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李侗之一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200
颗粒名称: 朱熹与李侗之一二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7
页码: 148-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与李侗的传统教育详情。
关键词: 朱熹 李侗 孔子 天道 子贡

内容

朱熹在为其师李侗所撰写的《行状》中说,随着李侗过世,“龟山之所闻于程夫子而授之罗公者,至是而不得其传矣”:(朱熹《李先生行状》,见《李延平集》卷四,第59页,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意味二程—罗从一彦李侗……的道统传承中断了。然而,毕竟由于朱熹自己“蒙被教育”,“听其言观其行而服膺焉”既久又详,所以终能“得其远大者”。(同上)
  下举二事以议论之。
  (一)看喜怒哀乐未发
  “静中体认(喜怒哀乐)未发”是从杨时往下的道南学派的一个重要思想,曾被认为是传心之秘诀,对理学学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朱熹说:“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答问下》,《李延平集》卷三,第51页)
  朱熹说“龟山门下”,用意十分明白,就是不包括杨时本人而从李侗老师罗从彦算起。因为杨时虽然已强调身体、心验、默识“至道”,但还没有严格意义的“静中体认未发”之说。所谓“大本”即“中”,在“中”之时人之喜怒哀乐未发,如果能于静中体认到此“末发”时的气象,则人之处事应物的日常生活实践,便能自然中节,无过与不及之差。故对于人之心性修养来说,此一“指诀”也就至关紧要,并成为李侗教人授学的主旨所在。朱熹于此应当是有深刻的体会,所以他才以此来概括李侗学术的根本。
  静中体认未发,按朱熹所说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当然这从罗从彦传下来时就是如此。所谓“先生(罗从彦)令愿中(李侗)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不惟于进学有力,亦是养心之要。”(《问答》,《豫章文集》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5册,第763页)
  未发之“中”作何“气象”,实际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毕竟包含“进学”和“养心”的双重内容,二者之间是一体互发的关系。理学家体验未发之中的心性锻炼,是一种追寻哲学本体和提升道德境界的综合进程。而按朱熹的记述,李侗自己就是这种静中体认未发工夫的坚守者和收获者。所谓“讲诵之余,危坐终日,以验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如何,而求所谓中者。若是者盖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真有在乎是也”(朱熹《李先生行状》),所以需要在正襟危坐中去进行体验,是因为“末发”本来是“人生而静”时的先天本性,人要想在无处不动的后天世界去追溯未发之本,就只有静身定心方有可能。
  当然,对李侗坚守“静坐”也需要正确看待。故朱熹对于学生专门讨问“静坐”工夫便不以为然。他认为,“静坐理会道理,自不妨。只是讨要静坐,则不可。理会得道理明透,自然是静。今人都是讨静坐以省事,则不可。”(《语类》卷一百零三,第2602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静坐“这事难说”,弟子们有疑惑也属正常。但关键要了解静坐只是手段,目的在“理会道理”,如果丢掉目的而只图静坐省事,以为只此便能进达本体,则完全走偏了方向,固不可。
  不过,从道学的系统来说,自程颐以下到李侗、朱熹,不同学派和学者对如何恰当理解未发、已发及其工夫本来存在着争议。朱熹记述说:“李先生教学者,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气象为如何?伊川谓既思即是已发。道夫谓李先生之言,主于体认;程先生之言,专在涵养。其夫要实相表里。”(《答问下》,《李延平集》卷三,第49页)
  朱熹将李侗对学生的教诲回溯到了程颐。“既思即是已发”是程颐初期的观点,意味凡心(思)皆指已发,而未发则属于性体一方,故不存在静(已发)中体认未发的问题。人所能做的,只是涵养心之发用而令其中节。尽管程颐后来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但当时湖湘学派坚持的正是这一立场。黄道夫是朱熹的学友,他已觉察出李侗所讲与程颐有差,即不认同后天只能涵养,而以为是可以体认先天未发的本体——“中”的。但朱熹显然不认可只抓取体认本体一面,而是强调“体认”本体与“涵养”发用双方均不可缺,应当相须并重。
  与此相联系,朱熹对李侗重静坐体验而不重读书的教法便提出了批评。他说:
  《正蒙》、《知言》之类,学者更须被他汩没。李先生极不要人传写文字及看此等。旧尝看《正蒙》,李甚不许。然李终是短于辩论邪正,盖皆不可无也。无之,即是少博学详说工夫也。(《语类》卷一百零三,第2602页)
  张载的《正蒙》与胡宏的《知言》虽然是不同学派的代表作,但在体例上较为相似,在李侗、朱熹的时代有广泛的影响。对于李侗来说,既然是倡导静中体验未发气象,不让学生阅读此类著作也就不值得奇怪。但朱熹作为著作大家,涉猎广博是他治学的一大特点,而不读书则学识偏狭,既无法回应和批驳佛老的挑战,也更不可能体认到天理本体。联系到《正蒙》、《知言》的内容,中心是为阐明太虚即气和以性为本,不读则不足以引发对形上本体的兴趣。那么,朱熹就必然要修正老师的主张。
  (二)“性与天道”能否言说
  李侗轻视读书,但又不是完全弃之不顾。比方《论语》他便愿看。李侗读书重在“自明”,无意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所以朱熹多次提及其师“不著书,不作文”,“凡为学,也不过是恁地涵养将去”。(同上,第2601页)
