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继往开来:朱熹理学构建的引导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179
颗粒名称:
三、继往开来:朱熹理学构建的引导者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97-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继往开来:朱熹理学构建的引导者也成为当时整个宋代思潮发展趋势的引路人。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引导者
内容
“内圣外王”一直是儒家追求的安身立命之本。两宋的儒学在“外王”的实践失败后,首先认识到“内圣”是“外王”的先决条件,其次是“返回内圣”,最后是朱熹“内圣”和“外王”相互贯通而总集成的几个阶段。
北宋以来,儒家“外王”的理念,也就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主流思潮。以儒家为主体的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慨,以“返回三代”为目标,前仆后继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运动,这也正是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实践中运用。但随着改革的一次次失败,偏安东南的局势并没改变,不能不引起儒学者的反思;特别是王安石的改革失败,引起儒者的强烈震动。南宋的理学家对北宋以来的“经世致用”的实践进行学理思考,普遍认为王安石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其“学不足”。朱熹指出:“荆公之所以差者,以其见道理不透切。”(《朱子语类》卷一三〇)张栻也发表看法,他说:“介甫(王安石)之学乃是祖虚无而害实用者。伊、洛诸君子盖欲深救兹弊也。”(《南轩集》卷一九)因此,当时几乎所有的理学家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回到过去从“内圣”开始做起,只有把“内圣”做好了,才能做好“外王”,“外王”之道才能得到充分地施展。正如禅家所说的“退步原来是向前”。余英时指出:“‘内圣’是‘外王’的绝对先决条件。这已是南宋理学家群的共同意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15页)在这个思想潮流下,一生比较注重内圣,甚少谈论外王,屏居山田,结茅水竹间,谢绝世故,教授乡里,专心圣人绝学,体验40多年的李侗已经站在时代的潮头了。
从儒学发展的模式来看,“内圣”是它的基础,“外王”是它的“运用”。虽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更多的儒者却是“独善其身”。儒学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主要“内圣”,而不是“外王”,由于宋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外王”超出了“内圣”,许多儒者投身政治,参与改革的社会改造运动。但是,“内圣”是儒者根本,这点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的儒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即使王安石在日理万机暇余,也在研究儒学,并且作出了“荆公之学”或称“王学”的成果;不过由于其改革的失败,被儒家一致评为“学不足”的典型。但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内圣”和“外王”毕竟是有着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思维方法及处事原则,最终结果可能如王安石一样,使自己陷入了“王”不“王”,“圣”不“圣”的尴尬的境地。从历史的角度看,宋代政治文化环境为儒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检验的舞台,提出了“内圣”和“外王”两者怎么统一的尖锐的问题。经过探索,南宋儒学家已经得出了结论:“回到‘内圣’去”。因此,李侗注重“内圣”,并提出了“体认天理”学说,无疑成为这个思潮的先驱。
众所周知,李侗是朱熹的老师。李侗对朱熹的思想影响很大,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师从李侗之后,使朱熹彻底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方彦寿《鸢飞鱼跃的哲学意蕴探考》,收入《李侗文化研究》,南平市李侗文化研究会编,第37页)并把“理一分殊”作为区分佛儒两家的标准而传授给朱熹:“盖延平之言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指佛教),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此其要也。”(赵师复《跋延平答问》,第354页)“理一分殊”是自二程到李侗百年来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后成熟的理论成果,为探索宇宙和人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也是当时人类思想史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而且是后来朱熹理学构建的核心概念。学术界认为,朱熹能够使儒学集大成的原因是朱熹逃禅归儒,因为朱熹可用佛学功底来解释儒学。其实这观点有失偏颇。笔者认为,朱熹有着丰富的“外王”的经历,他当过地方官,办过社仓等具体的基层行政事务,又当过“帝王之师”,为最高层出谋划策,对“救世济民”有着丰富的体会;他缺的就是“内圣”的功夫和理解。入禅并不代表朱熹向往和精通“内圣”之学,当时的达官贵人都信佛;就是从政的儒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如此,如掌握国柄的王安石既是儒者又是信佛者,张栻就指出:“王氏之说皆出于私意之凿,而高谈性命,特窃取释氏之近似者而已。”(《南轩集》卷一九》)朱熹的“内圣”之学的圆熟其实是李侗之力,正如上文所说,李侗在“内圣”之学道南一脉中已是最后一个,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他有着自成体系的“体认天理”的学说。朱熹继承了李侗的“内圣”之学的精髓,在李侗的指导下,成功地切入“内圣”的殿堂;在加上自己丰富的“外王”之功,又可以轻车熟路地导向“外王”,终于成为超越前者的大儒,从而完成了“内圣”与“外王”的贯通。余英时指出:“(朱熹)在‘内圣’与‘外王’之间提供了一往一来的双轨道”(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19页),使“‘内圣’与‘外王’贯通为一体”。(同上,第420页)因此,李侗成为朱熹的引路人,也成为当时整个宋代思潮发展趋势的引路人。
(吴吉民:经济师,历史学硕士,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吉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