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罗从彦祠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88
颗粒名称: 下篇 罗从彦祠祀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3
页码: 165-207
摘要: 0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生平事迹

内容

第一部 罗从彦的学术贡献与历史评价
  一、罗从彦的生平著述与学术贡献
  (一)罗从彦的生平著述
  罗从彦上接程颢、程颐、杨时,下传李侗、朱熹,是一位在闽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从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去理解、接受和消化洛学,并针对当时吏治腐败的严重状况,着重强调了在上位者进行道德修养和严格要求自己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反对民族压迫,积极主张抗金.大力提倡名节忠义和礼义廉耻等道德风尚,表现了较强的民族精神;他一生刻苦好学,“笃志求道”,致力于儒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培养出多个知名弟子,而且还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如《语孟师说》《遵尧录》《台衡录》《中庸说》《诗解》《春秋解》《春秋指归》《春秋释例》《议论要语》《诸儒议论》《龟山先生语录》《二程先生语录》《问答》以及诗、记、文和柬牍等,可惜大多已经佚失。现存著作辑录共有《罗豫章先生集》和《豫章文集》二种,主要为十卷、十二卷首末各一卷和十七卷、十八卷等四、五种不同的版本。其中留存最多的十七卷本的主要辑录情况为:启首《豫章罗先生年谱》;第一卷经解篇所属的《诗解》《春秋解》《春秋指归》《春秋释例》《语孟师说》《中庸说》全部阙文,仅有出版者的少量解说文字而已,并无原文献;第二卷到第九卷为《遵尧录》;第十卷至第十二卷为罗从彦记载二程、杨时的语录、杂著与书信;第十三卷为罗从彦本人诗歌;第十四卷为事实、问答;第十五卷和第十六、十七卷为罗从彦弟子门人或后人的书信以及其他纪念性文章。
  为方便大家了解罗从彦著作的流传情况,笔者特参照各方资料,将罗从彦著作的版本和收藏单位一一列示如下,以便查找:
  (1)元至正三年(1343)许源刻本(一作许源堂五卷或作五世孙罗天泽刻本),南京图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2)明成化七年(1471)冯侯孜刻本,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和日本收藏。
  (3)明正德十二年(1517)姜文魁刻本,上海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收藏。
  (4)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谢銮(一作“鸾”)刻本,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收藏。
  (5)明隆庆五年(1571)罗文明刻本,江西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收藏。
  (6)明万历六年(1578)增刻本,科学院图书馆收藏。
  (7)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罗应斗刻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8)明刻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9)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谊堂刻本,浙江图书馆、四川图书馆收藏(疑为同治五年福州正谊堂刻本)。
  (10)清乾隆二年(1737)刻本,安徽大学图书馆收藏。
  (11)清乾隆十一年(1746)据沈心斋学院宪本重刻本。
  (12)清乾隆间刻《四库全书本》,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收藏。
  (1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厦门大学图书馆等收藏。
  (14)陈永栽影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厦门大学图书馆等收藏。
  (15)清同治十二年(1873)补乾隆二年本,北京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16)清光绪八年(1882)谢甘棠刻本(四库简注标注)。
  (17)清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18)清光绪九年(1883)张国正重刻本,厦门大学图书馆收藏。
  (19)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上海图书馆收藏。
  在这些现存的罗从彦著作中,尤以表达其治政思想的《遵尧录》最为出名。该书共计八卷,按体例分为两部分。前部四卷主要着眼从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朝皇帝的良言美行来为当今皇帝提供示范作用之功能,后部四卷更多从李沆、寇准、王旦、王曾、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司马光、程颢十人的良言美行来展示为人臣者该如何公忠体国,目的就是要让皇帝能够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臣子之忠奸及用人之准则。同时,在最后的“别录”中,罗从彦还采用了人物评论的方式,通过“司马光论王安石”“陈瓘论蔡京”等篇幅,以表达对王安石与蔡京的不满。对此编撰的良苦用心,罗从彦在他的《遵尧录序》中说得非常明白:
  因采祖宗故事,四圣所行,可以楷今传后者,以事相比,类纂录之,历三季而书成,名曰:《圣宋遵尧录》。其间事之至当,而理之可久者,则衍而新之。善在可久,而意或未明者,则释以发之。以今准古,有少不合者,作辩微以著其事。又自章圣以来,得宰相李沆等,及先儒程颢共十人,择其言行之可考者,附于其后。若乃创始开基之事,庙谟雄断,仁心仁闻,则于其君见之。袭太平之基业,守格法行故事,竭尽公忠,则于其臣见之。爰及熙丰之弊,卒归于道。①
  由此可见,罗从彦编撰《遵尧录》的目的,就是在于劝说皇帝能够改革弊端,促使朝政重归清明。这既是宋代学者所共同关心的政治问题,同时更是程氏后学着重于“致君尧舜”思想的集中体现。
  当然,除了这个最能代表罗从彦治政思想的、负有盛名的《遵尧录》外,罗从彦的《春秋指归》,也是其“谨守程氏之学”而创作、书写的解经名篇,其序就曾明言:“三王之法,各是一王之法,春秋之法,乃百王不易之通法也。圣人以谓三王不可复回,且虑后世圣王之不作也,故作此一书,以贻惠后人。使后世作者,不必德若汤武,亦足以起三代之治也。”本书为飨读者,特将全序照录如下。
  附:宋·罗从彦《春秋指归序》②
  余闻伊川先生有绪言曰:“三王之法,各是一王之法,春秋之法,乃百王不易之通法也。圣人以谓三王不可复回,且虑后世圣王之不作也,故作此一书,以贻惠后人。使后世作者,不必德若汤武,亦足以起三代之治也。”大略如此,春秋诚百王之通法耶。先儒之说春秋不然,先儒纷纷不足道。原本刻云此处有说孟子于圣门,盖得其传者也,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又曰:“春秋,其事则桓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此孟子之说春秋者也。然未尝以春秋为百王之通法也,伊川何从而得之哉?已而反求诸其心。不立一毫,不失不旷,一以其言徵之,豁若梦觉曰:“春秋之为春秋也尚矣,乃今知之,自周室板荡,宣王拨乱反正,其诗美之,小有吉日、鸿雁,大有崧高、烝民。不幸继以幽王,而骊山之祸作焉。然而文武之泽未殄也,故平王东迁,人犹望其复兴也。及其久也,政益衰,法益坏,黍离变为国风,陵迟极矣。方是时也,去文王已五百余岁矣。冠屦颠倒,夷狄乱华。天生圣人,又不见用。春秋于此时倘不复作,天下不胥为夷狄禽兽者,吾不敢信也。故夫子因鲁史一十二公,始隐终麟,以二百四十年之事,创为一代之典。善善而恶恶、是是而非非。宽不慢,猛不残,文不华,实不陋,久而弥光!可以垂后世传无穷,真后王之懿范也。所谓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其此书之谓乎。”或者曰:“春秋其事则桓、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信然乎?”曰:春秋自隐公以来,征伐四出,盟会纷然。迨庄历僖,楚人大为中国患。于时尊天子,攘夷狄,使天下不遂左衽者,桓、文二公之力也。故伐楚之役,齐桓见称。城仆之战,文公以霸。自后世言之,二公之功烈莫盛焉。自三王之时言之,不免为罪也。首止之会,河阳之狩是也。夫子因其事而辟之,以明王道,故曰:“春秋其事则桓文。”古之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者,非有甚高难行之行,卓异之术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天下治矣。书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盖典也礼也皆天也,尧舜之治天下,不越乎君臣父子之间,而礼以文之者也。故春秋诛一世子止,而天下之为人子者莫敢不孝。诛一大夫盾,而天下之为人臣者莫敢不忠。故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氏之言,抑有由也”。或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三王之道尽于此矣,而又作春秋何也。”曰:“五经论其理,春秋见之行事,春秋圣人之用也。”龟山尝告人曰:“春秋其事之终欤,学者先明五经,然后学春秋,则其用利矣。”亦以此也。久矣哉,春秋之掩于传注也,犹鉴掩于尘,不有人焉刮垢摩光,以还其明,则是后之学者,将终不睹圣人之心,天下生灵,将终不见三代之治。而夫子生平之志,将终不行,理必无是也。此伊川之所以有春秋传也,近世说春秋者多矣。政和岁在丁酉(1117),余从龟山先生于毗陵授学,经年尽裒得其书以归,唯春秋传未之获睹也。宣和之初(1119—1121),自辇下趋郏鄏,门人尹焞,出以授予,退而考合于经,验之以心,而参之以古今之学,盖其所得者十五六。于春秋大义,譬如日月经天,河海带地,莫不昭然。微词妙旨,譬如玑衡之察,时有所见,用是掇其至当者,作指归。又因前人纂集之功,分别条章,裁成义例者,作释例,未知中否?要须雍容自尽于燕闲静一之中,迟之以岁月,积之以力学,优而游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则于春秋之学其庶几乎。
