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长子杨迪后裔族居地——杨厝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455
颗粒名称: 杨时长子杨迪后裔族居地——杨厝村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摘要: 本文是作者王金娇杨作坤所作的杨时长子杨迪后裔族居地——杨厝村。
关键词: 杨时 杨厝村 杨时文化

内容

驱车沿着316国道行至距南平市区29公里处,远远就能看到耸立在村口高大的牌坊。雕龙画凤的牌坊上“杨厝村”三字格外显眼,两旁的石柱上一副对联赫然醒目,上联是“理学渊源载道文章三尺雪”;下联是“传家清白浩然正气四知风”。虽未进村,杨时先祖的丰厚文化遗风已习习而至。这是一个与玉地村齐名,同是杨时后代繁衍生长的村落。可想而知,这里一定留下闽学鼻祖杨时深深的历史印迹,一定流传着杨时后代建功立业感天动地的传说。
  根据我们村杨氏族谱记载:杨厝村是先祖杨时长子杨迪的后代福、寿二公于1231年由福建侯官迁到现在的杨厝洋坑兰,为其父南公寻墓地而到此,并厚葬了南公公婆二人。福、寿二公艰苦创业、发家致富,并于1247年福公选择在杨厝湄洋丹连坑桥(即现在的杨厝村址)开基建房,定居创业,而寿公则到西后开基。福公生三子:长子名怀宝,次子名怀珠,三子名怀玉。福公率三个儿子又合力同迁大弯,架造大厝开基,增建大厝九十九间,算起来至今已有765年了。到元至大二年(1309年),我们村发达至巅峰。村里中举人进士者有数十人之多。在我们《杨氏宗祠》的“四知堂”的墙上看到贴满蕃司掛牌的捷报和院巡风报,以及抚院门报和巡抚茶房报等捷报上,会让你们深深体味到我们杨厝村崇文重教之遗风的浓厚氛围。更不必说至今还耸立在村里的高大石砌武举旗杆、座落在祖屋门前的狮子石座、横挂在祖屋檐上的钦赐牌匾,无不显示出我们杨家先祖的显赫身世和丰功伟绩。
  走出村居房舍,我们漫步来到重建于公元1665年的杨氏祠堂,只见一塘二井颇为壮观,门前一副对联,上联“斯文上续三千载”,下联“吾道南来第一家”,古人颂扬杨时先祖的对联历历在目。据族谱载,杨氏祠堂是奉旨勅建的。当事人是第十八代祖政公之孙国瑛公,又名肇基,学名应远。其自幼好学,博览古今。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蒙提督学政沈涵宗师岁试,进取延平府廪生,补增连捷三次。后操芹摘桂,钦加五品衔,往京城会试不就。于是奏请皇旨:开基龙窟,明皇准奏。国瑛公奉旨勅建聖祠,祠内供奉先祖杨时肖像,故称龟山宗祠。祠边又建书院,名曰“南来书院”。院旁修建了八角楼亭,楼边有七境,称曰:凌霄台、凤冠石、龙窟石、一局拱、七贤林、源头活水,南来石。楼中供有皇旨铁扇。皇帝准以春秋祭亨,无论文官坐轿,武官骑马到此皆得落轿下马,行拜见礼。可谓当时我们杨家先祖的威严和尊贵。
  现在,从杨厝村迁到太平镇西后村、九坛村、岳溪村、葫芦山村、太平村、曾厝村以及夏道镇鸠上村,还有建瓯市、连江县等地的后裔还真不少,但至今留在杨厝村的杨时后裔还有1600多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散居外地的杨氏子孙,都会从四面八方回到这里祭拜先祖,缅怀先祖养育之恩,追忆先祖的教诲。
  走出杨氏祠堂,望着古朴的山庄木屋和一片片葱绿的稻田,回想我们杨家先祖在杨厝艰苦创业的经历,不禁吟诵起杨时的七言绝句《书怀》:“敞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
  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杨时虽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和宽以待人的良好风范。正由于先祖们的言传身教,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象杨国瑛、杨学思、杨文维等爱国爱民、勤奋学习的杰出人才。我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杨时和我们开基先祖们的高尚品德,建设一个和谐文明、进步向上的新农村,让我们杨时后裔子孙们共同富裕起来。
  (作者王金娇系杨厝村党支部书记;杨作坤系杨厝村村委会主任)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楊時文化研究》

《楊時文化研究》是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与延平区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共同发起征集、编撰的杨时文化研究专著,这部文集,共汇编文章近50篇,全书收录一批关于杨时文化研究的精彩文章,普及杨时思想和先贤事迹。汇聚了近年来我区在杨时学术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论点和新成果。既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品味性。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金娇
责任者
杨作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
杨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