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涉及游酢之诗文考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80
颗粒名称: 杨时涉及游酢之诗文考述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8
页码: 209-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涉及游酢之诗文考述,概括了杨时《酬林志宁》诗年代考述、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撰述年代分析、杨时《游公执中墓志铭》撰述年代考述、杨时《祭游定夫文》综合辨析等。
关键词: 杨时 诗文 考述

内容

杨时(1053—1135)字中立,谥文靖,福建南剑州人,熙宁九年(1076)进士;与游酢(1053—1123)既是程门同学又是儿女亲家,关系较为密切,因此,除了二人之间往来的诗文之外,还有一些与他人往来之诗文也涉及游酢,这些诗文,尤其是其写作年代,自古至今未加细考,失误在所难免,以至于影响到杨时生平经历的准确性,现就此考述如下。
  一、杨时《酬林志宁》诗年代考述
  据《龟山集》①卷三十九,杨时《酬林志宁》题注“志宁从学河南二程先生”,诗云:“君不见昔时卜年公,坼龟食墨瀍涧东。伊流洛水环紫宫,广轮千里天地中。真人一往不复见,鼎湖弓剑空遗踪。阴阳所交风雨会,和气自古生英雄。迩来百千岁,零落多奇穷。鸣皋少室峥嵘倚天阙,下有回渊万仞蟠双龙,蒸云结雨气濛濛。惟有苍髯紫颔包玄珠,时发光焰凌烟虹。成周太平郁余策,但令洙泗生清风。羡君妙龄有仙骨,乘槎暗与天潢通。万里不一息,去若孤征鸿。决开银河浪,分出一派悬秋空。顾予山野姿,未老心已慵。谬从君子游,营道术偶同。有如退之与东野,自惭青蒿倚长松。感君惠然抵山谷,开谈冰雪清吾胸。高堂黑发颜如童,未须念此心忡忡。幸有山前清泉冷可酌,与君啜甘茹草忘春冬。”此诗似与游酢无关,但其实却有所牵涉。
  《杨时故里行实考》②之《<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将杨时《酬林志宁》此诗编列于“元丰五年壬戌(1082)”,而谓“此为酬谢林志宁‘惠然抵山谷’登门拜访之作。林志宁,建安人,元丰六年,杨时《与游定夫书》云:‘春初至建安,曾托志宁附书’。此为杨时临赴徐州任前,专程回访志宁,并托书志宁,捎给尚在程门的游氏。由此推之,志宁‘惠然抵山谷’当在此前,故次于壬戌。”这应当有误。
  依此诗题注“志宁从学河南二程先生”,且诗中先是赞颂“伊流洛水”,其后“羡君妙龄有仙骨,乘槎暗与天潢通。万里不一息,去若孤征鸿。决开银河浪,分出一派悬秋空”,正是“羡”林志宁“万里不一息,去若孤征鸿”且因文彦博而得以“往见颢及颐”之事,而“感君惠然抵山谷,开谈冰雪清吾胸”则说明,林志宁“惠然抵山谷”登门拜访之前,杨时尚未“以师礼见明道”,所以“开谈”之后就犹如“冰雪清吾胸”,因而“感”谢林志宁;如果是杨时已见过程颢而后林志宁“惠然抵山谷”且“开谈”,大概没有这种效果。因此判断,《酬林志宁》诗应作于元丰四年之前,参考黄谱称杨时于元丰三年“秋,赴调”,则林志宁应当是在元丰三年秋之前“惠然抵山谷”即“归以语”杨时一人。
  至此就牵涉到了游酢。朱熹《二程外书》①卷十二《传闻杂记》引录《龟山语录》谓:“明道在颖昌(颖为颍之误。下同),先生寻医,调官京师,因往颖昌从学。明道甚喜,每言曰:杨君最会得容易。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先是,建安林志宁出入潞公门下求教。潞公云:某此中无相益。有二程先生者,可往从之。因使人送明道处。志宁乃语定夫及先生,先生谓不可不一见也,于是同行。时谢显道亦在。”《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②卷首《师友叙述》所引《龟山语录》唯“于是同行”作“于时同行”。