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时涉及闽北之人与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79
颗粒名称: 三、杨时涉及闽北之人与事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1
页码: 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涉及闽北之人与事,宋儒杨时在世时,对闽北的影响是巨大的。据《武夷山志·绘像》,文忠真德秀“赞”杨时称道:“充养有道,德器早成。诸所建白,深切着明。岑岑龟山,渊源伊洛。如星之升,以表后学。”并于《名贤》列传。杨时与闽北的关系,还表现在他的一些牵涉闽北的人与事。
关键词: 杨时 闽北 影响

内容

宋儒杨时在世时,对闽北的影响是巨大的。据《武夷山志·绘像》,文忠真德秀“赞”杨时称道:“充养有道,德器早成。诸所建白,深切着明。岑岑龟山,渊源伊洛。如星之升,以表后学。”并于《名贤》列传。杨时与闽北的关系,还表现在他的一些牵涉闽北的人与事。
  浦城练逢字彦默,元祐三年(1088)进士,卒后,杨时铭其墓云:“孝尊于亲,学传于人,政得于民;吁嗟乎,君未闻而终于口宾。”浦城周武仲字宪之,宣和七年(1125)为御史中丞,寻兼侍读;上疏乞外,荐杨时自代。浦城知县吴美中,重建文庙文宣王殿,群士肄业其中,请龟山杨时为之记;绍兴五年(1135)二月,杨时作因《浦城县学重修文宣王殿记》。《杨龟山先生集·年谱》载:杨时于绍兴五年“作《浦城县学重修文宣王殿记》。”《杨时(龟山)年表》谓:绍兴五年“二月,作《浦城县学重修文宣王殿记》。”
  顺昌廖天觉字仲先,大观元年(1107)知余姚县(“余姚”或误作“余杭”),以时属行方田法而简其事目,民甚便之;兼石堰盐场,岁课增羡,应转三官,天觉不受。知余杭县杨时,适在会稽,每语人曰:“仲先真古君子。”顺昌廖德明字子晦,乾道五年(1169)进士;少学释氏,及得龟山杨时书,读之大悟,遂受业朱熹。
  此外,杨时通常都被称为“杨文靖”,《武夷山志·名贤》谓“杨时……谥文靖”,而其《绘像》与史贻直撰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的《武夷山志·序》则均为“文肃”,分别作“杨文肃公讳时,字中立,号龟山”、“考武夷之迹……至宋,赵清献筑吏隐亭于三曲,其后杨文肃、胡文定倡道于此。及朱子开紫阳书院,诸大儒云从星拱,流风相继。”
  (作者系台湾省基隆市人,南平市委台办研究室主任,讲师、助理研究员)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建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