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故里——建阳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在建阳》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017
颗粒名称: 朱熹故里——建阳市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2
页码: 4-1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代称被忘记——且从“南闽阙里”坊说起。值得探索之谜——朱熹青年为何入籍建阳。十年磨一剑,考亭学派初创阶段——朱熹隐居寒泉、云谷。四十年梦想成真——朱熹晚年定居考亭。
关键词: 朱熹 建阳 考亭

内容

曲阜出孔子,建阳出朱熹。“北孔南朱”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一如黄河、长江之水,源远流长,不单早已渗透数不清的炎黄子孙的血液,其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正日渐为大洋两岸所重。
  一点遗憾,有些生活在朱熹故里建阳的人们,对朱熹这位历史名人过于冷漠。
  终于有一天,一位颇有见地的地方领导人提出,建阳应当亮出“朱熹故里”的招牌。
  然而有人对此感到疑惑,认为建阳放“朱熹故里”有些牵强。
  本来不必多费口舌的问题,只是因为尚有人对建阳何以为“朱熹故里”不明白,作为一个文史工作者,我有责任将个中缘由尽可能说个明明白白,特撰文述之。
  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代称被忘记——
  且从“南闽阙里”坊说起。
  记得前些年为庆祝《考亭书院》创办八百周年,县人民政府将城西牌坊更名为“南闽阙里”。我奉命题写匾额,当金字大匾挂上去时,不少人纷纷发问:“南闽阙里什么意思?”
  一位年轻人抬头望了望,口中念念有词:“里阙闽南?怪事!”
  不必笑话,这本是一个陌生的名称,不少人都讲不出个所以然。
  何谓“阙里”?新编《汉语大词典》诠释有三,而第一种解释就是“孔子故里”。因为山东曲阜有条阙里街,学术界习惯把“阙里”作为孔子讲学地的代称。“南闽阙里”其意为南方孔子朱熹讲学的地方,也可理解为朱熹故里之意。
  话再说开去。其实“南闽阙里”坊原名为“文公阙里”坊,始建于宋咸淳九年癸酉(1273),当时牌坊立于县坊通往考亭西关路口,历代均有修葺。明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重修时,易名为“南闽阙里”,此后“文公阙里”渐渐被淡忘。“文公”是后人对朱熹的尊称,“文公阙里”即“朱熹故里”之意,其实宋时建阳除“嘉禾之乡”、“图书之府”两个美称外,还有一个代称——文公阙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建邵阳公路时,“南闽阙里”坊移建楮木林山口即贤关。新建牌坊为木石结构,三门十二柱,双层檐角翚飞,梁柱漆红,额书“南闽阙里”四个镏金大字,每个字约一米见方。此坊古香古色,典雅庄重。惜木牌坊终经不起风吹雨打雷击,于建国后1953年倾圮。建阳耄老在年轻时都亲眼见过此坊,虽时隔四十多年,老一辈建阳人还未忘却。
  言犹未尽。我还想再说说“文公阙里”之来由。据旧志所载,第一个将建阳称为“文公阙里”的是位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值得一提。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十月,建阳朝天桥(今水南桥)出现一位踌躇满志的中年人,面对双溪汇合之江流,他称赞建阳“山明水秀,二桥如画,茶笋连山,称妙天下”。此人就是刚刚上任的建阳知县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是南宋正直耿介的爱国词人。刘氏诗词多感慨时事之作,反对妥协苟安,渴望国力振兴。刘克庄在建阳任知县三年有余,“恤民隐,重教化,恳恳焉有两汉循吏风”,“吏才崭露,颇有政声”。刘克庄上任后,即到考亭朱子故居瞻仰,目睹败落的庭院,感叹一代名儒身后竟如此冷落,即筹款首先把朱熹当年讲学的“沧洲精舍”辟为“朱子祠”。刘上任三百日,新祠落成,栋宇门庑,焕然一新,刘克庄召集地方名流前往祭祠,亲书祝文曰:“巍巍文公,宋之夫子。翼翼考亭,建之阙里。竹林萧萧,下有精庐……”
  刘克庄认为,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夫子,而朱熹是宋代的夫子。因此他把考亭比作孔子讲学的阙里,建阳被后人称之为“文公阙里”的盖源于此。屈指算来,建阳有幸获得“文公阙里”这一别称,已有七百余年历史,不可称之为“古老”,至少可称其“悠久”了。
  文公阙里,但愿建阳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别称,今后不再令人感到陌生。
  值得探索之谜——
  朱熹青年为何入籍建阳
  《徽州府志—朱熹传》为后人留下一个谜:“绍兴十七年(1147)秋,(朱熹)贯建阳籍,请建州乡举。”
  这说明朱熹参加乡试时自报的籍贯是建阳籍。
  朱熹乡举得中,翌年参加御试,又金榜题名,与王佐同榜。《王佐榜进士题名录》记载十分明确:
  “第五甲,第九十人,朱熹。本贯建州(府)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父为户。”
  同上述记载相吻合的史籍尚有清朱玉编《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一册卷一《题赞》、《徽州府志》、《朱子简明年谱》(万有文库丛书单行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明嘉靖年间《建阳县志》等。
  朱熹,祖籍婺源(宋属安徽,今属江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生于尤溪水南毓秀峰下的郑氏草堂。5岁入学,8岁随父寓居建州(今建瓯)环溪精舍。14岁时,父朱松病故,临终将朱熹母子托付给崇安老友刘子翚,遂移居崇安五夫里,受学于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此前朱熹与建阳似乎尚无干系,为何参加乡试时会自报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今考亭)为籍呢?