  (二)罗从彦的学术贡献
  罗从彦生活的两宋之际,是一个充满动荡、巨变的时代,是一个需要进行历史性反思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重新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的浇漓时代。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罗从彦不仅明确认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而且还为回答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而致力求学问道,奉献了自己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传续洛学、奠基闽学。
  如同人们所了解的那样,福建闽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由杨时、罗从彦、李侗到朱熹的早期闽学阶段;其次是朱熹及其门人的闽学发展阶段,即闽学的成熟、分化阶段。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作为二程学术南传的最重要环节,罗从彦在从洛学到闽学,从二程→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学术演变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传递作用,是宋代学术思想发展链条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其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有:
  (1)从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去理解、接受和消化洛学。就是说,他把闽学建立在时代需要的基础上,着重发挥二程提倡的“圣人之道”,建立了早期闽学中以抨击封建政治弊端和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他和杨时、李侗一样都没有放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和对徽、钦两朝的抨击。正因为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早期闽学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
  (2)在道德观方面,罗从彦接受了洛学重道理教化的观点,针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严重状况,着重强调在上位者进行道德修养和严格要求自我的必要性。他和早期闽学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坚决反对民族压迫,积极主张抗金。他为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大力提倡名节忠义和廉耻等道德风尚,表现了早期闽学较强的民族精神。
  (3)在修养论上强调“以主静为宗”。这种修养论由杨时首倡,经过罗从彦的发挥和传授后,又由李侗发扬光大,构成了早期闽学“默坐澄心”、追求“静养”境界的为学特征。“默坐澄心”既是进学之方,又是养心之要,是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的结合,为朱熹思想体系即闽学的形成和成熟作了基础准备。
  (4)在学脉接续上,罗从彦“上承杨时,下启李侗”,培养了出蓝弟子李侗,对朱熹产生重大影响。对此,黄宗羲特别评价他说:“龟山(杨时)三传得朱子,而其道益光。豫章在及门中最无气焰,而传道卒赖之。先师有云,‘学脉甚微,不在气魄上承当。’岂不信乎!然亦多湮没而无闻者。闻不闻,君子不以为意,而尚论者所不敢忽。”①意思就是说罗从彦虽然著述不多,声名不显,但他甘作人梯,精心传道,做出了应有的教书育人的贡献。
  (5)在学术传承上,罗从彦亦有收集洛学文献之功。对此,杨时在写给胡安国的书信中就说:“伊川先生《语录》在念,未尝忘也,但以兵火散失,收拾未聚。旧日惟罗仲素编集备甚。今仲素已死于道途,行李亦遭贼火。已托人于其家寻访,若得五六,亦便下手矣。”①由此可以推断,杨时在绍兴四年(1134,罗从彦去世的前一年)订定《二程粹言》时,肯定也参照了罗从彦所收集的二程语录。现今编入《二程集》中的《外书》卷六就有“罗氏本拾遗”近150则语录,均分别注明为明道、伊川语。
  总而言之,罗从彦继承洛学衣钵,在福建收徒讲学,传授原原本本的《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不仅上承下传开辟了福建的理学根据地,而且还让自己对于李侗的思想影响,发展成了朱子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为福建赢得了“道南理窟”“闽邦邹鲁”的高度赞誉。因此,宋末元后学者大都持有“以朱子的学术地位来评定与朱子具有学术师承关系学者的学术地位”的一致观点。至于罗从彦个人所建的学术功勋,历代亦有恰如其分的评赞:
  惟从彦可与之言道,吾弟子千余人,无及得从彦者。——宋·杨时
  自吾交仲素,日闻所不闻,奥学清节,真南(剑)州之冠冕也。——宋·陈渊
  清标奕奕,严毅煌煌。濯于江汉,暴于秋阳。壁岩高况,簞瓢余芳。辟邪崇正,山高水长。——宋·陈渊
  统兼濂洛,脉衍弘农。肩圣辟佛,佑启颛蒙。循循敷诲,介介持躬。春风化雨,展矣儒宗。——宋·李侗
  觇气象于未发,浑神化于自然。任重诣极,行力思渊。清介鲜知乎,厥里严毅。独畏乎前贤,真儒正脉,先生嫡传。——宋·朱熹
  龟山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罗公盖一人而己。——宋·朱熹
  豫章罗先生潜思力行,任重诣极。上接伊川龟山之传,下授延平晦庵之学,东南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宋·冯梦得
  从彦道术精粹,议论正平,虽然山泽之寒儒,蔚若台阁之素宦。义由中激,言不诡随。生同葵萑之所倾,殁与草木而俱腐,情诚可悯,忠永难磨。——宋·南剑郡守 刘允济
  自龟山载道而归也,程师即喜之曰:“吾道南矣。”然成继承匪人,抑何以演其源而扬其波耶?幸有豫章罗先生,受业龟山之门,独得不传之秘。故自有先生之学,一传而为李延平,再传而为朱晦庵,由是海滨邹鲁,于斯盛哉!——明·欧阳佑
  粹潜以居,外王内圣,冥恭显符,绝学续千,展哉大儒。——明·福建提学副使熊汲
  豫章之在杨门,所学虽醇,而所得实浅,当在善人、有恒之间。一传为延平则邃矣,再传为晦翁则大矣,豫章遂为别子。甚矣,弟子之有光于师也。——清·全祖望
  二、罗从彦赐谥与从祀孔庙
  史料记载,罗从彦去世后的嘉定六年(1213)癸酉.南剑州郡守刘允济向上缴进《遵尧录》时,就开始张罗着为罗从彦请赐谥:“如蒙圣慈,从臣所乞,以《遵尧录》宣付史馆,外赐一谥号,即乞颁下本州遵奉施行,并乞睿照。”①但却不知为何没有了下文。南宋淳祐六年(1246)三月十七日,时任福建提刑的杨栋为纪念罗从彦、李侗这两位同为延平人的重要学术名人,又向朝廷上《请谥罗、李先生状》,力陈:“独未闻有以推尊其师者,岂以其师著书不多.不若诸人之论述详而发明广欤。不然,何隆礼于其弟子,而反遗其师也?”②的情理要害。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因而此次的封谥申请在一年内就得到了批复。淳祐七年(1247)十月,罗从彦、李侗师徒二人终于分别获得了朝廷的赐谥“文质”和“文靖”。
  附一:宋·杨栋《请谥罗李二先生状》③
  礼部状。准淳祐六年三月十七日,都省批下朝奉郎直秘阁福建提刑杨栋状。
