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23
颗粒名称: 李侗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8
页码: 219-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过建祠堂形式,崇奉包括李侗在内的四贤,并作为讲学、研习理学、培养弟子之所。既学四贤传承的理学,又学四贤的办学理念。可见包括李侗在内的四贤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影响之广之深。
关键词: 教育 理念 行为

内容

李侗,字愿中,南宋南剑州剑浦(今延平区)人,学者称延平先生。曾师从杨时高弟罗从彦,皓首穷经四十年,是理学集大成者、先哲朱熹的入门老师。李侗不仅对理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是一位有作为、有影响、有成果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目的、教育态度、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亮点,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深入探究。
  作为闽学鼻祖杨时的出生地和故里的归化(明溪)县历来有崇奉理学家、教育家李侗之举,这不仅因为李侗的后裔发展至县境内,更主要是“若乃李之延平,相距咫尺,受学豫章罗公之门,尝往来吾治境内者:朱之元晦领簿同安,亲炙延平李公之教,亦曾历访杨罗二公者。是虽先后殊时默契,有功于吾道,庙食宜在所同。”“盖龟山产兴善里,得程门之学,豫章得龟山之传,延平学于豫章,晦庵学于延平,常往返此地,又为讲道之乡,祠而祀之,孰云非宜?”(林海权、胡鸣编著《杨时故里行实考》128、13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因此,归化县境内先后有三处崇奉包括李侗在内“道南”诸贤儒的建筑。其一是四贤堂。“四贤堂.在县东瀚溪,杨时族居龙湖市,与其友罗从彦游从,往来于此。明成化初(1465)里人揭文俊因构堂并李侗、朱子祀之,匾曰‘四贤堂’,为弟子讲学之所。”(清道光九年《福建通志》卷二十七《坛庙》)其二是四贤祠。“四贤祠在城北峨眉山下,祀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朱紫阳四先生。昔为文庙,后改为书院”。(民国三十二年《明溪县志》卷十《建置志·祠庙》)其三是乡贤祠。“归化县乡贤祠,祀宋儒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清康熙二十三年《福建通志》卷十一《礼典·汀州府归化县·乡贤祠》)以上说明,通过建祠堂形式,崇奉包括李侗在内的四贤,并作为讲学、研习理学、培养弟子之所。既学四贤传承的理学,又学四贤的办学理念。可见包括李侗在内的四贤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影响之广之深。
  笔者认为,李侗在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唯“道”是资
  李侗为什么既专心专意地研习儒道,又诚心诚意地传承播扬儒学呢?因为他认为“道”可以循理明义,所以唯“道”是资:首先他认为“道”可以“治心”。李侗在初见罗从彦的书信中说:“抑侗闻之,道可以治心,犹食之充饥,衣之御寒也。”把儒“道”对人的重要性提高到与维持人的生命的衣食一样同等重要。然而,这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儒者之道,可以善其身,可以理天下,可以配神明”。(民国《南平县志》,1985年5月点校本)“李侗忧国伤时,每以三纲不正,义利不分为言……倦惓于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励廉耻,以为治本,使得各表见,以致之用,必有可观”。“三纲不振,故中国之道衰,西夷狄盛,义利不辨,故人心陷溺,而主势孤”,只有儒道才能救世,“颓风可振,人极可立,而宋事不至于日非矣”。(《李侗文化研究》103、105页,南平市李侗文化研究会编,南新出(2009)内书第55号,2009年8月1日版,以下只注书名)可见李侗的教育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他认为儒道不仅能明天理、正人心,还可以救时救世、安邦定国。有了这种认识,李侗学道非常自觉,传道异常热心,结果不但成了“冰壶秋月”般高尚品格的人,而且培养出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
  二、传道授业
  唐朝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李侗作为朱熹等学者的入门老师,同样把传道授业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朱熹在《祭延平李先生文》中说:“道丧千载,两程勃兴。有的其绪,龟山是承。龟山之南,道则与俱。有觉其徒,望门以趋。唯时豫章,传得其宗。一箪一瓢,凛然高风。猗欤先生,果自得师。身世两忘,唯道是资。精义造约,穷深极微。冻解冰释,发于无机。”这段话赞扬杨时、罗从彦,李侗三位学者一个接一个地把二程弘扬的儒道洛学传承开来,传向东南海滨的卓越功绩,特别赞扬李侗学道和传道的突出表现。倡道东南的四位学者都以研习和传承儒道为人生的宏愿。杨时“州县浮沉四七春”,罗从彦“潜心著述讲学”,李侗“默坐澄心,体认天理”,朱熹“安贫乐道,勤谨治学”,他们都为东南沿海思想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李侗的贡献又有其特殊性。通过李侗的引导启发,朱熹从思想到行为上实现了“逃禅归儒”的重大转变,成为朱熹从接受儒学到发扬光大儒学的坚实基础,因此说李侗的教育功劳大矣!无怪乎,清于辰在《李延平先生祠碑记》中说:“故有龟山不可无豫章,有豫章不可无延平,无延平,是无朱子也。”
