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建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在建阳》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018
颗粒名称: 朱熹在建阳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16-22
摘要: 本文记述包括考亭溪山书院讲学,山水清音辽咏人间,唐石林谷青冢长留。 ,
关键词: 朱熹 书院 建阳

内容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他穷研孔孟之道,继承二程和佛教、道教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提出了“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知行为一”等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朱熹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主要有《周易本义》、《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文集》、《朱子语录》等流传于世。
  朱熹原籍徽州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十四岁父死,“奉母迁居崇安五夫里”,晚年“始筑室于建阳之考亭”。
  考亭溪山 书院讲学
  考亭,传为五代南唐侍御史黄子稜所建,以后亭名也成为地名。它位于建阳县城关西门外,北面背负青山,东、西、南三面溪水缠绕,其洲名沧洲,方园五里无滩濑声,环境十分清幽,素有“考亭山水甲建阳”之誉。
  朱熹父松赴任尤溪县尉经考亭,爱此山水清邃,欲卜居未果,熹念先君之言,筑室考亭,以成父志,后以四方来学者众,复建精舍于所居之东,名曰沧洲精舍。熹卒,宝庆元年(1225年)辟祠祀之,淳祐四年(1244年)诏为书院,宋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四大字为匾额。
  我国的书院制度始于唐代,当时已有官学私学之别。降及宋代,由于公费的官学或兴或辍,日渐腐败,自动筹款置田私办书院之风遂应运而生,更由于理学的盛行,使南宋书院愈加发达。朱熹对南宋书院的发达起了重要作用,他先后兴办了江西庐山的白麓洞书院,福建崇安的紫阳书院,建阳的考亭书院和浦城的南浦书院等。他对书院的宗旨、课程以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对后世书院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亲自讲学,同学生一起问难答辩,开名儒大师在书院讲学之先例;他组织学术讨论会,提倡自由争鸣生动活泼的学风;他在讲学中循循善诱、一丝不苟,虽疾病在身,仍谆谆教诲,师生感情深厚,这些都为以后的文化教育界提供了优良传统。
  早在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朱熹就曾一度到建阳云谷书院讲学。考亭书院创办后,他又广招门徒,求学问道者不下数百人之众,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如建阳的蔡元定、刘?、福州的黄干,浦城的真德秀等,他们共同发展形成了理学的“闽派”学说,被称为“考亭学派”。朱熹在福建讲学期间,先后写成了《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楚辞集注》、《礼书》、《后语》、《辩语》等著作。
  由于深受朱熹的影响和后来宋室王朝的倡行,南宋时期,单是建阳县境内,兴办的书院就有十四处之多,如云谷、庐峰、〓山、鳌峰、云庄、瑞樟、环峰、同文、潭溪等书院,处于穷乡辟壤的建阳山区,读书风气为之大振。《建阳县志》说:“建阳自朱子倡道,彬彬然道义之乡,攫科第登馆阁者辈出,居畎亩处闾里者弦诵之声,士子侈谈文,书坊之书盛行于世。”
  南宋理宗时期,程、朱理学受到高度推崇,从此取得学术上的统治地位,朱熹注解的四书,成为历代儒学的必读课本。朱熹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太师”、“文公”、“信国公”、“徽国公”等。数百年间,考亭书院历经重建修葺,占地面积达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石坊、仪门、集成殿、启贤祠等。清康熙四十四年,颁赐“大儒世泽”匾额及“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伊洛之心传。”联对于集成殿。也有那儒学弟子文人迁客,不时前来考亭书院顶礼膜拜,瞻仰遗风,叹岁月之匆忙,发千古之幽情。明庄显有《题考亭书院》诗云:“山下清溪溪上亭,亭前下马慨高情。四时书屋云来往,千载儒风道显明。瓮牗春回山色秀,沧洲雨过竹阴清。源头活水谁能识,空记溪山第一名。”
  岁月无情,人世沧桑。今天,考亭书院已不复存在,唯有一座明朝嘉靖年间建立的石坊屹立在溪水之滨。这座石坊造型古朴,器宇轩昂,上面雕刻着麒麟、雄狮、凤凰、仙鹤等珍兽祥禽,真乃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建阳县文化馆还保存着一块原矗立于考亭书院集成殿内的朱熹石刻画像,题首写有“徽国文公遗像”,下面写着:“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余炬,惟愔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绍熙五年孟春良日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下部为朱熹画像,头戴纶巾,身着儒服,拱手正襟,端肃而立,貌甚安详,刻工线条流畅,深浅得体,朱熹晚年之龙钟风韵,跃然石上。
  山水清音 辽咏人间
  朱熹曾在《建阳云谷书院记》一文中说:“予常自念自今以往,十年之外,嫁娶亦当粗毕,即断家事,灭景此山,是时山之林薄当益深茂,水石当益幽胜,馆宇当益完美,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以咏先王之风,亦足以乐而死矣。”晚年卜居建阳,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夙愿。朱熹在建阳期间,先后到过今之城关、莒口、麻沙、界首、徐市、崇雒、书坊、茶布、回潭一带,足迹遍及十一个乡里,写下山水诗歌近百首。
  在这些诗歌里,他描写了大自然的神奇,山光水影绮丽多彩,寄托了他的恋恋深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芹溪九曲棹歌》。
  “三三六六疑道语,棹歌首唱自朱熹。”朱熹作的《武夷九曲棹歌》脍炙人口,名传遐迩,而《芹溪九曲棹歌》恐怕就很少人知道。芹溪在建阳县东北洛田里,即今崇雒、将口境内,山回路转,流水荡漾,两岸风光引人入胜,《芹溪九曲棹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另有一番风味,可以与《武夷九曲棹歌》相媲美。诗中写道:
  一曲移舟采涧芹,市声只隔一江云。沙头唤渡人归晚,回首庐峰月一轮。
  二曲溪边万木林,山环竹石四时清。渔歌棹入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回头点检仙踪迹,万顷白云时自闲。
  四曲烟云锁小楼,寺临乔木古溪头。僧归林下柴门静,麋鹿衔花自在游。
  五曲峰峦列翠屏,白云深处隐仙亭。子期一去无消息,惟有乔松万古青。
  六曲溪环处士家,鼓楼岩下树槎枒。潭空龙去名常在,时见平汀涌白沙。
  七曲灵祠瞰水滨。聚鱼石上跃金鳞。林凹路入桃源近,时有渔郎来问津。
  八曲砚峰倚碧虚,泉流瀑布世间无。凭谁染就丹青笔,写出芹溪九曲图。
  九曲悠悠景最幽,〓岩石峡束寒流。源深自是舟难到,更有龙潭在上头。
  朱熹爬山涉水来往于山村野水之间,他领略了攀登的艰险、行路的辛苦,“峻极逾百蹬,萦纡欲千盘”,“疲劳既云极,饥渴不能云”。同时他也品尝了大自然赐予的无限的乐趣,“惊喜非昔覩,披寻得新观”,“寄语后来子,勿辞行路难。”(《九月六日早发潭溪,夜登云谷,翌日赋此》)。
  有时,他也躬耕陇亩,体会农家的劳作和民风的淳朴。他在《云谷劳农》诗中写道:“四体久不勤,筋力坐驽缓。何事两山阿,离离豆苗满。多谢植杖翁,居焉见长短!”