  臣窃惟欲治天下者,先正人心;欲正人心者,先正学术。学术不正,则名实淆乱,是非颠倒。上无所折衷,下无所则傚。无所折衷,故上听惑。无所则傚,故民志乱。民志靡定,则遗亲后君之俗兴,而天下之患从此始矣。故正学术,以正人心,诚当今之急务也。恭维圣朝天开文治,纯公正公二程先生,崛兴伊洛之间。闻道于元公周夫子,而遂造其至。续孔、孟大公之传,开万世可久之业。本末一贯,人己俱立。尧舜复起,不易吾言,呜呼盛哉!二先生殁,传其道者曰龟山杨文靖公。龟山杨文靖公,传之罗先生从彦。罗先生从彦,传之李先生侗。时朱文公笃志讲学,求师四方。后见李先生,闻所谓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之说,脱然知道之大本在乎是也。从游累年,往复问辨,而卒传先生之学。由周、程而来,其所传授,本末源流,不可诬也。陛下嗣登大宝,首宗朱文公之道,以风天下。其门弟子之贤者,亦蒙褒表,或赐美谥。然朱文公之学,实师于李先生。独未闻有以推尊其师者,岂以其师著书不多,不若诸人之论述详而发明广欤。不然,何隆礼于其弟子,而反遗其师也?夫天下之至善曰师,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且圣贤著述,皆非得已。孔子曰:“予欲无言。”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颜子不著书,实为亚圣。然而论语必以尧曰终篇,孟子末章,历述尧舜至孔子。而韩愈、原道之作,所谓:“以是传之”,必谨择而明辨者,所以示万世之公传,率天下以正道。观朱文公所称罗氏曰:“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公一人而已。”其称李氏曰:“讲诵之馀,危坐终日。以验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而求所谓中者。若是者盖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在乎是也。”则朱文公所得于李先生,李先生所得于罗先生者,厥或在此,而有出于文字词义之外者可知矣。今天下学士,家有朱氏之书,人诵朱门之语。而其切要远大,精实中正,得之心而见于行,则知者鲜焉。是徒诵文公所著之书,而不知文公所传之道。若非明示正宗,使天下晓然识所趋向,以求造乎至善之地。栋恐名实淆乱,是非颠倒,文公之书虽存,文公之道将丧矣。故窃以为欲明文公之道,莫若遵文公之师。栋滥将明旨,咨诹闽部,实在罗、李二先生之乡。而平生之志,颇知景慕,用敢列其事以闻。欲乞圣慈,探圣学之传,重师道之本。以其所以尊崇文公者,而推尊其师。等而上之,以及罗氏。各赐美谥,昭示宠褒,表励方来。庶几伊、洛之学,不沦于言语。朱氏之书,实见于践行。岂惟二臣潜德发挥,其道光大;而于损文华以崇德行,正学术以正人心,实非小补。
  寻送太常寺丞通直郎太常博士兼景献府教授陈协,撰道:罗先生谥议节文曰“生有爵,死有谥”云云。
  附二:宋·陈协《谥议》①
  生有爵,死有谥。故爵隆者,然后得谥,所以示其节也。至于蕴德邱园,而其立言,有补于当世,可传于后学。则节惠之典,出于朝廷之特命,又不可拘以常制也。若罗公从彦,可谓有德有言之隐君子矣。初龟山得伊洛之学,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辈流中,推公一人而已。当徽庙时,居乡授徒,守道尤笃。而同郡李公侗传其学,厥后朱文公熹又得李公之传,其道遂彰明于世,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者,其端皆自公发之。公延平人,既殁之后,家无子孙,故其遗言,不多见于世。嘉定七年,郡守刘允济始加搜访,得公所著遵尧录八卷,进之于朝。其书四万言,大要谓艺祖开基,列圣继统,若舜禹遵尧而不变,至元丰改制,皆自王安石作俑,创为功利之图,寖兆裔夷之侮。是其畎亩不忘君之心,岂若沮、溺辈索隐行怪之比耶?谨按谥法,道德博厚曰文,言行相应曰质。公师友渊源,洞明天理,可谓道德博厚矣。清介绝俗,著书有闻,可谓言行相应矣。请谥公为文质,云云,谨议。
  寻请官覆议,朝散郎尚书考功员外郎兼礼部郎官周坦撰到:故罗先生覆谥议节文曰云云。
  附三:宋·周坦《覆谥议》①
  士有处身隐约而道德学问足以师表来世。虽生无一命之爵,身殁之后,斯道之传愈久愈光,所以力人心纲常之标准者,关系甚大。则沿流溯源,节惠之典,安可缺也?罗公从彦不求闻达于世,胸次抱负,不少概见。独得其大者,所谓道德学问之渊源,上承伊洛之正派,下开中兴以后诸儒之授受,昭然不可泯也。公受学龟山之门,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同门皆推敬之。理义之学,正郁于时,一线之绪,赖是得以仅存。观其在罗浮山静坐三年,所以穷天地万物之理,切实若此。著《遵尧录》一篇,述皇朝相传宏规懿范及名臣硕辅论建谟画,下及元丰。功利之人,纷更宪度,贻患国家,撮要提纲,无非理乱安危之大者。公之学其明体适用,略可推矣。奉常谥公曰文质,于法为宜。五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议。
  附四:宋·文质公谥诰②
  宋理宗淳祐六年丙午杨栋奏请谥
  淳祐七年丁未赐谥文质
  文质公谥诰
  淳祐七年十月奉
  圣旨颁下赠太师邹国公,谥文质谨按
  制曰:从来奇才硕儒生前能辅君行道,则殁后必有恤典殊恩,此固古今之通谊,而有国者之所宜重也。若乃蕴德山林,而其立言有补于当时,垂教可传于后世,则报功崇德出于巨典,尤非常格所可拘尔。故儒罗从彦学宗正派,行洁清标,受伊洛之传于龟山,后学为之仰止;启朱氏之宗于李侗,前哲赖以羽盟。虽乐道畎亩之中,而所著遵尧诸录,凛然不忘主上之心。即静守罗浮而所垂冀,圣数言恪然,无忝明道之志。潜思力行、任道诣极,道博也,德厚也。清介绝俗、著述垂休,言顾行也,行顾言也。慨念往功,宜行褒异。兹特赠名儒罗先生谥“文质”,于戏文不易称“质”,不易肖。以此贲乡流芳千载,灵魂不昧,休命是膺。
  皇宋淳祐七年十月日 颁给 右剳付本家照会准此
  当然,除了这种死后获谥的积极褒奖之外,罗从彦最终得到的、由封建王朝赐予名儒先贤的最高官方待遇,就是进入孔庙从祀。“孔庙”(又名为“文庙”)作为朝廷主持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此后历代都有不断的增修扩建,经2490余年而祭祀不绝,是古代学子名流所尊崇的神圣之地。历史上,名儒先贤们第一次被允许进入孔庙祭祀的从祀活动,开始于东汉永平十五年(72),当时的从祀者为孔子的72弟子,称“先贤”。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李世民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配享,首开了除孔门弟子之外的“先儒”从祀于国学的先例,但其所享有的地位要略低于“先贤”。
  一般而言,“从祀”主要是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祭对象但又与主祭对象密切关联的祭祀对象,有着“跟着被祭祀”的意思。尽管,人们在概称孔庙从祀时,可以将所有的被祭祀人员(孔子除外)都统称为“从祀”,但在具体的身份、贡献和祭祀状态区分中,他们却有着严格的“配享”“配祀”和“从祀”这三个位阶。
  所谓“配享”,是祭祀孔子时陪祭的第一等级,共有四位人物,即复圣颜回(字子渊,习称颜渊,孔子的最得意弟子)、宗圣曾参(字舆,也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述圣孔伋(子思,孔子的孙子)、亚圣孟轲(继孔子之后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通称为“四配”。
  所谓“配祀”,是祭祀孔子时陪祭的第二等级,包括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子若)、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元晦)等十二人,通称为“十二哲”。该“十二哲”中,除了宋代的朱熹之外,其他的十一位都是孔子的杰出弟子。
  所谓“从祀”,是祭祀孔子时陪祭的第三等级,包括“先贤”和“先儒”两个部分,其中“先贤”的地位略高于“先儒”,共79人(其中东庑40人,西庑39人),他们除孔门弟子70人外,还有孟子门人4人以及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程颐、程颢、邵雍和张载。“先儒”是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着杰出贡献的学者,共77人(其中东庑39人,西庑38人).其中即包括罗从彦的老师杨时、罗从彦和罗从彦的学生李侗(亦即朱熹老师)。这些从祀孔庙的“先贤”“先儒”的名单、位次、等级均由朝廷颁布,能够明确体现当时统治者对于从祀者的政治判别,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因此直到清乾隆以后仍有不断的罢黜和增加(乾隆时从祀孔庙的先贤77人,先儒46人)。民国八年(1919),从祀孔庙的“先贤”“先儒”最终达到了156人(即先贤79人,先儒77人),都是历代儒家学派中的著名人物。
  基于从祀孔庙的理想所在,历代地方官员和朝廷政要在为罗从彦请谥成功后,又不断开始着将罗从彦列入孔庙从祀的努力。但是出于功名、官职、著述基本无多、无显赫的客观原因,罗从彦身后请封谥、请封爵、请从祀到最终获祀孔庙的全部过程,却先后历经了宋、元、明三朝共计400多年数十人的多次努力才得以完全实现,真可谓艰辛异常。而且,为了更顺利地请封谥、请封爵和请从祀.各代奏疏在论述时都不得不将罗从彦、李侗和朱熹捆绑在一起,借助罗从彦授学李侗、而李侗又授学朱熹的渊源关系,指明“何隆礼于其弟子,而反遗其师也?”的逻辑要害,希望朝廷能够成全师道之尊。但令统治者最终下诏同意从祀孔庙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了被求祀者本人的学问和人品。而在为罗从彦、李侗请从祀的过程中,其推崇者一旦失败就又再三疏请的不懈坚持,则更加证明了二人在历代学人眼中的地位和影响。
  元至正十九年(1359)十一月,胡瑜向江浙行省上陈《请封爵从祀疏》,一口气为杨时、李侗、胡安国、蔡沈、真德秀五人提出了封爵并从祀的申请,理由是“此五人者,学问接道统之传,著述发儒先之秘,其功甚大。……俱应追锡名爵,从祀先圣庙庭。可以敦厚儒风,激励后学”。只是不知为何其中竟然没有罗从彦的名字。胡瑜上疏后,江浙行省认为其申请可行,便向中书省进行投送,至正二十八年(1368)得准礼部回复,“定五先生封爵谥号,俱赠太师。杨时追封吴国公。李侗追封越国公。胡安国追封楚国公。蔡沈追封建国公。真德秀追封福国公。各给词头宣命,遣官赍往福建行省,访问各子孙给付。如无子孙者,于其故所居乡里郡县学,或书院祠堂内,安置施行”①。
  明成化二十七年(1491)七月,南京行人司行人②周木鉴于杨时、胡安国、蔡沈、真德秀这些“悉取熹故事行之”的著名学者都已批准从祀孔庙,唯“独不及于侗焉”,于是再次疏请要将李侗从祀孔庙,没有获得礼部批准。嘉靖二十四年(1545)八月,提学副吏熊汲③上陈《奏补罗李二儒从祀疏》,开始将“道统绝续之机一脉相承”的罗从彦、李侗一起奏请从祀,可惜照样未能打动圣听。
