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罗从彦在延平的其他史迹传承与文化弘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001
颗粒名称: 三、罗从彦在延平的其他史迹传承与文化弘扬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6
页码: 202-207
摘要: 延平在由宋至今的社会发展中,留下了诸多与四贤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以他们“特有名称”命名的市政建筑,本处为与罗从彦祠祀相区别,仅以城内曾经存有或新批建设的市政设施为例,做了简要说明。本章记录了罗从彦在延平的史迹传承与文化弘扬的情况。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生平事迹

内容

为纪念两宋时期崛起于南剑州一带(今南平市延平区)道统相继、学术相承的四位理学大儒——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延平在由宋至今的社会发展中,留下了诸多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以他们“特有名称”命名的市政建筑,如:道南祠、道南书院、延平书院、四贤祠、四贤堂、四贤街、四贤广场、四贤小学,等等。这其中,专门为纪念罗从彦而保留或新建的文化胜迹,则主要有:豫章岭、豫章亭、从彦路,等等。本处为与罗从彦祠祀相区别,仅以城内曾经存有或新批建设的市政设施为例,做一简要说明。
  (一)史迹传承
  1.豫章岭
  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剑津社区建设一巷,与坐落于城北龙山的“道南祠”近在咫尺,因旧时遍植香樟而被民众以讹传讹,写作“玉樟岭”。其原因在于:香樟在我国民间拥有非常祥瑞的文化指徵,常被用作比喻拥有栋梁之材的人,亦可美称为“玉樟”或“豫樟”。古人认为,樟树是不能随便乱砍的,要砍也要用到带有“神性”的事情上,制作祭祀神与祖先所用的庙宇、祠堂、神龛;制作适用于吃饭这样神圣之事的碗柜、八仙桌;制作珍藏神秘贵重之物的箱子、柜子;制作像眼睛一样富有灵气又雕刻着神灵的窗户、花床等等。因此,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历经数百年时光流逝后依旧祈求生活美好的人们,不经意间又将“豫章”传成“玉樟”(“豫樟”),这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2.九峰山四贤堂
  由于宋代四贤中的李侗、罗从彦、朱熹等人都曾在九峰山讲学论道、品评山泉,而其后学又陆续接力在九峰山兴办书院、草堂,开门授徒,因此九峰山一直以来都是一座具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名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平市(县级)在进行九峰公园建设时,为纪念先贤,特在九峰山第三峰海拔212米处,新建了一座仿古建筑,并在其外墙窗户的每个窗格上均刻上“福”字,周边饰以蝙蝠为点缀,取“福”音,称“万福精舍”。精舍内修有四贤堂,堂中展出“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塑像及有关文物、照片等,让人们在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又可增添许多人文知识,既怡人情怀,又催人奋进。十数年后,因安全管理问题,这些参展文物又全部移至南平市博物馆珍藏,现如今仅空留其名,变成了登山之人的休闲处所。
  3.四贤街、四贤小学与四贤广场
  在延平区原中山路沿河地段直到闽北大饭店为止,有一条以“四贤”命名的古老街巷,叫“四贤街”,它贯穿在整个昼锦坊之间,是延平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街区之一,属四鹤街道昼锦居委会管辖,原配套有四贤小学一所,1992年库区拆迁时被撤并,故现只留有街区而少了小学。
  2010年,为进一步宣传“四贤”文化,弘扬延平自古以来就有的良好文教传统,南平市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在“四贤街”与中山路、八一路的交汇地段,新建了一座以四贤文化为主题的“四贤广场”,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该广场位于南平市第一医院正对面,其前为滨江路,后为八一路,左邻国税局大楼,右接长富广场大楼,占地面积约1699平方米,属南平中心城市第二批城建重点项目之一,是南平市民了解、景仰“延平四贤”治学精神及其文化内涵的又一重要去处。广场右侧树有“延平四贤”雕像,从左至右分别为:杨时、朱熹、罗从彦、李侗。广场中心区近1000平方米的铺砖广场上,精选了最具代表的“四贤”名句,以地书的形式印刻在地砖上,可以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加知识,陶冶情操。
  4.豫章亭
  位于南平一中江南校区内,是南平一中计划建设的、以四贤名字命名的四座景观亭之一,由延平区水南街道后谷村罗从彦后裔罗观能出资修建。亭内书有三幅与罗从彦有关的诗词楹联以及六幅手绘图画,简明扼要地刻画了罗从彦生平事迹中的几个重要大事,如:诞生延平、求学藏春、拜师杨时、授学李侗、著书立说、从祀孔庙,等等。而亭外草坪通道上铺有的罗从彦诗作石刻以及“道南第二家”的圆篆小品,又将罗从彦文化元素进行了更为立体的全面展示,是莘莘学子了解地方先贤的直观样板。
  5.从彦路
  拓展、延伸南平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的“延平新城”建设项目,是南平市为迎接高铁时代、重构中心城市发展转型方向的重大举措。其总体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总体定位为“延平区的副中心,重要交通枢纽、福建省生态示范城区、闽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内新建的、以罗从彦名字命名的“从彦路”工程一期项目,就位于延平新城成功路中段延伸区,其推荐方案路线总长1950.57m,包括从彦路和水鸠路两段,是南平市加强对历史文化名人宣传、纪念的又一重要举措。其中从彦路起于海瑞路,往南与规划中的水鸠路相接,全长约1385.83m;水鸠路延长线起点为现状水鸠路,往西北与从彦路相接,道路全长564.74m。