  然而,有更多的时候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寂寞的和忧愁。“暂辞忽旷岁,再往恨牵俗。周悲昨游侣,或已在鬼录。”(《将游云谷约同行者》)“借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百丈咏》)。
  南宋时期,王室偏安东南,金人不断挥戈南下,民族矛盾日益深重。在朝为官时,朱熹也是一名与金人议和的反对派,他说:“金人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明矣,”“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主张“断以义理之公,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纲纪,励风俗。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他的这些建议每每受到主和派的阻挠,不为皇帝所重视实行,他多次辞官不做,以示抗议。他退居建阳后,并未置身世外,仍然不时挂念着国家大事,他在《崇安刘勉之墓表文》中说:“……是时国家南渡,几十年谋复中原以摅宿愤,未有一定之计。”又在《送籍溪先生秘阁供职》一诗中写道:“祖饯衣冠满道周,此行谁与话端由,心知不作功名计,只为苍生未敢休!”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宋史》载:朱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少依父友刘子羽,寓建之崇安,后徙建阳之考亭。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仕途政界,不甚得意;生计困窘,道行弥高。在晚年,他又遭到政敌的弹劾,被斥为“伪学”,更使他愤世嫉俗,唯道是从。他在《水调歌头、沧洲歌》中写道: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收身千乘,卿相归把钓鱼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政治上的失意,使朱熹想超然尘外,放逐乎山水之间,但又不甘寂寞,招收门徒聚众讲学,“著书俟来哲,补过希前修。”朱熹的建阳山水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这种矛盾而又复杂的精神状态。
  唐石林谷 青冢长留
  南宋庆元六年,朱熹病殁,与夫人刘氏一起葬于建阳县黄坑九峰后塘村大林谷。
  黄坑,旧名唐石里,有石方三四丈,厚五尺,平整如截,下以三小石架之,虚可容数十人,相传唐时神人架此为游息之所,每风雨骤作,可闻石响如鼓声,故名其里曰唐石。朱熹生前曾游览至此,作《唐石雪中》诗云:“春风欲动客辞家,霖缭纵横路转赊。行到溪山愁绝处,千林一夜玉成花。”相传有异人语朱熹曰:“龙居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朱熹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由于抗金主张的相同,朱熹生前同爱国词人辛弃疾,进步学者陈亮等过从甚密。辛弃疾称颂朱熹的学术成就“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陈亮赞赏朱熹的抗金意志是“赤手丹心扑不破。”朱熹死后,辛弃疾亲往吊唁,祭文中写道:“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朱熹葬后二十一年;其门人黄干往大林谷谒墓,高度评价了朱熹的一生,在《辞晦庵先生墓文》中说:“公平正大者,先生之心;刚毅勇决者,先生之气;严威严烙者,先生之容;精深广博者,先生之学。”并作《辞文公墓下》诗云:“暝投大林谷,晨登萃如亭。高坟郁嵯峨,百拜双泪零。白杨自萧萧,宿草何青青。悲风振林薄,猿鸟为悲鸣。音容久寂寞,欲语谁为听。空使千载后,儒生抱已经。”
  南宋至清代,朱熹墓历经多次修葺。墓前路旁建亭名“萃如”,俗称“下马亭”,亭内立碑文曰:“朱文公墓在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提供前往谒墓的儒学官员及朱氏后裔扫墓之方便,有关当局复于中途麻沙长坪与近墓山下,建朱林公馆二所。
  朱熹墓在建阳县西北一百七十里,地处偏远,清代以后罕有问津者。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重视和研究,前往朱熹墓探访凭吊者不乏其人。进入黄坑地界,遥望九峰联峙,一溪穿流。黄坑镇所在地南面西山之麓,但见一片古树参天,森林蔽荫,林下东端,一处中间隆起,周列水田,上面芳草萋萋如丘埠者,便是理学家朱熹的青冢。
  (本文作者系省博物馆副研究员)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朱熹在建阳》

出版者:政协福建省建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记述的是搜集整理朱熹与建阳有关文献、资料,对朱熹在建阳的行踪、事迹、遗址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现代名人对朱熹的评价,朱子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忠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