  此后,作为罗从彦、李侗同郡人的游居敬④也积极为罗从彦,李侗奏请从祀,主张:“而今崇祀先师庙廷者,惟杨时、朱熹二儒,而罗、李二儒阙之,此岂所以报功德,而劝士习哉?……前此,屡有以罗、李二儒,从祀庙庭为请。而礼官翰林议礼之官,无从申请者,岂非熙朝之阙事,而今时所宜厘正者哉。”⑤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万历三十三年(1605),福建巡抚徐学聚、巡按方良彦的题请从祀因为“迄今四年,该部(礼部)尚未题覆”。所以福建督学熊尚文才不得不再次强调说:“若罗从彦、李侗从祀,在元则浙江行省有议(指元朝胡瑜的上疏),在我朝则学臣金贲亨、周洪祖有议。今日此举,允系万代瞻仰矣。”而且他还声称:“成朱子者,与生朱子等可也。徒用其青,顿忘其蓝,恐非所以彰国家报功之厚。”“配享孟子,而因配享孟子之师,成宪具在。从祀朱子,而因从祀朱子之师,事体相同。”希望皇上“倘蒙赐俞行,敕下礼部,速赐题覆,地方幸甚,斯文幸甚!”①这份言辞恳切的请祀奏疏,最终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御批:交由礼部看后回复。
  万历四十一年(1613),礼部在福建督学熊尚文的再次催请下,于当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令吏部侍郎翁正春、翰林学士孙慎行将朝中多位大臣的申请议单集中覆议、具题后,终于在十二月三十日得到了同意将罗从彦、李侗从祀孔庙的皇帝圣旨。这其中,将乐人林钿②的奏请上疏可谓颇具代表:“故问授受于一脉之相承,则渊源必溯。而极推尊于百世之定论,则俎豆弥光。……杨中立、朱晦翁既已登祀庙庭,而罗仲素、李愿中尚未与列从祀。此从来之缺典而议礼者所不容缓也。溯自杨中立载道而南,为后世学士之鼻祖。其衍中立之心传者,罗仲素也;承仲素之嫡派者,李愿中也。由罗、李以递传于朱夫子,见知闻知,统系相接。……今尊朱夫子之道,而未及其相传从来之自。是进孟子而忘曾子子思也,其可乎哉?”③
  万历四十二年(1614)六月,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延续了多年的罗从彦、李侗从祀议题最终尘埃落定。罗从彦被从祀于孔庙西庑先儒第十六位,称“罗子从彦”;李侗被从祀于孔庙东庑先儒第十五位,称“李子愿中”。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皇帝又准允了福建学臣沈涵的上疏,御赐罗从彦祠额“奥学清节”,李侗祠额“静中气象”。
  虽然,由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上下延续近百年而形成的“延平四贤”团队中,只有朱熹因为位列“十二哲”而有塑像,属于“配享”,其他的三个都只有牌位而没有塑像,属于“从祀”。但这丝毫也不影响这个团队在历史上以及在地方上的尊荣地位——从祀孔庙的172位圣贤中(孔门弟子除外),仅福建出身的名人就有13个④,远远高出排名第二的浙江(6人),位列全国第一,他们分别是:朱熹(尤溪,1241年从祀)、胡安国(武夷山,1437年从祀)、蔡沈(建阳,1437年从祀)、真德秀(浦城,1437年从祀)、杨时(将乐,1495年从祀)、罗从彦(延平,1614年从祀)、李侗(延平,1614年从祀)、黄榦(长乐,1724年从祀)、陈淳(漳州龙溪,1724年从祀)、蔡清(晋江,1724年从祀)、黄道周(漳浦铜山,1825年从祀)、李纲(邵武,1851年从祀)、游酢(建阳,1892年从祀)。而这其中,仅闽北的延平府和建宁府就分别有朱熹、杨时、罗从彦、李侗4人和胡安国、蔡沈、真德秀、游酢4人,真可谓是盛况空前,绝无仅有。
  明嘉靖九年(1530),朝廷采纳文渊阁大学士张璁的建议,命国学及天下学校均建启圣公祠,主祭孔子之父叔梁纥,并以颜回之父颜无繇、曾参之父曾点、孔伋之父孔鲤、孟轲之父孟孙激配享(称先贤),程颢、程颐之父程珦、朱熹之父朱松、蔡沈之父蔡元定(称先儒)从祀。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启圣祠又增加了周敦颐之父周辅成。清雍正元年(1723),朝廷追封孔子上五代祖先为王爵并予以入祀后,启圣祠被更名为崇圣祠。雍正二年(1724),张载之父张迪奉命从祀崇圣祠。至此,北宋四大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之父齐齐聚首,而与福建有关的文化名人,也由此增至15个(加上朱松与蔡元定)。
  第二部 罗从彦祠祀述略
  一、延平历史上的罗从彦祠祀
  历经了艰难的文化苦旅,罗从彦终于将二程传至杨时的理学体系全盘接收并发扬光大,下传至李侗,再由李侗传至朱熹.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师承四代的闽学一派,对中国的思想发展和文化创造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作用。故此,在罗从彦去世并扬名后,但凡罗从彦所生活过、居留过、讲学过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与罗从彦有关的专祠、特祠或合祠.如:
  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于南、沙、将乐,旧各有专祠。近又于郡城北隅合而祠之,勿庸致力矣。①
  遍式道林,则知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各有专祠,龙山道南,文质杜溪、霞洲,阙里庙貌并新。②
  但这些专祠或合祠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还是以罗从彦的出生地延平为最多,其典型者有:
  先贤祠,在府学内。宋端平中(1234—1236),建以祀乡先生杨时、陈瓘、陈渊、罗从彦、李侗、廖德明,漕使马纯,郡守曹修古、王汝舟……林公俊。今废。
  四贤堂.在府学大成殿后,初在东庑之东。宋绍兴(1131—1161)中建。祀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生,匾曰“道南师友之堂”,元,江浙儒学提举邓文原书额。
  道南祠,在府城北隅龙山。祀宋儒杨时,以罗从彦、李侗配。国朝成化元年(1465),有上疏请以时从祀孔子庙庭者,翰林院议从乡郡立祠致祭,制可之,赐今额,知府郑时建。
  豫章罗文质公祠,在府城东南杜溪里。祀宋儒罗从彦。元至正(1341—1370)中,其五世孙天泽请建祠堂于沙县,此亦其故居也。故复建祠。国朝景泰中,其十世孙富重建。①
  九龙山,在长安北里。九峰蜿蜒如龙。又有石如狮子状,号狮子岩。左有石,壁立峭耸,号禅岩。下有书院,祀宋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生,废址就存。②
  罗豫章祠,在罗源里南山,明弘治间(1503—1505)建,嘉靖知府范来贤修,有记。万历二十八年,知府陆志孝修。四十年,督学冯公蜓,给十八世孙罗文林衣巾,后圮。康熙四十五年,监生罗圻彬重建。五十七年,督学李钟峨,捐金五十两重修,而以寓贤艾南英木主附祀。乾隆十三年,知县苏渭生,捐银十两,付奉祀生罗万选修葺。有范来贤罗源祠记,沈涵碑记。③
  除此之外,兴建在延平的各家教育机构,既有将罗从彦单独奉祀的,也有将罗从彦和杨时、李侗、朱熹一起合祀的,如:
  四贤书院,旧为府学先师庙。明嘉靖二十六年,知府范来贤改建,以祀杨、罗、李、朱四先生。④
  道南书院,郡城北,龙山之麓,旧有道南书院,后废。……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府任宗延,始建道南书院于紫云冈之旧府学基。中为讲堂,上为文昌楼,左为四贤堂,外为官厅,斋舍共二十八间,岁久就圮。⑤
  剑津为朱子讲学往来处,其西溪沿流而上曰峡阳,巨镇也。……道光二十六年(1846),杨君应斗宰是乡,修废举坠,……乃与诸士绅议立书院,……于是营基购址,庀材鸠工。中建讲堂,刊奉朱子白鹿洞教条。复构后堂,以祀四贤。⑥
  南平县学,在县治东郡城隍庙之左。宋绍熙间(1190—1194)始建于县治东。……(洪武)十六(1383)年,县丞罗南山、教谕彭秉德广其西偏,创明伦堂,翼以两斋,馔堂廨舍俱备。以旧讲堂为先贤祠,祀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生。
  延平书院.在府城南九峰山之麓。宋嘉定二年(1210),郡守陈宓仿白鹿洞式建书院于南山下,以祀李侗,并为郡人讲学之所。因学者称侗为延平先生,故名。……(端平)二年(1235)秋,淫雨为沴,水突山颓,礼殿祠堂俱坏,……又建堂,祀周颐、张载、程颐、程颢、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廖德明、黄榦十贤。
  九龙书院,在府城东南长安北里,始建岁月失识。有礼殿,塑宣圣四配十哲像。有祠堂祀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生,相传其地盖四先生旧讲道之所也。国朝宣德(1426—1435)中,殿堂倾圮,圣贤像迁祀南平县学,门额故址犹存。①
  然而相比延平来说,沙县的罗从彦祠祀不仅在数量上要比延平少,而且能够进入的典籍也只有《八闽通志》《延平府志》:
  罗仲素祠,在洞天岩西麓。元至元(1335—1340)中建。祀宋儒罗从彦。国朝洪武中修。②
  豫章书院,在县西洞天岩之西麓。元至正元年(1341),宋儒罗从彦五世族孙天泽创建以奉祀事,因学者称之曰豫章先生,故名。国朝洪武三十年,县丞刘文仲重建。正统十三年毁于寇。③
  豫章书院,在县洞天岩之西麓。元至正初(1341),宋儒罗从彦五世族孙天泽创建,以奉祀事。明洪武间重建。正统间寇毁。景泰间重建。有司岁以春秋祀之。④
  时至今日,各家资料所搜集到的沙县罗从彦祠祀,也大致都与《八闽通志》《延平府志》中所记载的相差无几:
  罗从彦祠堂,在城西马坑,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现存框架。①
  沙县罗从彦贤祠,位于沙县城关,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据明永乐元年(1403)知沙县事倪峻撰《豫章先生祠堂记》说:“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古剑州人,后居沙阳。……宋淳祐七年(1247)诏赐谥曰:‘文质。’……元至正辛已年(1341),五世孙天泽请建祠堂,许之。卜地于邑洞天岩西麓立祠以奉先生之祀。……元季兵戈扰攘,居民流漓,栋宇变为瓦砾。”后有刘文仲、邓宗文来佐是邑,各捐俸资,又劝僚属及邑之儒士鸠金数千缗,经洪武丁丑(1397),落成于戊寅(1398)。该祠于1986年8月又一次重修。②