道光《重纂福建通志》③于《游酢传》亦有类似记述,其卷一百八十五《人物》谓:“元丰二年,颢再知开封府扶沟县,方兴学校,邀酢掌教事;酢欣然往,未至而颢坐事罢官。先是,建安林志宁遊文彦博门下求教,彦博令往见颢及颐,及志宁归,以语酢,酢遂偕将乐杨时执弟子礼见颢於颍昌。”《关于游酢研究的几个问题》(《游酢研究》第2辑①和《南平文史资料》第15辑②)引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185游酢传》为:建安林志宁往见“二程”,“归以语游酢,酢遂偕将乐杨时执弟子礼见颢于颍昌。”
  元丰四年之前,游酢自熙宁六年(1073)春三月礼部试下第补太学生后,多在京师太学以及扶沟、颍昌等地;杨时自熙宁六年礼部试下第补太学生后“归乡”,至熙宁九年登进士第乃至熙宁十年“授汀州司户参军,以疾不赴任”,基本上是“居乡”。简言之,游、杨二人基本上并不在同一地点,偶尔可能在一起也应当是在京师。那么,“建安林志宁”的“乃语”如果对象是游酢与杨时二人,则应当在京师,以现有资料来看,游、杨、林三人都同时在京师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才有将“乃语”解读为“归以语”;那么如果是“归以语”,则其对象就只有杨时一人,即林志宁专程前往杨时“家乡”登门拜访杨时,才有杨时的《酬林志宁》。因此,不可能是“志宁乃语定夫及先生”,更不可能是“志宁归,以语酢”。
  二、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撰述年代分析
  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的撰述年代,《<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与《杨时故里行实考》所收宋·黄去疾《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皆谓撰于宣和六年(1124)。其中黄谱谓:宣和六年“公年七十二。寓毗陵……是年,作《游定夫墓志铭》。”《<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谓:“宣和六年甲辰(1124),杨时七十二岁。《御史游公墓志铭》卷三十三,页七三三。铭云,宣和五年五月乙亥,游定夫以疾终于正寝。‘既设之明年,其子某自历阳涉大江’以铭见属,由此推之,此铭作于宣和六年。”其中“既设”之“设”为“没”之误。
  所谓《御史游公墓志铭》撰于宣和六年应当有误。
  《杨时故里行实考》所收清·毛念恃《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张夏《宋杨文靖公龟山先生年谱》以及佚名《杨龟山先生年谱》(佚名《年谱》又见《杨龟山先生集》③和《杨文靖公全集》④)亦皆谓:杨时于宣和六年“寓毗陵”(今江苏常州);冬十月,被召为秘书郎;十二月至京师。其时,游酢之子前来通报游酢噩耗,此即《御史游公墓志铭》所谓“吾友定夫既没之明年,其子某自历阳涉大江诣予而告曰”之意。史载,自次年冬始金兵南侵,直到南宋初社会处于大动荡状态;建炎二年(1128)冬十一月,杨时辞官还乡,直至绍兴五年(1135)四月卒。
  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应当撰于绍兴元年(1131)至绍兴五年间。《御史游公墓志铭》谓:游酢子“损,迪功郎,前授归州司兵曹事;掞,将仕郎。”(“仕”或作“士”)据政和官制(1116—1131),政和六年(一作政和二年)十一月将仕郎改为迪功郎。绍兴元年始改之官制,于迪功郎下再增置将仕郎等三阶,以奏补未出身官人。也就是说《御史游公墓志铭》提到的“掞,将仕郎”至少在1123年游酢卒后至绍兴元年期间是不存在的,而游掞应当是在绍兴初年获得补官而为“将仕郎”;杨时卒于绍兴五年,其撰写《御史游公墓志铭》时已获知“掞,将仕郎”而书之。