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时抑或遁世:李侗政治情结之蠡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85
颗粒名称: 伤时抑或遁世:李侗政治情结之蠡测
分类号: D092.44
页数: 11
页码: 111-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侗的一生,并未科举,更未出仕。但仕途绝非与李侗无缘,在其一生中,曾多次出现能够促使其出仕的机缘,恰恰是李侗一次次放弃。出生在世儒、官宦之家的李侗,应然步入宦海,驰骋官场。但他却选择了与宦海绝缘。
关键词: 李侗 政治情结 出仕 伤时忧国

内容

李侗(1093-1163),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人,时称“延平先生”,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延平四贤”之一。他出生在儒学世家,幼时颖悟,曾习举子业。政和六年(1116),李侗时值24岁,拜罗从彦为师,始学河洛之学,自此踏上了学术探索的道路。之后或追随罗仲素一心潜学,或治学山野、飘逸在山林间。李侗学术造诣颇深,朱熹、罗博文、刘嘉誉等人是他的门下高足。其主要著作有《萧山读书传》、《论语讲说》、《读易管见》等,其语录由朱熹编为《延平问答》,后人辑有《李延平先生文集》。隆兴元年(1163),李侗病逝于福唐(今福清市),终年七十一岁。淳祐六年(1247)赐谥“文靖”。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赠太师,封越国公。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从祀孔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书赠额曰“静中气象”。李侗上承杨时、罗从彦,下启朱熹,得河洛之真传,可谓“匪延平为之子思,亦何以化海滨于邹鲁哉。故有龟山不可无豫章,有豫章不可无延平,无延平,是无朱子也。然则先生非特一郡之延平,实全闽之延平;……而实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延平,天下万世之延平也。”(于辰《李延平先生祠碑记》,《南平县志》卷十五,上海书店2000年版)纵观李侗的一生,知其大多数时间是在求学与治学中度过。然而在学优则仕的封建体制下,李侗并没有沿着诸多士子积极出仕的轨迹前行。究其传记、年谱、著作,乃至遍阅史料,并未发现有其出仕的记载。实际上,李侗的一生,并未科举,更未出仕。但仕途绝非与李侗无缘,在其一生中,曾多次出现能够促使其出仕的机缘,恰恰是李侗一次次放弃。出生在世儒、官宦之家的李侗,应然步入宦海,驰骋官场。但他却选择了与宦海绝缘。这样看来,李侗对政治有着十分地冷淡,但事实上,李侗与政治却有着浓厚的情结。可见,在这一生未仕的背后,李侗给世人留下了诸多谜团。
  一、“超然远隐”:终身未仕之历史谜案
  李侗何以未仕,成为世人的首要追问,更是其留下的一大谜团。李侗自身有着良好的出仕基础,亦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更曾有良好的从政契机。由此,李侗应然步入仕途,且能够弄潮宦海。实际上,这种应然在李侗身上并没有得到应验,其并未出仕,甚至连科举考试都没参加。李侗的这种选择及其对政治的态度,足以让世人倍感疑惑。为此,针对李侗曾经具备哪些从政要素的叩问,亦变得十分必然。史料载,少时李侗,具备从政的良好基础,且正是这些曾经能够促使李侗步入仕途的要素,一次次建构了其出仕的契机。
