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与尊师重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541
颗粒名称: 杨时与尊师重教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5
页码: 098-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与尊师重教,小时候,老师就对我们上过“程门立雪”的课,说的是宋代尊师的典故,许许多多的孩子听了这课,梦想自己长大也成为受人尊敬的老师。杨时从娘胎落地开始,就注定将来要给后人快乐,时间越长,越是这样。瞧,如今960多岁的他,不但造福越来越多的杨氏后代,还有各地的外姓人,都感谢他为中国理学建立了一块丰碑,成为千秋群颂的尊师重教典范。
关键词: 杨时 尊师重教

内容

小时候,老师就对我们上过“程门立雪”的课,说的是宋代尊师的典故,许许多多的孩子听了这课,梦想自己长大也成为受人尊敬的老师。当我知道课本中的主人公杨时就是身边历史上的“延平四贤”之一、还是孔庙中的神圣一员时,我也好得意。
  杨时从娘胎落地开始,就注定将来要给后人快乐,时间越长,越是这样。瞧,如今960多岁的他,不但造福越来越多的杨氏后代,还有各地的外姓人,都感谢他为中国理学建立了一块丰碑,成为千秋群颂的尊师重教典范。
  一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字中立,号龟山,宋仁宗皇祐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于福建南剑州(后称延平府)将乐县,北宋熙宁九年(1076)登徐铎榜进士,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还担任过知县、秘书郎、著作郎、经筵、左谏议大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南宋绍兴五年(1135)杨时辞世,享年八十有三,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宋朝赐“左大中大夫”,又赠“太师、大中大夫”等封号,谥“文靖”。康熙四十五年(1706)清圣祖玄烨帝赐御书“程氏正宗”祠额,现存南平市延平区杨龟山祠,1984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确认为传世真迹。
  两宋时期先后诞生和崛起于闽北南剑州(后称延平府)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大理学家,是中国传统儒学和宋明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存亡续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是由洛学逐步向闽学过渡并最终建成闽学思想体系的中间环节和渊源所在,史称“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四贤”继起,福建不仅本地的学术文化日趋繁荣,而且一度成了全国文化的重心及程朱理学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其中的“道南首要人物”杨时,传承“二程”理学,开闽学之先河,杨时的理学对后世产生了许多有利的影响。比如,他重视兴学校,明教化;提倡正人心,励风俗,法治愿治;宣扬立纪纲,重名节,反对侵略;主张民贵、宽政,廉政肃贪等。可以说,作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的杨时,其精神遗产对后世在发展文化和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民族精神,调整人与人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也是受益非浅的。
  而对于后世尤其是当代多数普通百姓而言,认识杨时可以说是从“程门立雪”开始。
  杨时小的时候就很聪颖,与众不同。年稍大一点即潜心学习经史,他进士及第后,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当地讲授孔孟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南方的杨时被调去做官也不去,在游酢的引荐下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还发出书信讣告同学们。程颢去世后,杨时又与闽北建阳人游酢一起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入不惑之年。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游酢就侍立在旁边没有离开,待程颐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和游酢的这种尊师好学精神,成就了中国“程门立雪”的典故,推崇和代代相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杨时的弟子、南剑州剑浦县(今南平市延平区)人罗从彦以及罗从彦的弟子李侗,都是生长在闽江之滨的同乡,也是“尊师重教”的志同道合者,都积极开办书院、传授学业。后来,剑浦县又诞生了朱熹拜师李侗的经典传奇,师生十年,朱熹刻苦求学,实现了“尽废所学”、“弃释就儒”的思想转变过程,并集大成为中国理学名人。“延平四贤”理学思想一脉相承,“尊师重教”一样身体力行,令人肃然起敬。李侗去世后,弟子朱熹为恩师李侗墓亲自卜筑,并写了长篇悼文参加会葬。还留下《祭延平李先生文》两篇、《挽延平李先生》诗三首。后来,朱熹还把自己向恩师求教的实录编成《延平答问》。朱熹尊师李侗,是继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的又一传世经典。朱熹因求学李侗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巨人,杨时、罗从彦、李侗也因有高徒朱熹更扬名千秋。
  二
  从某个角度来看,杨时似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第一人”。在古今成语和故事中,寓意“尊师重教”最典型的,当然是“程门立雪”。
  杨时一家三代有十人荣登进士,这个智慧大家庭的诞生,离不开闽中北“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位于延平西山的南剑州州学,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先于全国十九年。两宋时南平地方官员对学校建设的重视程度,在国内各地都首屈一指,有着“独先天下兴州学”的尊崇地位。南剑州州学前后共存在五百七十八年,距今则有九百八十多年的漫长历史。不止一次出现一县一年中进士20多人的辉煌,涌现了如状元黄裳、大理学家杨时、罗从彦等无数杰出学子。
