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醇固,谏诤有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75
颗粒名称: 学行醇固,谏诤有声
其他题名: 从钦宗皇帝的御批看杨时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6
页码: 196-2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某学行醇固,谏诤有声,”这是钦宗皇帝对杨时奏本的御批,更是钦宗皇帝对杨时的褒奖。从杨时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钦宗皇帝对杨时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关键词: 钦宗皇帝 杨时 御批

内容

“杨某学行醇固,谏诤有声,”这是钦宗皇帝对杨时奏本的御批,更是钦宗皇帝对杨时的褒奖。从杨时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钦宗皇帝对杨时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一、学行醇固
  对于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杨时的学行,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他不仅是个饱学之士,更是“道南”第一人,被尊为闽学鼻祖。2012年7月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这样写道:“宋代是我国古代经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理义之学。”“两宋之交的杨时、胡安国、胡宏,南宋前期的张栻、陆九渊、朱熹等人,对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把杨时对理学的贡献排在第一位,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是杨时把“二程”理学传到福建,经罗从彦、李侗,再到朱熹,最后由朱熹发展为闽学,对我国的哲学史,尤其是在思辨哲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时自幼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四五岁就能背诵大量的诗文,七八岁就能写诗作赋。就连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诗人文天祥也对他赞誉有加:“唯我先生,天立作傅;七岁能诗,八岁能赋。”
  熙宁七年(1074),22岁的杨时在含云寺完成了他平生第一部书稿《礼记解义》。次年,杨时被举荐为太学预科生,24岁荣登进士。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秋,杨时与少年同窗游酢在京城不期而遇。游酢(1053—1123),字定夫,福建建阳人,历任太学博士、监察御史、将军等职。宋熙宁五年(1072),游酢赴京师预考,适逢程颐从洛阳到京师授学,游酢的天资禀赋深得程颐赏识。宋元丰元年(1078),经程颐举荐,游酢师从程颢,不久便出任大程书院山长。听说杨时对“二程”理学神往已久,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于是,游酢便邀杨时和谢良佐,直奔颍昌(今河南许昌),拜见程颢为师。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杨时对理学的领悟很深,深得伊川先生的赏识,他曾说:“杨君最会得容易。”“学者皆流于夷狄矣,惟有杨谢二君长进。”当时佛学兴盛,很多学者“多从佛学,独公(杨时)与谢不变”。可见,杨时对理学的笃信与虔诚。
  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从京城赴任徐州司法途中,特意绕道颍昌,在游酢引荐下同游酢一起以师礼谒见程颢。杨时笃信理学,学习尤为认真,深得老师真传。杨时学成回来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道南矣。”意思就是我的学术思想到南方去了。《宋史本传》这样记载:“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其实,程颢的“吾道南矣”是化用典故“吾道东矣”而来的。说的是,东汉有个了不起的经学家叫郑玄,他觉得自己的学问在山东已经没有人可以超越了,于是就到洛阳,跟从大儒马融学习。可马融当时的地位非常高,手下有弟子几千人。郑玄去了之后,根本没有资格和马融面谈。马融只是让自己的学生给郑玄授课。郑玄在洛阳待了三年。有一天,马融要讨论一个谶纬学上问题,需要大量的计算。有人就提出来,有个学生叫郑玄,对计算非常精通。于是,马融就把郑玄叫来。第一次见到马融,郑玄就向他提出了几个问题,讨论后便离开洛阳回山东去了。郑玄走的时候,马融说了一句话:“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我的学问向东传播去了。
  程颢化用这个典故,充分说明杨时在理学南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著名的“吾道南矣”。“吾道南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华文脉向南转移。从此,“道南”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专有名词。
