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其人及他对理学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44
颗粒名称: 杨时其人及他对理学贡献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13
页码: 116-1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其人及他对理学贡献,概括了名副其实的贤者、对理学之贡献、朱熹、罗钦顺、黄宗羲、王夫之及李珥等论杨时录注等。
关键词: 杨时 理学贡献

内容

宋代杨时(1053一1135)在现今出版的一些辞书中,均指他为学者。后世学者多尊他为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就其一生事业功绩而论,这些称谓是当之无愧的。如他出仕为官,清廉正直,处处为民作想,为维护人民利益,置个人身家性命于度外;又如他于洛学传播、“二程”著作完整传世,丰富充实理学理论体系均有巨大贡献。因而综合这些定位,他完全可以用“贤者”二字概括。早在南宋时,杨时就与罗从彦、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大约于元末明初,加上朱熹,被尊为“延平四贤”,他们四人一是学脉师祖承传,又分别为元称延平路,明称延平府所辖之将乐、沙县、剑浦(今南平)、尤溪人。本文专论杨时其人之“贤”及与他人品相称的,对理学传播、完善作出之贡献,求其历史定位。
  一、名副其实的贤者
  古今看重人格尊严气节人士,不务虚名,讲究名实相符。《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荀子·正名》:“名定而实辨”,“名闻而实喻”。王夫之主张,名“必从实”①,又说,名实要两相称,不可偏废或相背离,他极其鄙夷名不副实者,说“名之不正,邪说之所由生也”,“殄民者深”。现今却不乏与此相反者,一些无一本一篇论著、从未上过讲坛者,却全身笼罩着“著名研究员”、“资深教授”耀眼光环,他们欺世盗名,在廉耻丧尽之后,自鸣得志,名不副实。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也难怪人们引为笑谈,不屑不齿。“资深”、“著名”代以垃圾二字更名称其实。
  称杨时为贤者,却名副其实。贤者或贤人,是儒家所崇尚的一种具德才兼备品格的人物,仅次于圣人,与儒家所称之君子相当。《论语·宪问》:“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贤者具备仁、知、勇美德,不忧、不惑、不惧。我们不妨以此三条准则来衡量杨时其人。
  先说“仁”,杨时体现在为官清正,为民兴利除弊,仁民爱物上。他最可贵的、最值得人们尊敬的是心中有庶民。仅举数例:宋哲宗绍圣四年(1007),杨时任浏阳(今属湖南)知县,值多灾,杨时先后多次上书有司反映灾情,为民请赈济。由于漕使胡师文妒视安抚使张舜民礼遇杨时,妄加“不催积欠”罪,杨时被诬去职而不憾,体现了仁者无忧。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杨时任萧山(今属浙江)知县时,兴修水利,缓解当地积年旱涝,使民得灌溉之利。离任后,“邑人重其名,多画像事之”①。这是心中有人民体现。再说“知”。杨时无论为官为民,不忘讲学,培育了千百才俊,其中著名学者诸如罗从彦、王蘋、吕本中、张九成、胡寅、胡宏、刘勉之、关治、陈渊等学术上皆有成就,不愧为一卓越教育家。至于“勇”,更令人敬佩其忘己的无畏精神。宋哲宗元祐三年至五年(1088—1090),杨时任虔州(今江西赣县)司法,“虔守楚潜议平允,通判杨增多刻深,先生(杨时)每从潜议,增以先生附太守。及潜去,后守不持平,先生力与之争,方知其有守。”②这是在是非面前,不唯上司是听,坚持公正原则之勇。北宋末年,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擅国专权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人所切齿”③。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蔡京欲“葬母馀杭,以日者言欲浚湖,先生格之”④。以一小小七品芝麻官地方知县,竟敢公然违抗权倾当朝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之权贵。“六贼”之一宦官童贯,长期把持兵权,呼朋引类,狼狈为奸,贪脏枉法,杨时又置个人身家性命于度外,上书乞诛童贯。陈东率太学生并京城居民十余万人伏阙上书,要求诛“六贼”,乞留力主抗金的李纲时,“朝廷忧其致乱”,欲武力镇压,杨时又毅然挺身而出,为请愿群众辩护,在钦宗面前直陈“士民出于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①,从而避免了一场血腥屠杀。如此等等,足以表明杨时之贤者之勇。如此等等事迹还多有,不尽例举。以上所举之事实,皆出自《宋史·杨时传》和《宋元学案·龟山学案》。
  从儒家仁、知、勇论贤人、君子,杨时一生所作所为,称其人为贤者,名副其实。
  杨时死后被谥文靖,明弘治八年以先儒从祀孔庙东庑,明、清时兴建祀杨时祠,以他的字命名有龟山书院,以他的事迹命名的有道南书院,如此等等都说明,宋、明时杨时就被后人承认为贤者。
  以上所述是杨时人品。述他人品与处世行事,是想说明,人品与其人的行迹是一致的,有其人则有其事绩,他的人品对他对理学的贡献起着重大作用。杨时对理学有何贡献?
