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平淡”的向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98
颗粒名称: 一、对“平淡”的向往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5
页码: 140-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心目中最伟大的“浑然天成”的圣贤气象是对“平淡”的向往。
关键词: 朱熹 圣人 自然 平淡

内容

孔子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朱熹认为“仁”是温和平静的,要成圣成贤,就要保持内心平静而体悟天地之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朱子语类》卷五)人只有在“静养”当中才能沉思,只有在沉思当中才能贯通天地、通达宇宙。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休闲与沉思不可分割,休闲的人是沉思者、思想家;休闲与幸福紧密相连,只有休闲的人才是幸福快乐的。”休闲是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心灵的安逸,朱熹认为这是自然平易的过程,“圣人之言坦易明白,因言以明道,正欲使天下后世由此求之。”(同上,卷一百三十九)圣人的语言是简易明白的,说出来的道理也是简单明了的,“圣贤之言,虽欲已,得乎?然其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近思录》卷二《为学大要》)圣贤之言说也说不完,一旦说出来就是很简单的话语,但包含了天下的道理。圣人之所以说得这么简洁就是让后人明白“道”是简简单单的,宇宙的规律、天地的道理也是简单平易的,不需要把浅显易懂的道理弄的晦涩难懂,这就是“平淡之功”,心灵的安逸就在于“平淡”。朱熹以《易经》作为例子来说明平易的道理,“大抵《易》之书,如行云流水,本无定相,确实说不得。……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开口便是道理。”(《朱子语类》卷七十六)在朱熹的文章、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平淡”的倾向,“自少至老,手未释卷,属文不事雕刻而豪健峻整,指意明白,为诗平淡幕乐天,而浑厚庄栗,又自类其为人。”(《朱文公集》卷八十八)朱熹不赞同刻意雕琢,倡导平淡而乐天,“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论语集注》卷八)“但将正意由辞出,此外徒劳苦用功。”(《朱子学归》卷二十三)写文章不要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笔的精细,而是要简单明了、直抒胸臆,让人通俗易懂,朱熹用科举考试来说明“平淡”的道理,“科举文字固不可废,然近年播弄得鬼怪百出,都无诚实正当意思,一味穿穴旁支曲径以为新奇。……此是今日莫大之弊。”(《朱文公集》卷四十九)刻意追求新奇的文风是有悖于自然平淡之理的,圣人之道无外乎是“自然而然、自得自适”,不去强求,“且谓之自得,则是自然得之,岂有强求也哉!”(《朱子语类》卷八十一)“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近思录》卷二《为学大要》)用“博闻强记、巧文丽辞”来修饰文章的人,很少有能学到圣人之道的。朱子很是提倡“平淡自摄”而“真味发溢”(《清邃阁论诗》),只有心如止水、心如明镜才能达到感情的真实流露,这样平和淡泊、意味深长的生活方式才是精神状态的最佳体现。
  “平淡”之中体现着“自然”的趣味,因为只有怀着“平淡心”,人才能保持宽松的心态,消除物我的隔阂,融入自然,体悟天理,“须放心宽快公平以求之,乃可见道。况德性自广大。”(《近思录》卷二《为学大要》)把心态放的宽松平和才可以“见道”,德行也会自然而然的广大,“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同上)以宽松的心态来推广你的心就能与天地万物同体,未能一体那是心有隔阂,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只有心胸开阔才能包容天地。人只有心灵得到释放,和自然相和谐,才能体会到“平淡”的休闲意味,因为最伟大的圣人是“浑然天成”、“无迹”不矫揉造作而自然而成的“合内外,平物我,此见道之大端。”(同上)消除了内心与外物的界限达到了“物我同一”,这才是“道”的显现。所以朱熹十分钦佩那些超凡脱俗、接近自然的古人们,因为他们的文风都体现着“平淡”,在“平淡”中乐天知命。
  若但以诗言之,则陶渊明所以为高,正在其超然自得,不费安排处。(《朱文公集》卷五十八)
  渊明诗平淡处于自然。(《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朱熹认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是最高的,因为陶渊明真正的做到了与自然相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自由的境界,这种“超然自得”是超越了自我,与“天地同心”了,他的诗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自然的趣味”。
  因言:“《国史补》称韦(指唐朝诗人韦应物)‘为人高洁,鲜食寡欲。……其诗无一字做作,真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同上)
  韦应物的诗“高洁”、“自在”,没有任何做作的表现,所以朱熹十分喜爱韦应物诗中所透露出的圣贤气象。
  放翁之诗读之爽然,……初不见其著力处而语意超然自足不凡,令人三叹不已。(《朱文公集》卷五十六)
  陆游的诗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去修饰,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超然不凡的气势,着实让人赞叹不已,朱熹十分欣赏陆游的“立意高远,旨趣幽深”。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里说过:中国哲学是从直观出发,不区分有无,所以中国古代的作品很多都是语言暗示,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所以朱熹一方面认为“平淡”是“自然的趣味”,另一方面认为“平淡”当中透露着圣贤的“精微大意”。“来书所论平淡二字,误尽天下诗人,恐非至当之言,而明者亦复不以为非,是则朱熹所深不识也。夫古人之诗,岂有意于平淡哉?”(同上,卷六十四)在朱熹看来,古人的文章在“平淡”中体现着高超的不平凡之处,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隐含之意,悟得这隐含之意,就能悟道。“其味虽淡而实腴,其旨虽浅而实深”(同上,卷五十九),“平易之中,其旨无穷”(同上,卷三十五),“平易处有精深处”。(同上,卷三十九)圣人用语简单含蓄,但其丰富的内涵则是无穷无尽的,“此人复问《论语》中‘要切’是何语?先生云:皆要切,且熟读可也。此语甚有味,乍看似平淡没可说,只平淡中有味,所以其味无穷。”(《朱文公集·续集》卷六)要在“平淡”之中细细品味,方可琢磨出圣贤的“精微大意”。在朱熹看来,这种“玩味”的方法不仅不是枯燥无味的,反而是一种乐趣,是在“平淡”之中寻求快乐,“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熟玩味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于名上理会,如此只是讲论文字。”(《近思录》卷三《格物穷理》)学习圣人之道不可从概念语言上去理会圣人的意思,必须要反复玩味圣人气象,理会字里行间的隐含之意。“平易从容不费力处乃有余味”(《朱文公集》卷八十三),归于“平淡”给人一种“举目青山出,回首暮云远”的意境享受,“平淡”中表现着“自然”,心灵不再受到羁绊,以一种安逸的心境来体味生活,朱熹对此写诗道:“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同上,卷五)“自在、自得、自然、自适”,这才是朱子心目中最伟大的“浑然天成”的圣贤气象。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卿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