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张审时度势,重德威,斥冒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63
颗粒名称: 四、主张审时度势,重德威,斥冒失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1
页码: 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代理学家杨时的历史观,主张审时度势,重德威,斥冒失。杨时认为,办大事要审时度势,不能强行推举,要有德有威,不能不考虑后果的冒失裁处。用现在的话说是办大事要充分准备,要营造时势,顺势推行。如果大事强办,必招灾祸。杨时这种见解是完全正确的。
关键词: 杨时 宋代 历史观

内容

杨时认为,办大事要审时度势,不能强行推举,要有德有威,不能不考虑后果的冒失裁处。用现在的话说是办大事要充分准备,要营造时势,顺势推行。如果大事强办,必招灾祸。杨时这种见解是完全正确的。
  晁错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他看到当时各诸侯国地大力强,中央不能控制,便建议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削藩策是正确的。然而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景帝恐惧,杀了晁错。杨时指出:“若吴楚之反,不在错,天下已知之矣。景帝用谗邪之谋以诛错,其失计不已甚乎?”“然而错亦有以取之矣”。杨时认为晁错“而强为之谋,召乱而取祸”。这个见解是很中肯的。“强为之谋”表现在:其一,朝中没有支持者,“在廷之臣,无一个为错言”,反而袁盎假公济私,借刀杀人;其二,只提削藩,却没有对削藩这样的大事件会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其三,吴、楚一反,竟建议景帝亲征,自已留守长安。正如苏子瞻论晁错“自发而不能自收,徒欲以天子为孤注,能保景帝不加疑忌耶?”杨时又认为“错无硕德重望以镇服其心”,所以吴楚敢反,不如汲黯,能镇服欲反的淮南王。《汉书》八传二曰:“淮南王谋反,惮黯,曰:‘黯好直谏,守节死义,如发蒙耳。’”错无德无威,这应该也是一个原因吧。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辞赋家贾谊也是“强之为谋”而被贬官者。正如杨时说:“贾谊以少年英锐之资,抱负其器,颇见识拔,慨然遂以身任天下。”他20多岁就被文帝升为太中大夫,他提出许多合理的政治改革主张,遭到周勃、灌婴等一些老大臣的反对和打击,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后忧郁而死。杨时评说:“谊身非宰辅,乃汲汲然自进其说,盖亦不自重矣。在我者不重,故人听之也轻。及夫以才见忌,不容于朝。”贾谊年轻、资历浅,又未能对当时朝廷审时度势,未能与其他文臣共商进言乃至一人“强之为谋”“岂不招祸哉”?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云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