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易学思想研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418
颗粒名称: 杨时易学思想研探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8
页码: 047-054
摘要: 本文是作者曾学榕从四个方面讲述杨时对《易经》的研究。
关键词: 杨时文化 易学思想 曾学榕

内容

杨时是一位名闻中外的著名理学家。他师承二程(程颢、程颐),对二程理学的传承、传播和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古(南宋以后)迄今,研究杨时生平、理论的文章林林总总,专家代不乏人。可惜有关涉及研究杨时易学思想的文章极少,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者也是凤毛麟角,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本文试就杨时易学思想作一些研探,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学界专家、学者的重视,有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把对杨时的理论、思想的研究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同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周易》是儒家经典我们知道,《周易》被儒家奉为经典,并被誉为六经《诗》、《书》、《礼》、《乐》、《周易》、《春秋》(后《乐》亡佚,又称为五经)之首。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的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上古圣人伏羲受到启示,始作八卦,即所谓“先天图”。之后,周文王被商纣王拘押,在监狱里再画八卦图,演成六十四卦,并作卦辞、爻辞而成。
  “传”的部分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解说内容,好象“经”的羽翼,故称为“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传”为孔子及其门人所著。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易》曰:‘宓戏(即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指的是“伏羲、文王、孔子”。“三古”指的是伏羲时期为“上古”,周文王时期为“中古”,孔子时期为“下古”。
  “人更三世,世历三古”后来被视为儒家《易经》起源的正统解说。
  《易经》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极为重视《易》。《论语》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儒家对《易》的态度不能不对宋朝的易学义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程氏易学儒学自两汉以降,迄隋、唐,已由孔、孟的儒家之学演变为经学。经学致力于文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偏重书本研究,笺注日趋繁琐,注有纰漏,也必用曲说加以为弥补。这种繁屑的讲疏,已遗孔、孟原意,忽略儒学中所含义理,与孔、孟宗旨、学风日远。更加之佛、道之学渐盛,儒学的地位已降到末位。所以程颐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明道先生墓表》,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2004年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二程以“昭明绝学”为己任,创立了以“天理”理论为基石和核心的新儒学理学,“揭圣学以示人,辨异端,辟邪说,开历古之沉迷。”使“圣人之道得而复明,……(同上)易学作为二程理学重要部分,两位开创人对它都十分重视。
  程颢虽然对于易学没有专著,但有关论述散见于《二程集》等著作中。
  程颐对易学重视程度更胜其兄,有《伊川易传》专著传世。程颐是在谪涪后开始著《伊川易传》的。宋元符二年(1099)正月书成,并为之作序。虽然程颐著《伊川易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但他对《易经》的研究则是穷尽了毕生的精力。早年他受《易》学于周敦颐,其后即以“深明易道”而见称于表叔张载。后来讲道于洛,也主要是传授《易》学。长期对《易》学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书成之后,又迟迟不愿其公布。他的弟子尹焞说:“伊川自涪陵归,《易传》已成,未尝示人。”他之所以不急于让自己著作流传的原因,是想对《易传》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这在他答弟子张闳中的信中可以看出:“《易传》未传,自量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尔。”