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晦翁讲学考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在建阳》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023
颗粒名称:
晦翁讲学考亭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0
页码:
26-3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两宋时期,我国中原和南方,私人讲学之风大盛,各地书院纷纷建立。朱熹在建阳考亭创建沧洲精舍,会聚名儒和贤士,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培养出许多有学术成就的生徒。
关键词:
考亭
晦翁
讲学
内容
两宋时期,我国中原和南方,私人讲学之风大盛,各地书院纷纷建立。朱熹在建阳考亭创建沧洲精舍,会聚名儒和贤士,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培养出许多有学术成就的生徒。
(一)
朱熹父朱松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入闽任政和县尉后,常往返途经建阳,喜爱考亭山水清幽秀丽,有意迁居这里,但生前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朱熹承先父遗志,于绍熙二年(1191)五月,从漳州到建阳,暂住县城童游桥头。他认为:“此间寓居近市,人事应接倍于山间。今不复成归五夫,现就此(考亭)谋卜居。已买得人旧屋,明年可移。”①绍熙三年(1192)六月考亭新屋建成,朱熹便在此定居。门上书有“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的对联。绍熙五年(1194),从学的门徒日益增多,复于住宅东面,新建竹林精舍(后改沧洲精舍),颇具规模。前为明伦堂,又前为燕居庙,匾曰“中和”。精舍建立之次年,朱熹将赵昌父写的“教存君子乐,朋自远方来”的门联,改为“道迷前圣统,朋误远方来”,以表示自己聚徒讲学的谦逊态度。
精舍创立,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而来;有志于研究学问的人,都把考亭作为自己的依归,于是“群贤毕至”,“论道其中”。朱熹与门徒蔡元定、黄干、刘?、蔡沉、陈淳、叶味道、李方子、廖德明、李闳祖、杨楫、辅广、杨道夫、林夔孙、陈履道、范念德等,研讨学问,发明义理,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
南宋庆元二年(1196),朱熹以伪学之禁,罢祠落职。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九日,病逝于考亭。道学禁除后,宝庆元年,建阳县令刘克庄始辟祠奉祀朱熹,并以黄干、蔡元定、刘㷍、真德秀配祀。淳祐四年(1244),理宗敕赐“考亭书院”匾,以示褒崇。
(二)
朱熹于住宅旁,建筑一栋小书楼,作为藏书的处所。书楼匾张南轩手迹“藏书”两字。阁内壁上挂着南轩生前题词:“于穆元圣,继天测灵;闻此谟训,惠我光明。靖言保之,匪金阙籯;含英咀实,百世其承。”②作为藏书阁铭。
燕居庙奉祀先圣孔子,配祀颜回、曾参、孔伋、孟柯四贤和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李侗七子。精舍建成时,朱熹为表示对先圣的虔诚,率领精舍学生到燕居庙举行“释菜”之礼,以奉告精舍建成。在祷祀中有“恭性道统,远自羲轩。集其大成,允属元圣。述古垂训,万世作程。”③等语,肯定与褒扬孔子在道统上的地位和作用。朱熹平时也按规矩奉祀先圣。每天早晨,精舍弟子先着衣衫到影堂击板,等候朱熹出来。厅堂摆着供品,初一供酒果,十五献茶。朱熹开门走出后,就升堂领着弟子按顺序拜香。再拜而退,即登楼拜圣像。行礼毕,朱熹回书院端坐,受学生拜揖,再喝汤茶,稍坐片刻。学生有什么请教的问题提出来,解答后,各自回到书堂。
精舍有严格的学规,设堂长一人专门管理学校行政事务,训导、考核学生,监督执行学规。沧洲精舍,大抵沿用《白鹿洞书院学规》。五教之目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学顺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笃行”中,从修身以至接物处事,都有明确要求。“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④学规体现了朱熹的全部教育思想。从政治思想教育到教学顺序,从修身处事到接物待人,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以此作为精舍学生的思想指南和行动准则。如学生郑可学,性情偏激,而于“惩忿”上多下功夫,收益不浅。
朱熹在考亭撰文教谕精舍学生,读书首先要立志。“唯有志不立,真无着力处”。那些“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其次须要熟读精思。“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⑤批评那些口头上说学道是天下最大最难的事,却全然没有着实去做的人,认为这种人“从来未曾用旬日功夫去熟读一个人的书。到了会见人家,泛然发问。临时凑合,举不出一两行经传成文,讲不出一两处首尾相应的事”。再者要反求诸己。对熟练的知识“要就自己心上存养玩索,着实行履”,那对所学的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并不是以前那般意味。
