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静中”体认功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96
颗粒名称: 三、“静中”体认功夫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136-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的“静中气象”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诸多文化蕴涵,“静中”体现的是存养格致功夫,“气象”是存养格致功夫的显现,最终目标是体认天体,实现儒家提倡的社会大同。
关键词: 李侗 朱熹 学案

内容

李侗把“静”作为修养功夫,在“静”中格物致知,致知在穷理,于事事物物中体认理或天理,这是李侗“静中”功夫的根本目的。
  “理一分殊”是理学家创立理学思想体系的框架,理学家们试图从本体论的高度阐述天理的哲学意义,以此作为天人合一的最高准则。但是“理一”好理解,“分殊”难理解,究其原因是统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太极者,理也。就是说宇宙总起来有一个共通的理,万事万物又各有其特殊之理,“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伊川易传》卷三)是理学家的孜孜追求。因此,李侗告诉学者只讲“理一”,而不讲其“分之殊”,会“流于疑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宋史·道学二·程氏门人》)但是,当时未入理学门墙的朱熹对此多为不解,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朱熹在赴同安主簿任途经延平拜李侗为师时,对他的观点就“疑而不服”。(《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朱熹认为:“天下之理,一而已,何为多事若是!”(同上)同安任满后,朱熹返回武夷山五夫治学,反复研究思考李延平所谓“理一易”“分殊难”,才明白李侗之言是正确的。
  “理一分殊”被称为体用之学,“体”就是宇宙本体论的本,用就是“分殊”,理学家研究这一哲学命题在于“理”能够贯穿于“理一分殊”始终,即本如何通达于治用,治用如何呈现本体思想。《文子·上义》:“老子曰:‘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在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始终,反于虚无,可谓达矣。’”李侗“静中气象”的本质说到底就是静中体认天理:他说:“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同上)黄宗羲说朱熹为学时常“思延平(李侗)默坐澄心,其起手皆从理一。穷理者,穷此一也。所谓万殊者,直达之而已矣。若不见理一,则茫然不知何者为殊,殊亦殊个甚么,为学次第,鲜有不紊乱者。”(同上)也就是说,为学次第以理一为先,分殊为后,凡事先有一个理,然后“直达”万殊,而万殊之理,又“末复合为一理”。(《二程遗书》卷十四)
  理或理一,在自然为规律,在社会则为准则,而仁是本体论的核心,义是仁的表现。“‘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此二句乃是于发用处该摄本体而言,因此端绪而下工夫以推寻之处也”。(《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李侗提出学者要“理会分殊”,就是本体的仁在“分殊”发用时要复合无间。他说:“然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同上)因此,李侗认为在探索义理时,要扫去纷乱窒塞处,教胸中空荡荡,才能自觉有下落处。久而久之,便能“知天下之大本真在乎是”。(同上)朱熹说:“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同上)中节就是中和、适度,“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周敦颐《通书·师第七》)未发是性,性即理,是人天生的资质,已发为情为用。喜怒哀乐未发时不喜不怒、无哀无乐、不偏不倚的心境,叫“中节”;“发而皆中节”叫“和”,就是朱熹《中和说二》中说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上)如果不能虚一而静,气胜于心,就不能成己成物,未发时不适度,已发就谈不上和。李侗说:“虚一而静。心方实,则物乘之,物乘之则动。心方动,则气乘之,气乘之则惑。惑斯不一矣,则喜怒哀乐皆不中节矣。”(同上,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李侗因能悟理一之本,即使“品节万殊,曲折万变”,没有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各有条理,如川流脉络之不可乱”。(同上)李侗的“融释”类似于佛教华严宗的“圆融”,是天人合一、性情融合的最佳境界。朱熹解释李侗动静体仁说:“有以主乎静中之动,是则寂而未尝不感;有以察乎动中之静,是则感而未尝不寂。寂而常感,感而常寂,此心之所以周流贯彻而无一息之不仁也。”(同上,卷四十八《晦翁学案》上)
  分明“理一分殊”在于治用。李侗虽一生未做官,且40多年闲居乡村,似乎过着寂然像一个田夫野老的生活,但他的思维并非游离于世事之外。他在“静中”观察世事,洞察世事,虽平常闲居,若无意于世事,但内心却伤时忧国,谈论时事感激动人。南宋鄞县人王深宁(即王应麟)说:“延平先生论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为先”。(同上,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李侗的治用措施具体有二:一是振三纲、明义利。他曾说:“今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三纲不振,故人心邪僻,不堪任用,是致上下之气间隔,而中国日衰。义利不分,故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知觉。人趋利而不知义,则主势日孤,人主当于此留意……”(《宋史·道学二·程氏门人》)意思是说三纲、义利不能在社会上形成“上下之气”,要求朝廷要加以重视,使内外一体。但李侗把义利不分归咎于王安石变法,说明他的思想具有保守的一面。二是提出“三本”。理学家所说的本有“大本”、“小本”,如儒家把人伦看成是体用之道,是“学问之大原”,而人伦中又以孝为先,是“百行之原”、“五伦之本”。李侗根据当时“上下之气间隔”、义利不分衍生的社会弊端,提出天下有三本:即父生之,师教之,君治之,三者缺一不立。在这里,父生、师教、君治是小本,通过小本之治,也能实现一定时期社会的有序发展。难怪李侗不仅强调明“理一”,更要理会“分殊”。没有深入体察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不同事物的矛盾,难以理会物物之“太极”。因此,朱熹评论李侗:“色温言厉,神定气和,语默动静,端详闲泰,自然之中若有成法。平民恂恂,于事若无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同上)李侗静中体认天理具有相当的水平。
  总之,李侗的“静中气象”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诸多文化蕴涵,“静中”体现的是存养格致功夫,“气象”是存养格致功夫的显现,最终目标是体认天体,实现儒家提倡的社会大同。
  (罗小平:福建省南平市台办调研室助理研究员。本文原载《朱子文化》2011年第4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小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