  二、对理学之贡献
  北宋兴起的理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一个新阶段,它把先秦儒家学说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而被称为新儒学。理学有诸多学派,周敦颐发端理学,是理学鼻祖,其学被称濓学。程颢、程颐兄弟曾师事过。程颢、程颐开创的洛学,是当时理学之中坚。杨时曾先后师事程颢、程颐,尽得洛学真髓,使洛学南传,至朱熹而形成闽学,完备理学有不可磨灭之贡献。下从几个主要方面论述之:
  (一)传播洛学之功
  一种学说的兴亡存废或传续,尽管它体系缜密,义蕴深邃精辟,很大程度上却依靠其是否后继有无其人。历史上不乏其例,墨子创始的墨学,在先秦时,与孔子创始的儒学同为“显学”,但“墨离而为三”之后,后继乏传而成为绝学。北宋时与程颢、程颐并时的张载所创始的关学或称气学,由于张载早逝,弟子星散或转换门户,他的气学虽未灭绝,但如一缕游丝,低廻不振。“二程”创始的洛学,后发展壮大,至南宋朱熹形成闽学,完成流传约七百余年的理学,就靠代有其人,前后相承传。程颢很早就看出,杨时定能把洛学南传。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杨时年28岁,在辞别老师程颢时,程颢目送之,信心十足地说:“吾道南矣。”②把洛学南传,杨时果不负乃师之重望,其功最为突出,成为“南渡洛学大宗”①。
  杨时传播洛学之功何在?下略言数桩重大者。
  第一,三传育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朱熹何以被认是理学集大成者?因为朱熹“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②,即博览群书,凡诸子百家、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深究精通,融会贯通,在继承“二程”学说的基础上,把洛学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建立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可是,朱熹晚杨时七十三年,杨时逝世时,朱熹才五岁,朱熹不可能直接受教于杨时,隔了两代,其间有罗从彦、李侗承传。从杨时经罗从彦,再而李侗到朱熹,算来朱熹是杨时的三传,“二程”的四传。
  罗从彦(字仲素,学者称豫章先生)早年曾拜程颐为师,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又从延平徒步到杨时任知县之萧山从学。此年罗从彦已四十岁,正是“不惑”之年,不会盲从,杨时也年六十,说明当时的杨时学术声望相当高。罗从彦自从师事杨时后,苦心孤诣,得其学之真髓。杨时也极称赞他,说“惟(罗)从彦可与言道”。杨时曾教导罗从彦既要重视“为学之方”,更要懂得“学成要何用”,即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力戒“只要博通古今文章,作忠信愿悫不为非的正义之士而已”。要“闻圣贤之所得之道”,“学圣贤之所为”③。罗从彦正是闻了杨时所传之道,才有他以后“承先启后之功”④。
  罗从彦所启之后即是朱熹受业师李侗(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李侗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拜师罗从彦,时李侗年二十四岁。李侗曾受佛学影响,在谒罗从彦书中,说儒家倡导的穷理尽性治国平天下者,“非自是则欺世”,而对佛学,则说“绝嗜欲,捐想念,即无往以生心者,特相与游”⑤。罗从彦作《勉李愿中》诗答:“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述佛学惑他歧。死灰槁木浑无用,缘寄心官不肯思。”教以静坐,受儒家经典《春秋》《中庸》《论语》《孟子》等,李侗经三四十年之“猛省提掇”,“用心静处寻求”,才于“道”上得“融释”⑥,从罗从彦处领会了洛学真髓。