  豫章先生祠:……一在沙县洞天岩西麓。五世孙天泽请邑司建。元季兵燹,六世孙维贤请于邑司重建正堂三楹,正统十三年(1445)燹;景泰间,以又重建。……一在南平旧邑。正德丁丑(1517),郡守姜文魁建;戊寅(1518),九江廖纪迁城隍庙中肖像,馀地立学舍,继二守武陵万廷彩,因前楹为会讲堂,而门无周垣,以次兴举。又郡地太和欧阳铎、节推陈韶润,藻一在延平学,与杨龟山、李延平、朱晦翁为四贤祠。……一在沙县义恩祠,祀八世祖熙载。③二、延平罗从彦祠祀要例
  (一)罗从彦特祠
  南平市保存的、坐落于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南山自然村的罗从彦特祠,为明弘治年间(1503—1505)所创,建成后即由闰、旭二房嗣裔轮值祭祀,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丁日都会进行隆重祭拜。
  该祠修成后,一共经过嘉靖二十四年(1545)、嘉靖三十五年(1556)、万历二十八年(1600)、万历四十年(1612)、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五十七年(1718)和乾隆十三年(1748)的多次重修、重建,至今已有500余年,仍有部分建筑在原址上得到较好保留。
  对这座罗从彦特祠存在的重要意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出任延平知府的江苏人范来贤①,就在他的《重修豫章先生罗源祠记》中有过详细描述:
  洙泗道统之传,至孟氏而息。千五百年而后,河南二程夫子,获绍坠绪于遗经。龟山杨先生北学于中国,载道南归时,唯豫章罗先生实独得其心传之秘,以授延平李先生,再传而得考亭朱夫子。三先生皆延平人(此处“延平”即明代的延平府),而考亭亦生于属邑之南溪。一郡四贤,卓然为洙、泗、濂、洛之世嫡。渊源浩博,波及四方,邹鲁以还,未多见也。我国家崇德报功,既敕建道南祠于郡,合而祀之矣。乃先后长吏,复即诸先生讲授之地特祠之,盖爱其人,怀其迹,无穷思也。豫章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南平之罗源人。其地去郡城凡二十里,先生其里后山之裔也,葬在里之黄漈坑。嘉定间,郡守刘允济始购求其遗书,得其墓于荆榛中,岁一祭之。近正德(1506—1521)初,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罗君环来判延平,自谓家世同先生出豫章系,访其遗躅甚勤,即后山之址。赞郡守邹公②始创为先生今祠,以闰、旭二房守之,余四十年矣。先守日就颓敝,未有过而问者。余唯吾道之南,嗣源演流,厥唯先生是赖。平生潜思力行,其学也以静得之。林卧自适,翛然物外。邀月有台,濯缨有池,风雩咏归,是乡也,盖千载神游之地也。顾祠圮不饬,何以妥英灵,而慰邦人之思乎?唯时请于巡察双渠金公,谋于同知谢君适然、推官杨君枢,先后协议,乃命检校吕存信抡材鸠工,往董厥役。自正堂以至中外门庑,咸修葺焉。起仆易敝,轮奂改观。墙宇严閟,过者祗肃。经始于是岁五月三日,落成于次月二十六日。俾守者世掌之。先生故无嗣,其族且散落,鲜有闻人。每访山居旧事,南斋仅存其名,已垦为民田。至池台亭榭之址,亦无复识其处者。唯南斋右有丹桂一株,相传为当时手植,遗根久枯。创祠后,倏生长迥常,盖祥兆也。既枯复荣,郡之人士,其将有嗣先生之芳者乎。余夙慕先生之道,久仰遗迹,重有感焉,因书之以纪岁月云。嘉靖戊申(1548)秋九月吉日。③
  由此可知,这座坐落于延平罗源南山的“豫章先生罗源祠”,其址既是罗从彦生长、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罗从彦“筑室山中”的“讲授之地”,明代延平郡守邹虞首先选择在此建造特祠,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后人爱之、怀之、仰之、思之。虽然,该文所述罗从彦生平事迹以及罗从彦特祠渊源,已是条理清晰,事实分明,但却凸显出了一处至大遗憾——那就是,未能轻车简从的范知府和某些前任官员一样,仅仅只凭个人的主观耳闻和简单的史籍参考,就轻易得出“先生故无嗣,其族且散落,鲜有闻人”的草率结论,殊不知发迹到各处的罗从彦后裔和坚守在篁路村祖地的罗从彦嫡裔,都还持续进行着兴修宗谱、继承祖业以及发扬先祖荣光的伟大事业。
  资料记载,该特祠在多次重修中,留下的叙述事由以及涉及罗氏信息最为详细的重要文字,就是这篇由福建督学沈涵①撰写的《重修豫章罗先生祠碑记》:
  涵既疏,御书褒赐延津诸儒,以今年春正月颁赐至闽,而豫章罗先生得“奥学清节”四字,与杨、李二先生四额,并悬于郡城之道南祠,邦人称盛事焉。故道南之有祠,原以奉祀龟山先生,而罗、李并配之,非专祀也。居数月,太学生罗圻彬,偕其从子祠生罗峋然,踵门告云:“我祖祠在南平之罗源乡,创自明正德间(1506—1521),重修于嘉靖(1548),今岁久尽圮.峋然独力修之,工竣,恭勒御书于石,而请为文以记之。”涵曰:嗟乎!祠之废兴固有时哉,虽然有废有兴者时也,其所以废而复兴者道也。尝考宋史,先生生于罗源,穷约不仕,晚就博罗主簿,乃卒予官,越数年,而丧始归葬,至宁宗嘉定年,郡守刘允济,上公所著遵尧录,赐赠谥焉。然则先生之在当时,遇亦寡矣、固天能穷于生前,而不能晦于身后。天能使之流离老死于南宋衰乱之季,而不能不使之大彰明于兴朝全盛之时。呜呼!是孰致之然哉。长杨五祚九成仁寿之属②,虽以帝王之威力,而不能保杯土之或存。即如宋世闽中士大夫若章惇、蔡京、惠卿之徒,身都卿相,富贵权势,非不赫赫动人也。迄今烟消草灭,求片壤栖神之所而不可得者。以先生韦布之微,下吏之贱,道途客死之穷,顾乃身没未几,名播于国,书献于朝,赐爵上公,崇祀圣庙。又五百年,而遭逢右文真主,宸章褒宠,照耀古今,使薄海内外,无不知先生其人者,岂非道之所在,历万古而不可磨灭,有如是耶。涵既而深喜斯祠之成,又嘉峋然之志,而望其力求大道,以克光祖烈,仰报国恩也,于是乎书。康熙丙戌(1706)夏月吉。③
  这里沈涵所记罗源里重修豫章祠之事,不仅延续了明代延平对于罗从彦的祠祀传统,还明确提到了这样几个重要信息:
  一是康熙褒赐给延津诸儒的亲笔御书一共有四份,其中豫章罗先生所得为“奥学清节”四字。
  二是四份康熙御书到达延平府后,先是并悬在郡城的道南祠内供人瞻仰,以示地域荣光,而后才由诸贤后裔各自领回保管。
  三是康熙御书在道南祠内悬挂数月后,恰逢罗源里的罗从彦特祠整饬一新,需要有人“为文以记之”,于是罗从彦的后裔罗圻彬就偕同其从子、祠生罗峋然上门讨扰,希望沈涵能为之一记,并得到了沈涵的欣然认可。
  虽然,这四份在道南祠悬挂后就被四贤后裔申领回去的康熙御书,其具体文字和具体申领经过并未见诸记载,但留存至今的历史事实却清晰地告诉后人,杨时的褒赐御书“程氏正宗”,最终是由延平区水南街道玉地村的杨时三子杨遹后裔所得,其后一直珍藏在玉地村的杨氏宗长手中;李侗的褒赐御书“静中气象”,最终由延平区的李侗后裔所得,20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文物普查时,已主动上交给南平市博物馆珍藏。至于罗从彦的褒赐御书“奥学清节”和另一份据说是褒赐给朱熹的康熙御书“大儒世泽”,前者因为地域之争,直到嘉庆十五年的祠产判决生效后才交由罗源里的罗从彦特祠保管,至文革时莫名失踪;而后者则一直不知所踪。尽管如此,借助尚有的“程氏正宗”和“静中气象”两幅真迹楷书①,我们还是可以推想,当时的这四份康熙御书,很有可能都是使用同一纸质、同一衿印的。
  如图所见,这两幅康熙真迹,皆书写于长198厘米、宽76厘米的碎金纹饰宣纸上,且其正上方的同一位置,都盖有红色的“康熙御笔之宝”篆体图章。
  由此可见,如果罗从彦的“奥学清节”依然有幸尚存的话,那么它就应该要与“程氏正宗”和“静中气象”长得同属一款才最符合情理。而这种符合情理的康熙御书,据曾在罗从彦特祠亲眼目睹过的罗氏耆老回忆,其样貌大体如下(只是细节上则未必尽符)。
  无独有偶,对于这样一份早已不再现的康熙御书.我们竟然还可在收入闽清《豫章罗氏族谱·澳峰续谱》的清代延平罗源里罗从彦特祠图上(特祠门楣悬匾文字),窥见其中一斑。
  只是不知为何.这原本也应从右到左横排书写的“奥学清节”四字,却在众多近现代版本的图书和族谱中被制作成了如下模样,想来,这应是未曾见过其中任何一款真迹的某个延平以外之人的臆想之作?又抑或是,它是康熙颁下的、另有的一份御赐?只是这份御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太像是康熙的御笔亲书。
  虽然,面对这座曾经风光无比的罗从彦特祠,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目睹前人造祠的样貌与盛况,但是透过斑驳湿滑的古老墙基、烟窨如墨的巨木梁枋.清晰可辨的纪年檩书,我们还是依稀看见了此处曾有的光荣与辉煌。
  目前,这座历经数百年岁月流逝后依旧保留下来的罗从彦特祠,主体建筑坐南朝北,呈三进三开式构造,包括墙外建构在内,占地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门前左侧原有一六角碑亭,亭中所立石碑(亭已毁、碑石尚存)即明万历元年(1573)春正月,延平知府、滇南后学吴宗尧率贡生数十人拜祭罗从彦时留下的《告豫章罗先生墓文》。祠堂四边土墙环绕,内设大坪花圃,有圈马棚、喂马槽(石槽底残片尚在),有罗从彦亲植丹桂一株(已毁)。祠后一井,系罗从彦亲凿之“白水(又名香泉)”,现已损毁,如今所存仅有门楼、御书楼、大殿三个部分。
  门楼:主体矮小古朴,保留着闽北乡村建筑的典型式样,门楣上方原有福建提督学政李钟峨①所立仪门匾额“罗先生祠”,现已丢失不见。
  御书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三开间式木质楼阁,有一小梯直通其上,为珍
  ①李钟峨,字雪原,又字雷泉,号芝麓,今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戍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翰林院编修、检讨,提督福建学政。
