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尊师重教角度阐述杨时的品德涵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42
颗粒名称: 从尊师重教角度阐述杨时的品德涵养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从尊师重教角度阐述杨时的品德涵养。杨时在理学南传和闽学开辟上的贡献不胜枚举,他的品德涵养和为人之道更是堪称楷模。今天,我仅从其尊师重教方面谈谈杨时道德涵养之魅力所在。
关键词: 杨时 尊师重教 品德涵养

内容

“闽学鼻祖”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宋代著名理学家。他上承“二程”理学,下启罗从彦、李侗、朱熹,形成了道统相继,一脉相承的师徒关系,是洛学向闽学转化时的关键人物。罗从彦师从杨时,得其秘传,李侗拜师罗从彦,尽得其学:朱熹24岁时拜师李侗,集理学之大成。由于他们皆出生在同一郡——南剑州,元、明南剑州又分别改名为延平路、延平府,故后人也把杨、罗、李、朱尊称为“延平四贤”。杨时在理学南传和闽学开辟上的贡献不胜枚举,他的品德涵养和为人之道更是堪称楷模。今天,我仅从其尊师重教方面谈谈杨时道德涵养之魅力所在。
  众所周知,家喻户晓的典故“立雪程门”,讲的就是杨时尊师的真实故事,后人更是常以此典故来称道尊师好学之人。
  那是公元1093年,一个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日子,杨时偕同好友游酢一道去参拜理学先祖程颐时,不巧程老正在厅堂上暝坐静思,为了不打断老师雅兴,他们俩站立在老师的身旁,直到程颐老师方醒,门外积雪已一尺多深。世上尊师重教者不乏其人,可是尊师到这般程度实属罕见。但杨时却说:“学者若不以‘敬’为事,便无用心处”。杨时先贤十分看重‘敬’,并把“敬”当作个人品德涵养的必做之事而身体力行,表里如一。
  我们特别欣赏杨时追求真理,敢于直言的个性,他的敬师决不意味着盲目追从。程颐推荐杨时研读张载的《西铭》,杨时对书中的观点心存疑问,大胆质疑,他认为《西铭》之书“发明圣人微意至深,然而言华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于是程颐回复杨时说:“《西铭》以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在此,程颐先师提出了著名的“理一分殊”的观点,并一针见血指出与墨子兼爱的本质区别。正是杨时提疑排疑的学习精神,才推动了儒学的进步与发展。从这事例不难看出,杨时虽然对自己的老师尊重有加,但是从师学习过程中,通过提疑、问疑、释疑,使自己的尊师之德提升到完美人格上。杨时谆谆教导我们:“学者当有所疑,乃能尽德”,这应成为我们尊师的座右铭。
  杨时重教之举也十分感人肺腑!杨时在宋熙宁九年荣中进士第二名,朝廷任命他为汀州司马。由于他当时正随程颢学习儒家理学,为了不中断学业,求得程颢的学问真谛,他竟然不顾朝廷催其赴任的三申五令,辞退官职,留在程颢身边继续学习。程颢病故后,他又专程赴洛阳,拜程颢之弟程颐为师,从而学到“二程”理学之精髓,为他南传理学和创建闽学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正是由于杨时的尊师重教良好风范和追求完美的品德涵养,才成就了杨时的南传“二程”理学和开辟闽学的丰功伟绩!
  当我追思杨时的历史性功绩时,禁不住写下这首五绝:
  曲阜诞孔丘,延平出杨时。
  凡有儒教处,必有传理人。
  (作者杨松荣系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俊通系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松荣
责任者
杨俊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