  杨时的“重教”无论对社会还是家庭都是流芳千古。杨时在北宋政和元年(1111)创办无锡“东林书院”,经常亲自讲学,这所脍炙人口的学堂,被后世誉为“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杨时对家庭教育也有口皆碑,每当子孙荣登科甲,走向仕途时,杨时都要给他们训导,要家人率先尊敬老师,不断学习,“格物致知”认识天理,做到“正心、诚意、修身”;要一代一代寒窗苦读、俭以养德,决不能玩物丧志;杨时还以先祖杨震“廉重四知、拒受金银”的大家风范,反复教育和警诫儿孙,要弘扬杨家廉政的高风亮节,决不可贪图钱财辱没门风。
  杨时“尊师重教”的印记在闽中北是入木三分的,甚至影响了不少历史名人,比如,海瑞在延平。
  1554年1月,也进入不惑之年的海瑞,来到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在杨时求学讲学过的地方,海瑞当然会得天独厚地接受先贤的思想和精神。无论是尊师还是重教,初出茅庐的“海青天”都称得上是楷模。
  延平府城东溪水岸有一栋“剑溪草堂”,堂主郑庆云,是进士,也当过知县和礼部给事,因为不满官场腐败,三十岁就托病还乡广置典籍,讲经论史。有一天,海瑞与几位学生到剑溪草堂拜访求师,碰巧清明节,郑庆云给杨时的弟子罗从彦和朱熹的老师李侗先生扫墓去了,海瑞紧随其后,走了20多里,到南平水南罗从彦墓,未遇,又跟到距县城约60里的炉下瓦口村李侗墓,不巧,郑老先生还是先他一步从岔路走了。一行师生累得气喘吁吁,海瑞并不懊悔。几天后,再一次到剑溪草堂拜望。这一回,偏遇上郑庆云在厅堂书案上聚精会神练字,海瑞不忍惊扰,也不让他家人告知,伫立堂下静候多时,直待老先生放下笔来,海瑞才上前相见,老夫子说:“有请,有请,不知海大人驾到,怠慢了!”原来这老先生已从友人处得知海瑞尾追拜访求教之事,又略知其人品道德,也有意试试他,见其果然。两位清官相见恨晚,此后,成为挚友。
  海瑞在闽北的“重教”也是颇有政绩的。上任伊始,他仿照理学大师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时所定的教规为范本,又严格制定和落实了南平儒学《教约十六条》,自撰《严师教戒》文章。按学生程度不同分成四级,把《四书》作为基础课,每人必读,成绩较好的或加《五经》,或加《通鉴》,或进行性理之学的研究。他反对学生作文抄书,要求有自己真情实感,对学生的品行、成绩进行严格的记录,还经常亲自带领学生射围、演武、奏乐等。
  最值后人津津乐道的是海瑞以自己特有的形式,悍卫法令赋予教师尊严的故事。据《南平县志》载,有一次,御史到南平视察,按习惯,县学里从学生到教谕都要跪着迎接。站在他两边的副手训导,一见御史,抢步跪倒,行大礼拜见长官,三个人中的两人都跪下,唯中间的海瑞挺立着,只行抱拳之礼,很象是一个笔架。御史从惊讶转为恼羞成怒,冷嘲热讽地说道:“哪里来了个‘山’字笔架,竖在这里?”海瑞不卑不亢地对御史大人说:“按大明律法,这里是学堂,是拜孔子的地方,我身为学官,为人师表,不能对您行跪拜大礼,请你谅解”。御史很不高兴,也不好发作。与杨时“程门立雪”一样,从此,海瑞“笔架博士”的雅号一直传到现在。
  三
  我国古代,老师在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儒家经典《白虎通义》特别强调: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老师对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着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古语曰:“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在中国历史上,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一个没有师者、鄙弃知识的社会,即使有一片红红火火或富丽表象,也终究是文化道德的贫瘠荒漠。
  杨时创立的“东林书院”,朱熹集大成的新儒学,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被废或当成“伪学”的印记。在教师被划入“臭老九”年代,读书好年龄的我,也无书可读,无校可进。拨乱反正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跨入而立之年的我,也有机会走进“没有围墙的大学”。
  现在,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在莺歌燕舞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乡村尤其是偏僻的,仍有学龄者“求学难”;许多城市尤其是喧闹的,则出现许多家长疯狂地“重金求教”。“求学难”和“重金求教”的背后还出现教师和教育质量令人触目惊心的一面,究竟是“爱人”还是“爱钱”?这,不能不引起当代人的反思。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不竭之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不,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又如何能够口口相传中华大地900多年呢。杨时不但“尊师重教”,还主张民本和谐思想,提倡了“致知必先格物”的“理一分殊”学说,使北宋理学更加系统化。
  或许,我们还应当再读读“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的杨时语录,从先生“中庸”思想中得以启发,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认识天理,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是老师还是学生,不能偏离“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轨道,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对人生、对事物保持中正平和,对老师、对知识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敬重法治,不急功近利,勿偏左偏右,莫过喜过忧,脚踏实地追求学问,又专又红,爱岗敬业,锻炼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和责任,共同在社会上扬真扬善扬美,共同走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大道上。
  或许,努力这样去做,也是今天我们对古代教育家杨时“尊师重教”事迹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对著名理学家倡导的“中庸”思想及其主张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解读和践行,以这种方式纪念先贤杨时,闽江之子,中华儿女,不但今天,还有将来,能够憧憬和实现心中的美丽之梦,幸福快乐。
  (作者系南平市郑成功研究会会长)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水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