  我不敢信口雌黄,古人留下的谜团只能从冗繁的故纸堆中寻找谜底,终于能道出一、二。
  其一,要注意朱熹自报的“父为户”三个字,意思是“父亲选择落户的地方”。朱熹父亲朱松生前与考亭陈氏家族友善,多次前往考亭交游。有文字记载朱松第一次携朱熹到建阳是绍兴十年(1140)五月,这年朱熹11岁,随父亲朱松住在表哥邱义(字子野)登高山下家中(见《跋韦斋书昆阳赋》)。朱松十分喜爱考亭山水,曾于日记中写道“考亭溪山清邃,他年可以卜居”,卜居就是选择居住地,也就是说朱松曾有意选择考亭为安家落户的地方。遗憾的是朱松未实现这一愿望就溘然去世。朱熹为尽孝道,尊重其父选择,故在参加乡试时就填报建阳籍,表示自己要把定居考亭当作父亲一个重要遗嘱来完成,直到晚年他才实现这一夙愿。
  其二,绍兴十六年(1146),即朱熹参加乡试的前一年,刘勉之将女儿刘清四许配给年仅17岁的朱熹。建阳考亭萧屯刘勉之草堂实际上成了朱熹年轻时经常寓居的“问道之所”。用现在话说,乡试前朱熹已成了建阳的女婿,经常往来于五夫与考亭破石两地。有了这层关系,也促使朱熹填报建阳县籍。
  有些文章将崇安五夫白水草堂和建阳考亭萧屯草堂混为一谈,把刘勉之择朱熹为婿一事,写成在五夫白水草堂。
  刘勉之,字致中,原居崇安五夫白水草堂,后徙建阳萧屯(《崇安县志》卷九《宅墓》)。萧屯,今考亭破石(原称璞石),旧志载萧屯西瓜又沙又甜。刘子翚《谢刘致中瓜》二首有“年年博得萧屯瓜”之句。另刘子翚《萧屯访致中有怀十首》,亦可资证勉之迁居考亭破石一事,惜以上资料均无勉之迁徙的具体时间。
  据《中华儒学通典》刘勉之词目所载,勉之北上,向刘安世请教学业,他听从刘安世“方外之学”的劝告,“归家在建阳近郊肖(萧)屯别墅,结草为室,读书其间,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刘安世于宣和七年(1125)逝世,这就可推断勉之迁居破石大约在建炎年间(1127-1130),从而可得出绍兴十六年(1146)勉之择朱熹为婿地点在建阳破石,而并非五夫白水草堂。不幸的是,绍兴十九年(1149)朱熹20岁时,刘勉之撒手人寰,归葬破石河对面西北七里的山中。朱熹含泪为岳丈写下《刘勉之墓表》。
  再从另一面来说,朱熹乡试为何不以尤溪或崇安五夫为籍呢?