  李侗出生在官宦之家,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延平答问》载:李侗“曾祖讳幹,屯田郎中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妣清源郡太夫人朱氏;祖讳纁,朝散大夫赠中奉大夫,妣永嘉郡太君胡氏咸宁郡太君朱氏;父讳涣,朝奉郎赠右朝议大夫,妣大恭人饶氏。”可见,李侗出生在一个三代为官的家庭之中,自幼就深受政治的影响。由此,家庭环境下带来的政治关系建构了良好的政治背景,为也李侗提供了出仕的契机。另一方面,自曾祖父起李家三代为官,官宦家庭之影响必然渗透到少时李侗的内心,这足以使李侗在面临职业的选择上,无可逃避地去考虑从政。甚者,家庭环境下,父母对其出仕的期望所产生的压力,也必然在李侗的身上呈现。其师罗从彦的求仕之路,亦令青年李侗对仕途多有所思。史料载,李侗24岁“已而闻郡人罗仲素先生得河雒之学于龟山杨文靖公之门,遂往学焉。”(《延平答问》)此时,罗从彦“六年丙申先生四十五岁李延平先生来受学与门”。(《宋罗豫章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直到罗从彦61岁由特科出仕授博罗县主簿,其走过了近16年的求仕之路,他虽已年迈,但求仕之心不衰的精神和坚定的出仕志向,足以令李侗为之学习。以故,年少之时的李侗是幸运的,他有着常人所未有的政治背景,更曾有因此而提供的出仕契机。
  李侗自幼习儒,学问通明,为投身科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侗祖、父皆以儒学起家。”(《南平县志》儒林二十四)这里可知,李侗生活在一个三代习儒之家。在浓厚的儒学家风熏陶下,幼时的李侗必然遵循父辈的意愿,早年家教“习举子业”。《延平答问》载:李侗“生有异禀,幼而颖悟,少长孝友谨笃。朝议公大恭人特所钟爱。既冠游乡校,有声称”。即知,李侗年少之时,十分聪慧,且成绩优异,颇有声誉。“侗年二十四,始受学于郡人罗从彦……既从从彦,得河洛之学春秋、中庸、语、孟之说。”(同上)之后,在罗从彦的淳淳教导之下,李侗在学术的道路上潜心求索了四十多年,终使其“学问通明”(明熊尚文《请从祀议》,《南平县志》卷十二),成为一代宿儒。当然,针对李侗的学术成就,明朝周木的《延平问答序》曰:“(延平)先生之学,虽出于罗杨,而自得之妙,则青于蓝,而寒于冰,是宜朱子之出其门也。然其学也,妙体用而合为一,合显微而无二,实斯文之正脉,吾道之的传,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无异趣者。”(《南平县志》卷十六)清代林润芝的《李延平先生文小集引》云:“吾邑先贤李文靖先生者,上以继杨罗道南之传,下以开朱子大成之统。有功圣门,嘉惠后学,固昭昭于天下万世也。……盖先生莹彻无瑕,如冰壶秋月。”(同上,卷十七)可见,李侗沿着儒学探索的道路向前迈进,确实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无疑为科举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追寻父辈及其老师因儒而仕的轨迹。李侗对儒学深思熟诵,必然领会孔孟之要义,熟知河洛之精要。由此,李侗必然深知儒学注重“经世致用”,且倡导“学优而仕”(《论语·子张》),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外,其祖父、父等皆因学儒有成而迈入仕途;其师承上至二程、杨时、罗从彦,下传朱熹、罗博文等人,无不由儒而仕。这足以促使李侗要认真地思索是否迈入仕途。实际上,儒学熏陶下的李侗,有着极佳的学业成绩,这足以使他去应付科举。其更曾有父辈、师辈因儒而仕的榜样,为此,历史境域下的李侗,必然面临着可否出仕的诘难。
  李侗道德纯备,为人“光风霁月”,有着良好的处世风范。明代,熊尚文曾撰《请从祀议》曰:“李侗道德纯备,学问通明。”(《南平县志》卷十二)可知,李侗在学术造诣深厚之外,道德修养颇高,且有着极佳的品性。其为人“冰壶秋月”、“光风霁月”。故朱熹曾言“若先生之道德纯备,学术通明,求之当世,殆绝伦比!”(《李先生行状》)史载:“故其事亲诚孝,左右无违。仲兄性刚多忤,先生事之致诚尽敬,更得其欢心焉。”(《延平答问》)又言:“闺门内外夷愉肃穆,若无人声,而众事自理。与族姻旧故恩意笃厚,久而不忘。生事素薄,然处之有道,量入为出,宾祭谨饬,租赋必为。邻里先亲戚或贫不能婚嫁,为之经理,节衣食以赈助之。与乡人处,食饮言笑,终日油油如也。年长者事之尽礼,少者贱者接之各尽其道,以故乡人爱敬,暴悍化服。其接后学答问,穷昼夜不倦,随人浅深诱之各不同,而要以反身自得,而可以入于圣贤之域。”(同上)这里可知,李侗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行,其为人谦虚、真诚。