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侗的教育思想及对朱熹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20
颗粒名称: 浅谈李侗的教育思想及对朱熹的影响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6
页码: 213-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的教育思想及对朱熹的影响均源自《延平答问》一书。
关键词: 教育 思想 影响

内容

北宋期间,闽人杨时(1053-1135)北上求学后,传播洛学于福建,开创了闽学派。在杨时之后,闽学薪火相传。南宋初期,闽学的重要传人是李侗。李侗经罗从彦上承杨时之学,下启朱子之学,成为两宋之际传承闽学的关键人物。后来的理学大师朱熹正是在李侗的指导下,潜心理学,广收门徒,对北宋以来理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发,使闽学成为南宋时期人数众多、影响深广的第一大显学。李侗(1093-1163),字愿中,福建延平人。他在青年时代,曾从罗从彦学习《春秋》、《中庸》、《论语》、《孟子》,深得程学奥义。其后辞师归里,结茅山田,谢绝世故。同其为人一样,李氏为学重体验,深沉自得,不善言辞,不事浮华。朱熹早年曾游其门,多次向他求教。后来,朱熹将自己与李侗往返论学的书信编成一书,取名《延平答问》,使后人得以了解李侗教育思想的梗概。可以说,如果没有朱熹的《延平答问》,李侗的教育思想恐已湮没无传了。本文论述的李侗教育思想均源自《延平答问》一书。
  一、李侗讲究“深潜缜密”的读书方法和学术的平等对话
  李侗“深潜缜密”的读书观点,是以其对“理一分殊”问题的认识为基础的。自从二程明确提出“理一分殊”的命题以来,它便成为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本体论问题。它主要是探讨“一”与“多”,即本体与现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其后,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门弟子之一的谢上蔡和杨时在处理“理一”和“分殊”的关系问题时,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谢氏重“理一”,主张“理一而已,一处理穷,触处皆通”;杨氏看重“分殊”,他说:“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极其分之轻重,无铢分之差,则精矣”。李侗继承了杨时的思想,遂使重视分殊,成为闽学派的重要特色。
  在李侗这里,“理一”主要是指基本的道德原则,“分殊”主要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就本体论而言,他认为人物虽殊,但推上去时,“亦只是此理一贯也”。但就方法论而言,他主张既要理会“一理”,更要理会“分殊”,并通过理会“分殊”,深入地把握“一理”。所以,当朱熹初随李侗学习,表现出“务为笼统宏阔之言”的倾向时,李侗告诫朱熹说:“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并进一步指出:“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在思想上把握一理,在行动中体现一理。
  这一主张运用到读书上,便是“深潜缜密”的读书法:所谓“深潜”,并不是把眼光死盯在书本上追逐表面文字,而是要把握住书中的深刻意蕴;所谓“缜密”,即非草草读过、走马观花,而要精心研读,一丝不苟。“既得其体,则凡出于此者,虽品节万殊,曲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而各有条理,如川流脉络之不可乱,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汇之所以化育,以至于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析之于此,无一不得其衷焉”。
  其后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与此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朱熹认为,做学问要靠自己的努力,别人是不能代替的。他告诉学生,教师只能对学生起引导作用,要学到学问必须立足于自己学习。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李侗认为人做学问和平常的生活起居是一样的,虽粗安,但不能随所寓而安之,假如以此为满足,就会有受困顿的危险。李侗认为:“在此粗安,弟终不乐于此,若以为随遇而安之,即于此兢赡,便不是此微处,皆学者之大病,大凡只于微处充扩之,方见碍者大尔”。李侗对学术讨论持平等态度,主张学术之间平等交流。在《延平答问》中,他对朱熹的答难及诸多论辩,都以平等态度相处,这对一个道学先生来说是很难得的。
  受此影响,他的学生、理学家集大成者朱熹也提倡自由讨论的气氛。朱熹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无论在任何场合,他都让学生当场提问,在平时接触中,更是随时释疑解惑,相互交流,这在《朱子语录》中随处可见。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朱熹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要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加以解决。提出的问题越多,则学习越深入;解决的问题越多,进步就越大。
  二、李侗倡导“观未发气象”的修养法
  在强调深潜缜密的同时,李侗也很重视静中体认的修养方法。朱熹在追忆先师的教诲时说:“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这也是早期闽学派从杨时到李侗的一贯主张。
  “大本未发时气象”,李侗有时亦称之为“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并非指人没有任何心理活动之前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是指道德本体境界。它同喜怒哀乐之间是体(性)和用(情)的关系,而非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静中体认”,李侗有时亦称之为“静坐中体认”或“静坐中观”,故亦可称之为“静观”,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使个体的意识活动转变为一种心理直觉状态,从而获得与外部世界(也是与人的伦理本性)融为一体的浑然感受。
  由于未发、已发是一种体用关系,而这在李侗看来又是不能“作两截看”的,即不能截然分为时间流程中的两个阶段,体用不可分。所以,虽然李侗比较强调“静”(与“动”相对)中工夫,然而这个“静”又不只是“动静”之“静”,而更是本体之“静”,它要求“于发用处该摄本体,因此端绪而下工夫以推寻之”,即由已发推寻未发。故朱熹尔后提出以“敬”代“静”,还是深得师门宗旨的。
  李侗所提倡的这种修养方法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重视道德主体内在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存得此心,勿为事物所胜”,即不为外界环境所左右,不为传统的、固定的观念所支配,而寻求独特的、真挚的道德体验;第二,重视道德直觉,他说:“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这种直觉体验的心理氛围,又是做“深潜缜密”工夫的重要前提。这样,由杨时、罗从彦所传习下来的静的工夫,到了李侗这里达到了顶点,这为朱熹开创新的理论局面创造了条件。
  朱熹受师门的影响,也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为此,他提出了以立志、主敬、存养及省察为四大端的修养内容和方法。
  他主张学者为学首先要立定志向,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学者大要立志。……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没有志向“直是无著力处”,他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主敬,就是指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主敬,也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总之,李侗是经罗从彦上承杨时之学,下启朱子之学的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
  (王庆鹏: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庆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