  朱熹遵其父朱松遗言,曾先后师事刘勉之、刘子翚、胡宪,他们之学均非纯儒学。朱熹受他们影响,早年也曾沉浸于佛学,自绍兴二十三年(1153)师事李侗后,由于李侗“只教圣贤言语”①,终于领会到“毕竟佛学无是处”②,于是学术思想发生一大变,为后来阐发洛学,创立闽学奠下坚实基础。朱熹所以能成为理学集大成者,溯其渊源,在于李侗、罗从彦,而归根于杨时,这是杨时传播洛学正宗一重大功绩。
  第二,倡道东南。“倡道东南”四字,先是朱熹所颂美杨时在江浙广大区域传播洛学之词。这四字继见于文字,是明崇祯七年,汀州知府笪继良、归化县知县杨鼎甲,在杨时旧宅兴建祀杨时祠所题匾额。杨时自中进士后出任地方官吏或朝廷大臣多年,直至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七十八岁致仕,无论为官或闲居乡里,都勤于讲学,宣扬洛学。著名的东南学术中心,其址在无锡的东林书院,就为杨时所创始。大概在宋徽宗政和四年至宣和六年(1114—1124),杨时寓居毗陵,杨时六十一岁至七十二岁十多年期间,在此讲学,宣讲洛学,吸引“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③。据《宋元学案·豫章学案》黄百家案语,杨时有“弟子千余人”,这个数额不仅在古代,在今之教育界人士中,也是难能少有者,黄百家所言,或有所据。从这点来讲,说他是教育家也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还要说的是,当时传播洛学的不仅杨时一人,与之同时的“二程”著名高足,吕大临本在关中,谢良佐原籍河南上蔡,到东南传播洛学,受地域条件限制。四大弟子中与杨时同属闽籍的有建阳人游酢,但游酢推崇禅学,被胡宏斥为“程门罪人”④,“二程”也未寄望游酢宣扬洛学。还有一位胡安国,崇安人,是经学家,虽未亲受学于“二程”,但与杨时、谢良佐、游酢交好,读过“二程”著作,自称私淑“二程”,对洛学有所理解,传播洛学起过相当作用,而只杨时才是“南渡洛学大宗”。
  第三,名扬高丽。这与杨时传播洛学密切有关。此事有待发掘更多史实。《宋史·杨时传》和《宋元学案·龟山学案》等书均有载。《宋史·杨时传》:“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未指明使者谁。《宋元学案·龟山学案》:“会傅国华使高丽,高丽王问:龟山先生今何处?”比《宋史·杨时传》多了一个使者名字,仍未明出使于何时,出使为何事,国王为谁。但所载却是一个确定无疑史实,说明此时洛学已传入高丽。我查到的有关资料载,此事发生在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时杨时已年七十一岁,正是他讲学东林之时。与傅国华同出使者还有一个名徐兢者,著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因陆路为辽国所阻,只好从海路往,乘船用指南针辨方向。出使是往吊高丽国王睿宗(文孝王王俣)死,贺太子王构嗣位(仁宗恭孝王)。另有材料记载,此时(或为宣和六年)出使者还有路允迪和付墨卿,或是北宋两度派遣使节,一为弔丧,一为贺新王即位。我因年迈体衰,两腿艰于外出去查阅更多资料,对徐兢、傅国华和路允迪、付墨卿此四人也未找到有关资料。《龟山集》中有一通《与傅国华书》,也未能读到。
  杨时并未到过高丽讲学,高丽国王如何知杨时其人?从高丽国王问杨时在何处,透露一条重要讯息是:早在北宋末年,洛学已传入高丽。在我国学界,一般认为,理学传入到朝鲜半岛,最初是高丽忠烈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元大都搜求朱熹著作而开始输入的,至朝鲜李朝昌盛,其后出色代表人物有郑道传、权近等,这己是中国明初了。我在一篇文章题为《理学“衣钵海外传”的欧阳玄——一位久被忽略的朱子学家高丽传宗师》①,考定由高丽末年学者李穑(字牧隐)在时任祭酒的欧阳玄国子监就读,学成后回国传播理学,这是元代之事,高丽国王恭孝王问傅国华杨时安在,说明其时杨时名扬高丽。这已是北宋后期,把传播洛学到高丽,时间越过南宋,上推了一百五六十年以上。这是一个至今还无确论,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希望有志者继续研究探索证实。
  (二)“二程”著作得完整传世之功