  藏康熙御书“奥学清节”的重要场所。史料记载,康熙四十五年(1706)春,当康熙御书“奥学清节”刚刚颁赐到延平府数月,罗圻彬主持重修的罗从彦祠就已经增设了御书楼准备收藏此书,但由于沙县、延平两地的罗氏族裔争夺不休,因此该御书便被暂时悬挂在城内的道南祠代为保管,罗源里的罗从彦特祠只能将其真迹刻石保存。嘉庆年间,延平府对罗从彦祠的祠产判决生效后,争执了近百年的“奥学清节”御书原件终于被移入此间珍藏。目前,这座满载悲欢与沧桑的“钦赐罗从彦御书”楼,其上层部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显得十分破旧,但楼顶横梁上的重修记录“旹大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岁次丁酉仲秋月丁巳日甲辰时”依然字迹清晰、一眼可辨,其场所亦作为罗从彦祠堂管委会的办公室继续使用至今。
  御书楼的下层俗称前厅,其中堂墙上挂有罗氏先祖画像,画像上面悬有南邑令后学苏渭生所题“尼山正脉”匾和1994年9月南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南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从彦特祠”匾。“尼山”原称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①后,尼山遂为孔子之代名词。罗从彦特祠悬匾“尼山正脉”,这表明罗从彦之学不仅传承于二程、杨时,而且还与孔氏学统一脉。
  御书楼下层的楼顶横梁上,留有“福建分巡延建邵道加三级董世宁重修”的文字记录。这里的“分巡延建邵道”,查《南平县志》记载可知,福建在清初曾设分守建南道,驻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兼辖邵武;分巡建南道,驻建安,兼辖延平。康熙六年(1667)俱裁。康熙十年(1671)又复设分巡延建邵道,驻延平,领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兼管驿传,具体设官年代不详,咸丰间改兵备道。1912年废。
  大殿:俗称后厅,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安放有罗从彦的铜坐像,上悬巡抚福建后学王士任所题“东南道脉”匾。大殿前后的金柱上分别书有楹联:“从将乐亲见伊川得千载秘传;授延平下开朱子彰群贤著述。”“儒宗齐北斗声名篁山直接龟山道脉,理学树南州冠冕剑水相承洛水心源。”而其顶上的左右横梁则书:“吾道其南列祖承前功,大成实集先生启后范。”“宋儒世家齐名剑里,家承理学世振书香。”至于竖立在大殿右侧的那块古老石碑,其实就是原来安放在祠堂门外六角亭里的《告豫章罗先生墓文》,该碑全文正楷书写,字迹清晰可辨,是研究罗从彦生平事迹和追溯延平历史的重要史料。文革期间,特祠大殿惨遭人为破坏,竟然沦为养猪场(因阻止及时,罗从彦特祠的御书楼才未遭继续破坏),好在族中人等将此石碑深藏水井之下,如今才可面目依旧地屹立在祠堂之内,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存。
  为更好地弘扬先贤、祭祀先祖,1994年,立发善愿的延平篁路后裔开始捐资修复特祠,其主体工程就在于修复、加固御书楼,重建业已破坏殆尽的特祠大殿。其中,留下慷慨芳名的罗氏后裔主要有:罗瑞元、罗鹤年、罗彩年、罗怀年、罗庆年、罗兴源、罗兴长。
  2009—2011年,罗从彦祠堂管委会又号召罗氏后裔捐资20余万元,不仅修复了罗从彦特祠的屋面,门楼,按原样重制了“罗先生祠”匾额,在左右门坊补刻上石质楹联“遵尧录上传千古,吾道南来第二家”,而且还在祠堂外面按照旧制重新兴建了一座水泥牌楼.上嵌圣旨“豫章特祠”“豫章故里”“从彦生处”等字样,造型美观大方,气势宏伟,致整个古祠堂外观已近焕然一新。这其中,留下慷慨芳名的罗氏后裔主要有:罗怀年、罗兴长、罗照明、罗照武、罗照瑞、罗昭宽、罗卫元。
  (二)道南祠与“道南书院”
  延平府地界最早见诸记载的道南祠,是明成化年间(1466—1469)兴建在延平城北龙山山巅(今南平市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上的一处著名祠祀,其主祀者为道南鼻祖杨时,并配祀其正传弟子罗从彦、李侗。
  对延平府之所以要动工兴建道南祠的主要原因,时任福建按察副使的江西广昌人何乔新①有专文记载:
  皇帝绍膺景命(指授予帝王之位的天命)之初,萧山耆俊,相率请以宋龙图阁直学士龟山杨先生,从祀孔子庙,诏儒臣佥议(共同商议,多用于群臣百官)可否以闻。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南阳李公,暨翰林词臣具陈,先生师友渊源,与其言行之?,请命有司于先生故郡立祠,春秋致祭,以表圣朝崇儒重道之意,以慰后学景模仰范之心,制曰“可”,且赐祠额曰“道南”。而以豫章罗先生,延平李先生配享。礼部下延平府,建祠奉祀如式。今福建按察司副使,丰城游大升时以佥事董学政,躬相地于郡治东北,龙山之上,而督所司营之。知郡事淮西郑君宗良以祠役为己任,工未讫,以忧去郡。西蜀冯牧孟勤继之,以次就功。经始于成化二年(1466)十有二月,以五年(1469)秋八月落成。未几,孟勤徙知邵武,今知郡事盛颙时望以是祠之建,有关风教,不可无记。请于游君,属予书之。②
  这个最先建在杨时故郡(延平府府治)的道南祠修成后,该郡郡守便坚持率领诸生在每年的春、秋仲月上庚日进行盛大祭祀,以表朝廷崇儒重道之意和慰问后学景模仰范之心。至此过了将近三十年,即弘治八年(1495),杨时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被获准从祀孔庙。
  嘉靖元年(1522),福建佥事吴昂③以城北龙山地势僻远、不便祭谒为由,建议在府西城外再建一座道南祠,而旧祠依旧保留。
  延平郡治的道南祠建成后,历经了多朝风雨,其主要补修记录为:
  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府倪朝宾修。清康熙十九年(1680),协镇杨履道建;三十七年(1698),知府范光阳复建前厅。四十五年(1706),御赐杨时祠额“程氏正宗”、罗从彦“奥学清节”、李侗曰“静中气象”。五十七年(1718)学院李钟峨捐银八百两,知府任宗延捐银四百两,重建道南、文公二祠。……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龙山野烧,延及华表飨堂田碑俱毁,仅存大门及寝室。十一月,巡道杨仲兴、知府傅尔泰、知县卫克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二月初四日毁,次年巡道徐兆丰、知府刘传福、知县张元鼎重建。祭典每岁春、秋仲月致祭,原支地丁银八两,后四两,杨姓裔生轮收。巡按朱,捐祭田另祭。①
  鉴于道南祠的重要地位,历史上吟咏道南祠的诗作数量众多,《南平县志》收入的比较著名的名人诗作有:
  祀道南祠值晴有感②
  明 彭城
  凌晨举时祀,庙貌喜尊崇。宿雾连天白,晴云出海红。
  万山开俎豆,二水协丝桐。宋世鸣吾道,镡南见四公。
  道南祠③
  明 苏章
  黍稷馨香拜广廷,古今公论付诸经。若非载道来伊洛,安得传心到考亭。
  经世可堪逢叔季,济生宁止用参芩。北山绝顶悬祠庙,遗像堂堂肃典型。
  偕陈佥宪谒道南祠④
  明 庞泮
  道南祠下挹清秋,山自巑岏水自流。此日望风还列拜,当年立雪与谁游。
  圣朝有典崇千祀,庙貌何人被七旒。直欲跻攀穷目力,考亭只此白云陬。
  其实,就在延平前任知府积极修建道南祠的同时,一个“早习程、朱之书,以明经登进士第,历官郎署,来知延平府事”的江西鄱阳人苏侯章,就有感于“今天下,家藏朱子之书,人习朱子之学。夫孰不知渊源来自紫阳,而聚徒讲校于考亭云谷之间,以发挥程学,上溯孔孟之传。抑亦或有不知剑浦之滨,九峰之麓,乃朱学所从来之要会者矣。苟非当路君子有以表章之,夫孰知其然哉。……闽中所产士,以朱子为第一流人物。而闽士所建立者,以重明道学为第一等事功。延平为郡,虽僻而小,然其所关系甚重而大如此,非但有光于闽八郡也。”①决定要为弘扬程、朱理学,凸显延平地方文化优势而兴办书院。弘治五年(1492)春,他在与同僚们商议后,认为“三先生于南、沙、将乐,旧各有专祠。近又于郡城北隅合而祠之,勿庸致力矣。今吾侪新构公宇,以为朝命重臣驻节之所,甫尔告成,而未有名称,盖揭道南二字,以为书院之榜,以示八闽士民,与夫四方宦游士夫,凡使节往来,及以事经行者,俾知兹郡为道学重兴,渊源所自之地,不亦韪欤”②。于是,这座筹建于府治之东(具体地址不详)的书院便以“道南”二字命名,称作“道南书院”。
  “道南书院”于弘治壬子(1492)春动工后,至当年八月便得以落成,整体建筑宽十一丈,长十七丈。前为三门,后为厅事,中为讲堂,最后为燕息之所。前后各六楹,并翼以西厢连通,环以周垣,是一处“以厚报祀,而大显扬”的重要文化场所。该书院在历经了明清两朝的岁月侵蚀后,渐渐变得破败坍塌,难以继处。于是,到了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延平知府任宗延又在紫云台(今南平市第一中学所在地)府儒学旧基上重建道南书院,中为讲堂,上为文昌楼,左为四贤堂,外为官厅,斋舍共二十八间。它经过雍正、乾隆的多年经营,一时之间士类向风,人材蔚起。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三月,这座屹立在紫云台上的大名鼎鼎的道南书院应时代需要被改为了中学堂。
  (三)四贤祠
  嘉靖二十八年(1549),延平知府范来贤因迁府儒学于城西,首次接受幕僚建议,决定将原来主祀杨时、配祀罗从彦、李侗三先生的“道南祠”改建为“四贤祠”,并选址于豫章书院旧址之上,以祀杨、罗、李、朱四先生,而前两座原有的道南祠依旧并存,为有司③祀事之所。对此,明代左中允郭希颜①就特地撰文记载了此事:
