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时家训与杨氏家(族)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474
颗粒名称: 三、杨时家训与杨氏家(族)规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004-0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家训与杨氏家(族)规,杨时的家训、杨氏的家(族)规之所以是值得肯定与学习传承效仿的典范,是因为它不仅给自己家族提供了很好的规范指导,而且对当时社会人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内容精髓上承孔孟儒家之道,下遵理学之教,句句有理,句句经典。
关键词: 杨时 家训 杨氏家规

内容

中国社会的家训、家(族)规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家(族)规可谓汗牛充栋,但《姬旦家训》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家训,而西周时周公的《诫伯禽书》、西汉时司马谈的《命子迁》、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三国时代曹操的《戒子植》、南北朝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朝唐太宗的《诫皇属》、北宋包公的《包拯家训》和欧阳修的《诲学说》、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训》、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训》等则是较闻名的家训,堪为经典。但是,最震撼人心的家训莫过于岳母刺在民族英雄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因为,这是一个伟大母亲对儿子的谆谆训导和殷殷期盼!杨时的家训、家(族)规也是值得肯定与学习传承效仿的典型范例。
  杨时的家训、杨氏的家(族)规之所以是值得肯定与学习传承效仿的典范,是因为它不仅给自己家族提供了很好的规范指导,而且对当时社会人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内容精髓上承孔孟儒家之道,下遵理学之教,句句有理,句句经典。如杨时家训中的“二十个不准”:“不准虐待父母,背离伦理;不准忤逆无道,不孝行为;不准歧视兄弟、姐妹妯娌;不准在族淫乱,禽兽行为;不准虐待子女,重男轻女;不准夫妇相欺,损害家庭;不准包办婚姻,骗取钱财;不准血表结亲,影响后裔;不准奢侈淫逸,败坏风俗;不准纵子非为,罪及父母;不准好逸恶劳,拨弄是非;不准铺张浪费,腐化之为;不准偷盗赌博,触犯凌戚;不准骄横无惮,欺族凌戚;不准叼唆进馋,制造事端;不准窝藏坏人,陷害好人;不准酗酒滋事,扰乱秩序;不准趋炎附势,行为越轨;不准损害公益,肥私利已;不准打击报复,颠倒真理。如有故意违犯,讼之公理;家规国法昭彰,族众谨遵;今立明训家规,告诫族人;汝等遵依执行,乐及平生;如若置之度外,纵性非为,轻者必当损财,重者丧身;此乃合族拟订,示尔谆谆;族众谨遵勿忘,福荫子孙。”又如杨氏家(族)规中的:“顺父母,睦兄弟,和宗亲,完国赋,务勤俭,勤耕读,谨丧祭,肃闺门,安本分,禁非为。”这些家训、家(族)规都具有以下的教育思想和现实意义:
  一是倡导家庭和睦和家庭成员个个都有教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对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休息和生活的港湾,上至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事业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
  首先,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要求子女要孝顺父母。“顺父母”、“不准虐待父母,背离伦理;不准忤逆无道,不孝行为。”所谓的孝顺父母,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而不是虐待父母。父母在世,子女要奉养、尊重父母,父母死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能背离了这个伦理关系。除了这些,子女还要重视在精神上关心父母。“顺父母”,就是在父母面前要保持和气、愉悦、婉容,平常要多问寒问暖,问疾问安,要让父母顺心,安度晚年。同时,子女要善其本身,不要让父母“生气”,特别是要“守本分,禁非为”,杜绝不孝的事情发生,如淫乱、偷盗赌博、骄横无惮、欺族凌戚、叼唆进馋、窝藏坏人、酗酒滋事、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等等。
  其次,要求父母要慈爱、关心子女,“不准虐待子女,重男轻女”。慈爱、关心子女,对子女即要无微不至的疼爱,也要认真严肃地进行教育,使子女懂礼义、明事理、守礼法,“守本分,禁非为”,做一个懂礼守法的好人,而不能溺爱子女,更不能“纵子非为,罪及父母”。因此,父母自身也要谨遵家训、家(族)规的规定,不得违反,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教育子女,“谨遵勿忘,福荫子孙”。
  再次,要求夫妻关系要和睦,“不准夫妇相欺,损害家庭”。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和基石。夫和妇柔是夫妻相爱的关键,也就是说,丈夫对妻子要和,不走极端,要有心平气和的理智;妻子对丈夫要柔顺温和。夫和妇柔,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关系才能稳固。夫妻如果不和,天天吵架相欺,那么就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动摇美好家庭的基石,使家庭离散。因此“不准夫妇相欺,损害家庭”的规定,就能促使夫妻和睦,互相敬重,共同营造温馨幸福美满的家。
  又次,强调兄弟、姐妹、妯娌之间要友爱,“睦兄弟”、“不准歧视兄弟、姐妹妯娌”。兄弟、姐妹、妯娌也是自己家庭的成员,是自己的同胞手足,要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帮肋、患难与共,而不能互相歧视。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歧视,甚至反目成仇,大动干戈,骨肉相残,那也破坏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如果兄弟、姐妹、妯娌都不能友爱、团结,那么怎么可能去团结、友爱其他人呢?
  总之,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论述了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妯娌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规定了各自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构建了彼此间互相关怀友爱、相亲和睦的理想家庭图景。这些合理的思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维护和巩固家庭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对我们每个家庭的齐家、治家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倡导和谐、守法、文明、进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看,人类所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它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统一。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就体现了这样的目标精神。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中强调的“和宗亲”、“完国赋”、“二十个不准”就是强调每个家庭成员、族人在为人处事中要做到“和为贵”、守秩序、守法律,安守本分。绝对不能“偷盗赌博,触犯凌戚”;不能“骄横无惮,欺族凌戚”;不能“叼唆进馋,制造事端”;不能“窝藏坏人,陷害好人”;不能“酗酒滋事,扰乱秩序”;不能“趋炎附势,行为越轨”;不能“损害公益,肥私利己”;不准“打击报复,颠倒真理”,等等。换句话说,就是要讲道理、讲法律、讲秩序、讲文明、讲和谐、讲进步。家庭、宗族、社会上的每个人如果都能这样做,那么就会建立一个和谐、守法、文明、进步的社会。
  三是重德修身。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中的“二十个不准”也都体现了儒家重德修身的思想,因为这“二十个不准”是杨时及其家族在艰难岁月中总结出来的警世名言,是对当时社会的忤逆不孝、铺张浪费、伤风败俗、肥私利己、好逸恶劳等背离社会伦理道德等不良行为的告诫,警告族人必须重德修身,“家规国法昭彰,族众谨遵”、“遵依执行”。通过重德修身,达到安守本分、高风亮节。这说明了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是以“以德为首”、注重修身、提高素养的宗旨来编修的。
  总之,杨时家训、杨氏家(族)规处处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风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今天的家庭和社会的建设都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要进一步地挖掘和弘扬。
  (作者系武夷学院副教授)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共收集文章47篇,诗词12首。这些文章有的从杨时的家训和族规入手,深入阐述堪称楷模的杨时家庭教育;有的从杨时的教育哲学角度,探索杨时教育思想的深刻哲理;有的从当代教育的利弊,引申出杨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观;也有的从杨时思想与精神中吸取营养,看到和领悟到杨时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还有的从先贤杨时与“理学名邦”延平的文人交往史,阐述杨时与南平的不解之缘;更有的从歌颂杨时的诗赞中,体会到历朝历代人民对杨时的不尽思念和无限敬仰。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利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