  所以如此,除了李侗治学以静坐体验为主之外,一个重要的理由,便是“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圣人所谓“性与天道”的精义本来不是通过感知所能获取的。
  “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是由子贡所述而在后来学者反复讨论的问题,到宋明时期则进一步成为理学本体论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李侗云:
  大率今人与古人学殊不同,如孔门弟子,群居终日相切磨,又有夫子为之依归,日用间相观感而化者甚多,恐于融释而脱落处,非言说可及也。不然,子贡何以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耶?(《答问上》,《李延平集》卷二,第20页)
  李侗对时人以读书为事颇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孔子门下并没有开出这样一条道路。譬如子夏就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竭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古人”治学立足于道德践履,孔门弟子日夜相互切磨,又有孔子言行作为最后的校准,所以能够在耳濡目染之中自然进步。但是,孔子门下所以能够日用间“相观感而化”,一个重要的缘由是担心自己对孔子言行的解释体悟会有脱漏,更何况孔子的德行示范本来就不是言说可及的。李侗以为,这就是子贡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的真意所在。
  那么,子贡所谓不得闻“性与天道”,在李侗看来就不是弟子未能得闻,而是因为它本来就不能够得闻。联系到孔子“予欲无言”的思维导向,朱熹分析说,程颢、杨时以为此语乃是“为明人而发”的观点并不妥当,因为认为此处“从圣人前后际断,使言语不著处,不知不觉地流出来,非为门人发也”(《答问上》,《李延平集》卷二,第23页),即孔子有意断掉言语而促使弟子在“无言”的状态下自然指向深层的道理。当然子贡此时尚不能有所领会,仍然遵循的是由言语而闻知讲说道理的一般思维,所以孔子再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继续发明。
  到后来,子贡终于明白了孔子的深意,“方是契此旨趣”,发出“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感叹。在这里,朱熹把孔门弟子的颖悟程度分成了三个等级,子贡居中,“颜、曾则不待疑问,若子贡以下,又不知所疑也”。(《答问上》,《李延平集》卷二,第23页)颜回、曾参不会有“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的疑问,因为他们已完全能融会体认孔子之要旨;子贡则是由疑惑而知道,再往下则根本不能有所领会,不能够进达性与天道的本体的领域。
  李侗虽大体认可朱熹所说,但又认为过于绝对,指出:
  但云“前后际断,使言语不著处,不知不觉地流出来”,恐不消如此说。只玩夫子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数语,便见气味深长,则“予欲无言”可知旨归矣。(同上)
  李侗因为强调静中体认未发气象,主张处事应物自然中节,对于“前后际断”的类似禅门顿悟式的方式自然不能赞同,而主张于孔子言语中默识玩味,心融气通,终能得其旨归。
  或许是因为李侗的教诲发生了作用,朱熹后来实际上放弃了“前后际断”之类禅学色彩浓厚的说法,但又认定性与天道是必须要通过言说才得以闻知的。故对于学生提出的“子贡是因文章中悟性、天道,抑后来闻孔子说邪”的疑问,他明确肯定“是后来闻孔子说”。(《语类》卷二十八,第726页)从而,他虽在一定程度上还认可“性与天道便在这文章里”、“文章亦性、天道之流行发现处”之类说法,但从根本上讲,他是不同意的,以为这是“学禅者之说”。他云:
  (文章)固亦是发现处,然他当初只是理会文章,后来是闻孔子说性与天道。今不可硬做是因文章得。然孔子这般也罕说。如“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因系《易》方说此,岂不是言性与天道?又如“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岂不言性与天道!(同上)
  朱熹以《易传》所引孔子之语作为例证,说明“性与天道”在孔子不是不言而只是罕言。因为孔子要说明《易》,就不得不对此有所发明。与此相应,朱熹认为像“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一类言说,也都是孔子对“性与天道”论的阐释。(同上)那么,他先前对子贡最终能体会到孔子“无言”的意旨的解说,也就要做出调整,即认为那只是子贡学业不精而只知道“理会文章”时的状况。后来子贡才能长进,便会与孔子有“性与天道”思辨的相关交流,从而也直接听到了孔子这一方面的言说。
  朱熹观点的变化,在于他认为倘不如此,“孟子也不用说性善”了。性善论的前提,是性本身的现实存在,然后才可能认定性为善,若“性”都不言而须从文章中去体会的话,那“善”的实在性又从何体现呢?朱熹成型观点的基础,在于认定善者“本然之性”,“若善底非本然之性,却那处得这善来”?(同上,卷一零一,第2586页)当然,性善之类的话题,在朱熹这里,孟子也只是“大概”说出,因为孟子并没有从天道生生的源头为他的“性善”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又不如《易传》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对“性与天道”的界定来得妥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哲学院。此文原载《朱子文化》2008年第3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向世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