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著述版本考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05
颗粒名称: 李侗著述版本考述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15
页码: 164-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著述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由朱熹开其端,而由后人逐渐增补的《延平答问》系统;二是出现在清初,在《延平答问》增补本基础上再增补、改编而成的《李延平先生文集》;三是拾遗部分,如李侗门人罗博文所编的《延平语录》,以及后人所编的《道南三先生遗书》等。
关键词: 李侗 朱熹 著述 考述

内容

李侗著述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由朱熹开其端,而由后人逐渐增补的《延平答问》系统;二是出现在清初,在《延平答问》增补本基础上再增补、改编而成的《李延平先生文集》;三是拾遗部分,如李侗门人罗博文所编的《延平语录》,以及后人所编的《道南三先生遗书》等。
  据《福建通志》卷六十八(四库全书本)所列,李侗的著述除《延平问答》、《语录》之外,还有《萧山读书传》、《论语讲说》、《读易管见》三种。但这三种书均不见于前人,如为李侗写《行状》的朱熹、写《墓志铭》的汪应辰等同时代的人笔下;在宋人的版本目录书,如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等也不见记载,且《福建通志》不注明材料来源,文献出处不明,故只能录此备考。本文暂且忽略不计。
  一、《延平答问》的版本
  众所周知,述而不作是李侗为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故朱熹说“李先生不著书,不作文,颓然若一田夫野老。”(《朱子语类》卷一〇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他却不曾著书,充养得极好。凡为学,也不过是恁地涵养将去,初无异议。”(同上)但这并不等于他完全不立文字,诸如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一些诗篇,向其师罗从彦书信问疑,为门人答疑解惑而撰写答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所共知的,由朱熹编纂的《延平答问》。
  在宋人的著录中,此书或作《延平问答》。如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五下就作《延平先生问答》一卷,著录云“右延平先生李愿中之语,而晦庵先生所录也。”在《宋史·艺文志四》中,也作“《延平师弟子问答》一卷”。而朱子门人曹彦约在《昌谷集》中,为此书作跋,却题为《跋<延平答问>》。在黄震《黄氏日抄》卷四十三《读本朝诸儒书》中,也是《延平李先生师弟答问》。在明清时期的刊本中,书名基本上都作“答问”,而罕有称“问答”的。
  《延平答问》约编成于隆兴元年(1163)九月。朱熹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春正式拜李侗为师,是其“逃禅归儒”的开端,在其学术思想的发展上,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此后到李侗逝世之年(隆兴元年,1163)为止的短短几年中,朱熹或往延平面学,或书信往来请益。这些往来书札在李侗逝世后不久,即由朱熹编辑成轶,此即《延平答问》一书。
  (一)《延平答问》的宋刻本
  此书自丁丑至癸未(1157-1163)的书札,后附李侗《与刘平甫》书二通,共一卷,乃朱熹手订。最早的宋代刻本,就是一卷本。据考证,此书在宋代凡有三刻。可分为有年号可考和无年号可考的两种情况。此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德明序本。