沧洲精舍具有我国古代书院藏书、奉祀、教学三大职能。
(三)
沧洲精舍属高等学府,即朱熹所主张的学校两级制的大学。其教学内容,据精舍学生杨楫记述:“庆元乙卯(1195),楫侍先生于考亭精舍”,“先生平居教学者,首以《大学》、《语》、《孟》、《中庸》四书,次以六经,又次而史传。至于秦汉以后词章,特余论及之耳……。”⑥朱熹教学,首先授以四书,四书是六经的基础。而教授四书,也须有次序。“以为不先乎《大学》,则无以提纲挈领而尽《语》、《孟》之精微;不参之《语》、《孟》,则无以融会贯通而极《中庸》之旨趣。然不会其极于《中庸》,则又何以建立大本,经纶大经,而读天下之书,论天下之事哉?”⑦因此,四书是格物致知的基本教材,是哲学理论的依据。其次教学生研读六经——《易》、《诗》、《书》、《礼》、《春秋》、《乐》等经。黄干对朱熹重视穷研六经作了以下概括说明:“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则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⑧朱熹对《易》有《周易本义》等著作,对《诗》有《诗集传》,对《礼》有《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对《书》有《书古经》著作,惜已失传,晚年交代蔡沉续修《书集传》。唯独《春秋》无著述,《资治通鉴纲目》可视为续麟之作。对久已失传的《乐经》,曾上奏皇帝:“窃欲更加参考,别为一书,以补六经之缺。”⑨朱熹在精舍教学的同时,计划完成六经的传述工作,有助于学者“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难知”。次之,朱熹也重视史传的教学。年幼时,听父亲朗读《左氏春秋》,耳熟目染,对史书发生浓厚的兴趣。他教学生先读《史记》、《左氏》,再读《西汉书》、《东汉书》,以及《三国志》,然后再看《资治通鉴》。同时强调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朱熹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1)个别教学与升堂讲授相结合。以精舍学生程度论,无须采用口授的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那样一句一句地进行口传。通常采取个别问答的方式。如杨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朱熹回答:“此起于张(载)、程(颢、颐)。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⑩朱熹六十八岁,正当学禁严酷之际,“先生坐睡甚酣,因诸生偶语觉。诸生问所闻蔡丈(元定)事如何?曰:‘州县捕索甚急,不晓何以得罪!因与正淳(万人杰)说早上所问《孟子》未通处甚详。”⑪以上两例,朱熹对杨道夫解答“气质之说”的由来,对正淳解释《孟子》书中未理解的问题,都属于个别教学。有时也集中少数学生进行讲论。庆元三年(1197)正月,州县急令追捕蔡元定。“是夜诸生坐楼下,围炉讲问而退。”⑫夜间同围炉诸生讲解,可见是很随便的了,不属于大堂会讲。再看绍熙五年(1194)十一月,朱熹从京城杭州回来建阳,途经玉山县。县令司马迈请朱熹升堂为县学儒生讲课,还“特设讲座”,以表示尊崇。朱熹开导说:“故圣人教人为学,非是教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词,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天下,方是正当学问。”⑬这堂课以“仁”为中心,针砭当时学生只追求功名利禄的弊病,要求发扬圣学,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堂人数众多的政治教育课。朱熹回到考亭,建沧洲精舍,楼下设讲堂,经常为学生讲课。“前数日之夕,先生方与诸生讲论。有以落职之命来告者,先生略起视之,复坐,讲论如初。”⑭聚精会神讲课,却把自己的祸福置于度外。
(2)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以自学为主,质疑问难与释疑解惑相结合。朱熹的学生,文化程度高,有独立思考与钻研问题的能力。在漳州任上,陈淳登门拜朱熹为师,朱熹授以“根源”(天理,天命)两字,所有义理,都必须逐一探究其根源。陈淳遵循教导,潜心钻研,多方寻求事例印证。学成,编为《问答》一书。十年后,再来建阳考亭拜访朱熹,朱熹卧病在床,请入内室询问学习情况,“上达”已见功夫,就勉励他要致力于“下学”(切己体查)。这是先生出课题,学生独立进行研究,创出成果;先生检查学习效果,再指出继续研究的方向。陈淳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对“性”的质疑问题,问:“‘天命谓性’之‘命’,与‘死生有命’之‘命’不同,何也?”朱熹解答:“‘死生有命’之‘命’是对气言之,气便有禀得多少厚薄之不同。‘天命谓性’之‘命’,是纯乎理言之。然天之所命,毕竟皆不离乎气。但《中庸》此句(‘天命谓性’),乃是以理言之。”⑮对“命”的理气,二重性讲得极其透彻。
