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晋江后洋杨氏祖籍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602
颗粒名称: 探访晋江后洋杨氏祖籍地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265-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探访晋江后洋杨氏祖籍地的记事,2015年11月17日下午5点,我结束了在武夷山市举办的“朱子文化节”活动后,随即又开始了探访杨氏祖籍地晋江后洋的行程。一俟抵达泉州,我们就在杨式玺宗亲的热情欢迎下,乘专车直奔目的地——晋江市罗山镇后洋村。
关键词: 探访 杨氏祖籍 武夷山

内容

2015年11月17日下午5点,我结束了在武夷山市举办的“朱子文化节”活动后,随即又开始了探访杨氏祖籍地晋江后洋的行程。一俟抵达泉州,我们就在杨式玺宗亲的热情欢迎下,乘专车直奔目的地——晋江市罗山镇后洋村。
  后洋村是闽南著名的侨乡,是我父辈出生、成长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许多杨氏先贤留下的历史遗迹,而且还处处展现着中华民族丰富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令人心驰神往。
  后洋村雅号芙蓉,村里杨氏子民居多。该村杨氏始祖安隐公,早在唐僖宗时代就跟随王审知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其子元一公、名逸,择居芙蓉乡(即今后洋村),迄今一千多年,已传三十多世,是泉州地区声名显赫的大族、旺族。其裔孙数十万人,遍布八闽各县市。浙江、广东、四川、港澳台,乃至南洋群岛诸国,都有后洋杨氏后裔。
  在杨式玺宗亲的引领下,我们沿着村大道前行,远远就看见巍然屹立在村口的、用琉璃瓦铺盖的重檐式大牌坊,牌坊上的“后洋”二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走近一看,牌坊威严挺拔的宏伟气势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其左右两根大理石方柱上分别镌刻着一对楹联,联文是:“仁风远播大道纵横扬正德,慈日长晖前程锦绣引恭钦”,道出了杨氏后裔以理学传承为主导的家风家训和勃勃向上的儒派风格。
  我们沿着水泥铺设的大道继续前行,首先来到了始建于元朝的杨氏宗祠。该宗祠在元末战乱频发时,被毁于兵燹,直到明朝洪武年初在旧址上重建祠堂。明嘉靖年间,闽南沿海倭寇横行,祠堂被毁于倭寇。明万历年间,杨氏宗亲筹资将杨氏祠堂再予鼎新。清初禁海迁界,该祠堂再度被毁损,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第三次重建,就是现今我们看到的这座祠堂。祠堂坐北朝南,内三开间,是典型的砖石结构的闽南建筑,装潢古雅,风格别具。一进门,门前带石埕,围墙包裹。外施沟渠,曲折向后,直通外塘。祠堂内保留不少明清时期的石埕板等石构件,寝殿两侧有一对青石字匾,上刻遒劲行书:“继祖宗一脉真传曰清曰白”,“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庄俊元的真迹。正殿壁堵浮雕的麒麟,围墙窗户透雕的螭龙,皆栩栩如生,灵动有神。还有一幅竹节窗,粗壮的竹竿上参差地发出苞芽,上面俯伏着鸣蝉和蝴蝶,雕工十分精美。更奇特的是祠堂中的两口八卦井,一口在正殿大厅底下;一口在祠前埕底下。祠前的那口井发掘时,发现井上布砖为园像,外方内圆,圆径1.98米,内列八卦,卦序与常见的乾坤相对的光天八卦不同,它是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的图式,即相传为周文王创制的后天八卦,其排列卦象的砖块间还塞满了木炭条。该八卦井开凿于清康熙年间,起着疏通煞气、排水防湿的主要功效,这殊为罕见的构筑技巧,令人钦佩不已,叹为观止!
  步入祠堂,只见大堂正上方悬挂着“孝思堂”匾额,堂内摆放着历代先祖牌位,旁边立柱上有两幅楹联,一幅是“翰林编修博史通经不愧大儒,东阁宰辅忠肝义胆堪称名宦”;另一幅是“弘农衙裔当怀德业继世,铁骨遗风应记廉洁律身”,显得庄严肃穆、充满书香气息和禀然正气。
  族谱记载,芙蓉杨氏自开基以来,英才辈出。科举时代就有举人十四人,文武进士七人。抬头望去,祠堂墙上或梁上四处悬挂着《四世一品》、《黄阁调云》、《魁文》、《进士》等牌匾,让人感佩不已!厅堂正面悬挂的《父子进士》牌匾,说的是宋代杨氏十一代裔孙杨仕谦和杨氏十二代裔孙杨必大父子双双高中进士的喜庆之事。厅堂正面右边上方悬挂着明朝二十三世裔孙杨景辰的《进士》牌匾和二十四世嫡孙杨甸瑛父子的《进士》牌匾,他们一个是明末,一个是清初的两代父子进士。祠堂中杨景辰先祖的《四世一品》牌匾特别令人刮目相看。杨景辰先祖自明万历四十一年入翰林至天启六年晋升礼部侍郎,13年间官阶由七品升至正三品,一直在内廷供职,以教习皇子为主要职务。天启七年十月,杨景辰协助思宗(崇祯皇帝)一举铲除魏忠贤阉党,被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元年(1628)四月,又升太子保,文渊阁大学士,位至极品。后因有人参本,称其曾以三疏颂魏忠贤和参与阉党修编《三朝要典》而被罢黜。六月,诏令杨景辰致仕回原籍。杨景辰回晋江后洋后,忧思成疾,于崇祯二年五月二十日病逝。遗作有《杨大学士文集》十二卷,流芳至今。
  同样光耀门楣的还有同治年间考取武进士的先祖杨廷辉将军。清同治十三年(1874)6月,在沈葆祯总督的统率下,时任闽安协副将的杨廷辉亲率清兵和漳厦泉乡勇以及水军英勇抗击侵略台湾的倭寇,屡立战功,被朝廷授予钦加二品衔,赏顶戴花翎。中法马江战役中,杨廷辉担任打援并圆满完成任务。福州台江《尚书庙》的堂柱上有一幅先祖杨廷辉将军亲笔手书的楹联:“信国媲科名,取义成仁,八阙采薇伸正气;天妃同里闬,报功崇德,千秋刺竹仰英灵。”抒发了他对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他抵抗倭寇,抗击法国侵略军、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另一位后洋先祖杨廷玑,则是清光绪戊戌年(1898)会试时的二甲进士,授内阁中书,浙江补用道,诰授清议大夫,晋封清大夫,也是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好官,在任职期间颇有官声。右边墙上悬挂着先祖杨震、杨时等二十多副身着官服的人物画像,足见我们杨氏人才辈出、为国尽忠、为民勤政的光辉成就。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名和伟绩!
  走出杨氏宗祠,听着村民自办工厂传出的隆隆机器声,望见一座座高楼林立的厂房,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后洋杨氏先祖创立和发展的传统家风正发扬光大!后洋杨氏后裔秉承祖训,勤奋守法、再创辉煌、蓬勃向上的业绩感人肺腑!
  从后洋的沧桑巨变中,我仿佛看到我们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和希望!(作者系晋江市罗山镇后洋村杨氏后裔、高级经济师)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思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