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默会深思、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483
颗粒名称: 5、默会深思、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分类号: G40-092.442
页数: 2
页码: 018-0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的教育方法默会深思、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杨时说:“某尝有数句教学者读书之法。云,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之表,此盖某所为者如此。”
关键词: 杨时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内容

杨时说:“某尝有数句教学者读书之法。云,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之表,此盖某所为者如此。”②“然圣言之奥,盖有言不能论,而意不能致者也。诸君其慎思之,超然默会于言意之表,则庶乎有得矣。”③“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超然默会于言意之表,则庶乎有得矣”,显然讲的是主静涵养、默识深思,然后超然自得。“默会”不是背诵,而是主静涵养、默识深思。杨时强调学本于思,不思则无学,学善于思,才可从道。道是事物的本质,深藏在事物内部而不可见,只有通过深思、精思才可领悟和把握。因而“默会深思”是求道明理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书院理学教育的特色。杨时说:“精思之,力行之,古之好学者皆然。”④‘‘六经虽圣人微言,而道之所存,盖有言不能传者。则经虽具,犹不能谕人之弗达也。然则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其必有在矣。虽然,士之去圣远矣,舍《六经》,亦何以求圣人哉?要当精思之,力行之,超然默会于言意之表,则庶乎有得矣。”⑤“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说有了自得后,就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思维验证,自得的是正理而不是巧文丽辞,这样自己的境界就得到升华,圣学、圣道就得到传播发扬。杨时就曾经教导罗从彦读书时要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圣人之要,不断地思考、理解其中的深邃哲理,才可能领悟把握其精髓,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默会深思、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这种教育方法是南剑州道南学派的共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杨时的教育思想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中心则是通过书院教育大力传播发扬“二程”理学,以培养大批能够重修身、重道德的经世致用之才。事实上,杨时就成功地培养了诸如罗从彦等优秀的理学家、思想家。杨时不愧是我国宋代伟大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作者系武夷学院副教授)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利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