  1、有年号可考的有两次刊刻:一是嘉定七年(1214)北海王耕道姑孰郡斋刻本。朱子门人赵师夏序称:“北海王耕道,旧读此书而悦之,摄篆姑孰,取之刊之郡斋,以畀学者,其惠宏矣。师夏赞贰于此,因得述其所闻于后,以告同学者,盖丙辰夏夜之言也。……嘉定甲戌三月望日。”(清顺治刻本《李延平先生文集》卷首,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五,四库全书本)摄篆,指代理(知州)官职,掌其印信;姑孰为安徽当涂县治所在地,宋代为太平州州治所;此所谓“郡斋”,即州学,宋时又称当涂郡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现存最著名的宋刻本,就是南宋当涂郡斋刻本,现存国家图书馆,2010年华东师大出版的《朱熹著作宋刻集成》中的《四书章句集注》本,就是以此为底本影印的。其中《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嘉定十年(1217)当涂郡斋刻,经嘉熙四年(1240)、淳祐八年(1248)、十二年(1252)递修;《中庸章句》、《大学章句》,为宋淳祐十二年(1252)刻本。而此《延平答问》比《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初刻之时的嘉定十年(1217)还早三年,可见,当涂的官学刻书是有传统的。而开此传统的,就是嘉定七年(1214)“赞贰”于此的朱子门人赵师夏,和“摄篆”于此的崇奉理学的官员王耕道。“赞贰”是辅佐之意,“师夏赞贰于此”,是说赵氏在此担任州佐(太平州同知),是代理知州王耕道的助手。正是有了他和王耕道在刊印《延平答问》一书所达成的共识,才有此书第一个官刻本的问世。然而,比起后来问世于此的当涂郡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迄今仍存而言,姑孰郡斋刻本《延平答问》的命运不佳.大概到明中叶时,这个刻本就已十分罕见。明末清初时,钱谦益撰《绛云楼书目》,卷二著录说:“《延平答问》一卷,又《后录》一卷。朱子编。王耕道刊于姑孰郡斋,朱门弟子赵师夏识其后,时嘉定甲戌也。盖开板在朱子下世之后。”钱氏之后,此本再也不见藏家著录,可能至迟在清初,已亡佚不存了。
  二是曹彦约川蜀益昌学宫的宋刻本。嘉定九年(1216),由朱熹的另一位学生曹彦约以姑孰郡斋刻本为底本,参校了建阳麻沙本,刻之于川蜀的益昌学宫。曹氏跋云:“《延平答问》一编,始得当涂印本于黄岩赵师夏致道,携度剑阁以示石照度正周卿,因得周卿所藏临川邹非熊宗望录本,与麻沙印本,刊其误而阙其疑,可以传矣,锓木益昌学宫,与四蜀之士共焉。嘉定丙子冬至日后学曹某谨识。”(曹彦约《跋<延平答问>》,《昌谷集》卷十七,四库全书本)嘉定丙子,即嘉定九年(1216),上距嘉定七年(1214)北海王耕道姑孰郡斋刻本不过短短两年时间。
  跋文中所说的从“黄岩赵师夏致道”“得当涂印本”,显然就是赵师夏作序的“姑孰郡斋刻本”,由此可知,姑孰郡斋与当涂郡斋的确是同一所官办学校,一校两名而已。
  跋文中提到了度正和邹非熊。度正(1166-1235),字周卿,合州(今属四川)人,也是朱子门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国子监丞,屡迁礼部侍郎致仕,传载《宋史》卷四二二。邹非熊,字宗望,号竹严,抚州宜黄县(今属江西)人,淳熙进士。历官乐昌县尉、福建汀州知州、广东提刑等。宋景定《临汀志·郡县官题名》、四库全书本《江西通志》卷八十、《广东通志》卷三十九等有他的生平小传。
  曹彦约以同门学友赵师夏当涂印本为底本,又从另一同门学友度正处,得到他收藏的邹非熊过录本,加上宋刻麻沙本,相互参校而重刻于益昌学宫。可见,此书的校对质量,要高过王耕道姑孰郡斋刻本。
  曹彦约(1157-1228),字简甫,号昌谷,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薛叔似宣抚京湖,辟为主管机宜文字。历湖南、江西安抚,迁宝章阁学士。著作有《昌谷集》,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今存四库全书本,传载《宋史》卷四一〇。此书之外,他还在南康军刻有《星凤楼祖本<黄庭经>》。其刻书事迹,拙文《朱子门人刻书考》(《朱子研究》1995年第1期)、《朱子学派刻书与南宋出版》(《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均失载,可作为拾遗补入。