  杨时对理学的虔诚与笃信,不仅体现在对理学的学习领悟中,还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41岁的杨时在赴浏阳县令的途中,绕道洛阳,和游酢一起去向老师程颐请教一个理学问题。《宋史本传》这样记载:“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暝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为了不惊扰老师的休息,游酢、杨时侍立在老师的身旁,等待老师醒后再问。他们不是傻,而是对老师的尊敬,对理学的笃信。程颐醒后,发现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难怪宋人黄去疾如此惊叹:“非信道之笃,能如是乎?”从此,“程门立雪”的佳话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杨时、游酢以坚韧的意志,无声胜有声的震撼行为,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也因此成了尊师重道的楷模。
  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还蜚声海外,扬名高丽。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高丽国(含今朝鲜与韩国)国王王俣让其儿子王楷带领一班人马入朝进贡,并奏请入太学学习。徽宗准奏,封王楷等为置博士,入太学。入太学后不久,王楷等人就听说了游酢、杨时的“程门立雪”,学成南归的故事。王楷等人深受启发,相约来到杨时寓居的江苏毗陵(今江苏常州),拜杨时为师。杨时对王楷等人也优厚有加,并把自己所著的《庄子解》、《论西铭》、《周易解义》等赠与他们。
  宋宣和四年(1122)底,高丽国王王俣驾崩,其子王楷被拥立为国王。次年初,王楷派遣告哀使赴中原向徽宗皇帝告哀。徽宗诏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随使赴高丽国奠慰。一日,王楷设家宴款待二位使节。一见面,王楷便急切地询问:“龟山先生安在?”足见杨时对王楷的影响有多大。
  杨时对理学的笃诚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对老师“二程”的感情是矢志不渝的。杨时到了82岁高龄,还在整理老师的学说,编成《河南程氏粹言》一书。他对自己的女婿陈渊(字知然,沙县人)说,伊川先生的语录能够整理出书,是程门弟子的心愿,如今亲聆伊川先生教诲的人已所剩无几了,我尽力回忆,并对某些记录作了润饰,使伊川先生讲的道理更加明白晓畅,让后人不致误解。杨时这种师恩不忘,重道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不仅如此,杨时对少年的老师也是师恩不忘。大师萧庆真是杨时少年的老师,杨时对他的感情也非常深。杨时在《含云寺真祠遗像记》一文中这样写道:“予与真师游非一日矣。是时,予尚幼,方肄业为科举之文,挟册读书,穷日夜之力,为进取计,盖未知有亡羊之忧也。然见其神宇泰定,不以世累撄其心,虽未能尽知其所有,亦窃意其非凡僧也。比予年加渐长,知为学之方,听其言,考其所知,益信其贤,而予以出仕也矣,始恨不得相从复如昔日也。”杨时想念老师,感激老师之情溢于言表。如是观之,杨时的确是“学行醇固”,堪称“师表千古”。
  二、谏诤有声
  杨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只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忧国爱民,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从24岁中进士,25岁授汀州司户参军,开始步入政坛,到76岁告老还乡,整整半个世纪,历经朝廷的风云变幻,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他都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朝野好评,百姓爱戴。宋人黄去疾这样评价杨时:“公为政简易,不为烦苛,远近悦服。”
  尤其是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期,或者是百姓的利益遭到无端损害的时候,杨时都能把国家和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勇敢地站出来,不畏权贵,不为个人得失,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杨时历任徐州、虔州司法,“晓习律令”的他,如“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力断。与郡将议事,守正不屈。”足见杨时执法公正,办案果断的工作作风。
  浙江余杭一带至今还广泛流传着杨时勇斗蔡京的故事。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杨时任余杭知县。杨时不畏当朝权贵,力阻当朝尚书蔡京为其母亲墓地浚湖筑塘。他上书宋徽宗,阻止了蔡京的图谋,保住了南湖千亩良田。
  宣和七年(1125),金军攻陷燕京,直袭汴京,国家危在旦夕。杨时向徽宗皇帝进言“今士大夫不敢尽言天下之事,不过为谋身之计耳,不知谋国乃所以谋身。天下不宁而能保其身者,未之有也。某轧条具十数事,以裨国论。”徽宗皇帝对杨时的这种以国家利益为上的深明大义之举,甚为赞赏,说:“卿所陈,皆尧舜之道,正孟子所谓‘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者也,’宜在经筵,朝夕辅朕。”
  钦宗靖康元年(1126),任著作郎兼伺经筵的杨时已经74岁了。这年正月,时值金兵围攻汴京之际,杨时上书反对议和,声言“城下之盟,辱亦甚矣。”遣责童贯的罪行。此人为总领北方军队的统帅,曾弃军而逃。金兵攻打太原时,出现了“贯奔入都”的丑闻。杨时又建议罢免张邦昌,后者正在竭力鼓吹投降。杨时极言不可:“惟河朔为朝廷重地,三镇又为河朔之要藩也,……一旦弃之北廷,使敌骑疾驱,贯吾腹心,不数日可至京城。”2月,负责京师防务力主抗金的李纲遭到免职,杨时再次上书,为李纲大鸣不平。杨时力主“当立统帅,一号令,示纪律,而后士卒始用命。”并“极言和议之非,请命将出帅。”同时,杨时又支持陈东等人的请愿行动。陈东等人上书,请诛童贯等投降派,那时学生、军队、民众,聚集数万人,填街塞巷,呼声震地,反对金人入侵,要求抗战。杨时请求加强防卫,认为不可专守和议。不久,太原危急,杨时第三次上书,抨击姚古。此人拥有重兵,竟然毫无理由地拒绝救援太原。杨时不顾个人的得失,不怕犯上,不怕丢失官职,力求挽救危难的勇气与精神实为可敬!连钦宗皇帝也不得发出“谏诤有声”的感叹!