故“乡曲以上底人,只道他是个善人”。(同上)可见,李侗有着良好的处事方式,且乐于助人,更善于教化、感化众人。当然,李侗的这种处世方式是成功的,也是积极的,这无疑符合出仕对道德修养之要求。透过李侗的为人处世,不难发现,李侗并非生性冷淡,更非身心归隐。相反,他对生活有着十分的热爱。然而,兼有政治背景、学识渊博、德行高尚三个方面要素的李侗,在诸多出仕的契机面前,或没能把握,或根本不屑一顾,总之他选择终身未仕。可见,无论是三代为仕的家庭影响,还是师承上下皆为官吏的多方诱导.在李侗的身上,皆未能成功。最终,李侗“结庐山中,谢绝世故,余四十年。”(明林钿《请补宋罗李二先儒从祀庙庭呈议奏疏》,《南平县志》卷十二)为此,不能不说这是李侗给世人留下的一个历史谜案。
  二、“屏居山田”:规避仕途之成因分析
  李侗在良好的出仕契机面前,最终决定“退而屏居山田,结茅水竹之间”(《李先生行状》),李侗的选择促使其一生与宦海无缘,由此,其因何未仕的历史追问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史料载,李侗放弃出仕之后,“隐居山村四十余年,生活清苦简朴,不求功名利禄,潜心研究儒学真谛。”(《南平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为解开其终身未仕的历史谜案,我们必然要溯源历史,回到李侗曾经生活的时代,追寻着他的人生轨迹,以寻觅其规避仕途的成因。实际上,李侗之所以屏居山田,规避仕途有着深刻的原因。
  政治时局动荡、社会乱象横生,促使李侗无心出仕,而选择归隐。李侗生活在外族入侵,两宋更替的历史背景之下。史载,在李侗71岁的人生之中,先后历经了五位皇帝的更替。可见,李侗生活在一个皇权更替频繁的时代,最高统治者的不断更替及昏庸无能,势必对政治时局产生恶劣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躁。正如李侗所言:“今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而中国日衰。”(《宋史·本传》)史料载,两宋交替之际的政治黑暗、腐败严重,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相互勾结、尔虞我诈,农民起义频发,各种苛捐杂税严重,可谓民不聊生。在此政治、社会、经济状况之下的官场,必然是奸臣当道、政治是非不分,而宦海也是一片混乱。当然,相比宋政权的跌宕,更为严峻的是外患。可以说,两宋交替之际,外族入侵成为影响时局的主因。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及对时局的无法把控,使得政权不稳,疆土分裂。生活在此历史境域下的李侗,自幼就受到家庭官宦之风的影响,必然会对时局有所反思。实际上,李侗身为一介书生,对当时时局的混乱不堪,有着十分的不满与厌倦。特别当他看到,贤良志士无能在宦海一展宏图,上不能扶江山社稷之预倾,下不能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定然多是伤时忧国。为此,李侗基于对时局的冷静思考,定然不肯与那些佞臣贼子同流合污,宁然不做勾心斗角、相互欺诈、盘剥百姓的贪官污吏。《宋史》载:“侗不量资质之陋,徒以祖父以儒学起家,不忍坠箕裘之业,孜孜矻矻为利禄之学。”可知,李侗亦曾想积极地出仕,也曾为利禄所学。之后,或对时局失去信心,或对仕途不屑一顾。总之,他无心参加科举,更未通过其它途径出仕,这不能不说与当时政治时局的动荡不安、社会乱象横生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罗从彦的静修思想及人生遭遇,影响着李侗无意入宦。“罗仲素先生严毅清苦,殊可畏。”(《延平答问·附录》)且“罗公清介绝俗,虽里人鲜克知之”(《李先生行状》),其曲折的人生遭遇对李侗无意出仕影响巨大。《宋罗豫章先生年谱》载:“二年壬辰先生四十一岁,始受学于杨龟山先生之门”。而四年之后,罗从彦时值45岁,收李侗为徒。纵观罗从彦的一生,坎坷颇多,直到其61岁方得“特科进士”,后被派遣至广东博罗任主簿,可谓纵有满腹经纶,却搏得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其官满后,回家途中逝于汀州(一说死于任上),其灵柩,若干年后才由李侗运回故里。