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佛山崖刻和溪源岩刻记载陈宓莅任时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12
颗粒名称: 一、石佛山崖刻和溪源岩刻记载陈宓莅任时间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192-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佛山崖刻和溪源岩刻记载陈宓莅任时间,儒学子弟不重训诂重义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扬儒家“尽天知性”之说,重视道德修养,许多文人喜欢在寺院中设立自己的读书处,而更多的人则是把大自然当作一部必读的书,“耽山于水,此是高人雅致。”
关键词: 石佛 溪源 莅任

内容

位于石佛山莲花院遗址与修稧洞之间处,有一扇崖刻:“仆到郡几半载,捄遇不给。闻延平山水之胜者,距城十五里曰石佛……清泉、白石、云崖、烟壑……如庐阜、武夷、天台、雁荡……嘉定壬午,莆田陈宓。知事懋功立。”陈宓(1171-1230),字师复,号复斋,莆田人。嘉定十四年(1221)秋冬莅任南剑知州。那时文人雅士的“雅”,追求高尚、脱俗。儒学子弟不重训诂重义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扬儒家“尽天知性”之说,重视道德修养,许多文人喜欢在寺院中设立自己的读书处,而更多的人则是把大自然当作一部必读的书,“耽山于水,此是高人雅致。”自东晋王羲之和名士谢安、孙绰等人聚会绍兴兰渚,在亭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饮流觞修稧,各地文人多有效仿。石佛山修口洞就是此后仿效的一处“景观”。
  溪源庵上殿路旁凤冠岩壁有几行名字题刻,依稀可见有“陈宓、潘柄、杨复、赵师……”因风化所致,字迹残缺甚至难以辨识。又因字小,游人多不以为然,细看可见“壬午”纪年,壬午为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距今已历780余年。四人都是朱熹学生,同门学友。陈宓到任半年,是同学来看望他或同学应知州邀,可以不考。陈宓有诗记录《三月游延平溪源》:
  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鸑一峰耸,相参如有期。
  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我与五士游,正值暮春时。
  修梁四三所,尽得庐阜奇。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陆离。
  贫者反不顾,留为贫窭资。飞雪诵千石,宁为寒暑移。
  触热褦载子,岂知世有斯。题名峻壁间,用惬异日思。
  “昔人卓庵”指萧公卓锡溪源庵。陈宓从“清波映文石”联想“珠玉光陆离”的社会形态,隐指贫富不均的现象存在;看到中岩飞瀑“涌千石”联想瀑布水流量也会因季节产生变化,有的人怎么不知道世上还有寒暑存在呢?或许这就是他“题名峻壁间”的来意,题名纪游,鞭策自己思考做好任内事。朱熹的学生和朱熹一样,理学家亲近自然,关注民生民瘼,纪游诗也抒发恤民情怀。
  上述两处“壬午”纪年交代了陈宓南剑州莅任时间。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宓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