杨时诸年谱皆谓,杨时于建炎二年(1128)冬十一月还乡而居之。毛谱与张谱又谓:绍兴三年,杨时年八十一,居乡;“冬十月,建安章才邵来问学。按:才邵《浏阳石刻》所载云:初谒先生于龟山之故居。先生年八十一矣,著帽衣袍而出,神清气和,望之,固知其为仁厚君子也。才邵因投贽求教,且请纳拜师弟子礼,先生辞,力请方允。既而叩之曰:才邵晚进小生,久仰大名。今此为道而来,请问孔孟之所传,学者之所当学。先生诲以熟读《论语》。请益……留三宿,凡四见而归。”(“章才邵”之“章”,张谱误作“张”。“请问”之“请”,张谱作“敢”)
  从其中特别强调杨时“神清气和”以及上述绍兴元年开始又改官制与绍兴元年至绍兴五年间的分析而综合判断,绍兴三年是杨时撰写《御史游公墓志铭》最有可能的年代。
  《永乐大典》①卷八千一百六十四《朱内翰论孔孟之学传于二程》载:“给事中兼侍讲兼资善堂翊善兼权直学士院朱震奏:……至于本朝,西洛程颢、程颐……其高弟子,曰谢良佐,曰杨时,曰游酢。时晚遇靖康、建炎之间,致位通显,诸子世禄。酢仕至监察御史,出典州郡,亦有二子仕官。独良佐终于监竹木务”云云。朱震(1072—1138)字子发,此奏疏上于绍兴六年,其中所谓游酢“亦有二子仕官”正是指《御史游公墓志铭》之“损,迪功郎,前授归州司兵曹事;掞,将仕郎”。这也说明,至南宋绍兴六年时,游酢之子游掞和游损仍是官身。
  三、杨时《游公执中墓志铭》撰述年代考述
  建阳游复,字执中,为游酢“族父”;游酢青少年时曾与其从兄游醇(字质夫)从学于游执中;卒后,杨时为之撰《墓志铭》。
  《杨文靖公全集》之《游公执中墓志铭》谓:“昔吾为太学生,吾友定夫尝为余言其族父执中先生之贤。余闻而心识之,愿见而未之得。盖三十余年矣。建中之初,余被檄贰令于其乡邑,始获从之游。听其言,稽其行,参之于其所学,信乎定夫之所称,无一辞溢也。于是相与为忘年之交,而恨相得之晚。先生既没,逾数年,而吾友定夫复状其行,致其子处道之意,请铭于余。先生讳复,字执中,姓游氏……总角已知强学砥砺,竭力以养亲……既壮,学益富,行益修。乡邻旁郡见者悚服,闻者阅而信之,多遣子弟从之遊,远近相属也……少不事举业,晚徇亲意,一举于有司,不第而止。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家,享年六十有五。……处道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先生于历冲之原。”据此可知,游执中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时尚健在,而杨时“昔吾为太学生……愿见而未之得。盖三十余年矣”。依杨时诸《年谱》,杨时于熙宁六年(1073)试礼部下第时补太学生,至熙宁九年(1076)登进士。即以杨时初补太学生的熙宁六年计,至建中靖国元年亦仅28周年,故可知“盖三十余年矣”并非“愿见而未之得”之时间,而是游复终年或是“既没,逾数年,而……请铭”之时间。杨时于建中靖国元年冬即离任建阳县丞,设若游复卒于次年即1102年而“享年六十有五”,则生于1038年,长杨时、游酢15岁。
  《<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谓:“大观元年丁亥(1107)……《游执中墓志铭》卷三十,页六九一。铭云,游执中为游定夫族父,享年六十五岁。余从其游始于建中之初。若游执中卒于崇宁年间,长杨时不足十五岁。又铭云‘先生即没逾数年’,其子请铭于余,以此推之,姑次此铭于丁亥。”其中“即没”之“即”为“既”之误。