  李侗把杨时、罗从彦传承的二程学说,通过潜思力行,传给朱熹。据陈荣捷先生统计,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曾引用32个学者的731条语录,其中二程之论225条、杨时之论73条、尹焞90条、李侗13条。(《闽学源流》106页,刘树勋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联系到吕思勉先生说尹焯之论“其传亦不广”,那么二程225条语录应该主要是通过杨时、罗从彦、李侗这条道南学脉传承下来的(当然,武夷湖湘学脉也有传承部分内容),而李侗的13条应是有创见之论。这说明李侗在传道授业方面是有重大贡献的。
  三、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是李侗教育理念的一大特点。朱熹是在师从胡原仲、刘勉之、刘屏山,受其佛老思想影响较深的情况下请教李侗的,李侗听其介绍后认为朱熹过去所学是不对的。李侗没有严词斥责,仅仅只说“不是”,朱熹不接受,极力进行辩解。李侗没有发火,没有严肃批评,而是“只教看圣贤言语”:于是朱熹把禅学搁起,“且将圣人书来读”,“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却回头看释氏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文公领簿同安,反复延平之言,若有所得,于是尽弃所学而师焉”。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朱熹“逃禅归儒”:
  朱熹“逃禅归儒”后,李侗把二程学说的核心“理一分殊”论作为“入门须知”指导朱熹研习,强调“理一分殊”,重在分殊。李侗说:“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此其要也。”(宋赵师复《李先生文集序》,《南平县志》卷十六)这一点正是李侗在理论上的独创发挥。
  从上述可以看出,李侗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将沉迷于禅学的朱熹解脱出来,并引进儒学领域,取得了莫大的成功。其步骤是:首先引导朱熹读圣贤言语,从中受到启发,实现了“逃禅归儒”的目的;然后从理学的核心思想切入,在抓住重点之后,又帮助他突破难点,让他产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再进一步指导研习方法,使他在学业上发挥潜力、步步深化,终于造就了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和教育家。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且在不知不觉中步步推进,最终实现教育目的,这就是李侗教育的成功之术。
  四、释疑解难
  帮助求学者抓住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是教育者的重心工作。朱熹在师从李侗学习儒学过程中,曾带着学习上的问题分别于1153年、1158年、1160年、1162年多次面见李侗,短则一个月,长则几个月,向先生请教。朱熹第二次到南平拜见李侗时,向先生提出《春秋》、《论语》有关章句中18个问题。第三次到南平,在李先生寓所旁边的西林院住了几个月,李侗重点辅导了《易经》和“理一分殊”论。1162年秋,朱熹在崇安面见老师,并一同畅游武夷山,边领略武夷风光边研讨儒学。前后四次见面,李侗指导朱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朱熹进学的道路上费了不少心力。
  除了当面请教老师外,朱熹还多次用写信方式向老师提出请求解答的难题,李侗前后回信几十篇,由朱熹汇编的《延平答问》收入了其信文摘要二十四篇,六十四条,还收入面见时的对答语录百条以上,共二万六千余言,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春秋》等。
  李侗和朱熹教与学之间的频繁互动,从教育方面有如下启示:1、学生学习很自觉,老师辅导很耐心,这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特别是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这么多疑难问题,不厌其烦,不推诿不拖欠,耐心解答和引导,其精神难能可贵。2、李侗对朱熹穷根究底的提问没有呵斥,没有贬损,也没有彰显老师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是以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的谦虚语言回应。如:“承示问,皆圣贤之至言,某何足以知之?而吾元晦好学之笃如此,又安敢默默也?”“未知元晦以为如何?有疑更容他日得见剧论。语言既拙,又无文采,似发脱不出也,元晦可意会,稍详之,看理道通否?”“某兀坐于此,朝夕无事,若可以一来,甚佳。……致千万意。”(《李侗文化研究》27—29页)这与其说是函授问答,不如说是启发讨论,也可以说是交流学习心得,反映出师生平等的内涵和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正确关系。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教育理念。3、师生互相尊重,不等于学问上苟合。朱熹孙婿赵师夏在《跋延平答问》中叹道:“世之学者,其尊信文公之道者,……而不知师弟子之间,离合从违之际,其难也如此。呜呼!此善为千古计也,岂容有一毫曲徇苟合,相为容悦之意哉?”(同上28页)师生间可以探讨,可以辩论,但学问不能苟合,也不能用来取悦对方。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是老师所必须具备的,否则不就成了是非不分、曲直不明的伪君子了吗!