尽管罗从彦身为一介书生,但他曾指出:“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废法度则变乱之事起”(《宋史》).“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小人在朝则天下必乱”。(同上)曾怒言:“天下之变不起于四方,而起于朝廷。”(同上)更曾云:“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同上)可见,罗从彦也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然而他那一生的曲折经历,特别是晚年的不幸,逝后的悲凉令李侗几多感慨。罗从彦出仕之路的艰辛及入宦之后的遭遇让李侗感慨万分,因之思索仕途的艰难及官场的险恶,也必然影响了李侗对出仕的淡定,对官场的灰心。此外,罗从彦的静修思想亦深深地影响着李侗。李侗曾书谒罗从彦云:“茫乎未有所止,烛理未明而是非无以辨,宅心不广而喜怒易以摇,操履不完而悔吝多,精神不充而智巧袭,拣焉而不净,守焉而不敷,朝夕恐惧,不啻如饥寒切身者求充饥御寒之具也。不然,安敢以不肖之身为先生之累哉。”(《宋史·本传》)之后,李侗追随罗从彦,“从之累年,授《春秋》、《中庸》、《语》、《孟》之说。”(同上)《南平县志》载:“从彦好静坐,侗退入室中亦静坐。”可见,罗从彦是主张静修的,而李侗则为之学习。正如他曾言:“虽知真儒有作,闻风而起,固不若先生亲炙之得于动静语默之间,目击而意全也。”其后,“侗退入室中,亦静坐。”又有“从彦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而求所谓‘中’者,久之,而于天下之理该摄洞贯,以次融释,各有条序,从彦亟称许焉。”可知,罗从彦的静坐思想影响了李侗的一生,使其“身世两忘,惟道是资。”(《延平答问·祭文》)所以,在静坐思想的影响下,出仕之官场,无疑是有悖于静坐的,由此,李侗乐于享受静坐,而无意于科举、出仕也在情理之中。
  自我身心之历练,促使李侗志趣治学,最终无缘从政。李侗从懵懂学童到成为一代宿儒,其身心经过了漫长历练的过程。自我身心之历练,使其对理学更加深情,亦促其沿着学术探索的道路不断前行,更使其担当起明天理、教化的重任,最终影响了他的出仕,使其一生与宦海无缘。身心的历练促使李侗的性格、脾气等皆发生了改变,使得李侗更具道德修养和理性。《延平答问·附录》言:“李延平初间也是豪迈底人,到后来也是磨琢之功,在乡若不异于常人。”实际上,少时的李侗亦十分豪迈,对此朱熹曾云:“尝闻先生后生时极豪迈,一饮必数十杯,醉则好驰马,一骤三二十里不迥。”(《延平答问》)后来,李侗通过静思等历练身心。李侗为学主张“默坐澄心以体认天理”,也就是认为,学习圣贤的道理应当“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重要的是“反求诸身”。故“李先生亦教人静坐”(《延平答问·附录》),“看来须是静坐始能收敛”。(同上)由此,“今终日危坐,只是且收敛在此,胜如奔驰。”(同上)历练之后的李侗“后养成徐缓,虽行二三里路,常委蛇缓步,如从容室中。寻常唤人,唤之不至,声必厉。侗唤之不至,声不加于前。其居处有常,不作费力事。所居狭隘,屋宇卑小。然甚整齐潇洒,安物皆有常处。”(《南平县志·李侗传》儒林二十四)即便“饮食或不充,而怡然自得。”(明林钿《请补宋罗李二先儒从祀庙庭呈议奏疏》,《南平县志》卷十二)且“先生姿禀劲特,气节豪迈,而充养完粹,无复圭角。精纯之气达于面目,色温言厉,神定气和,语默动静,端详闲泰,自然之中若有成法。平居恂恂,于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李先生行状》)可见,身心的历练促使李侗道德修养更加醇正,对出仕之宦海,为五斗米折腰、行负天下苍生的苟且之事,更加之不屑,最终无意出仕而志趣治学。《南平县志》载:李侗“一志于圣人绝学,体验四十余年,皆诣乎极。”又有“其制行不异于人,亦常为任希纯教授延入学作职事。”(《南平县志》儒林二十四)就这样,李侗最终选择了志在治学,而无意于从政。
  三、“伤时忧国”:田夫野老的政治呼唤
