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不解之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95
颗粒名称: 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不解之缘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250-2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不解之缘,滚滚奔腾的历史长河不知吞没了多少名人学士的英名;漫漫悠长的峥嵘岁月不知忘却了多少志士能人的历史功绩;然而却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抹去“闽学鼻祖”杨时的英名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更无法淡忘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一段伟大而美好的不解之缘。其与延平名士诗文会友的浪漫情怀不仅流传至今,而且还载入史册。
关键词: 杨时 理学名邦 北宋

内容

滚滚奔腾的历史长河不知吞没了多少名人学士的英名;漫漫悠长的峥嵘岁月不知忘却了多少志士能人的历史功绩;然而却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抹去“闽学鼻祖”杨时的英名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更无法淡忘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一段伟大而美好的不解之缘。其与延平名士诗文会友的浪漫情怀不仅流传至今,而且还载入史册。
  北宋时期,南平就是南剑州州府所在地(即今延平区),管辖着闽北五个县(剑浦、将乐、顺昌、尤溪、沙县)。公元1053年,一个“二程”理学的真谛传人、“闽学鼻祖”杨时就诞生在南剑州将乐县。幼年的杨时是由其舅父母陈京杨夫人抚养,启蒙读书在蛟湖。杨时八岁善属文,人称“神童”。杨时十五岁时,潜心研读经史,曾到邵武游学。十六岁时,他徒步到南剑州上州学,从此,就与延平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1025年,曹修古任南剑州知州时,就率先在延平城的西山之巅(现剑津中学校址)办起州学堂,这比宋仁宗下诏令各州县办学早了十九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条件,吸引了各地学子、才人纷纷云集延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佳绩:天圣五年(1027),南剑州剑浦县人李参高中进士,成了州学登第的第一人;三年后,南剑州剑浦县南山人吴辅又高中进士,成了州学登第的第二人。而从天圣中期到建炎初(1027—1128)重建州学的百余年间,朝廷共招考进士37榜,南剑州就有222名考生得中进士,平均每榜达6人,在福建仅次于当时的建州而名列第二。早年延平贤达之士吴辅、吴仪父子就是南剑州学培育出的杰出人才。淡泊名利的吴仪和堂弟吴熙在延平的玉屏山藏春峡建一座别馆,此处后来成为延平名士以诗会友、以文交朋的欢聚地。
  杨时十分敬重吴辅、吴仪父子,尊称他们为“先生”。应吴仪请求,杨时专为其父吴辅的《怡轩诗文集》作序,不吝溢美地称赞:“公之任不充其志,用不究其才,而形于文辞,有高人逸士之气。故其流风余韵,足以遗其子孙,化其乡人。皆可见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同样以学问起家的吴仪虽然学识渊博,模范端平,但却天生不乐仕宦。杨时对吴仪及其堂弟吴熙淡薄功名、励志文研的行为赞赏有加,谓其“资廪纯粹,清高绝俗”。
  北宋元祐元年(1086),杨时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为其继母守孝期间,写信给吴仪,就废立王安石新学谈了自己的看法。此后,杨时又二次回信吴仪,阐明王安石新学的危害,这种反对改革的做法是他一生中的败笔。
  北宋元符三年(1100)八月,杨时受邀到延平讲学,专程拜访吴仪,并留诗《藏春峡·六咏》赠吴仪。有《吴国华暗香亭》、《容照岩》、《咏归堂》、《桔溪钓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藏春峡》:“山衔幽径碧如环,一壑风烟自径还。不似武陵流出水,残红那得到人间?”把玉屏山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此外,在《藏春峡·咏归堂》中,杨时还唱出了“结庐东山阿,屹然俯全闽。……归与自乐只,此意将谁论”的人生感叹;在《藏春峡·老圃亭》中,杨时则有着“人生出处分,礼义安可逾”的谨慎表达。
  杨时对延平山水的满怀深情和爱意,在《虚心亭》、《绿阴亭上·吴先生家》等诗中都表叙的淋漓尽致。
  杨时在延平时,还与黄裳(延平第一个状元)、陈瓘(朝廷谏官太学博士)、王汝舟(南剑州知府)等人交往甚密,经常与他们在玉屏山藏春峡吴仪别馆里品茶饮酒、吟诗作句、以文会友、切磋学问、议论时政,留下了许多诗文墨宝,至今流传民间。
  大观元年(1107)吴仪病故,杨时为其撰写《吴国华墓志铭》,文中盛赞吴仪:“自少笃志强学,老益不懈,六经、百氏之书,盖无所不究,穷探博取,自信不疑,尤深于诗、易,皆有成说。晚益玩心于象数、音律之文,自为一家”。杨时的这些诗文不仅体现了他与吴仪一家的友情深厚,而且也丰富了延平的文化宝库,说明了其与延平的关系渊远流长。
  杨时对延平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他首先把河南程颢、程颐的洛学传入八闽大地,经过杨时精心培养的剑浦弟子罗从彦,把“二程”理学传授给李侗,再经李侗传授给朱熹,从而集理学之大成。
  杨时的尊师重教、勤政爱民、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无论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受到国人乡里的尊重。宋高宗曾盛赞杨时:“杨时言正而行端,德闳而学粹……辩邪说以正人心,推圣学以明大义。而陈疏议足以扶国本于当时,注释经义足以开来学于后世……”。抗金英雄宋兵部尚书、宰相李纲也给杨时很高评价:“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驾长虹于寥廓,听鸣凤于高岗”。大儒朱熹也为先师杨时遗像题词:“孔颜道脉,程子箴规,先生之德,百世所师”。
  杨时逝世后,延平仍然成为杨时文化重要传播地之一。南宋嘉定二年(1209),南剑州守备陈宓在延平九峰山麓首建“延平书院”,聘延城名儒蔡念成为院长,聘请名儒真德秀在此讲学,继续传播“延平四贤”理学。端平元年(1234)州守请宋理宗御赐“延平书院”匾额。该书院后改为祠堂,祭祀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廖德明、黄榦等理学宗师。明弘治五年(1492)在南平县旧街右侧建有延平道南书院。据《延平府志》记载:“此院占地广大十有一,长十有七,前为三门,后为厅事,中为营,最后为燕息之所。……始建于弘治壬子春,其落成则是岁之秋八月也”。后几经修茸、重建,民国时期改为福建省第四中学。另一座延平道南书院建在延平城北山麓,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延平府知事欧阳铎主建。明嘉靖年间(1522—1526),延平府知事范来贤在南平县学旧址建四贤书院,作为生员切磋理学之场所,并祭祀杨、罗、李、朱四贤。在明代,在延平城东侧还建有六贤书院,祭祀杨、罗、李、朱、廖刚、廖德明六位闽北贤人,清朝时改名为“双峰书院”,请康熙皇帝于公元1706年亲笔御书“程氏正宗”匾额,现今仍珍藏在延平区水南玉地村。在延平区的太平镇杨厝村和夏道镇鸠上村都建有杨时祠堂。由此足见杨时在延平区的遗迹比比皆是,杨时文化在延平的影响深刻广远。
  明朝贤士邱浚在《道南书院记》中写道:“(杨、罗、李)是三先生,皆剑产也。而朱子亦生剑之属邑尤溪。夫以一郡之狭,四邑之小,二三百里之近,百年之中,仍有四贤并生一时。上承下启,以延千万年道学之脉,其地盖现东周之邹鲁。延平以闽学名邦而闻名天下。”
  (作者刘启财系中共延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思浩系南平市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理学会理事、高级经济师。)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启财
责任者
杨思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