  2、无年号可考的宋刻本,即曹彦约跋中提到的“麻沙印本”。此本虽无具体年号可考,但刊刻在这两个嘉定刻本之前应无疑义。也就是说,宋麻沙印本《延平答问》应是此书的最早刻本。其理由在赵师夏序中可发见端倪。序称:“北海王耕道,旧读此书而悦之”,文中虽然没有像曹彦约跋中那样明言所读的“此书”是何版本,但他所读的就是“麻沙印本”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没有史料表明王耕道也是朱子门人,他从朱熹手中得到稿本的可能性不大,而只有刻本流通的广泛性,才有可能让他得到这本书,故所读的“此书”版本很可能就是“麻沙印本”。
  从成书时间来看,朱熹《延平答问》编成于隆兴元年(1163)九月之后,一直到嘉定七年(1214)问世,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不可能一直没有刻本,而这个“麻沙印本”,应该是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硕果仅存的记录,时间而且可能在朱熹在世的时候。以朱熹与建阳麻沙、崇化书坊的密切关系(参拙文《朱熹与建阳刻书》,《福建学刊》1995年第1期),此书最早在此刊刻,应是顺理成章之事。
  除以上三个刻本之外,宋代可能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即廖德明序本。宋人黄震《黄氏日抄》卷四十三《读本朝诸儒书》(四库全书本),记《延平李先生师弟答问》说:
  此书文公所亲集延平之学,以涵养为功夫,以常在心目之间为效验,以脱然洒落处为超诣之地。文公之问多本《论语》,多先孝弟,此皆学者所当熟味。序此书者廖德明,载文公之言谓“先生隐居不仕,燕闲体察默而成之,非他人能及。若夫经纶天下之大经,措诸事业,时有劳逸之殊遇,故二程因发明‘敬’字,合内外贯动静,敬附录云。”
  廖德明,字子晦,号槎溪,顺昌县人,也是朱熹的一位著名弟子,黄震所抄录的这一段廖德明序,在现存所有版本的《延平答问》中均没有出现,所以应该是以上三个宋刻本之外的又一版本。且不太可能是抄本,而应该是廖氏的序刻本。《宋史·廖德明传》记载说,廖氏“在南粤时,立师悟堂,刻朱熹《家礼》及程氏诸书。公余延僚属及诸生亲为讲说,远近化之。”这无疑是说,他是一个有刊刻朱熹著作经历的弟子,故完全有可能将此书刊板印行。
  (二)《延平答问》的明刻本
  北海王耕道姑孰郡斋刻本、曹彦约益昌学宫刻本和宋麻沙本,以及廖德明序刻本均久佚不存,明弘治间,先后有延平郡庠本和周木严陵郡本问世。
  周木,字近仁,江苏常熟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据周木自序,他早年为寻访此书“遍求于人而不可得”。成化二十一年(1485),他上请朝廷,请校颁李侗的著作,以“羽翼正学”,未能实施。六年之后,他得到了“延平郡庠近刻本而读之”,但此刻本错误很多,所谓“承传舛讹,益增疑惧!”如此又过了三年,“始求得嘉定间刻本而校正焉。比近本既多后录,而复僭为补录,以附于后,刻之严郡,传示将来。弘治乙卯(1495)夏四月既望后学琴川周木序。”序中没有说明所“求得嘉定间刻本”究竟是姑孰郡斋本还是益昌学宫本,但从与周木本一脉相承的明李习刊本,以及此后所有的清刊本中,均只有赵师夏序而无曹彦约跋来看,他所采用的底本应该是姑孰郡斋本。
  所谓“刻之严郡”,指的应该是严陵(今浙江建德),因弘治间周木正官浙江右参政,在此期间,曾在杭州建万松书院,在绍兴复修绍兴府儒学,故严陵刊刻《延平答问》作为他复兴理学的系列行动之一,应是一以贯之、顺理成章的事。《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三载其事迹云:“周木,字近仁,常熟人。成化乙未(1475)进士,历官河南布政。生平究心理学,晚尤好易。所画诸图,因羲文邵子之所命者而衍之,其于洪范所陈配合,皆有伦类。居家冠婚丧祭,悉遵古仪注,学者称勉思先生。”(四库全书本)