  终身未仕的李侗,对政治时局密切关注,且有过呐喊。李侗一生居于乡野,终身未仕,但对政治并非冷淡。实际上,外族入侵,两宋交替,皇权更替频繁的历史背景下,李侗很难做到遁世。时局的动荡不安,社会的乱象横生影响到当时的每一个人,即便李侗以超然远隐而自居,但其根本无法逃脱时局的影响,况且李侗身为大儒,对时局必然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见解。《李先生行状》言:李侗“蚤岁闻道,即弃场屋,超然远隐,若无意于当世。然忧时论事,感激动人”。可见,李侗对时局之弊病有着密切的关注。实然,李侗曾从封建士子的视角去审视当时历史背景之下的政治,针对时局动荡不安及弊病之成因,李侗曾有过深刻地思索。同时,李侗更从士子的视域出发以寻求医治时局之弊的良药。尽管未曾出仕,身更不在宦海,但晚年李侗,对政治却有着十分的热情。由此,他建议朱熹上疏,试图通过朱熹上呈的奏折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主张。
  李侗主张整顿纲常、明天理、正人心,重视教化。李侗对时局的动荡及社会的不安有着深刻的认知,他曾指责由于“今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延平答问》),进而导致了“人心邪辟不堪用,是致上下之气间隔,而中国之道衰远方盛”。(同上)在其看来,三纲不振之原因为“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知觉。”(同上)可见,李侗将其原因归咎在王安石的变法之上。同时,他强调:“此二事皆今日之急者,欲人主于此留意,二者苟不尔。则是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也。”(同上)在对时弊指责之外,李侗建议要严肃纲纪,明天理正人心。对此,他曾言:“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为先,本末备具,可举而行,非特空言而已。异端之学无所入于其心,然一闻其说,则知其诐淫邪遁之所以然者,盖辨之于锱铢眇忽之间,而儒释之邪正分矣。”(同上)此外,他还主张“治道在于修己”(同上),更曾强调求贤,任用贤能治国。实际上,并未出仕的李侗,居于乡间,身为田夫野老,虽未能直接参与社会的治理。但他却从事着治学教化的工作,四十余年的乡野教化,对社会人心安定影响巨大,实属功不可没,为此他受到地方政府官员的高度赞扬及敬仰。李侗的乡野治学,实现了其以教化治国的期望,更迎合了其人生的志趣,且更为间接地强化着官方意识形态。对此,无论是其生前,还是逝后,皆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赞许及嘉奖。
  李侗反对议和,主张抗金,强调一统。两宋之替,外族频繁入侵,其在李侗生活的年代里,金国对宋的骚扰,极大地影响了封建政权的稳定。在此背景下,对金的议和抑或抗击成为时代的政治主题。由此,大宋政权内部亦分化出抗金与议和两派。对此,李侗是支持抗金派的,他主张抗金,强烈反对议和,可见李侗十分注重一统。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即位后,朱熹在上封事前曾特地向李侗征求意见。李侗赞成朱熹反和议的思想,且鼓励朱熹上书进言矫正时弊,以利抗金。为此,他曾言:“今日所以不振,立志不定、事功不成者,正坐此以和议为名尔。书中论之甚善,见前。此赦文中有和议处一条,又有事迫许便宜从事之语,盖皆持两端使人心疑也,要之断然不可和。”(同上)又措辞严厉地强调:“某人之去传者,以为缘众士人于通衢骂辱之,责以讲和误国之罪,时事遂激而一变。或以为逐此人诚快舆论,然骂辱之者亦无行遣,恐使人失上下之分。某窃以为不然。今日之事,只为不曾于原本处理会,末流虽是,亦何益。不共戴天,正今日第一义。举此不知其他,即弘上下之道而气正矣。遐方所以盛者,只为三纲五常之道衰也。”(同上)由此可知,李侗从义理角度出发,深刻地阐释了不可与金议和的理由。同时,针对抗金何以战的诘难,李侗认为:“自整顿纪纲,以大义断之,以示天下向背,立为国是可尔。”(同上)总之,尽管李侗归隐山野,终身不仕,但他有着浓浓的政治情结,更有着一颗爱国之心。
  (刘刚: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公共管理学院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