  先说尤溪。朱松宣和五年(1123)任尤溪县尉时,与尤溪郑德与结为知交。朱松离任后,仕途失意,生计日困。建炎四年(1130)五月,朱松为避兵乱又携全家投奔郑家,同年九月朱熹出生于郑氏寓所。两年之后,即绍兴二年(1132)春,战事逼近尤溪,朱松携全家逃往福州。尤溪非朱松久居之地,朱熹自然不会以父亲匆匆客寓之地尤溪为籍。
  再说崇安五夫。朱熹随母寓居五夫,虽然刘子翚待他母子俩不薄,划出房间五间以供居住,饮食家用也划给固定的田租,但所做这一切都是“客客气气”的,太客气也就让人感到拘谨。朱熹属聪慧的早熟儿童,到五夫之后,曾写信给唯一亲人三叔朱槔(二叔朱柽已过世),诉说先考早逝,以至于寄人篱下的“悲辛”。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岂肯长期靠别人的施舍度日?朱熹此时的处境很象《红楼楚》寄居在大观园里的林妹妹,说话没在自家中那么自由,笑也没能在自家中那么爽朗,仲个懒腰也不敢太放肆。朱熹不肯以五夫籍,本在情理之中。
  去掉尤溪、五夫两地,可供朱熹选择的只有祖籍婺源和建阳两地了。这时朱熹还未到过婺源,眼前考亭青山绿水促使他下定继承父志定居考亭的决心,更何况此地尚有他尊敬的师长兼岳父的刘勉之和爱妻刘氏呢?
  十年磨一剑,考亭学派初创阶段——
  朱熹隐居寒泉、云谷
  介绍朱熹生平事迹的文章可谓多矣,多得你看不完。
  众多文章均提到朱熹晚年定居考亭之事,而对其中年曾隐居莒口马伏寒泉精舍和东山云谷草堂两地长达10年之久的史实,或轻轻一笔带过,或只字未提。
  也有许多著名学者撰文将朱熹这段行踪说得很明白,厦大朱子学专家高令印就是其中一个。他所著的《朱熹事迹考》对朱熹家事、生计、行踪、遗墓均提供了十分全面的资料。
  朱熹选择建阳寒泉著述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家庭不幸。
  政治上朱熹仕途不顺“远君子,近小人”几乎是宋代国君的通病,朱熹多次上书宋孝宗请求“整顿朝纲,断以大义”,未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不惑之年经武夷三先生、南平李侗等理学家教诲,学问大旨确定,已经成为中国半壁江山知名学者,他平生志向并不在为官,决心静下心来著述讲学。
  乾道五年(1169)九月,朱熹七十岁的老母祝氏夫人病殁。家事不幸促使他立即归家,正好利用守丧之机开始总结生平所学,著书立说。朱熹与大弟子精于风水的蔡元定共同为母择地,最后选中建阳崇泰里后山天湖之阳的寒泉坞(今莒口马伏良种场边)为葬母之地。并于墓旁建寒泉精舍作讲学著述之所。
  乾道六年(1170)正月,朱熹葬母于寒泉坞,遂在寒泉精舍麻衣草履为母守孝,同时也开始了在建阳十年之久的著述生涯,原来寂静的寒泉坞顿时热闹起来。建阳本地学者蔡元定、刘?、刘炳、徐宋臣、范仲宣、徐周宾,邵武的何镐、范念德,建瓯的王光朝,浦城的詹体仁等,这时都曾先后到马伏向朱熹求教。
  莒口云谷山,云雾缭绕,古木苍翠,涧水飞流。朱熹在马伏寒泉精舍期间,曾与蔡元定等人一起到西山、庐峰、云谷等地游玩。朱熹深爱云谷风景,遂有隐居此山之意。孝宗淳熙二年(1175)七月,朱熹于云谷山上建草房三间,榜曰:“晦庵”。
  “山台一挥手,从此断将迎。”此后,朱熹常隐居在云谷晦庵草堂中著述。相传此时蔡元定隐居云谷山对面的西山之上读书。两人相约,如遇难题则“揭灯为号”,此也许是后人的艺术说法,而朱熹在云谷写下的“云谷记”和“云谷二十六咏”、“云谷杂诗”十二首等诗篇,倒是有据可查的。
  朱熹隐居寒泉期间,最值得一说的是“寒泉之会”。
  淳熙二年(1175)初夏,与朱熹并称“东南双星”的吕祖谦从千里之外的婺源专程来到寒泉精舍拜访朱熹,两地理学家于此交流学术思想,相当于一次高层次的理学研讨会。两人各自的弟子约20余人闻讯赶来聚会,并同游朱熹云谷草堂。寒泉之会朱、吕两人相聚一个半月,共同商定编撰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作为理学入门之书,并将书名定为《近思录》,两人于此对该书所选内容、目录、编排等作了最后删定。
  从孝宗乾道六年(1170)朱熹葬母筑寒泉精舍起,至淳熙六年(1179)朱熹离云谷晦庵赴南康军(治所今江西星子县)知军任上,前后十年时间内,除淳熙二年(1175)五月与吕祖谦北上赴“鹅湖之会”外,朱熹主要行踪在寒泉和云谷两地,专心致志,著书立说。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这十年正是朱熹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时期,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在此期间朱熹完成的著作有:《家礼》5卷、《西铭解义》1卷、《论孟精义》34卷、《资治通鉴纲目》59卷、《八朝名臣言行录》24卷《太极图解》1卷、《伊洛渊源录》16卷、《程氏外书》12卷、《古今家祭礼》20卷、《婺源茶院朱氏世谱》1卷、并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14卷。
