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踏雪履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633
颗粒名称:
页数: 4

内容

我致力于福建新儒学(闽学、理学)的习研半个世纪,有关学术活动大都有参与。方其始也,除朱熹外,具有国家以至国际地位的学者几乎无人问津。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从1986年开始,匡亚明主持的声势浩大的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邀请冯友兰等当时著名中国哲学史专家反复论证,选取传主200个历代思想家,邀请国内外专家撰写。但是,对于“海滨邹鲁”的福建,朱熹之外,诸如二程四大弟子之一二杨时、游酢,其后学罗从彦、李侗、黄榦、陈淳、蔡元定、真德秀、蔡沈,以及胡安国、胡宏、胡宪等,皆未有入传。(该《评传》于上世纪末全部出齐,获国家图书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天时地利,福建学界专业、业余和方志工作者,省、市(地)研究会和宗亲会,广大民众,大力开展朱熹和游酢、杨时等上列思想家的研究,形成福建文化研究的著述义理诠释和事迹考察辨析的两个大领域。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成果层出不穷,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在闽台友好往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促进了国家的团结统一。
  近年来,以传统方式、按学科分类、不同角度的研究似乎已经趋向饱和,有的在过去已涉及到的问题上兜圈子,难有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要进一步响应福建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福建传统文化要发挥福建“软实力”的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游酢后裔游梦熊先生出版《踏雪履痕》,对游酢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诸如《游酢及其重教兴学》、《游酢文化与延平凤池(名村建设)》、《闽台游氏同根同脉》等,试图把游酢文化思想的内在本质阐发出来,开拓出游酢文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使其成为当今构建和诣社会的资源。
  梦熊先生的研究是符合游酢文化思想的实际的。我想接着梦熊先生讲的,以游酢为例,把包括游酢在内的宋明新儒学(理学)的内在本质——“内圣”学,简要的加以论说。
  中华主体文化儒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像衣食住行一样不可须臾离开。中华主体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内圣外王”,就是《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外王”,就是用王道、文化治理天下,此是与“霸道”、武力相对称的。“外王”的前提是“内圣”,无“内圣”就无“外王”。
  以孔子为代表的这种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思想,到了东汉以后逐渐动摇,基于佛、道之学的盛行,以至出现存亡的问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动摇,儒家的内圣成德之教缺失,社会人心坠落。当代大儒牟宗三说:
  残唐、五代衰乱,世道人心败坏。人无廉耻,这是最大的惨局。在这个背景下,才要求儒家的复兴。宋明儒家完全是道德的觉醒。宋儒的兴起就是对着残唐、五代的人无廉耻而来的一个道德意识的觉醒。道德意识的觉醒就是一种存在的呼唤,存在的呼唤就是从内部发出来的要求。(同上第74页)
  这就是包括游酢在内的宋明新儒学的内在本质和文化价值之所在,它的内容就是儒家的“内圣”学。这是研究游酢文化思想的前提。
  游酢生活在北宋末年。北宋新儒学的代表者主要是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据研究,此四子分成二个系统:一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系,主要以程颢为主,下开以胡宏、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统和以游酢、杨时为代表的道南学统,道南学统主要还有罗从彦、李侗,即所谓杨(游)、罗、李(无朱熹)。二是程颐、朱熹系。据牟宗三研究,周敦颐、张载、程颢系“这条路是宋学的正宗”,是新儒学的正宗;而程颐、朱熹系,至朱熹集大成,是其后的宗主,称为“别子为宗”,即其源头程颐非正宗,此是借用中国古代宗法制嫡长子孙为大宗、正宗的说法。(《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12—113页)
  宋明新儒学一般分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上述程颢系与程颐系,是和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相对应的,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发展。陆、王之上承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其实也就是程(颢)陆王心学。兄弟俩思想的差异衍变为后来的两系。程(颐)朱理学主张“性即理”,即程颐谓“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二程遗书》卷22上);程(颢)陆王心学,程颢有谓“心是理,理是心”(《二程遗书》卷13),后来衍变为陆王的“心即理”。陆九渊认为,二程思想,“伊川(颐)蔽固深,明道(颢)却通疏”(《陆九渊集》卷34),肯定程颢,因而将程颢思想推阐扩充,形成自己的“心即理”的思想体系。所以,陆王心学应是程(颢)陆王心学。(参见徐远和《洛学源流》,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83—190、274—275页)
  游酢、杨时是程门(主要是程颢)四大弟子之一二,历来称其学为“道南正脉“、“程氏正宗”,是符合实际的。据《龟山先生年谱》记载:
  时明道(程颢)之门,皆西北士,最后先生(按指龟山)与建安游定夫酢往从学焉,于言无所不说,明道甚喜。……后辞归,明道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时谢显道亦在门。(参见《杨时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5—1116页)
  总之,游酢、杨时“道南”之“道”是正宗新儒学,即上面所说的“内圣”学,真正呈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成熟心智、健全人格、安身立命之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
  程颢谓“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是自家体贴出来”(《程氏外传》卷12)。因此“天理”论是其学的特点。他主张默坐澄心,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体会天下之大本,即天理,从而达到道德人格的贤圣境界。
  游酢就是沿着程颢的这种思维模式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的。遵照程颢的教导,反复研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著《<论语><孟子>杂解》、《<中庸>义》等。游酢反复说:
  《大学》自诚意、正心至治国、平天下,只一理,此《中庸》所谓“合内外之道也”。(《<中庸>义》,《游酢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欲治其国,先齐其家,知远之近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不谓近矣乎!……夫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而常不离心术日用之间。(同上第147页)
  在宋代以前,是把周公与孔子并称为“周、孔”;从宋开始,把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这是中华文化主体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游酢早在南宋末年,就急呼发扬“四书”,才能拯救中华文化,才能拯救国家。游酢等新儒学家们,深研各种典籍,辨伪存真,准确地指出“四书”才真正能体现出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内在本质。他们用“四书”代替“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主导地位。后来朱熹把它们联成一体,并精加注释,形成为集大成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由此,新儒家们重新建立起儒家道统和树立起孔子的崇高地位,把中华文化的主导权从佛、道那里夺回来,使中华文化的生命返本归位,并开辟出新的发展方向。
  游酢之学主要是承继程颢的新儒学,是“内圣”学,是宋明新儒学之正宗。综观梦熊先生的《踏雪履痕》,充分地认识到游酢之学的核心价值。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大昌的今天,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论著。这本《踏雪履痕》的出版,无疑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2014年中秋节于厦门大学哲学系

知识出处

踏雪履痕

《踏雪履痕》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游酢后裔游梦熊先生出版《踏雪履痕》,对游酢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意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开拓出游酢文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使其成为当今构建和诣社会的资源。游酢之学主要是承继程颢的新儒学,是“内圣”学,是宋明新儒学之正宗。综观梦熊先生的《踏雪履痕》,充分地认识到游酢之学的核心价值。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大昌的今天,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论著。这本《踏雪履痕》的出版,无疑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高令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