(3)学生读书,由少积多,自博反约,博览与精专互为作用。博,广大,凡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无所不包;约,精专,对已有知识,经过涵养体验,获得精深的义理。朱熹认为,小学只能教学生做些具体的事,如洒扫应对一类,或礼乐射御书数和孝弟忠信之事,从实践诸事中获得直观的简单知识。到了大学就要理会道理,为什么要事亲、事长?为什么要讲忠信孝弟?做到“达道通理”。所以“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⑯对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认真读书,格物致知,反求诸已,就能达到精专的地步。学生郑可学记了一段朱熹晚年的语录,对“博”与“约”的关系作了概括的论述:“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稍又约。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故必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⑰朱熹对“博”、“约”的程序,可归为下列公式:约-博-约。后一个“约”同前一个“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具有深刻内容的新概念。第一个“约”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的主要的知识,以为“入道之门”,然后逐步扩充知识领域,而获得天地间万物万事的道理。朱熹教学从整体安排上,以“四书”为先,词章视为末流;而“四书”又以《大学》为先,《中庸》排在最后。《大学》,“大人之学也”,要求大人必须掌握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这一纲领。再经《论语》、《孟子》两书的推广演绎,依事论证,最终归结为“中庸之道”,即“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⑱这是孔门传授的心法,要经过反复体察,才能掌握。而《中庸》一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为一理。⑲也反映了约-博-约这一公式。开始说的一理,就是“正道”和“定理”,因为“理无事,则无所依附”,必须与百事万物挂搭;此理受掩蔽少,发出来的天理就多;此理掩蔽多,则私欲占上风,天理就少。因此要求人们要修身、养性、回归天理。朱熹对“博”与“约”关系的论述,环环连结,层层解剖,步步深入,充满着辨证法思想。
(4)学术研究与正常教学相结合。朱熹在沧洲精舍,除了个别讲论,集体授课和随时解答问题外,还向学生布置课题的研究任务。
朱熹与贤徒蔡元定经常互相切磋,研究学术上的重大课题。“凡性与天道之妙,异篇奥传,微词大义,必令元定讨究,然后折衷。⑳”《易学启蒙》一书,朱熹嘱元定起稿到《论易》,然后经过共同研究、删改、润色,几年以后才成书。集注“四书”及诸经、《通鉴纲目》、《近思录》也和元定共同参考订正。㉑朱熹晚年定居建阳县考亭,蔡元定也从麻沙移居崇泰里(今莒口乡)后山,以便就近拜访。两人共同研究《楚辞》和《参同契》。朱熹考虑到对经书传注工作难以完成,将研究《尚书》的任务及手稿百余段交付给蔡沉。蔡沉经过十二个寒冬烈日,终于撰成《书集传》。朱熹六十七岁始修《礼书》,把《丧》、《祭》两篇交给黄干编写。稿成,朱熹非常满意。晚年对《礼书》的传注只完成三十七卷,其余部分令黄干继续撰写。黄干与杨复共同反复研讨,完成《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九卷。朱熹门人对如此重大课题的研究,所在多见。学生通过学术研究活动,对微词奥义,涵养探索;众说师传,融会贯通,都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四)
朱熹讲学的沧洲精舍,是继寒泉精舍、晦庵草堂、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岳麓书院之后的最后一所高等学府。在师生长期的共同活动中,继承儒学传统的教养,经受时代风云的激荡,沧洲精舍具有如下精神特点:
(1)反科举精神。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备并盛行于唐朝。
降及赵宋王朝,仍然推行科举选人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而宋朝的政治窳败,也从科举制度中反映出来。朱熹少年时本无意于举子业,只因他学习成绩好,考上了,也只好如此。后来有的学生因谈到科举问题,便问朱熹,说“先生少年时省试报罢如何?”朱熹回答:“某是时已自断定,若那番不过省,定不复应科举矣。”㉒如果那时考不上进士,他已下定决心,再不涉足科场,朱熹每谈到科举制度时,都从公立学校的弊陋,选才用人不当,应试文章轻浮等方面进行评论。
学生林择之问:“今士人所聚多处,风俗便不好。故太学不如州学,州学不如县学,县学不如乡学。”朱熹说:“太学真个无益,于国家教化之意何在?向见陈魏公说,亦以为可罢。”㉓另外,对沈〓说:“学校科举不成法。上之人分明以贼盗遇士,士亦分明以盗贼自处,动不动便鼓噪作闹,以相威胁,非盗贼而何?”㉔而且还谈到考试主管部门,喜欢出僻题,企图以此难倒别人。学生所写文章,多是轻浮,不明白踏实。因此,朱熹有一批学生摒弃科举,隐居山林,专事著述。蔡元定到四十岁,“不践场屋”。尤袤、杨万理向朝廷推荐元定,皇上下诏命其赴京,元定竟以疾辞,筑室西山,以为终身之计。翁易“不介心青紫,讲明实义,往返辨难,悉得旨归。晚年授徒竹林精舍,学者称竹林先生。”㉕蔡渊“清修苦节,有父风,与弟蔡沉躬耕不仕。内学于父,外师事晦庵。”㉖这些隐而不仕的学生,都是反科举精神的实例。