  五、为人师表
  作为教育家,李侗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作为读书人,他不同于当时社会一般读书人所追求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不作官、不作文,24岁从学于罗从彦后则“退而屏居山田,结茅水竹之间,谢绝世故四十余年。箪瓢屡空,怡然自适”,“颓然若一田夫野老”,但他“向道甚锐”“坚守师传,讲切不舍,力持斯道之信者,垂数十年”。(同上2页、111页)可以说,他为了“悟”道,排除了一切杂念和干扰,身心高度集中,几十年不变,其毅力令人叹绝!而且他的所作所为曾遭到一般人的非议和嘲讽,但他并不在意,一心体验圣人绝学,一生不改其志。另一方面,他伤时忧国,乐于助人,表现出高尚品格。他鼓励朱熹上书皇帝进言矫正时弊,以利抗金,还说:“吾侪虽在草野,忧世之志,但无所伸,亦可早发为佳。”(《宋史·李侗传》)李侗虽然过着十分清苦简朴的生活,却乐于助人。《宋史·李侗传》说:“亲戚有贫不能婚嫁者,则为经理振助之。与乡人处,饮食言笑,经日油油然。”李侗教育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尽心尽力,朱熹在《祭延平李先生文》中感慨地说:“从游十年,诱掖谆至。”“久依教育,义重恩深。”
  李侗的高风亮节,为后世所公认。《宋史·李侗传》说:“愿中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非吾曹所及。”后人以“光风霁月”、“冰壶秋月”、“静中气象”赞誉李侗的品格。宋元明清对李侗多次封赠,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书题额“静中气象”,这是李侗这位田园哲人的最高荣誉。
  对于这样一位老师,门人必受其感召,教必成,育必果。所以当朱熹知李侗去世的消息后,赶回南平,伏哭先生灵柩之前,下葬时又来参加会葬。还写了长篇悼文和《李先生行状》,文中说:“讣音夕至,失声长号,泪落悬泉……伏哭柩前,奉奠以贽。”后来,又把老师给他的信件和平时的语录等汇编成集以传后世。可见师生感情之深非同一般。这是受李侗这位老师学识、人品、行为感召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李侗是为师者的典范。
  李侗这位思想家、教育家,在弘扬理学和培育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有丰硕的成果:一是教育出青于蓝而胜于蓝的门人朱熹,其博大精深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成为封建社会七百多年的治国思想。正如明周木在《延平答问序》中说:“先生之举,虽出于罗杨,而自得之妙,则青于蓝,而寒于冰,是宜朱子之出其门也”。(《南平县志》卷十六)二是实现了二程“吾道南矣”的目标,由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为主共同将理学传至东南海滨,使其成为伊洛之地、邹鲁之邦。正如明游居敬在《请从祀疏》中说:“而其师友渊源之所自,譬之水也,则杨时肇其端,罗从彦浚其流,李侗洪其派,至朱熹汇其波澜,而要其止宿者也。”(同上,卷十二)三是直接开创福建思想文化的繁荣,使福建成为宋明理学的根据地,而且一度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正如《宋元学案》中言“杨文靖公三传而得朱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宋自濂溪诸君子出,东接其传于邹鲁,而南及滨海之闽,而后中原文献,十九在闽。”(同上,卷十四《重建朱文公祠祀》)当时学术,南自福建,北到河朔,东起苏浙,西迄四川,几乎都是闽学先贤及其门人后学的天下。所谓“朱子门人半天下”,其言不假。可见,李侗这位承前启后的理学先贤,李侗和朱熹,这对名垂千古的师生,对于中国哲学、文化和教育贡献大矣!其功伟矣!
  (李云生:福建省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云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杨龟山
相关人物
罗豫章
相关人物
李延平
相关人物
朱紫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