  淳熙四年(1177),朱熹48岁,这一年是他著书丰收年。《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诗集传》8卷、《周易本义》12卷、《论语或问》20卷、《孟子或问》10卷、《大学或问》2卷、《中庸或问》3卷,这几部书朱熹前几年就开始编著,均在此年完稿。
  据上所列,朱熹在十年之中竟然编著完成19部266卷著作,令人惊叹!可见朱熹在学术上是何等的专注和勤奋。
  新近问世的《朱子大传》(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束景南著)评价朱熹寒泉著述为“砥励理学之剑”,本省朱子学专家刘树勋、黄保万等人编著的《闽学渊源》中指出“朱熹1170-1178年讲学于福建建阳寒泉精舍,是考亭学派的开创阶段。”
  补叙一笔。朱熹夫人刘清四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十三日病逝,这时朱熹年方47岁。朱熹对夫人刘氏十分敬重,中年丧妻,给他精神极大打击,他不得不中断著述操办刘氏后事。翌年二月,朱熹把刘氏安葬在唐石里(黄坑)后塘大林谷。
  为什么当时朱熹要把夫人刘氏安葬到离城坊160多里的偏僻地?方志上的说法是,宋时有异人语朱文公曰:“龙归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朱熹准备自己死后与夫人合葬,故先葬刘氏于此。明戴铣《朱子实纪》卷七,说朱熹自己做梦,梦中有神人语“龙归后塘”。以后他前往黄坑寻找梦中之境,黄坑后塘大林谷果然如梦中景象相同,就把此处定为它年安息之处。
  淳熙五年(1178)朝廷降旨命朱熹知南康军,是年十二月又下诏令催其赴任。朱熹临去南康前,曾再次到黄坑祭扫夫人刘氏墓。黄坑山高天冷,早降冬雪,一夜之间大雪将千林万树披上银装。山路迂徊,茫茫大雪把山野小路都覆盖了,再行更向何方?
  四十年梦想成真——
  朱熹晚年定居考亭
  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年过花甲的朱熹在漳州任上接到长子朱塾病逝的噩耗后,精神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决计告老还乡。
  然而,故乡在那里?
  婺源是朱熹祖籍,尤溪是朱熹出生地,建瓯朱熹幼年住过几年,崇安五夫呢?朱熹迷信风水,长子夭亡使他再次感到五夫风水恶薄,在考亭安居之后,曾写信给陈亮说:“五夫所居,眼界殊恶,不敢复归,已就此卜居”(《朱文公续集》卷7《与陈同文》)
  朱熹眷恋不舍的还是建阳考亭。这里山青水秀,又是朱熹父亲生前欲卜居之地,为了却先考意愿,朱熹最终选择考亭作为终老之乡。他初到建阳时,考亭房屋还没有修整好,先寓居童游桥头,并常往朱塾灵柩寄放处徐市黄墩黄杨庵。
  绍熙三年(1192)六月考亭住所修建成,朱熹遂迁新居。并葬长子朱塾于莒口大同山北麓(今社洲村边)。
  晚年的朱熹,杂糅了佛道儒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已成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学者,被尊为解释孔学的权威,声名远扬,连金人也闻朱熹大名。朱熹的崇拜者不断前来考亭求教。朱熹于是在住宅之东另建新屋,屋前屋后,竹林苍翠,清幽闲旷,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朱熹取名为“竹林精舍”。
  朱熹特撰对联,贴于竹林精舍门左右,以表示自己谦虚的胸怀:
  道迷前圣统
  朋误远方来
  不久,朱熹将竹林精舍更名为沧洲精舍。沧洲,常常用作隐居地的代称。
  沧洲精舍有严格的学规,朱熹将其手制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亦用于此,并书《沧洲精舍谕学者》,谆谆教导四方学子。在当时世人眼里,沧洲精舍是一所高等学府,学子均以到过考亭,亲身受过朱熹的教化为荣。
  是时有许多知名者远道而来求学于朱熹门下,如江州德安王阮、江西余干赵崇度。最使朱熹感到自豪的是一些“陆门弟子”也前来师事于他。理学大家陆九渊去世后,其弟子包约、包扬、包逊兄弟“领生徒十四人”来考亭,“执弟子礼”(《宋元学案》)。到考亭向朱熹请教的还有江西永修李燔。李燔回去后任庐山白鹿洞书院堂长,成为宣扬朱熹理学的中坚骨干。
  四方学子风餐露宿,长途苦旅,不远千里负笈前来求学,应当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魔力,有种神奇的感召力,能使四方学子聚集于此,互相切磋学问,把宋代哲学思想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众多前来的学者中,最值一提的是辛弃疾。
