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严守规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480
颗粒名称: 2、严守规范
分类号: G40-092.442
页数: 3
页码: 014-0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在教育中坚持道义品质,注重门人品格操守,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为门人订下规范,严格要求门人循道守理,不可逾越。杨时制订的规范,主要是正德、行孝、谨礼。
关键词: 杨时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内容

杨时在教育中坚持道义品质,注重门人品格操守,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为门人订下规范,严格要求门人循道守理,不可逾越。他说:“三公之位,非其道也,有弗屑焉。万全之馈,非其义也,有弗受焉。……后世之士,颠冥利欲,而不知有贵于己者。故守道循理之志簿,而偷合苟得之行多,伺候公卿之门,奔走权势之途,胁肩谄笑以取容悦,其自处如是,而欲人贵之,其可得乎?故愚窃谓士之贵贱,虽视势盛衰,然其所以贵贱者,皆其自取也。”①杨时认为守道循理才能无视利欲,并保有正直的道义品格与气节,因此他严格要求门人要坚守道义,注重品格操守,在求学中要严格遵守儒家规范,不许逾越。
  杨时制订的规范,主要是正德、行孝、谨礼。正德,就是要求门人能够坚持道义品质,即秉承儒家固有的伦理与操守,如君必仁,臣必忠,友必信,兵必勇,亲必孝,“君子居处,事君必忠,莅官必敬,朋友必信,战阵必勇,而后足以成亲之名。反是,皆忘亲也,又恶得为孝乎?”②严守儒家规范,既有助于建立稳固的社会秩序和伦理关系,也有利于门人去除私心端正德行。君子德正则刚,正德为公,“朝廷作事,若要上下、小大同心同德,须是道理明。盖天下只是一理,故其所为必同。”③德行端正,无私心,才能化德育民,才能救时弊。行孝,就是要求门人注意孝行的品德修养。杨时说:“孝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虽小夫贱隶,尧童牧叟,下逮穷发荒蜒无知之民,皆知其为美称也。一被之以‘不孝’之名,则心跛躇而颜忸怩。若夫夷考其实,则学士大夫诵六艺之文,讲先王仁义之说,有病其难者。然则孝之德,其可谓至德矣乎!古之仁人孝子,岂他求哉?”④孝德是至德,是思祖德、敬长尊老、兄弟友悌、和睦亲朋,是个人修身、品质养成的核心内容,即个人品质中的核心标准,也是伦理规定的核心内容,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所以杨时要求门人个个都必须是“尽其心者”的孝子。谨礼,就是大家都以礼相待。这是维护道义,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杨时说:“士以贽见先达之门者三:太上为道,其次为礼,其下为名。君子之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资之以为仁,此为道者也。今之守令,实古之诸侯,为其上民者,有古君臣之义。以臣见君,此为礼者也。饰竿牍之勤,借齿牙之论,欲以取重于时,此为名也。为名者,君子耻之,而滔滔者皆是也。”①“太上为道,其次为礼,其下为名”,在这三个层次中,“为名者,君子耻之”。为什么?因为为名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并用计谋来获得名利。为名者“若用智谋,则人人出其私意,私意万人万样,安得同?”这是违反礼的规定的,所以“为名者,君子耻之”。如果大家都谨礼,都以礼相待,使私意去尽然后才可以应世,即“存天理,去胜心”,那么文明、和谐的社会就会出现。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利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