  一个学派之成立和承传,还有赖其著作所载其学说,其书不存,其学说也亡。孔子所创儒家学说,若无其弟子后学编定的《论语》,后人则不会知道孔子曾说过些什么。《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所非之子,均是当时学界百家争鸣中各流派代表人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论著于书,惜后世多不传,此类之事历史上多有,今我们无从知其主张,如孟子所批判的杨朱、告子,我们只能从批判言论中知其学说一二,或还是经过曲解之说,这是历史留下的遗憾。
  洛学有幸,“二程”著作初编成《二程全书》(今中华书局出版的四卷本书名《二程集》)得以完整传世,全赖其弟子之功,其中杨时之功最为突出。
  第一,补充程氏《外书》。“二程”学说,有些保存在其弟子所记语录、遗书、外书中。又《龟山语录》中有三则记程颢语,一则记程颐语,编入《二程集·外书》卷十二,语及“道南”、“杨君聪明”及程颢作县吏,书“视民如伤”四字于座处。又《遗书》中有杨时长子杨迪录“二程”语,《外书》中有弟子罗从彦录“二程”语。
  第二,订定《二程粹言》(张栻编次)。是精选“二程”《语录》、《遗书》、《外书》等中之言,分论道、论学、论书、论政、论事、天地、圣贤、君臣、心性、人物各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此书说:“是书乃其自洛归闽时,以‘二程’子门人所记师说,采掇编次……然当时记录既多,如遗书、外书、雅言、师说、杂说之类,卷帙浩繁,读者不能骤窥其要,又记者意为增损,尤不免牴牾庞杂。朱子尝欲删订而为节本未就。世传张栻所编《伊川粹言》二卷,又出依托,惟(杨)时师事‘二程’,亲承指教,所记录终较剽窃贩鬻者为真。程氏一家之学,观于此书,亦可云思过半矣。”这段实为评语,对杨时订定之《二程粹言》在洛学中地位、价值作了肯定。
  第三,整理《伊川易传》。此书是洛学重要著作,有着丰富辩证思想发挥,全面反映了程颐的观点,系程颐晚年之著。据杨时《校正伊川易传后序》中说,程颐著《易传》,未及成书得疾,临终交门人张绎,不久张绎死,书稿散佚,后谢良佐得残稿,“错乱重复,几不可读”,杨时用了一年多时间校正,而有后世传本《周易程氏传》。此书无论在易学史还是中国哲学史上均有一定地位,朱熹《周易本义》即在此书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挥。
  (三)丰富充实理学之功
  在前一个时期,因理学是唯心论而被批判否定,却无视它把先秦儒家学说提高到一新水平、新阶段和在思维史上的历史作用。我们下面就是基于此来论杨时对理学之理论贡献。
  杨时虽是“二程”弟子,但在向老师问学时,也与老师共同讨论理论问题,对洛学形成起过一定作用。
  第一,启发“理一分殊”说提出。“理一分殊”这一词,是洛学创用独有的概念,也是洛学与其他学派有所区别之一标志。这一词汇,起源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杨时官浏阳,寄书程颐,怀疑张载的《西铭》,“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程颐在答书中说:“《西铭》之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①杨时这一问,启发了程颐提出“理一分殊”说,这一说可更好地论述其学说最高、最基本范畴“理”。天下万事万物,形形色色,均为一理所派生。但程颐“理一分殊”说,有颠倒个别与一般关系之嫌,杨时后来讲学,比较强调用,即强调“分殊”。他以体用范畴解释“理一分殊”,说“理一”是体,“分殊”是用。认为“用”更重要。这一观点到明代罗钦顺承认影响了他。他在所著《困知记》卷上进而发挥说:“其理一,常在分殊之中”,“所谓分殊者,须就分殊上见得来,方是真切。”“必有察乎其分之殊,然后理之一可见”,肯定一般在个别中。