  辛弃疾对朱熹十分崇拜,曾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和“山中有客帝王师”等诗句赞扬朱熹。绍熙三年(1192)春,辛弃疾赴福建提点刑狱任前,专程到建阳拜访朱熹。同年六月再次前来庆贺朱熹新屋落成。
  朱熹定居考亭之后,曾以“天下第一大儒”身份被举荐入朝,为赵扩皇帝讲学。然而皇帝老子的老师有那么好当吗?朱熹天真地借讲学之机,批评朝政,不给皇帝面子,为国为民慷慨直言,结果头尾仅46天,这位“天下大老”便被皇帝逐出朝廷。而后的事情更糟,道学被打成“伪学”,朱熹成了“伪学魁首”,史称“庆元党禁”。
  “庆元党禁”阴风刮起之后,不少门生畏朝廷高压政策而离去,精舍门庭冷落。朱熹对仕途险恶,人情薄如纸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国之兴衰,世之多变,生之运桀,无一不使朱熹陷入哀怨和伤感。一个人的品格,往往是在逆境中更容易得到表现。朱熹能够承受幼年丧父,中年丧母丧妻,晚年丧子的巨痛,也能够承受山一样的“党禁”之祸。
  朱熹并没有因“伪学”的打击而消沉,反而更加专心致志地研究理学,著书立说。据朱子著作完成年月和参考有关资料,朱熹在考亭完成的著作主要有:《楚辞集注》8卷、《仪礼经传通解》37卷、《参同契考异》1卷、《韩文考异》10卷等,并对以往一些著作进行了修定。
  庆元六年(1200春),芳草春回依旧绿。作为人体,朱熹垂垂老矣。然而,朱熹依然不知倦地撰写尚未完稿的《诗集传》。他知道自己大限迫近,更抓紧生命的每一天。遗憾是此后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临终前左眼已瞎,右眼视力也极差,所见之物皆模模糊糊,加之左臂疼痛,不能上举,这位坚强的老者终于躺在病榻之上。
  三月初六,朱熹挣扎着起床,在家人和门生叶味道等人的搀扶下,抱病修改《大学·诚意章》。
  三天之后,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九日,朱熹终于闭上他那不愿闭上的双眼,离开熙熙攘攘的人间,与世长辞。
  朱熹病逝后,以石椁收殓,至十一月始归葬黄坑大林谷。
  在众多悼念朱熹逝世的挽联中,数辛弃疾所提輓联评价最高,也最富情感: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建阳为朱熹桑梓之地。直至今天,朱子的功绩还受到建阳人民的崇敬。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朱子的遗址、墓葬进行保护和修葺;对朱子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为纪念朱子这位先贤,市人民政府在登高山潭山公园建“朱子阁”以表缅怀之情,同时还在前往考亭的西门出城口重建“南闽阙里”牌坊。近年又根据海内外朱子后裔、专家、学者的建议,制定了修复考亭书院游览总体规划。这一规划以考亭为中心,连接马伏朱熹母亲祝氏夫人墓,延伸到黄坑朱子墓地,结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使之形成一条以考亭书院为主体,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古文化游览区。日前考亭文公祠已破土兴建,但愿这一鼓舞人心的规划能早日实现。
  文章太长无人读,该结束了。
  综述全文,朱熹青年时入籍建阳,中晚年先后在建阳居住20余年,并于此创建了中国哲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考亭学派。历史上建阳就被称之为“文公阙里”,于今称“朱熹故里”,并非牵强附会之说。
  所谓故里,《辞海》解释是家乡,指人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也许正因有“长期居住”一说,朱熹终老建阳,没人说朱熹是“客死他乡”。
  当然,我并不反对其他地方也自称“朱熹故里”,名人住过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房子都可以作为“某某故居”而保护起来,各地自有各地的道理。建阳作为“朱熹故里”的种种理由,读者以为如何?
  洋洋数千言,就为标题七个字:“朱熹故里——建阳市”而已,一笑。(本文作者系省作协会员、市政协秘书长)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朱熹在建阳》

出版者:政协福建省建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记述的是搜集整理朱熹与建阳有关文献、资料,对朱熹在建阳的行踪、事迹、遗址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现代名人对朱熹的评价,朱子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
刘克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