(2)议论、抨击时政。沧洲精舍是朱熹私人创办的学校,继承了前代私立学校教学与议政相结合的传统。孔子《论语》一书,很多是与学生谈论政治的。如“子夏为莒父邑宰问政。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㉗宋代私立学校的儒生,大都热衷于抨击时弊。朱熹在考亭讲学,会集了一大批文人儒士,或随时谈论时政,或教学中讽议政事,习以为常。朱熹在考亭生病时,有一次谈论到官吏受赃的事情,便怒形于色地骂道:“某见此等人,只与大字面剌去。”㉘有学生问及政治宽严的问题时说:“为政者当以宽为本,而以严济之。”朱熹回答:“某谓当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曲礼》谓:‘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须是令行禁止。若曰令不行,禁不止,而以是为宽,则非也。”㉙主张为政以严为主,以宽为辅。朱熹和他的生徒经常议论、抨击时政,使当局很感头疼,以致于当他逝世考亭将要出葬时,宋朝廷怕他的朋友和学生聚集上饶来福建建阳送葬,“非妄谈时人短长,则谬论时政得失”,㉚遂命令地方当局严加禁止防范。上饶州官竟奉命阻留了一批儒生,使之无法如期赶赴建阳考亭送葬。
(3)重视人格培养。儒家教育传统极为重视人格精神的培养。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弟也者其为(行)仁之本欤。”㉛学生的道德修养,要从家庭孝敬双亲,友爱兄弟做起;从“亲亲而仁民”,然后将“仁推广到全社会。朱熹继承了儒家的德育传统。他在考亭为乡人写的《聚星亭画屏序》,极力推崇汉代名贤荀淑、陈实的高风亮节。“高山景行,好德所同。课忠责孝,独慨于衷。百尔窥临,镜考毋忘。”㉜沧洲精舍就是用这种“忠孝”思想来教育学生的。
朱熹在《谕诸职事》中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义理不足以悦其心。”㉝他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但“义理”教育更为重要;如“义理不足以悦其心”,则学校的规制也无法贯彻实行,徒具一纸空文而已。轻“义理”教育,偏规制约束,是本末倒置。朱熹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从《白鹿洞书院学规》到《沧州精舍谕学者》都是遵循义理教育这一原则的。“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㉞朱熹认为培养人才,首先必须立志读书,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以明圣贤之道。
朱熹是伟大的教育家,在沧洲精舍教学八年,继承儒家以封建“忠孝”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这是封建糟粕,必须摒弃;但是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精舍的某些精神特点,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张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等原则;读书要注重道德修养,不为功名利禄;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教者与学者在学术上的自由探讨、论辩等等,都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合理精华部分,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本文作者系《建阳县志》主编,退休老教师)
附注
注 ①《朱文公文集》卷五二,第九一九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零七,第二六七五页。 ③《朱文公文集》卷十六,第一五四八页。 ④《朱文公文集》卷七四第一三七二页。 ⑤《朱文公文集》卷七四,第一三七六页。 ⑥《朱子实纪·年谱》卷四,第十五页。 ⑦王懋竑:《朱子年谱》,卷四,第八页。⑧黄干:《朱熹行状》 ⑨《朱子年谱》卷四.第四十七页。 ⑩《朱子语类》卷四,第七〇页。 ⑪王懋竑:《朱子年谱》卷四,第四八页。 ⑫王懋竑:(朱子年谱)卷四,第四八页。 ⑬《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第一三七三页。 ⑭王懋竑:《朱子年谱》卷四,第四八页。 ⑮《朱子语类》卷四.第七七页。 ⑯《朱子语类》卷七,第一二四页。 ⑰《朱子语类》卷十一,第一八八页。 ⑱、⑲《四书·五经·中庸》,第一页。 ⑳建阳:《庐峰蔡氏族谱·蔡元定传》。 ㉑《四库全书·闽中理学渊源考·建阳蔡氏家 世学派》。 ㉒《朱子语类》卷一百九第二六七二页。 ㉓《朱子语类》卷一百九,第二六九二页。 ㉔《朱子语类》卷一百九第二六九四页。 ㉕、㉖《四库全书。闽中理学渊源考·建阳蔡 氏家世学派》。 ㉗《四书·五经·论语》,第五六页。 ㉘《朱子语类》卷一百七,第二六七三页。 ㉙《朱子语类》卷一百八,第二六八九页。 ㉚《朱文公年谱事实年谱》卷二。 ㉛《四书·五经·论语》卷一,第一、二页。 ㉜建阳《嘉靖县志艺文志》卷六,第八九页。 ㉝《朱文公文集》卷七四,第一三六五页。 ㉞《朱文公文集》卷七四,第三七二页。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出版者:政协福建省建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记述的是搜集整理朱熹与建阳有关文献、资料,对朱熹在建阳的行踪、事迹、遗址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现代名人对朱熹的评价,朱子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明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