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浅谈李侗的教育思想及对朱熹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20
颗粒名称:
浅谈李侗的教育思想及对朱熹的影响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6
页码:
213-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的教育思想及对朱熹的影响均源自《延平答问》一书。
关键词:
教育
思想
影响
内容
北宋期间,闽人杨时(1053-1135)北上求学后,传播洛学于福建,开创了闽学派。在杨时之后,闽学薪火相传。南宋初期,闽学的重要传人是李侗。李侗经罗从彦上承杨时之学,下启朱子之学,成为两宋之际传承闽学的关键人物。后来的理学大师朱熹正是在李侗的指导下,潜心理学,广收门徒,对北宋以来理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发,使闽学成为南宋时期人数众多、影响深广的第一大显学。李侗(1093-1163),字愿中,福建延平人。他在青年时代,曾从罗从彦学习《春秋》、《中庸》、《论语》、《孟子》,深得程学奥义。其后辞师归里,结茅山田,谢绝世故。同其为人一样,李氏为学重体验,深沉自得,不善言辞,不事浮华。朱熹早年曾游其门,多次向他求教。后来,朱熹将自己与李侗往返论学的书信编成一书,取名《延平答问》,使后人得以了解李侗教育思想的梗概。可以说,如果没有朱熹的《延平答问》,李侗的教育思想恐已湮没无传了。本文论述的李侗教育思想均源自《延平答问》一书。
一、李侗讲究“深潜缜密”的读书方法和学术的平等对话
李侗“深潜缜密”的读书观点,是以其对“理一分殊”问题的认识为基础的。自从二程明确提出“理一分殊”的命题以来,它便成为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本体论问题。它主要是探讨“一”与“多”,即本体与现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其后,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门弟子之一的谢上蔡和杨时在处理“理一”和“分殊”的关系问题时,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谢氏重“理一”,主张“理一而已,一处理穷,触处皆通”;杨氏看重“分殊”,他说:“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极其分之轻重,无铢分之差,则精矣”。李侗继承了杨时的思想,遂使重视分殊,成为闽学派的重要特色。
在李侗这里,“理一”主要是指基本的道德原则,“分殊”主要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就本体论而言,他认为人物虽殊,但推上去时,“亦只是此理一贯也”。但就方法论而言,他主张既要理会“一理”,更要理会“分殊”,并通过理会“分殊”,深入地把握“一理”。所以,当朱熹初随李侗学习,表现出“务为笼统宏阔之言”的倾向时,李侗告诫朱熹说:“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并进一步指出:“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在思想上把握一理,在行动中体现一理。
这一主张运用到读书上,便是“深潜缜密”的读书法:所谓“深潜”,并不是把眼光死盯在书本上追逐表面文字,而是要把握住书中的深刻意蕴;所谓“缜密”,即非草草读过、走马观花,而要精心研读,一丝不苟。“既得其体,则凡出于此者,虽品节万殊,曲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而各有条理,如川流脉络之不可乱,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汇之所以化育,以至于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析之于此,无一不得其衷焉”。
其后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与此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朱熹认为,做学问要靠自己的努力,别人是不能代替的。他告诉学生,教师只能对学生起引导作用,要学到学问必须立足于自己学习。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李侗认为人做学问和平常的生活起居是一样的,虽粗安,但不能随所寓而安之,假如以此为满足,就会有受困顿的危险。李侗认为:“在此粗安,弟终不乐于此,若以为随遇而安之,即于此兢赡,便不是此微处,皆学者之大病,大凡只于微处充扩之,方见碍者大尔”。李侗对学术讨论持平等态度,主张学术之间平等交流。在《延平答问》中,他对朱熹的答难及诸多论辩,都以平等态度相处,这对一个道学先生来说是很难得的。
受此影响,他的学生、理学家集大成者朱熹也提倡自由讨论的气氛。朱熹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无论在任何场合,他都让学生当场提问,在平时接触中,更是随时释疑解惑,相互交流,这在《朱子语录》中随处可见。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朱熹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要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加以解决。提出的问题越多,则学习越深入;解决的问题越多,进步就越大。
二、李侗倡导“观未发气象”的修养法
在强调深潜缜密的同时,李侗也很重视静中体认的修养方法。朱熹在追忆先师的教诲时说:“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这也是早期闽学派从杨时到李侗的一贯主张。
“大本未发时气象”,李侗有时亦称之为“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并非指人没有任何心理活动之前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是指道德本体境界。它同喜怒哀乐之间是体(性)和用(情)的关系,而非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静中体认”,李侗有时亦称之为“静坐中体认”或“静坐中观”,故亦可称之为“静观”,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使个体的意识活动转变为一种心理直觉状态,从而获得与外部世界(也是与人的伦理本性)融为一体的浑然感受。
由于未发、已发是一种体用关系,而这在李侗看来又是不能“作两截看”的,即不能截然分为时间流程中的两个阶段,体用不可分。所以,虽然李侗比较强调“静”(与“动”相对)中工夫,然而这个“静”又不只是“动静”之“静”,而更是本体之“静”,它要求“于发用处该摄本体,因此端绪而下工夫以推寻之”,即由已发推寻未发。故朱熹尔后提出以“敬”代“静”,还是深得师门宗旨的。
李侗所提倡的这种修养方法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重视道德主体内在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存得此心,勿为事物所胜”,即不为外界环境所左右,不为传统的、固定的观念所支配,而寻求独特的、真挚的道德体验;第二,重视道德直觉,他说:“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这种直觉体验的心理氛围,又是做“深潜缜密”工夫的重要前提。这样,由杨时、罗从彦所传习下来的静的工夫,到了李侗这里达到了顶点,这为朱熹开创新的理论局面创造了条件。
朱熹受师门的影响,也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为此,他提出了以立志、主敬、存养及省察为四大端的修养内容和方法。
他主张学者为学首先要立定志向,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学者大要立志。……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没有志向“直是无著力处”,他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主敬,就是指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主敬,也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总之,李侗是经罗从彦上承杨时之学,下启朱子之学的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
(王庆鹏: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庆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