  周木刻本与宋刻本的区别是,多了一卷由周木辑录的《续录》,周氏将此称为“补录”,即序中所言的“复僭为补录,以附于后”,而在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一和《明史·艺文志》中均作《续录》。
  遗憾的是,周木刻本和在他序中提到的“延平郡庠近刻本”现均不存,好在明正德八年(1513)李侗的十四世孙李习以周木刊本为底本,在延平刊刻行世。只是正德本今仅北京大学图书馆存,而且只是一个残本,所存仅《后录》一卷、明周木辑《补录》一卷。李习跋云:
  紫阳朱夫子受学于老祖文靖公之门,尝以平日答问要语编录成书,流布天下。惜夫迭经翻刻,字多舛讹。近荷琴川周大参公详校,始复其正。大父仲质公由乡进士判无为州,先君天瑞公领南畿乡荐,拜瑞金令,俱欲刊此而未就。习幸知广州府幕事,适家居,取周公校正本重新绣梓,与四方学者共之。庶延平垂教之意不泯,朱子尊师之心有在,而先人之愿亦得以少遂矣。正德癸酉春正月十四世孙李习拜识。
  嘉靖《延平府志》卷十四《选举志》载李习事迹仅以下寥寥数字:“李习,广州府知事。”
  李习刻本之后,又有万历熊尚文刻本行世。
  熊尚文,字益中,江西丰城人。从学于丰城徐即登,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万历三十七年(1609)官福建督学,在延平刻印朱熹辑《延平先生答问》一卷《附录》一卷,国家图书馆有存本。自序称:
  适承乏校闽,以属先生乡井或有家乘可采。乃两载博搜,仅得《师弟问答》及《续录》中互见一二耳。……不佞用是稍加为编校,首以问条,次及酬答奥义,又次及二录中所摘出之霏玉碎金,汇成一集授梓。……万历己酉春仲月后学丰城熊尚文书于知本堂。
  只因有“知本堂”三字,有的版本目录将其著录为“书林熊尚文知本堂”,这部官刻本,竟被误以为是明建阳书林的坊刻本。
  (三)《延平答问》的清刻本
  清代,《延平答问》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康熙四十五年(1706)延平知府周元文刊本。扉页题“紫阳朱子辑延平李先生答问”、“延平府署藏板”。与此前的版本不同之处在于,此书增加了清雍正间延平训导毛念恃所编《杨罗李朱四先生年谱》。
  周元文,字洛书,号济庵,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任延平知府。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福建延平知府调补台湾府,“居官廉正,奸胥猾吏畏若神明。置义学田以赡寒士,按月课试,悉心鼓舞。岁荒详请题免租课十之三,定斗斛革火耗,一切措置悉本实心,台湾民至今犹思其德。崇祀本府名宦祠。”(《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六,四库全书本)
  周元文在此书序中说:“元文守延三年,求先生之遗书,散佚不可卒得。偕其后人再三购求,得《延平答问》一书,乃朱子之所辑。……元文疏陋,不能阐发其精蕴,而幸官于斯土,知理学之所归,得此书于榛芜之余。原板既不可得,而仅存之本已破碎,不可收拾。惧其湮没不传,敬付之梓,以俟凡百君子之探索焉,是为序。时大清康熙丙戌清明日,中宪大夫知延平府金州周元文谨识。”
  此书刊刻三十年后,乾隆元年(1736)武平钟紫帏来南平县任训导,“凡属先贤苗裔,俱与订交。得先生二十一代裔孙元璋者,询及《延平问答》之书,旧版虽存于祠后御书阁内,中有散失。……详加检阅,计其缺略者三十篇。因不惜捐俸,偕其裔孙元璋重镌补阙。”(钟紫帏《清乾隆补刻本延平问答跋》)此书完工于乾隆四年(1739),此即清康熙刻乾隆补刻本之由来。
  乾隆补刻本之后,又有延平府张其曜光绪刊本问世。张其曜,字小舫,浙江绍兴人氏,于光绪二年(1876)五月从宁德知府调任延平知府,同年秋季,因此书“板藏郡城李先生祠,历年既久,蚀阙遂多。其曜忝守是邦,大惧前贤遗训或致残失也。”(张其曜《清光绪延平府刻本延平答问跋》)因请诸道宪、南平县令等,筹资重刊。此书后又经继任知府张国正于光绪五年重印《延平李先生师弟子问答》,现存的多为张国正重印本。