  第二,释“格物致知”观点承前启后。“格物致知”,是我国古代包含认识论和修养论命题。最初出现在《大学》中,后世对它的解释纷纭,莫衷一是。明代罗钦顺最推崇程颐之说,在其著《困知记》卷上中说:“格物之训,如程子九条,往互相发明。其言譬如千蹊万径皆可以适国,但得一道而入,则可以推类而通其余,为人之意,尤为深切。”程颐解释“格物”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己矣。”又说,格物有一过程,“须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②。这一论述,后来朱熹发挥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一著名论断,大概经过杨时的过渡。杨时说:“致知必先于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斯知止矣,此其序也。。”③“致知格物盖致知当极尽物理也,理有不尽则天下之物足以乱吾知。”①“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反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②这一段文字上承程颐之论,下启朱熹系统概括,师祖徒孙一脉相承,毫无罅隙,真可谓无缝衔接。
  此类事例尚多,不一尽举。
  笫三,著书“推广师说”。杨时在讲学的同时,还著书阐发理学。杨时著有《中庸解》、《论语解》、《易解》、《礼记解》、《书解》、《周礼解》、《春秋义》、《孟子义》、《日录论》、《经筵讲义》及《字说论》等。这些著作,吕本中在《杨龟山先生行状略》中说他:“沉浸经书,推广师说”,肯定他所著书皆对“二程”洛学有所阐发。下举数则要例言之。其一,提出“天理即所谓命”。此“命”有必然性含义,说“天理即命”,无异说天理即自然规律。“有物必有则,物即是形色,则即是天理。”肯定物是占有空间可感觉的具规律性的存在。其二,说:“通天下一气耳。天地其体,气之充也。人受天地之气中以生,均一气也。”③“夫通天下一气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盈虚尝与天地流通,宁非刚大乎?”④“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此完全是天道自然观,非“二程”之观点,吸收的是张载思想。其三,解释《中庸》中之“中和”,杨时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学者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以心体之,则中之义自见,执而勿失,无人欲之私焉,发必中节矣。发而中节,中因未尝忘也。”⑤这是具体阐发程颐说,“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⑥。关于这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例言。
  杨时对理学之贡献,在朱熹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也有体现。《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一代表著,也是理学重要一经典。它主述程颢、程颐观点,引述多家注解,其中称引杨时之解释不少,据著名学者陈荣捷先生统计,有七十三则之多。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学术上渊源关系,也表明杨时于理学造诣和贡献。
  杨时还是学派宗师,其师承延续至南宋一百五十余年。据《宋元学案·龟山学案》载,其弟子中著名者有罗从彦、王蘋、吕本中、张九成、萧顗、胡寅、胡宏等,他们学成后,自立门户,在《宋元学案·龟山学案》中立案的就有豫章、震泽、紫微、横浦、衡麓、五峰等学案,他们再传三传以至四传,宗奉其学说者,遍布南宋领域今之福建、江西、江苏等地区。
  包括杨时传播洛学至东南广大地区、使“二程”著作完整传世、阐发洛学之贡献以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论,其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哲学史上足可评价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但是,杨时在学术上也有某些可议处或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待王安石著作等方面,他向朝廷建言,禁绝王安石著作,以致后世不传。又建言废王安石孔庙从祀,这是从一政治派别偏见对待学术问题。