  嘉靖丁未(1547),范大夫来贤,守剑南二年,岁丰人和,于是乎可用民矣。谓郡学地非古也,复之,其今县学之西乎。则请于台察及藩臬诸大夫,盖从之也。嘉靖戊申(1548)始徙复焉,文学士咸便云。先是为明伦堂者,再请而改督学公署,至先师旧庙,则地尚虚焉。大夫以为其役也,亦唯文学之故,若新宫他成.不益以是地,使夫群而学焉,是复其一而夺其一也,将焉用之?谓郭子曰:“豫章书院且废,改之何加?”郭子曰:“此诸大夫之意也,然善而未备矣。余幼则闻杨中立、罗仲素、李愿中、朱元晦四先生者,皆南剑人也,非皆学圣人欤,学圣人之学,则居圣人之居也,非礼欤?”有儒生进曰:“必也元晦乎,以功何如?”郭子曰:“尚功矣然而忘其本始也。元晦之学,得之愿中,愿中得之仲素,仲素得之中立。中立其初以孔子事程子,尽传其学而南也,则友一源,并流声润焉。夫礼祀先师者,必上及启圣,所以贵本始也。祀元晦而舍三先生礼欤,盖当其定也。今日据之,虽曲儒坐谈而有馀,当其始也,非历三先生,虽元晦力图而不足。论四先生学,譬若作室然,中立则指画也,仲素、愿中堂乎此者也,元晦构乎此者也,必合而祀之也。譬若大宗然,谓其为士纲人纪也,谓其为乡先生可祭于社也。人徒见中立纯固,仲素质默,愿中体认,元晦豪大,不知其学本同也。顾欲泥功迹,而谬轩轾,谈何易易;然则合祀非礼欤?”于是大夫以南平丞卢廷友之可属。是役也,自秋七月迄于冬十月,贰守谢君适然继奖赞焉。周其垣墉,渥其丹艧,隘者辟,蠹者新,费不重匮,役不再勤,而书院告成,奉四先生像,俎豆其上。文学士日有所瞻依,相切磋于四贤之学。①
  这座“四贤祠”修成之后,延平府治便有了两种祠祀,一是以杨时为主祭、以罗从彦、李侗为配祀的“道南祠”,二是以杨、罗、李、朱为并祭的“四贤祠”,二者各自侧重的意义未尽相同。前者以“道学南传”之人为主祀对象,意在纪念“道学南传”事业的筚路艰辛;后者以“接续道学、开创闽学”的学术团队为主祀对象,意在纪念同属延平一地的四位理学大师。
  顺治十三年(1656),福建巡按朱克简②主持修建四贤祠,置寿山、徐洋、大内、隔头、横坑尾等处苗田二石一斗,充为祭田,有碑记为证:延平之有四贤祠旧矣,盖肇建于宋嘉定之初云(笔者注:此处应指为延平书院)。祠在九峰之麓,其合而祠者,杨龟山先生时,郡之将乐人。罗豫章先生从彦,李延平先生侗,皆郡人也。新安朱晦翁先生熹,年二十四,以同安簿,从游于延平先生之门。后先凡三四至,至则止于李之旁舍西林院者数旬日。四贤递相统承,而道不失传。朱子之书,比户诵读,于是有专祠焉。阅二百余年,而宝应朱菱溪先生应登,以名进士来守是邦,是时海宇宁一,文采激扬。政事之暇,进诸生而与之考四贤之轶事,叹祠宇之渐即于圮也,谋所以新之。不数月榛枳芟夷,俎豆肃穆,顿复旧观。菱溪先生于晦翁执裔孙,礼尤谨云。又阅百馀年,顺治丙申(1656),菱溪翁元孙(本义为长孙,也就是长子的儿子)澹子克简以御史巡按八闽,岁五月抵延平。念祖德之深远,其未忘于延之士民之心者,犹一日也。乃稽曩者,修复贤祠之由。诸生抱菱溪公遗集,进而言曰:“维延平,实承四贤之教不衰,即郡大夫菱溪公之教所相维也。顾兹兵燹频经,三贤祠数椽,风雨不蔽。晦翁祠榱角无存,像坐草茇中,而菱溪公有功于前贤,抑且享祀缺然。诸生中心恻悱。维明公克张前烈,弗致淹閟。请得于修复之馀,奉菱溪公从祀晦翁祠。”澹子随命诸生导而前,相度遗址。规其木石瓦砖之费,于三贤祠议修,于晦翁祠议复,别立夹室,以祀高祖菱溪公,一从诸生之请云。颖时奉钦恤之命,亦至延平,与闻盛典,兴工肇举有日。逮八月反自邵武,则既祠宇焕然,恪行祀事。诸生乃请颖记始末,以永不〓。①
  对于承载“四贤祠”记忆的历史记录,不少收入县志的吟咏诗作应该具有很强的代表价值:
  在京送人还延平有怀四贤先生祠②
  明徐阶道南祠屋郡城西,三载神游路不迷。江阁抱云春独卧,石坛乘月晓谁跻。新移径竹知犹短,旧植庭松想渐齐。头白拟终供洒扫,结庐常对九峰栖。
  登四贤祠①
  明 徐即
  闽海山川此上游,千年学脉四贤留。南来吾道传心印,虚过一生愧汗流。未发直教看气象,大成还拟接尼邱。夜深坐看寒潭月,剑气依然贯斗牛。
  (四)罗氏宗祠
  在罗从彦后裔聚居的篁路村,一共建有一座共有的“罗氏宗祠”和三座分别属于各房的“罗氏支祠”,涵盖了篁路将近80%的村民。其中“罗氏支祠”为分立出来的罗氏支系敬祖时所用,而“罗氏宗祠”则是篁路罗氏每年七月十五祭拜篁路开基先祖文弼公的地方,也是他们供奉先祖神位的重要场所。这座“罗氏宗祠”位于村部正中的半山腰上,整体建筑的外观样貌呈现为:红色屋顶、马背山墙,与台湾传统民居、家庙有着相同格调。其门前上书楹联“世代簪缨光剑水,家承理学接龟山”,似在无声诉说着罗氏先祖的历史荣光以及罗氏先祖对于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三、罗从彦在延平的其他史迹传承与文化弘扬
  为纪念两宋时期崛起于南剑州一带(今南平市延平区)道统相继、学术相承的四位理学大儒——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延平在由宋至今的社会发展中,留下了诸多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以他们“特有名称”命名的市政建筑,如:道南祠、道南书院、延平书院、四贤祠、四贤堂、四贤街、四贤广场、四贤小学,等等。这其中,专门为纪念罗从彦而保留或新建的文化胜迹,则主要有:豫章岭、豫章亭、从彦路,等等。本处为与罗从彦祠祀相区别,仅以城内曾经存有或新批建设的市政设施为例,做一简要说明。
  (一)史迹传承
  1.豫章岭
  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剑津社区建设一巷,与坐落于城北龙山的“道南祠”近在咫尺,因旧时遍植香樟而被民众以讹传讹,写作“玉樟岭”。其原因在于:香樟在我国民间拥有非常祥瑞的文化指徵,常被用作比喻拥有栋梁之材的人,亦可美称为“玉樟”或“豫樟”。古人认为,樟树是不能随便乱砍的,要砍也要用到带有“神性”的事情上,制作祭祀神与祖先所用的庙宇、祠堂、神龛;制作适用于吃饭这样神圣之事的碗柜、八仙桌;制作珍藏神秘贵重之物的箱子、柜子;制作像眼睛一样富有灵气又雕刻着神灵的窗户、花床等等。因此,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历经数百年时光流逝后依旧祈求生活美好的人们,不经意间又将“豫章”传成“玉樟”(“豫樟”),这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2.九峰山四贤堂
  由于宋代四贤中的李侗、罗从彦、朱熹等人都曾在九峰山讲学论道、品评山泉,而其后学又陆续接力在九峰山兴办书院、草堂,开门授徒,因此九峰山一直以来都是一座具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名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平市(县级)在进行九峰公园建设时,为纪念先贤,特在九峰山第三峰海拔212米处,新建了一座仿古建筑,并在其外墙窗户的每个窗格上均刻上“福”字,周边饰以蝙蝠为点缀,取“福”音,称“万福精舍”。精舍内修有四贤堂,堂中展出“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塑像及有关文物、照片等,让人们在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又可增添许多人文知识,既怡人情怀,又催人奋进。十数年后,因安全管理问题,这些参展文物又全部移至南平市博物馆珍藏,现如今仅空留其名,变成了登山之人的休闲处所。
  3.四贤街、四贤小学与四贤广场
  在延平区原中山路沿河地段直到闽北大饭店为止,有一条以“四贤”命名的古老街巷,叫“四贤街”,它贯穿在整个昼锦坊之间,是延平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街区之一,属四鹤街道昼锦居委会管辖,原配套有四贤小学一所,1992年库区拆迁时被撤并,故现只留有街区而少了小学。
  2010年,为进一步宣传“四贤”文化,弘扬延平自古以来就有的良好文教传统,南平市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在“四贤街”与中山路、八一路的交汇地段,新建了一座以四贤文化为主题的“四贤广场”,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该广场位于南平市第一医院正对面,其前为滨江路,后为八一路,左邻国税局大楼,右接长富广场大楼,占地面积约1699平方米,属南平中心城市第二批城建重点项目之一,是南平市民了解、景仰“延平四贤”治学精神及其文化内涵的又一重要去处。广场右侧树有“延平四贤”雕像,从左至右分别为:杨时、朱熹、罗从彦、李侗。广场中心区近1000平方米的铺砖广场上,精选了最具代表的“四贤”名句,以地书的形式印刻在地砖上,可以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加知识,陶冶情操。
  4.豫章亭
  位于南平一中江南校区内,是南平一中计划建设的、以四贤名字命名的四座景观亭之一,由延平区水南街道后谷村罗从彦后裔罗观能出资修建。亭内书有三幅与罗从彦有关的诗词楹联以及六幅手绘图画,简明扼要地刻画了罗从彦生平事迹中的几个重要大事,如:诞生延平、求学藏春、拜师杨时、授学李侗、著书立说、从祀孔庙,等等。而亭外草坪通道上铺有的罗从彦诗作石刻以及“道南第二家”的圆篆小品,又将罗从彦文化元素进行了更为立体的全面展示,是莘莘学子了解地方先贤的直观样板。
  5.从彦路
  拓展、延伸南平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的“延平新城”建设项目,是南平市为迎接高铁时代、重构中心城市发展转型方向的重大举措。其总体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总体定位为“延平区的副中心,重要交通枢纽、福建省生态示范城区、闽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内新建的、以罗从彦名字命名的“从彦路”工程一期项目,就位于延平新城成功路中段延伸区,其推荐方案路线总长1950.57m,包括从彦路和水鸠路两段,是南平市加强对历史文化名人宣传、纪念的又一重要举措。其中从彦路起于海瑞路,往南与规划中的水鸠路相接,全长约1385.83m;水鸠路延长线起点为现状水鸠路,往西北与从彦路相接,道路全长564.74m。
  6.四贤公园
  南平市四贤公园,位于江南新区朱熹路沿江地段,是连接高铁片区南平北站景观慢行绿道工程中的四座小型文化公园。该绿道起于南平市八仙小区朱熹路与铁路桥交叉处,终于高铁站成功大桥连接处,全长8.7公里,拥有绿道面积将近20万平方米,由17万平方米绿廊、10公里慢行道、20个娱乐休闲区域、5个文化广场、4处亲水平台,2个驿站和1条隧道文化长廊组成,可以步行、跑步,也可以骑自行车,是南平市民休闲、锻炼、赏景的绝好去处。绿道沿线的五座小型文化公园,分别由五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和景观雕塑构成,按出城方向依次排列为:民俗文化广场、朱熹文化广场、李侗文化广场、罗从彦文化广场和杨时文化广场。