  其实,杨时《游公执中墓志铭》撰于何时不详,因为铭文中只有“请铭”之时间;而“请铭”之时间并不一定是撰写之时间,如上文考述之《御史游公墓志铭》撰述年代与“今吾子以铭见属”年代相差约十年,再如陈了斋(1058—1122)为游酢父游潜所撰《中奉大夫游公墓志铭》(见载《永乐大典》卷八千八百四十三《游》)就明确说:游潜“以绍圣四年三月辛酉葬于唐石里之松原。前葬居士长子定夫,以承事郎江汝舟所述行状属铭於某,以迁竄南北,不暇叙述;今蒙恩自便,憇於九江。葢自绍圣丁丑(即绍圣四年,1097年)迨今政和丁酉(即政和七年,1117年)二十有一年,居士之墓木拱矣。”因此,《<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据“又铭云‘先生即没逾数年’,其子请铭于余,以此推之,姑次此铭于丁亥”即“大观元年丁亥(1107)”其实颇为不妥;况且“逾数年,而……请铭”亦未必就是“大观元年”。
  四、杨时《祭游定夫文》综合辨析
  杨时与游酢既是同学又是亲家,感情深厚融洽。宣和五年(1123)游酢卒,即有文以祭之;次年,《与陈公晦》其二又谓:“去岁数月之间,定夫、民表相继沦亡,朋友殆尽,无复存者,衰老殊不能堪也。”《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师友叙述》所引同,《<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于宣和六年所引此书函“数月”作“双月”。
  据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游酢卒于“宣和五年五月乙亥”即二十三日。《与陈公晦》其二的“民表”其实是卓民表。道光《建阳县志》①卷二十《杂类·存疑·人物》与民国《建阳县志》②卷十二《杂录》皆谓:“卓民表(《韦斋集》)……韦斋先生为承务郎卓公撰墓志铭云‘去建阳而南十里,泉竹深静,岸溪而庐者,有宋隐君子承务郎卓公之所筑也’,又云‘某视公季子特立为同年兄’。特立岂即民表之字欤?”道光《建阳县志》卷十七《古迹》又收有《承务郎致仕卓公墓志铭》。按“韦斋”为朱松(1097—1143)之号,其《韦斋集》③卷十二《承务郎致仕卓公墓志铭》谓:“去建阳而南十里,泉竹深静,岸谿而庐者,有宋隐君子承务郎致仕卓公之所筑也……某视公季子特立为同年兄,幸获升堂拜公……宣和五年夏六月过门,则公以四月乙未捐馆舍矣……公讳某,字元举……孙皆举进士,孙男女合十人。公犹子宣教郎、知南康县雄,实状公行。”此末句,道光志标点误作“公犹子宣教口,知南康县。雄实状公行”。又,两县志依“某视公季子特立为同年兄”而判断“特立岂即民表之字欤”其实有误,据《墓志铭》之“宣和五年夏六月过门,则公以四月乙未捐馆舍矣……公讳某,字元举”与《与陈公晦》其二之“去岁数月之间,定夫、民表相继沦亡”可知,《墓志铭》主人“公讳某,字元举”正是卓民表,卒于宣和五年四月乙未即十二、三日,而卓特立为其子。
  杨时祭游酢文,《永乐大典》题作《祭游定夫文》,《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卷九《文》、《宋·游酢文集》①卷八《附刊文诗》皆题作《祭游定夫先生文》。张谱于宣和五年谓:杨时“在婺州。时御史定夫游公卒,先生为文祭之,有云:念昔从师,同心三人,今皆沦亡,眇余独存。又云:嗟吾先生,微言未泯,而学者所记,多失其真,赖公相与参订,去其讹谬,以传后学;书往未复,而讣之及门。於戏悲夫!宜任其责者复谁欤?斯文将泯没而无传欤?云云。三人者,定夫、显道与先生也。三月,自婺州还毗陵。”黄谱亦于宣和五年谓杨时“在婺州。二月……公自婺州还毗陵。”《<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于宣和五年谓:杨时“《祭游定夫》卷二十八,页六六一。此祭文作于闻讣之时。《杨时集》卷三十三《御史游公墓志铭》云‘宣和五年五月乙亥’,游定夫以疾终于历阳。是时,杨时在婺州。故祭文有‘重念南北相望,不得凭棺一恸’之叹。此祭文作于癸卯无疑。”
