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然远隐”:终身未仕之历史谜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86
颗粒名称: 一、“超然远隐”:终身未仕之历史谜案
分类号: D092.44
页数: 4
页码: 112-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年少之时的李侗是幸运的,他有着常人所未有的政治背景,更曾有因此而提供的出仕契机,为此,不能不说这是李侗给世人留下的一个历史谜案。
关键词: 李侗 罗从彦 政治

内容

李侗何以未仕,成为世人的首要追问,更是其留下的一大谜团。李侗自身有着良好的出仕基础,亦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更曾有良好的从政契机。由此,李侗应然步入仕途,且能够弄潮宦海。实际上,这种应然在李侗身上并没有得到应验,其并未出仕,甚至连科举考试都没参加。李侗的这种选择及其对政治的态度,足以让世人倍感疑惑。为此,针对李侗曾经具备哪些从政要素的叩问,亦变得十分必然。史料载,少时李侗,具备从政的良好基础,且正是这些曾经能够促使李侗步入仕途的要素,一次次建构了其出仕的契机。
  李侗出生在官宦之家,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延平答问》载:李侗“曾祖讳幹,屯田郎中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妣清源郡太夫人朱氏;祖讳纁,朝散大夫赠中奉大夫,妣永嘉郡太君胡氏咸宁郡太君朱氏;父讳涣,朝奉郎赠右朝议大夫,妣大恭人饶氏。”可见,李侗出生在一个三代为官的家庭之中,自幼就深受政治的影响。由此,家庭环境下带来的政治关系建构了良好的政治背景,为也李侗提供了出仕的契机。另一方面,自曾祖父起李家三代为官,官宦家庭之影响必然渗透到少时李侗的内心,这足以使李侗在面临职业的选择上,无可逃避地去考虑从政。甚者,家庭环境下,父母对其出仕的期望所产生的压力,也必然在李侗的身上呈现。其师罗从彦的求仕之路,亦令青年李侗对仕途多有所思。史料载,李侗24岁“已而闻郡人罗仲素先生得河雒之学于龟山杨文靖公之门,遂往学焉。”(《延平答问》)此时,罗从彦“六年丙申先生四十五岁李延平先生来受学与门”。(《宋罗豫章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直到罗从彦61岁由特科出仕授博罗县主簿,其走过了近16年的求仕之路,他虽已年迈,但求仕之心不衰的精神和坚定的出仕志向,足以令李侗为之学习。以故,年少之时的李侗是幸运的,他有着常人所未有的政治背景,更曾有因此而提供的出仕契机。
  李侗自幼习儒,学问通明,为投身科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侗祖、父皆以儒学起家。”(《南平县志》儒林二十四)这里可知,李侗生活在一个三代习儒之家。在浓厚的儒学家风熏陶下,幼时的李侗必然遵循父辈的意愿,早年家教“习举子业”。《延平答问》载:李侗“生有异禀,幼而颖悟,少长孝友谨笃。朝议公大恭人特所钟爱。既冠游乡校,有声称”。即知,李侗年少之时,十分聪慧,且成绩优异,颇有声誉。“侗年二十四,始受学于郡人罗从彦……既从从彦,得河洛之学春秋、中庸、语、孟之说。”(同上)之后,在罗从彦的淳淳教导之下,李侗在学术的道路上潜心求索了四十多年,终使其“学问通明”(明熊尚文《请从祀议》,《南平县志》卷十二),成为一代宿儒。当然,针对李侗的学术成就,明朝周木的《延平问答序》曰:“(延平)先生之学,虽出于罗杨,而自得之妙,则青于蓝,而寒于冰,是宜朱子之出其门也。然其学也,妙体用而合为一,合显微而无二,实斯文之正脉,吾道之的传,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无异趣者。”(《南平县志》卷十六)清代林润芝的《李延平先生文小集引》云:“吾邑先贤李文靖先生者,上以继杨罗道南之传,下以开朱子大成之统。有功圣门,嘉惠后学,固昭昭于天下万世也。……盖先生莹彻无瑕,如冰壶秋月。”(同上,卷十七)可见,李侗沿着儒学探索的道路向前迈进,确实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无疑为科举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追寻父辈及其老师因儒而仕的轨迹。李侗对儒学深思熟诵,必然领会孔孟之要义,熟知河洛之精要。由此,李侗必然深知儒学注重“经世致用”,且倡导“学优而仕”(《论语·子张》),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外,其祖父、父等皆因学儒有成而迈入仕途;其师承上至二程、杨时、罗从彦,下传朱熹、罗博文等人,无不由儒而仕。这足以促使李侗要认真地思索是否迈入仕途。实际上,儒学熏陶下的李侗,有着极佳的学业成绩,这足以使他去应付科举。其更曾有父辈、师辈因儒而仕的榜样,为此,历史境域下的李侗,必然面临着可否出仕的诘难。
  李侗道德纯备,为人“光风霁月”,有着良好的处世风范。明代,熊尚文曾撰《请从祀议》曰:“李侗道德纯备,学问通明。”(《南平县志》卷十二)可知,李侗在学术造诣深厚之外,道德修养颇高,且有着极佳的品性。其为人“冰壶秋月”、“光风霁月”。故朱熹曾言“若先生之道德纯备,学术通明,求之当世,殆绝伦比!”(《李先生行状》)史载:“故其事亲诚孝,左右无违。仲兄性刚多忤,先生事之致诚尽敬,更得其欢心焉。”(《延平答问》)又言:“闺门内外夷愉肃穆,若无人声,而众事自理。与族姻旧故恩意笃厚,久而不忘。生事素薄,然处之有道,量入为出,宾祭谨饬,租赋必为。邻里先亲戚或贫不能婚嫁,为之经理,节衣食以赈助之。与乡人处,食饮言笑,终日油油如也。年长者事之尽礼,少者贱者接之各尽其道,以故乡人爱敬,暴悍化服。其接后学答问,穷昼夜不倦,随人浅深诱之各不同,而要以反身自得,而可以入于圣贤之域。”(同上)这里可知,李侗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行,其为人谦虚、真诚。故“乡曲以上底人,只道他是个善人”。(同上)可见,李侗有着良好的处事方式,且乐于助人,更善于教化、感化众人。当然,李侗的这种处世方式是成功的,也是积极的,这无疑符合出仕对道德修养之要求。透过李侗的为人处世,不难发现,李侗并非生性冷淡,更非身心归隐。相反,他对生活有着十分的热爱。然而,兼有政治背景、学识渊博、德行高尚三个方面要素的李侗,在诸多出仕的契机面前,或没能把握,或根本不屑一顾,总之他选择终身未仕。可见,无论是三代为仕的家庭影响,还是师承上下皆为官吏的多方诱导.在李侗的身上,皆未能成功。最终,李侗“结庐山中,谢绝世故,余四十年。”(明林钿《请补宋罗李二先儒从祀庙庭呈议奏疏》,《南平县志》卷十二)为此,不能不说这是李侗给世人留下的一个历史谜案。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
罗从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