后来到他病危临终的时候,才将《易传》授与门人尹焞和张绎。这种慎之又慎的态度,除可见其治学之严谨外,还可以看出他对这本著述重视的程度非同小可。弟子尹焞还说:“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传》。求先生之学,观此足矣。《语录》之类,出于学者所记,所见有浅深,故所记有工拙,盖不能无失也。”(程颢、程颐,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345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程颐在《伊川易传》中以“天理”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论证“天理”生成一切,支配一切,而又超然独立于自然与人类社会,无所不照,天地万物得“天理”而生生无穷。后世所谓“程氏易学”主要就是指程颐的易学思想和他的专著。究其实际,程颐是位睿智、敏慧的学者,洞悉《易》的博大精深,他以《易》为筌蹄,旨在阐述、宣扬二程建立的理学思想。
  杨时是二程的高足,被誉为师承伊洛的“程氏正宗”,他的易学思想深深打上二程、尤其是程颐易学思想的烙印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渊源所渐,可考而知的。
  三、杨时对程氏易学的继承北宋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为了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人才,对贡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诗赋、帖经、墨义,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应试举人选《诗》、《尚书》、《易经》、《周礼》、《礼记》中的一经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参加考试。杨时于熙宁九年考中进士。之前,他曾在家乡福建省将乐县城的含云寺旁筑室攻读。他在《含云寺真祠遗像记》中记曰:“是时,予尚幼,方肄业为科举之文,挟策读书,穷日夜之力,为进取计……”杨时当时读什么书?当年科举应试内容是什么?现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与《易经》有关。杨时少年时很聪明而且好学,《龟山年谱》载:“五年庚子,公年八岁,能赋诗;六年辛丑,公年九岁,能作赋”(宋·黄去疾《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五年庚子,先生八岁,善属文,人称‘神童’。”从八、九岁开始,这个小神童就为进取刻苦攻读(清·毛念恃《文靖杨龟山先生年谱》),一直到24岁考中进士,十数载寒窗,《易经》作为必修的内容,他应该是熟读的。由此可以推测:杨时的易学水平不低。因此,杨时具备继承程颐易学思想的必要条件。
  杨时于宋哲宗八年(1093)拜程颐为师。上文曾讲程颐在洛阳讲学的内容主要是以易说理,杨时被后人称为程门高足,承传程氏易学自然不止于一般。
  我们在传颂至今的“程门立雪”的典故中,虽然无法获悉杨、游二人争论与向老师程颐求教的具体内容,但是笔者揣测:与易学相关成份概率应该相对较高,这里面与游酢是一位易学大家也有关联。
  宋政和元年(1111),杨时在萧山知县任上,得意弟子罗从彦从家乡前往求教。他初听杨时讲授即“汗惊浃背”,惊叹“不至是,几虚过一生矣!”杨时在讲《易·乾·九四爻》时,曾说“伊川(程颐)说甚善”。为了求证,他返回家乡,变卖田产,充作盘缠,前往洛阳向程颐请教。当他发现程颐所说与从杨时处听到的相差无几,便又从洛阳折返,师事杨时。(宋·罗从彦《罗豫章先生文集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从罗从彦求学中,我们可以得知:1、杨时在东南传播理学,程氏易学是讲学的重要内容;2、杨时讲程氏易学与老师程颐所授的差别不大。
  程颐所著《伊川易传》是杨时整理和刊行出版的。杨时在《校正伊川易传后序》中说:“伊川先生著易传,方草具,未及成书而先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而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政和之初,予友谢显道得其书于京师,示予,而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定,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杨时集》59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杨时不仅整理过《伊川易传》,晚年还整理了《河南程氏粹言》。通过整理老师遗作,杨时可以说是全面继承了程颐的理学包括程颐的易学思想。
  我们从具体的卦、爻辞解释,来看杨时对程颐易学思想的继承。
  如“乾”卦之“九三”爻:《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张瑞文《八卦探秘》第18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乾卦九三之爻为阳位,居下卦之极。根据《系辞》“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的理论,乾卦九三之爻,象征着君子处于既可大有作为而又充满凶险的处境之中,如能倍加勤勉戒惧,可以没有灾难。
