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为人师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28
颗粒名称: 五、为人师表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224-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为教育家,李侗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作为读书人,他不同于当时社会一般读书人所追求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李侗这位思想家、教育家,在弘扬理学和培育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 教育家 李侗 为人师表

内容

作为教育家,李侗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作为读书人,他不同于当时社会一般读书人所追求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不作官、不作文,24岁从学于罗从彦后则“退而屏居山田,结茅水竹之间,谢绝世故四十余年。箪瓢屡空,怡然自适”,“颓然若一田夫野老”,但他“向道甚锐”“坚守师传,讲切不舍,力持斯道之信者,垂数十年”。(同上2页、111页)可以说,他为了“悟”道,排除了一切杂念和干扰,身心高度集中,几十年不变,其毅力令人叹绝!而且他的所作所为曾遭到一般人的非议和嘲讽,但他并不在意,一心体验圣人绝学,一生不改其志。另一方面,他伤时忧国,乐于助人,表现出高尚品格。他鼓励朱熹上书皇帝进言矫正时弊,以利抗金,还说:“吾侪虽在草野,忧世之志,但无所伸,亦可早发为佳。”(《宋史·李侗传》)李侗虽然过着十分清苦简朴的生活,却乐于助人。《宋史·李侗传》说:“亲戚有贫不能婚嫁者,则为经理振助之。与乡人处,饮食言笑,经日油油然。”李侗教育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尽心尽力,朱熹在《祭延平李先生文》中感慨地说:“从游十年,诱掖谆至。”“久依教育,义重恩深。”
  李侗的高风亮节,为后世所公认。《宋史·李侗传》说:“愿中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非吾曹所及。”后人以“光风霁月”、“冰壶秋月”、“静中气象”赞誉李侗的品格。宋元明清对李侗多次封赠,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书题额“静中气象”,这是李侗这位田园哲人的最高荣誉。
  对于这样一位老师,门人必受其感召,教必成,育必果。所以当朱熹知李侗去世的消息后,赶回南平,伏哭先生灵柩之前,下葬时又来参加会葬。还写了长篇悼文和《李先生行状》,文中说:“讣音夕至,失声长号,泪落悬泉……伏哭柩前,奉奠以贽。”后来,又把老师给他的信件和平时的语录等汇编成集以传后世。可见师生感情之深非同一般。这是受李侗这位老师学识、人品、行为感召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李侗是为师者的典范。
  李侗这位思想家、教育家,在弘扬理学和培育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有丰硕的成果:一是教育出青于蓝而胜于蓝的门人朱熹,其博大精深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成为封建社会七百多年的治国思想。正如明周木在《延平答问序》中说:“先生之举,虽出于罗杨,而自得之妙,则青于蓝,而寒于冰,是宜朱子之出其门也”。(《南平县志》卷十六)二是实现了二程“吾道南矣”的目标,由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为主共同将理学传至东南海滨,使其成为伊洛之地、邹鲁之邦。正如明游居敬在《请从祀疏》中说:“而其师友渊源之所自,譬之水也,则杨时肇其端,罗从彦浚其流,李侗洪其派,至朱熹汇其波澜,而要其止宿者也。”(同上,卷十二)三是直接开创福建思想文化的繁荣,使福建成为宋明理学的根据地,而且一度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正如《宋元学案》中言“杨文靖公三传而得朱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宋自濂溪诸君子出,东接其传于邹鲁,而南及滨海之闽,而后中原文献,十九在闽。”(同上,卷十四《重建朱文公祠祀》)当时学术,南自福建,北到河朔,东起苏浙,西迄四川,几乎都是闽学先贤及其门人后学的天下。所谓“朱子门人半天下”,其言不假。可见,李侗这位承前启后的理学先贤,李侗和朱熹,这对名垂千古的师生,对于中国哲学、文化和教育贡献大矣!其功伟矣!
  (李云生:福建省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云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