乏出版经费,出版文集的愿望一时无法实现,只好将文集放在游定夫纪念馆展出。展出期间,文集引起海内外学者和游裔的关注,他们殷切期望能尽快出版文集。1993年6月,台湾桃园县游得男理事长率团到纪念馆寻根谒祖,得知我们将出版游酢文集的消息时,便立即表示愿意捐资赞助;1998年9月,福建龙宇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兼总裁游克龙为出版文集乐捐2万元,于是我们决定出版。在付梓之前又得到厦大哲学系主任高令印教授热心支持,他从百忙中挤出时间为文集出版作序。这样,经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和游裔的多年努力,终于在1998年12月圆了出版游酢文集的梦。
  两岸交流的硕果
  海峡两岸游酢后裔的频繁交往大大促进了闽台文化的交流,也为文集的正式出版奠定了坚实基楚。
  自1992年8月30日游定夫纪念馆对外开放展出以来,先后有美国、英国、日本、印尼、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大陆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游裔計一万多人前来参观考察、寻根问祖。从1992年6月第一批台湾游裔—台北县中和市广平祠游正成宗长率团到纪念馆谒祖后,至今已有台北市、桃园县、宜兰县、高雄市等地的台亲数百人前来寻根问祖。期中除游正成率团来过8次外,又有1993年5月台北县游氏游宗亲会游明财理事长,1993年6月游得男理事长带领的桃园县宗亲团,1993年8月游祥柱、游祥铿组织的宜兰县宗亲团,1994年10月游祥年、游朝雄理事长率领的台北市宗亲团,1998年4月桃园县游氏宗亲会游得男、游象熹、游飞松宗亲,1999年5月游得男、游荣庭理事长率桃园县游氏宗亲会,游深烟理事长率宜兰县游氏宗亲会,游丁旺理事长率台北县游氏宗亲会,游岳勋率闽杭旅台、旅新、旅泰宗亲祭祖团等游裔先后到凤池参观谒祖。他们或是参加游定夫书院修复落成剪彩,或参加游酢思想学术研讨会,或参加《宋·游酢文集》首发式。
  在闽台文化交流中,由南平游酢研究会和台北市游氏宗亲会合编的《游酢研究》一二辑在台湾广为传阅;台湾富有特色的《广平会刊》每期都寄来给我们游定夫纪念馆。许多介绍游酢理学世家的资料、论文,都在两岸所办的会刊上刊载,互相交流。如:
  1994年7月台湾《广平会刊》第四期第二版载有莆田、仙游学者游开兴、游心华写的“闽台游裔起源及延续”;1995年7月《广平会刊》第八期第二版刊有大陆闽学研究会南平学者刘光舟写的“广平游氏理学世家初考”;1995年10月《广平会刊》第九期第三版刊有南平学者林镜清所写的《论“理一分殊”》;1996年4月会刊第10期第4版以“文艺之星,宗族之光”为大标题,通版详细介绍了大陆著名书法家、篆刻艺术家游嘉瑞在香港举办书法篆刻艺术展,在美国、英国举办个人书法展详细情况。
  台北广平祠里和《广平会刊》上都留有游嘉瑞、游钦生两位书法家的书法手迹。台北游裔正成、祥年和桃园游裔得男等都曾多次为南平編印的《游酢研究》撰文。
  总之,《宋·游酢文集》的问世,是海峡两岸学者及游裔早已期盼的共同心愿,是闽台两岸文化交流的硕果,也是两岸理学和闽学研究工作的一大成果,它必将受到海内外学者和游裔的欢迎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集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集了游酢全部现存的专著、文集、诗集共八巻,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录三大部分。
  序言部分有厦门大学高令印教授为文集再版作的序,他从大量详实的史料研究中,科学、公允地论证了游酢理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阅读文集、研究游酢理学思想指明方向。
  清人左宰王杰写的序和朱珪作的跋,分别从游酢的治学之道、传承理学并使其发扬光大等方面,赞颂了游酢的品德、才学及思想的深远影响。
  正文共八卷
  卷一传赞像族谱诰词卷二易说诗二南义
  卷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卷四中庸义
  卷五二程语录卷六文集
  卷七诗集卷八附刊文集
  附录《族谱后序》、《游定夫书院记》、《游定夫书院修复记》、《宋·游酢文集》再版跋
  总览全书,《宋·游酢文集》通篇蕴含着游酢的伦理道德、哲学(理学)思想、文艺理论、理政用人、治国平天下、治学育人之道等。文集不仅内容丰富,知识面宽广,且见地独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文集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研究游酢思想而无游酢原著的空白,是我省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值得庆贺的一件盛事。
  1999年5月(原载《游酢文化研究》第四辑2001年1月)

知识出处

踏雪履痕

《踏雪履痕》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游酢后裔游梦熊先生出版《踏雪履痕》,对游酢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开拓出游酢文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使其成为当今构建和诣社会的资源。游酢之学主要是承继程颢的新儒学,是“内圣”学,是宋明新儒学之正宗。综观梦熊先生的《踏雪履痕》,充分地认识到游酢之学的核心价值。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大昌的今天,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论著。这本《踏雪履痕》的出版,无疑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