  除以上单刻本之外,《延平答问》一卷、《延平答问后录》一卷在清康熙间还被收入丛书中,刻本有康熙间御兒吕氏宝诰堂重刊《朱子遗书》本,光绪间贺瑞麟刊《西京清麓丛书》本《朱子遗书重刻合编》;钞本有乾隆间《四库全书》本。
  (四)《延平答问》的日本刻本
  《延平李先生师弟子答问》二卷《后录》一卷,于明代东传至日本,于日本正保四年(1647)被日本刻书家所翻刻。对日本朱子学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学者贝塚茂树在《朱子与仁斋》一文中说,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儒学家伊藤仁斋(1627-1705)21岁时阅读到朱熹编的《李延平答问》,对朱子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复读了好几遍,连书都翻破了,据说这是他接受宋学的动因。”(原载《日本思想大系月报》第16期,东京岩波书店,1971年9月)
  二、《延平文集》的版本
  清代以前,李侗的著述都以《延平答问》行世,而无“文集”之名。到了清初,出现了题为《李延平先生文集》的刻本。最早的是顺治十一年(1654)李孔文在延平刊刻的五卷本。此本即《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四所著录的《延平文集》三卷《附录》二卷。
  李孔文(1609-1662),字葆初,号鹏飞。清初延平府永安县人,因从军而侨居江苏吴门。他是宋儒李侗的二十世裔长孙。顺治十一年(1654)在延平刻印宋李侗撰《李延平先生文集》五卷。
  延平李侗研究会存《剑津李氏家谱》钞本,载李孔文之子宗显撰《葆初公传略》,载其生平颇详,可补史志之载缺。移录于下:
  先君讳孔文,字葆初,号鹏飞。必荣公次子也。年十五失怙恃。喜读孙吴韬略,善骑射,杖策游东粤。中崇祯丙子科武闱副榜。初任军门守备,转游击,擢孝陵卫团练参将。会鼎革,谒豫王札,授水师都司,实授江南操院,赏功游击,委官粮饷一应加派,尽行汰革。民间有“赏功李爷不要钱,收租大耗全蠲免”之歌。湖广湖花山山寇作乱,奉命征剿,屡建奇功。值福建未靖,操院升浙闽总制,督师南下。先君弃官随征。招抚延平沙、尤、永三县。是时投诚官兵多拘执营伍,独输诚,先君尽给照身归乡乐业。路逢骷骨,出赀掩埋,时人德之。海寇数踞,奉命招抚,先君捧圣旨入海,指陈利害,勒令归降,逆颇有顺意,为协从所阻,先君入都复命,逢圣旨购求遗书,为远祖文靖公请袭,蒙礼部批本省督抚投进,候命未下。
  先君以武将起家,戎马中手不释卷。至会宾客,恂恂若儒者,尤敬重文士。翻印《延平文集》行世。复修祠庙,纂辑族谱。万历己酉生,年五十四,康熙壬寅卒。
  此本卷一、二为《答问》,卷三为书八篇、行状一篇,诗三首,均李侗所撰。后有附录22则,为后人所撰。卷四为朱熹撰《行状》、《宋史·李侗传》、祭文、挽诗、朱熹《竹林精舍告先圣文》、汪应辰撰《墓志铭》。卷五为宋、元、明三朝的请谥文、书院记、祠记等。
  卷首有宋赵师夏、明弘治周木两篇旧序,其后有清周亮工序,题琅玡后学李佐圣、尼山嫡派后学孔兴训、南兰陵后学季芷、吴郡后学何棅、古娄后学盛交泰、延平后学林润芝和袭封衍圣公孔兴燮等序,共八篇新序,述李氏刊此书原委甚详。周亮工序云:“先生生平不务著述,卒后,考亭辑其问答遗言。厘为三卷,传之四百余年,岁久弗戒于火。其裔孙葆初,向侨吴门,以参戎入闽,修葺祠宇,重锓之,以惠后学,而以其别集二卷,附之于后。适余行部剑津,因得而稽阅之。”
  《四库全书总目》有两处提到此书,均持批评态度。一条是在卷一百七十四《延平文集》的提要中说:“宋李侗撰。侗有朱子所辑《延平问答》,已著录。此本乃侗裔孙葆初更汇诗文一卷附缀于后,改题此名,故《宋志》不载。前三卷均标曰朱熹编,其实朱子惟编《问答》,未编诗文,特借以为重耳。后二卷为附录,则朱子所为《行状》之也。”
  检阅此书,与馆臣所说有所不同,不止是“前三卷均标曰朱熹编”,而是五卷每卷前均题“宋门人元晦朱熹编、同邑后学林润芝汇辑,宋后学赵师夏校、裔孙光熙辑甫氏、明后学琴川周木校、二十代裔长孙孔文重订梓”。
  另一条在卷九十二《延平答问》提要中说“后侗裔孙葆初,别掇拾侗之诸文,增入一卷,改题曰《延平文集》,且总题为朱子所编,殊失其旧。今仍录原本,而葆初窜乱之本别存目于集部焉。”
  此书的主要编纂者应是延平林润芝。他在卷首《李延平先生文集小引》中说:
  予既服膺先生斯道,每叹斯集之废阙。手录一编,订其讹舛,分其卷帙,广其见闻,贮之笥中,拟付枣梨。予友葆初君于从戎之际,皇皇于谱牒之是求,乃又殚心于文章理学,亟求镌以垂来祀,其志洵足尚矣。予嘉其请而乐观厥成,因系一言于简末。……顺治癸巳长至日同邑后学林润芝延年氏敬书。
  林氏的用心良苦,但限于学识,在“分其卷帙”的处理上,殊为草草。《答问》为朱熹手辑,本不应改动,却将《答刘平甫》二书,移至卷三;卷三书八篇、行状一篇,诗三首,均为李侗本人所著,后面却又收后人所撰附录22则。较好的作法是,此附录22则应全部移到卷四,与其他后学所撰编为两卷作为《附录》,真正成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四所著录的那样《延平文集》三卷《附录》二卷。更为重要的是,朱熹只编有《答问》,而未编文集,而在全书每卷前均题“宋门人元晦朱熹编”;周木只编有《延平答问续录》,也与文集无关,在全书每卷前也题“明后学琴川周木校”;如此标示,有违基本的史实,其实大可不必。
  以“文集”为书名的刻本,还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谊堂全书本《李延平集》四卷,现存为清同治五年(1866)福州正谊堂重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就是据此排印的。
  此本的编排有条有理,远胜于李孔文刻本。卷前仅有张伯行一序,后为《目录》、《宋史本传》和《年谱》。卷一所有内容均李侗本人所著。分别为书信八通、《吴方庆先生行状》、诗三首。卷二为答问上,卷三为答问下。卷四为附录22则,加上朱文公撰《李先生行状》、朱文公《祭李先生文》、朱文公《祭李先生诗》等。全书既名《李延平集》,就不是朱熹的《答问》原本,所以也就不提朱熹所编,这是此本胜于李孔文刻本之处。
  三、拾遗部分
  这部分主要有罗博文编的《延平语录》,和后人所编的《道南三先生遗书》。
  罗博文(1116-1168),字宗礼,一字宗约,南剑州沙县人,罗从彦从孙,从李侗学,得伊洛所传之要。以祖父罗畸恩荫补将士郎,历官福州司户参军、静江府观察支使。吏部侍郎汪应辰任广西制置使,辟为参议官。在任上,“取河南程夫子之遗文,与他名臣论奏纂述之可以垂世者,募工锓板”(朱熹《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赐绯鱼袋罗公行状》,《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朱子全书》本)。遇张载家人流落蜀地,贫不自振者,安置于府学。“士大夫游宦蜀土,贫不能归,或不幸死不克葬者,公皆出捐俸金以振业之,赖以济者甚众。”(同上)任满,以主管台州崇道观而归。卒后,朱熹为其撰《行状》,叹其“不及大为时用,又伤吾道之不幸而失此人也。”(同上)
  罗博文编纂的《延平语录》,据黄震《黄氏日抄》卷四十三记载,名为《钦佩录》。黄氏说:“其所载多高深,间又造语如诸子之立论者,视朱文公所编《答问》似不同。姑录其便初学者一二。”文中仅录两条:
  罗先生少从审律先生吴国华学从见龟山,乃知旧学之差,三日惊汗浃背。曰:几枉过了一生,于是谨守龟山之学。数年后,方心广体胖,以践履为闻知。
  人之持身当以孔子为法,孔子相去千余载,既不可得而亲之,所可见者独《论语》耳。
  这几条语录,特别是“惊汗浃背”一条,后被《宋史·罗从彦传》、明初胡广编《性理大全书》等书采录,广泛地被后人所知。
  《道南三先生遗书》十一卷,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五所著录:“不著编辑者名氏,摘录杨时、罗从彦、李侗三家语录及杂著。杨氏四卷、罗氏六卷、李氏一卷,三人皆南剑州人,疑其乡人所编也。《千顷堂书目》载莆田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端仪,有《道南三先生遗书》,或即是编欤?”因此本原书未见,备此以俟再考。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彦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