  程颐《伊川易传》说:“乾之九三:三虽人位,已在下体之上,未离于下而尊显者也。舜之玄德升闻也。日夕不懈而兢惕,则虽处危地而无咎。”(程颐《二程集·伊川易传》,同上)程颐认为:乾卦九三爻是人位,是没有离开下层而尊显的人。这样的人,象舜的潜蓄不著外的品德上闻于尧一样(程颐虽然明着没有提这样的人就是君子,但是有这样人品之人,不是君子是什么?笔者注)。(君子)日夜都不懈怠,勤奋而戒惧,虽然处于危难境地,但没有灾祸。
  杨时说:“乾之九三,独言君子。盖九三,人之位也。履正居中,在此一爻。……其曰君子,行此四德者,盖乾之所谓君子也。”(《杨时集》第353页,同上)杨时认为:乾卦独独九三爻说到君子,因为乾卦九三爻是人位。乾卦九三,阳爻居阳位,就是“履正”;处于下卦之上,未至上卦,就是“居中”,“居中”就是居上下卦之中。“履正居中”就在这一爻体现出来。爻辞说的“君子”,是实行“元、亨、利、贞”所对应的“仁、义、礼、智”四种修行道德的人,也就是乾卦所谓的君子。
  分析程、杨对乾卦九三爻辞的注释,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所说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杨时对所谓“君子”的解释更为详细一些。
  又如:“咸”卦“九四”爻:《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八卦探秘》第106页,同上)程颐《伊川易传》说:“‘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夫贞一则所感无不通,若往来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动,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于一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通乎?”(《二程集·伊川易传》,同上)杨时说:“易于咸卦,……至于九四一爻,由一身观之,则是心也,独不言心。其说以谓有心以感物,则其应必狭矣。唯忘心而待物之感,故能无所不应。……夫思,皆缘其类而已,不能周也。所谓朋从者,以类而应故也。夫心犹镜也,居其所,而物自以形来,则所鉴者广矣。若执镜随物,以度其形,其照几何?”(《杨时集》第222页,同上)“咸卦”之“咸”在这里作为“感”、“感应”解。这一句爻辞意思说:只要内心保持纯正,就会吉祥,悔恨、后悔都会消亡。“憧憧”古来就有“不绝”与“不定”两解,笔者以为:“不定”之解更适合。不定就是不纯正。以不纯正的心思去感应往来,所感应的也和你的心思一样。
  程颐认为:以心思“贞一”(即纯正)去感知,所感知的就没有不感应的。如果以不纯正“憧憧然”的、带有私心的心思去感知,就会是所能感知到的,会相互感应;不能感知到的,就没有回应。就是被感知的和你一样,用带有私心的心去感知,只能限于某地某事,怎么能广阔到无所不通呢。
  杨时认为:《易》中的“咸卦”到“九四”这一爻,从这一卦讲的是人全身的这一点来看,就是讲人的“心”,但是它就是独独不明言“心”。它的这种做法就是要说:用有私心的心思去感知,所相互感应的面就很狭窄;只有忘却私心去对待感知,才能与任何事物相互感应。人的心思,离不开接触到的,不能周全世间所有。所说的“朋从”,就是指人所知悉的那些。人的心,好比是镜子,放在该放的地方,外界的物体自然会在镜子中显现,这样镜中所能显现的就很广阔;如果拿镜子对着事物逐一去鉴照,又能鉴照得了多少呢?程颐和杨时都认为“憧憧往来”是用不纯正的、有私心的心思去进行“物”、“我”感知之意。如是,感知的“物”面是狭窄的,只是在“朋从”、“朋类”界面之内的;反之,则能宽广到无所不通。从杨时用“心犹镜”作比喻,阐述反映“物”“我”感应面之宽狭,还可以看到程颢“体悟省察”思想对他的影响。
  这样的具体事例还很多,囿于篇幅,不能一一枚举。
  四、杨时对程氏易学的发展《伊川易传》是经杨时整理后才付梓刊行的。杨时在《校正伊川易传后序》中说,从师兄谢显道手上得到《伊川易传》是“错乱重复,几不可读”的本子,后来经他“去其重复”、“谬误有疑而未达者,姑存之以俟知者,不敢辄加损也”的校定,“逾年而始完”。底本中“重复”和“谬误有疑”的内容都是经杨时校而定的,其中有没有触入杨时自己的易学思想?明证没有,但笔者以为杨时在校定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受到自己易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回答是肯定的。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著名哲学家、易学家,易学象数派创始人之一。他可以说是二程兄弟的老师,但是二程兄弟对他的象数易学并不看重。程颢说过:“昨日从尧夫先生游,听其议论,振古之豪杰,惜其无所用于世。”(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程颐也说:“邵尧夫犹空中楼阁。”(同上)而杨时却对邵雍易学很感兴趣,同时赞誉有加。他说:“康节先生,某少尝闻其风矣。每恨不及见,洛中诸尝从先生(指二程,笔者注)游者,皆略识之。亦尝见其子,问之,俱莫能传其所学万一也。”“康节先天之学,不传于世,非妙契天地之心,不足知此。某盖尝玩之,而浅识陋闻,未足以扣其关键。”(《杨时集》第462、第467、第473页,同上)二程对邵雍“画前元有易”的思想虽然是肯定的,但是议论不多。杨时态度比他们更为积极,他说:“画前有易,其理甚微。然即用孔子之已发明者言之,未有画前盖可见也。如云:‘神农氏之‘耒耜’,盖取诸《益》;‘日中为市’,盖取诸《噬嗑》;‘黄帝、尧、舜之舟楫’,盖取诸《涣》;‘服牛乘马’,盖取诸《随》。《益》、《噬嗑》、《涣》、《随》重卦也。当神农、黄帝、尧、舜之时,重卦未画,此理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故通变以宜民,而易之道得矣。然则非画前元有易乎?”(同上,第259页)杨时对邵雍所绘制的“先天图”也很欣赏,他说:“先天图得太极所生自然数,非人私智所能为也。”我们再从具体的卦、爻辞解释,来看杨时对程颐易学思想的发展。