  6.四贤公园
  南平市四贤公园,位于江南新区朱熹路沿江地段,是连接高铁片区南平北站景观慢行绿道工程中的四座小型文化公园。该绿道起于南平市八仙小区朱熹路与铁路桥交叉处,终于高铁站成功大桥连接处,全长8.7公里,拥有绿道面积将近20万平方米,由17万平方米绿廊、10公里慢行道、20个娱乐休闲区域、5个文化广场、4处亲水平台,2个驿站和1条隧道文化长廊组成,可以步行、跑步,也可以骑自行车,是南平市民休闲、锻炼、赏景的绝好去处。绿道沿线的五座小型文化公园,分别由五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和景观雕塑构成,按出城方向依次排列为:民俗文化广场、朱熹文化广场、李侗文化广场、罗从彦文化广场和杨时文化广场。
  (二)文化弘扬
  延平山川俊秀,历史悠久,不仅有九峰、玉屏、衍仙、文笔诸峰秀拔摩云,环如屏障,更有地灵人杰、文风炽盛、人才辈出的风流佳话世代传扬。著书立说、设帐授徒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人称“四贤”;北上访学,留下的“立雪”佳话的游酢、杨时,已然成为尊师重教的光辉典范;来延为官、讲学、抗敌而留下踪迹和诗文的黄巢、宋慈、文天祥、辛弃疾、海瑞、徐霞客、郑成功、纪昀、朱彝尊、查慎行等历史名人的闪亮装点,更是令延平山川增色非常;再加上“独先于天下”的南剑州州学的特别助力,延平还一度以“理学名邦”“滨海邹鲁”的盛赞闻名遐迩,令人不禁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故此,民国《南平县志》在记录这段盛况的流风遗泽时,就曾不无自豪地写道:
  南平风俗,夙号敦庞。自有宋大儒迭出其间,而海滨邹鲁称极盛焉。今虽代远年湮,而入其邑乘,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型仁讲让,先儒之流风遗韵,犹有存者。
  南平为有宋四先生过化之区,吾道南来,人志蔚起。士食旧德,农服先畴。亲贤乐利之休,声明文物之盛,于今为烈。①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四贤”故地的历史荣光,加大对“延平四贤”的宣传与研究力度,南平市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闽北闽学研究会,把发掘整理闽学故地丰富的文化宝库列为自己的工作重点。1988年,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闽学研究,推出《闽学研究丛书》。1989年,研究会在南平市第一招待所召开“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后,随即出版了《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朱熹在福建》《闽学名人传》等重要编著,为进行闽学研究的后人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数十年来,为加强研究、丰富交流,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南平市李侗文化研究会、南平市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南平市罗从彦文化研究会、南平市延平区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等民间社团陆续在南平市成立,他们通过与福建省闽学会、武夷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大力合作,分别召开多次纪念游酢诞辰、李侗诞辰、杨时诞辰和罗从彦学术思想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各类各项编著十数部。至于那些频频闪光的朱子文化节、朱子学术研讨会、朱子论坛、朱子文化交流活动等,则更是数不胜数。
  2014年12月13—14日,由福建省闽学研究会、福建省哲学学会、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罗从彦理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学院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学术年会的分论坛之一,得到了福建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承办方武夷学院、中国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陕西、山东、江西的近60位省内外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可以说,在四贤诞生的闽北南平,有关四贤的文化研究正在风生水起、方兴未艾。希望有志于四贤研究,特别是有志于罗从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能够来到这个真正的罗从彦故里,来到延平,真真切切体会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罗氏后人所带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讯息。

附注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一·序》,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页、第13页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
延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