  对杨时及包括“二程”理学的论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一直是对其批评否定的,批判他们是唯心论,因而得不到公正的评价。这与我国哲学史界受苏联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史定义有着直接关系。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定义大意说:所有哲学派别都可归纳为唯物论或唯心论这两大派之一派,分哲学史上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阵营,它们之间互相斗争,两军对垒,哲学史是唯物论与唯心论斗争史,是唯物论战胜唯心论史。那时,我还是在吸取知识,无所识见青年人,易轻信盲从,误认他讲的是马列渡人“金针”,这一说法曾经支配过我思想多年。后来在学习研究中发现它甚为偏狭,对祖国优秀思想文化遗产多取否定态度,而且又简单粗暴,导人入歧途。后来摸索到应该探讨哲学无论何种学派学说,对它的评价要看它是否深化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水平;比他们的前人深化、提高到何种程度以及历史作用等。我的这篇论杨时及其于理学贡献就基于这一观点。
  三、朱熹、罗钦顺、黄宗羲、王夫之及李珥等论杨时录注
  下面就手中所有对杨时之评述言论录注如下,所言内容广泛,颇有学术价值,可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一)朱熹论杨时
  1、龟山言天命之谓性,人欲非性也。天命之善本是无人欲,不必如此说,《知言》云:“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自是它全错看了。①
  2、问:龟山晚年出得是否?曰:出如何不是,只看出得如何。当初若能有所明,而出则胜于不出。曰:渠用蔡攸荐亦未是?曰:亦不妨。当时事急,且得要速得一好人出来救之。只是出得来不济事耳。观渠所为谏官,将去犹惓倦于一对,已而不得对。及观所言,第一,正心诚意,意欲上推诚待宰执;第二,理会东南纲运。当时宰执皆庸缪之流,待亦不可不行亦不可不告,以穷理而告之以正心诚意。贼在城外,道途正梗,纵有东南纲运安能达。所谓虽有,安能得而食诸。是危急之时,人所属望而著数乃如此,所以使世上一等人笑儒者以为不足用,正坐此耳。②此则是议论杨时在奸相蔡京专擅时,于徽宗宣和六年(1124)应召为秘书郎,是否符合儒家讲究的士大夫出处去就原则。朱熹虽为之作了些辩解,但也承认,“龟山此行,固是有病”。
  (二)罗钦顺论杨时
  1、李延平教人须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李之此指,得之罗豫章,罗得之杨龟山,杨乃程门高弟,其因有自来矣。③
  2、或问杨龟山,易有太极,莫便是道之所谓中否?曰:然。若是,则本无定体,当处即是太极耶?曰:然。两仪、四象、八卦,如何自此生?曰:既有太极,便有上下,有上下,便有左右前后。有左右前后四方,便有四维。皆自然之理也。龟山此段话,词甚平易,而理极分明,直是看得透也,然学者于此,当知圣人所谓太极,据《易》而言之。盖就实体上指出此理以示人,不是悬空立说,须子细体认可也。④此则杨时答问文字,又见于《宋元学案·龟山学案》附语录,黄宗羲有按语:“……故两仪、四象、八卦,生则俱生无有次第。”似疑杨时所论从太极到四维,出现有时间前后次第。
  (三)黄宗羲论杨时
  朱子言龟山晚年之出,未免禄仕,苟且就之。然来得已不是,及至又无可为者,只是没说紧要底事,所以使世上一等人笑儒者,以为不足用,正坐此耳。此定论也。盖龟山学问,从庄列入手,视世事多不经意,走熟援而止之而止路,若使伊川于此等去处,便毅然断葛藤矣。故上蔡云,伯谆最爱中立,正叔最爱定夫,二人气象相似也。龟山虽似明道,明道却有杀活手段,决不至徒尔劳攘一番。为伊川易,为明道难,龟山固两失之矣。虽然,后人何曾梦到龟山地位,又何轻议也。①这里说杨时学问从庄子、列子入手,则又有道家思想影响,这也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四)王夫之论杨时