  杨时不但勇于说,更擅长做。杨时在任萧山知县的时候,大兴农田水利,造福当地百姓。据《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记载:“公(杨时)年六十。四月,赴萧山知县,县有湘湖,久淹塞。公劝民浚治,溉甲数千顷。先是连年苦旱,是岁大熟,邑民感德,为公立祠,至今有杨长官庙犹存。”在萧山的历史上,活着的人被供奉的只有杨时一人。
  杨时非常重视民生,爱惜百姓财产。他说:“民无常产则无常心,乘之以饥馑,则老弱者操瓢囊转乎沟壑,壮者则聚而为盗,此其常也。国家兴利修废,务以保民为心,独能无意于此乎?”他提醒统治者对待民众应有如保赤子的爱,“古人于民,若保赤子。……为民父母,岂可暂时罔之,使之终身受其害?”‘夫诱引无知之民以渔其财,是在百姓为之,理亦当禁,而官吏为之,上下不以为怪,不知为政之过也。且民之有财,亦须上之人与之爱惜,不与之爱惜而巧求暗取之,虽无鞭笞以强民,其所为有甚于鞭笞矣。”指出,百姓之财是需要统治者一起来维护的,“巧求暗取”比暴力强求危害更重。
  直至告老还乡之时,杨时依然心系千万百姓,为民请命。他推却了高宗皇上的赏赐,却又向上请求“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遂成永惠。”为八闽百姓免除粮税。
  由是观之,杨时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教育家,更是一位实践家、政治家。他一生践履崇实,主张经世致用,“明理诚欲”,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体现他的爱国爱民、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刚正不阿的思想和情怀。
  三、一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与杨时提出的“明理诚欲”有异曲同工之妙。900多年前,杨时就提出“明理诚欲”,以此来规范修正自己的言行。他在《经筵讲义》上说:“上因问‘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何谓也?余曰:能不以外物累其心者,诚也。诚则于物无所蔽,于物无所蔽则明矣。……人之所以不明者,以其有利欲以昏之。如能不为利欲所昏,则未有不明也。明者,性之所有也。”杨时认为,要使人性善,“诚”就不会受世俗社会饮食男女等各种情欲的影响,便能使心保持象镜子那样的明净。否则,私欲就象污物那样遮住(心)“镜”的光明,善性便发不出。他还说:“鉴之照物因物而异形,而鉴之明未尝异也”。“夫心犹镜也,居其所而物自以形来,则所鉴者广矣。若执镜随物以度其形,其照几何?”认为镜子照物,镜子之光不变,但因所照之物的形态有差别,因而所照之形便有变化。以此强调,要保持个人品行的端正,始终保持个人良好的形象,照出始终如一的“自我”来。
  杨时当时还提出,“安民之道,以知人为先故也。”告诫执政者要执政为民,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公正之心贯彻到执政过程中,不能有偏私,因为“然心有偏私,则不得其正。不得其正,则便嬖宠昵之私,得以自近,而正士远矣。夫公则明,私则敝。公天下之善恶而无容心焉,则君子小人之情得矣,亦何患之有?”
  今天,我们纪念杨时,传承弘扬杨时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杨时的爱国爱民、以人为本、不畏权贵、明理诚欲、尊师重道、学以致用的精神和情操,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为实现中国梦而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引领。
  (作者系将乐县社科联副主席,福建省闽学研究会理事,将乐县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天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