  杨时祭游酢文作于宣和五年即“癸卯无疑”这当然无疑,只是作于宣和五年的何月何地?游酢既然卒于“宣和五年五月乙亥”即二十三日,则杨时祭游酢文应当作于宣和五年五月乙亥日之后,而黄谱与张谱皆谓:杨时于宣和五年“在婺州。二月……公自婺州还毗陵”与“在婺州……三月,自婺州还毗陵”,则不知张谱为何会将“时御史定夫游公卒,先生为文祭之”置于“在婺州”与“三月,自婺州还毗陵”之间。《<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既谓“《御史游公墓志铭》云‘宣和五年五月乙亥’,游定夫以疾终于历阳”,而续之谓“是时,杨时在婺州”,进而以“故祭文有‘重念南北相望,不得凭棺一恸’之叹”为证;游酢寓历阳(今和县)而卒葬含山,在江北安徽中之东部,与其南偏东的婺州(今浙江金华)可谓“南北相望”,而与江南的毗陵(今江苏常州)只能说是“东西相望”,因此如果坐实“南北相望”,则只能说杨时《年谱》之宣和五年“二月”或“三月”“自婺州还毗陵”有误;然而,在没有确切资料证明杨时于宣和五年“二月”或“三月”“自婺州还毗陵”确实有误之前,“南北相望”的本义应当是:在大江的“南北相望”。即以长江为“南北”的界线。
  杨时该祭文谓:“……犹想见其音尘。念昔从师,同余三人,今皆沦亡,眇余独存……煢然孤立而谁鄰?嗟吾先生,微言未泯,而学者所记多失其真,赖公相与参订,去其讹谬,以传后学;书往未复,而讣已及门……抱遗编而永叹……”其中“音尘”之“尘”,《宋·游酢文集》作“容”;“同余三人”之“余三”,《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宋·游酢文集》皆作“志二”,张谱引作“心三”;“眇余”之“眇”、“谁鄰”之“鄰”、“嗟吾”之“嗟”,《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宋·游酢文集》分别皆作“渺”、“憐”、“叹”;“讣已”之“已”,《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作“之”;“呜呼”、“泯灭”之“灭”,张谱引作“於戏”、“没”;“永叹”,《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宋·游酢文集》皆作“求之”。
  (作者系台湾省基隆市人,南平市委台办研究室主任,讲师、助理研究员)

附注

①杨时:《龟山集》[M],《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版。 ②林海权、胡鸣:《杨时故里行实考》[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①朱熹:《二程外书》[M],《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版。 ②游酢:《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M],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游亮采等刊本。 ③道光《重纂福建通志》[M],清道光九年(1829)修,同治七年(1868)刊本。 ①南平游酢研究会:《游酢研究》[Z](二),1994年12月印。 ②《南平文史资料》[Z](十五),1994年12月印。 ③杨时:《杨龟山先生集》[M],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④杨时:《杨文靖公全集》[M],清光绪五年(1879)刊本。 ①《永乐大典》[M],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 ①道光《建阳县志》[Z],建阳方志委整理本,1986年7月印。 ②民国《建阳县志》[M],建瓯新明印刷所印本。 ③朱松:《韦斋集》[M],《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版。 ①《宋·游酢文集》[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建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