  杨龟山应召而出,论者病之,亦何足病龟山哉!君子之出处,唯其道而已矣。召之者以道,道无不可,君子之所可也。徽宗固君也,道贤者,君之道也。蔡京固相也,荐贤者,相之道也。相荐之,天子召之,为士者无所庸其引避。天下虽无道,而以道相求,出而志不行,言不庸,然后引身而退,不失也,龟山何病哉!……徽宗虽闇,而犹吾君;蔡京虽奸,而犹吾君之相,相荐以礼,相召以义,奚容逆亿其不可与有为而弃之。病龟山者,将勿隘乎?②
  王夫之所言,也是据儒家对士大夫出处去就原则而论。
  (五)全祖望引黄震论杨时
  慈溪黄氏曰:龟山气象和平,议论醇正,说经旨极切,论人物极严,可从垂训万世使不得流于异端,岂不诚醇儒哉!乃不料其晚年竟溺于佛氏。如云:总老言经中说十识第八庵摩罗玖,唐言自净无垢,第九阿赖邪识,唐言善恶种子,自净无垢,即孟子之言性善。又云庞居士谓神通并炒用,运水与搬柴,此即尧舜之道,言行徐疾间。又云:《圆觉经》言作止任灭是四病,即作所谓助长,止即所谓不耕耘,任灭即是无事。又云:形色为天性,亦犹所谓色即是空。又云:《维摩经》云,真心是道场。儒佛至此,实无二理。又云:庄子《逍遥游》所谓无人不自得,《养生主》所谓行其所无事,如此数则,可骇可叹。黄氏之言,真龟山之诤臣也,故附于此。③慈溪黄氏,即南宋末学者黄震(字东发),浙江慈溪人。宋亡不仕,饿死宝幢山。学宗程朱。著有《黄氏日钞》。黄震说杨时晚年“溺于佛氏”,举例甚具体,与黄宗羲说“从庄列入手”一样,有待澄清的问题。
  (六)永溶、纪昀论杨时
  杨时卒于高宗建炎四年,其入南宋日浅,故旧皆系北宋末,然南宋一代之儒风与一代之朝议,实皆传(杨)时之绪馀。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清人永溶和纪昀所主编。上则文字录自该书介绍《龟山集》。
  (七)李珥论杨时
  先生(杨时)独闲居累年,沉浸经书,推广师说,穷推力索,务极其趣,含蓄广大,而不敢轻自肆也。②李珥(1536—1584),朝鲜李朝著名哲学家、诗人,字叔献,号栗谷。对朱子学多有阐发。著有《栗谷全书》。(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离休研究员)

附注

①《思问录·外篇》。 ①《宋元学案·龟山学案》。 ②《宋元学案·龟山学案》。 ③《宋史·杨时传》。 ④《宋史·杨时传》。 ①《宋史·杨时传》。 ②《二程集》,第二册,第429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全祖望:《宋元学案·龟山学案》案语。 ②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案语。 ③《杨龟山集·语录》。 ④张伯行:《罗豫章先生文集序》。 ⑤《李延平行状》。 ⑥《李延平集·答问》。 ①《朱子语类》卷一〇四。 ②《李延平集·问答》。 ③《宋史·杨时传》。 ④见《宋元学案·廌山学案》全祖望引语。 ①载《孔子研究》1991年第12期。 ①《二程集》第二册,第609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②《二程集·遗书》卷十八。 ③《龟山集》卷二十一。 ①《龟山集》,卷二十。 ②同上书,卷十八。 ③《孟子解》。 ④《答胡康侯》。 ⑤以上均转引自《宋元学案·龟山学案》。 ⑥《近思录》卷一。 ①《知言》为胡宏所著。胡宏理欲言论,见朱熹《知言疑义》所引。载《胡宏集》,第328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以上两则均录自《朱子语类》卷一一0。 ③录自罗钦顺《困知记》卷上。 ④录自同上书,卷下。 ①录自《宋元学案·龟山学案》案语。 ②录自《宋元学案·龟山学案》案语。 ③录自王夫之:《宋论》卷八。 ①录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②录自《圣学辑要》。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衷尔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