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默坐澄心,体认天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91
颗粒名称: 二、默坐澄心,体认天理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124-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的这种由静坐而上达天理的工夫理论,其实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关键词: 天理 工夫 李侗 气象

内容

静坐可以说是洛学的传统,朱子曾说:“明道教人静坐,李先生亦教人静坐,看来须是静坐,始能收敛。”(同上,第37页)又言:“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同上,第51页)可见,通过静坐,可以收敛人心、减少欲望、涵养身心,体认未发之气象,还能在接人待物时自然做到“中节”。李侗师事罗从彦多年,受其静坐工夫的影响颇深。他在答朱熹问时,曾说到:“某曩时从罗先生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只说文字,未尝及一杂语:先生极好静坐,某时未有知,退入室中,亦只静坐而已。先生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心之要。”(同上,卷二,第18页)李侗在其一生的求学生涯中,都非常注重“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这种静坐的工夫。在给刘平甫的信中,他说到:“学问之道,不于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自退听矣。久久用力于此,庶几渐明,讲学始有力也。”(同上,卷一,第4页)当然,对于静坐,他强调的不是外在姿势、形式,亦“非世之所谓静”,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心要在“静中有个主宰存养处”。对于静坐的工夫,李侗在罗从彦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看得道理出,须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心下愈明静矣。:(同上,卷三,第38页)
  虚一而静。心方实则物乘之,物乘之则动。心方动则气乘之,气乘之则惑、惑斯不一矣,则喜怒哀乐皆不中节矣。(同上,第46页)
  太极动而生阳,至理之源,只是动静阖辟,至于终万物、始万物,亦只是此理一贯也。到得“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时,又就人物上推,亦只是此理。《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已发言之,又就人身上推寻,至于见得大本大道处,又衮同只是此理。(同上,卷二,第24页)
  在李侗看来,静坐就是使人心安定踏实,“勿为他事所胜”,从而体认天理、体验未发,当有事时则因之而动,动而中节。静坐也是一种养气的过程,但无论是从问学还是从修身的角度来讲,静坐本身都不是目的,静坐的终极目标是由一己之身来确实地把握住天理。天理在人身,就是性体。李侗认为,天理固然落在人身,但不只是落在人身,还散落在万物上,因此静坐只是就人身上来实见天理,而实见天理处却不只是静坐一途。(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李侗的这种由静坐而上达天理的工夫理论,其实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他说:“思索义理,到纷乱窒塞处,须是一切扫去,放教胸中空荡荡地了,却举起一看,便自觉得有下落处。”思索无结果后,却又“自觉地有下落处”的说法,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似乎是需要灵感的顿悟。牟宗三认为李侗的静坐工夫之中涵有一超越体证即超越之察识。朱熹后来在批判地继承这一理论时,认为这种工夫“许多时无捉摸处”,“圣贤教人,岂专在打坐上?”因此他不主张专一静坐,而是继承程颐注重敬,但在对“敬”内涵的阐释时却吸收了李侗学说中的静坐理论。(刘京菊《承洛启闽道南学派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陆翠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