  如“复”卦。
  《易》曰:“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彖传》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程颐曰:“一阳始生至微,固不能胜群阴,而发生万物必待诸阳之来,然后能成生物之功而无差忒,以朋来而无咎也。……若君子之道既消,而复岂能便胜于小人?必待其朋类渐盛,则能协力以胜也。”(《二程遗书》卷七,同上)程颐认为“复”卦表示:只有一阳爻在下,阳气处于始生状态,所以不可能胜过“群阴”,要万物“发生”,必须等待较多的阳气到来,才有可能。
  行君子之道也一样,必须君子阵营力量渐盛,同心协力,才能胜过小人。他所强调的是“等待”。
  杨时曰:“群阴在上,而阳始复焉,阴犹盛也,非一阳在下所能胜。小人众而君子独,岂一人一日之力所能制哉?故必朋来而后无咎。然动而不以顺行,则出入不能无疾。不能无疾,则害之者至。如是,身之不能保,尚何朋来之有?故于‘复’,曰:‘动,而以顺行’,于‘剥’,曰:‘顺而止之’,其道一也。”(《杨时集》第465页,同上)杨时的观点基本和老师的差不多,也是说:“阳始复”、“阴犹盛”、必待“朋来而后无咎”等,但是他所强调的是:“动以顺行”。“动”要看形势,不然的话,“出入”也就是进退,都不能“无疾”,而是有害的。不看形势乱动,自身都难保,还谈什么等待“朋类到来”和“同心协力”。这和“剥”卦讲的“顺而止之”的道理是一样的。
  又如:“剥”卦。
  《易》曰:“不利有攸往。”程颐曰:“剥者,群阴长盛消剥于阳之时,众小人剥丧于君子,故君子不利有所往。唯当巽言晦迹,随时消息,以免小人之害也。”(《二程遗书》卷七,同上)“剥”卦,先是五根阴爻,最后是一根阳爻,表示:阴盛阳衰,小人得势,君子失势。所以程颐说:众小人剥丧于君子。“剥丧”为伤亡之意,“巽言”为恭顺委婉的言词。君子受小人打击、伤亡,应当言语小心,行迹隐匿,韬光养晦,随时关注外界变化,避免小人伤害。
  杨时曰:“‘复’者阳之来,而‘剥’者阴之极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故‘剥’穷而反,反而复阴,极之故也。窃意‘剥’者,其‘乾’之终乎?自古乱臣贼子,其初岂有意哉?驯致其道以至于此耳。故《易》于小人几微之际,每致意焉。”(《杨时集》第465页,同上)杨时说“剥”,主意“极至反生”。他以为“剥”卦是“乾”卦的终了之象,阴极盛而阳极弱,相当有见地。对于小人如“乱臣贼子”得势,是朝廷“驯致其道”、逐渐放纵的结果,虽然当初并无意,可结局却至“阴之极”,小人得了势。《易》在小人处于“几微”初生阶段,每每会有所显示。
  程颐、杨时解释“剥”卦,都说是“群阴长盛”和“阴之极”、小人得势。对于这种局面,程颐主以“顺”而韬光养晦;而杨时主“止”,因而深入分析其原因,认为这都是逐渐放纵的结果,言外之意是没有在小人“几微”初生阶段,给予制止、遏制。言辞中痛惜、激愤之情溢于言表。杨时还举东汉末年为例给予说明。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强虏入侵,和谈风盛不无关系,作为力主抗战爱国干将,能不借解《易》一抒情怀吗?认为《易》能在小人初生时就有所显示,是他重于用《易》具体表现。
  如何抑制小人,杨时在《姤》卦、《夬》卦中也有精辟的论述。
  总而言之,杨时在继承二程,尤其是程颐易学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有特色的易学思想。他对于易学在卦、爻辞的释义上偏重于用,是他易学思想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据《杨龟山先生年谱》记载:“(宋)元符元年戌寅,先生四十六岁。归自浏阳。七月,著《周易解义》。”可惜此书已佚,我们现在已无从整体上了解、研究他的易学思想,只能从散落在《杨时集》中的片段去搜寻、去发现他对《易》的真知灼见。这些也只能寄希望于高明了。
  (作者系省杨时文化研究会理事、将乐县杨时研究会副会长)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楊時文化研究》

《楊時文化研究》是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与延平区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共同发起征集、编撰的杨时文化研究专著,这部文集,共汇编文章近50篇,全书收录一批关于杨时文化研究的精彩文章,普及杨时思想和先贤事迹。汇聚了近年来我区在杨时学术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论点和新成果。既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品味性。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学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