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贫乐道”的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99
颗粒名称: 二、“安贫乐道”的生活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144-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追求的是孔颜、曾点那样的人格境界,只有这种境界才能“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所以朱熹怀着一颗“平常心”安于平易的生活,做一个“安贫乐道”的儒者。
关键词: 朱熹 圣人 自然 平淡

内容

朱熹追求的是孔颜、曾点那样的人格境界,只有这种境界才能“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所以朱熹怀着一颗“平常心”安于平易的生活,做一个“安贫乐道”的儒者。
  朱熹的高足黄榦在为其所作的《朱子行状》中就这样描写朱子,“其自奉则衣取蔽体,食取充腹,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人不能堪,而处之裕如也。”(《勉斋集》卷三十六,四库全书本)可见朱子对吃饭、穿衣、居住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自足就好。淳熙三年,朝廷嘉奖廉退人士,委派朱熹掌管武夷山冲佑观,对朱熹的评价是“朱某安贫守道,廉退可嘉”。(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一下,《丛书集成》本)朱熹在身陷庆元党禁的时候,面对艰难险阻,朱子依然保持着心灵的安逸,“写得十数本分朋友,藏在名山,即此身便是无事人,不妨闭门静坐,作粥饭僧,过此残年矣。”(《朱文公集·续集》卷一)当别人问起朱子为什么要这样的“安贫乐道”,朱子回答道:“生计逼迫非常,但义命如此,只得坚忍耳。”(同上)时刻把圣贤之道牢记于心,在平易的生活中自得其乐。
  朱子在武夷山著书教学的时候,时刻都在向人宣传“安贫乐道”的精神。南宋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里就记载:“胡纮谒考亭先生于武夷,先生待学子惟脱栗饭,至茄熟则用姜醯浸三四枚共食。胡之至,考亭先生遇礼不能殊。”朱子的生活没有大鱼大肉,只有粗茶淡饭,对弟子和来客都是一视同仁,不铺张浪费,不过分需求,吃饱即可,可以看出朱子在向每个人灌输着“安贫乐道”的精神。为了让自己的弟子们也体会到这种精神,在建设武夷精舍的时候,他拒绝了时任福建军帅赵汝愚派兵前来帮助修建(《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七)和一些富有的朋友出资馈赠的好意(《朱学论集》)。他亲自带着弟子们搬运砖瓦、砍树挑水建立起了武夷精舍,朱子想通过劳动来让弟子们体悟孔颜的乐趣。当武夷精舍建成后,朱子在他的《武夷精舍杂咏》诗中就写道:“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朱文公文集》卷九)
  朱子对粗茶淡饭的生活有着深切的热爱,“既又留连竟日,高语不倦。虽疏食菜羹,相与共之,略无厌怠之色。”(同上,卷三十五)交友论道,饭菜越简单越好,简单之中体现圣人之道。清人褚人获在他的《坚瓠集》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朱熹任秘阁修撰时,一次去看他女儿和女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眼噙愧泪。女儿的心思,朱熹早就看出来了,便神情肃然地说:“俭朴度日,是我们的好家风。”饭后,他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饮时。”女婿归来,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备受感动,即把该诗贴在墙壁上,当作座右铭。还有关于“圣交堂”(麦饭堂)的故事:宋朝名士徐大受与朱熹一见如故,贫穷的徐大受用葱花汤和麦饭来招待朱熹,虽然吃的很简朴,但二人却很高兴,一时传为佳话。从这两则小故事可以看出朱熹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安于内心的平静,不奢望,只要过得自在,无所谓生活的艰苦。
  正因为朱子倡导“安贫乐道”的生活,所以他的“存天理,灭人欲”一直受到人们的诟骂,被认为是“以理杀人”的工具,其实是人们误解了朱子。“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在朱熹看来,虽然孔颜的生活很艰苦,但还是离不开“一箪食,一瓢饮”,吃饭喝水是人正常的需求,就连孔颜也不例外,朱熹看重的是怀有“平常心”的安逸生活,是自得自乐的生活,“人有语导气者,问先生曰:‘君亦有术乎?’曰:‘吾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如斯而已矣。’”(《近思录》卷十三《异端之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20页)节制欲望、静心定气,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才能长寿。“礼贵得中,奢易则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论语集注·八佾》)追求奢侈只会铺张浪费,过分的节俭只能使人显得太简朴。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文质合一”才是君子。朱熹认为太浪费、太节俭都有失于中,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所以朱熹把“安贫乐道”的生活当做“中庸之道”的范例,人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个标准,做到这个标准才是心灵的解脱,“私欲既去,天理流行,动静语默日用之间无非天理,胸中廓然,岂不可乐!”(《朱子语类》卷三十一)这样的人生才是至乐至极。
  (许卿彦: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研究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卿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