  (二)文化弘扬
  延平山川俊秀,历史悠久,不仅有九峰、玉屏、衍仙、文笔诸峰秀拔摩云,环如屏障,更有地灵人杰、文风炽盛、人才辈出的风流佳话世代传扬。著书立说、设帐授徒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人称“四贤”;北上访学,留下的“立雪”佳话的游酢、杨时,已然成为尊师重教的光辉典范;来延为官、讲学、抗敌而留下踪迹和诗文的黄巢、宋慈、文天祥、辛弃疾、海瑞、徐霞客、郑成功、纪昀、朱彝尊、查慎行等历史名人的闪亮装点,更是令延平山川增色非常;再加上“独先于天下”的南剑州州学的特别助力,延平还一度以“理学名邦”“滨海邹鲁”的盛赞闻名遐迩,令人不禁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故此,民国《南平县志》在记录这段盛况的流风遗泽时,就曾不无自豪地写道:
  南平风俗,夙号敦庞。自有宋大儒迭出其间,而海滨邹鲁称极盛焉。今虽代远年湮,而入其邑乘,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型仁讲让,先儒之流风遗韵,犹有存者。
  南平为有宋四先生过化之区,吾道南来,人志蔚起。士食旧德,农服先畴。亲贤乐利之休,声明文物之盛,于今为烈。①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四贤”故地的历史荣光,加大对“延平四贤”的宣传与研究力度,南平市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闽北闽学研究会,把发掘整理闽学故地丰富的文化宝库列为自己的工作重点。1988年,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闽学研究,推出《闽学研究丛书》。1989年,研究会在南平市第一招待所召开“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后,随即出版了《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朱熹在福建》《闽学名人传》等重要编著,为进行闽学研究的后人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数十年来,为加强研究、丰富交流,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南平市李侗文化研究会、南平市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南平市罗从彦文化研究会、南平市延平区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等民间社团陆续在南平市成立,他们通过与福建省闽学会、武夷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大力合作,分别召开多次纪念游酢诞辰、李侗诞辰、杨时诞辰和罗从彦学术思想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各类各项编著十数部。至于那些频频闪光的朱子文化节、朱子学术研讨会、朱子论坛、朱子文化交流活动等,则更是数不胜数。
  2014年12月13—14日,由福建省闽学研究会、福建省哲学学会、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罗从彦理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学院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学术年会的分论坛之一,得到了福建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承办方武夷学院、中国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陕西、山东、江西的近60位省内外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可以说,在四贤诞生的闽北南平,有关四贤的文化研究正在风生水起、方兴未艾。希望有志于四贤研究,特别是有志于罗从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能够来到这个真正的罗从彦故里,来到延平,真真切切体会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罗氏后人所带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讯息。

附注

(1)元至正三年(1343)许源刻本(一作许源堂五卷或作五世孙罗天泽刻本),南京图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2)明成化七年(1471)冯侯孜刻本,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和日本收藏。 ①(宋)罗从彦《遵尧录序》,《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648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六·艺文志序》,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808—810页。 ①(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程杨门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71页。 ①(宋)杨时撰、林海权校《杨时集·卷二十·书五》,《答胡康侯·其九》,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489页。 ①(宋)刘允济《缴进遵尧录状·又贴黄》,《豫章文集·卷十五·附录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5页。 ②③(宋)杨栋《请谥罗李二先生状》,《豫章文集·卷十五·附录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5—766页。 ①(宋)陈协《谥议》,《豫章文集·卷十五·附录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7页。 ①(宋)周坦《覆谥议》,《豫章文集·卷十五·附录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7—768页。 ②延平区篁路村《罗氏宗谱》 ①(元)胡瑜《请封爵从祀疏》,(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二·艺文状疏议》,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20—621页。 ②行人司,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设行人,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后升司正为七品,左、右司副为从七品,行人为正八品,职专捧节,奉使之事。《明史·职官志三》载:凡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请蕃,征聘贤才,与夫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焉。每岁朝审,则行人持节传旨法司,遣戍囚徒,送五府填精微册,批缴内府。最初多由孝廉充任行人,奉使常不称旨。后定行人司官40员,全在进士中选授。非奉旨不得随便派遣。从此,行人之职才受到重视。建文中,罢。成祖即位,复旧制。总的说来,“行人”这个官职名称和“行人司”只有明朝才有,是一个专门负责在各个大衙门之间跑腿的衙门,运气好的行人,还可以给皇帝跑腿。 ③熊汲(约1501—1775),江西南昌东坛人,嘉靖五年丙辰(1526)龚用乡榜进士,曾任明朝湖州知府、福建提学副使。 ④游居敬(1509—1571),字行简,号可斋,福建南平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十七年为浙江按察佥事。嘉靖二十年擢广东副使。嘉靖三十七年以山东左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穆宗即位,擢南京刑部右侍郎,改左侍郎,隆庆五年(1571)二月十二日致仕,同年九月十日卒,年六十三。 ⑤(明)游居敬《请从祀疏》,(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二·艺文状疏议》,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31—632页。 ①(明)熊尚文《请从祀议》,(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二·艺文状疏议》,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35—636页。 ②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216&index=1794&Query=1&将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将乐县志·卷三十六人物·第一章人物传》:林钿(生卒不详),字良章,将乐县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考取贡生。 ③(明)林钿《请补宋罗李二先儒从祀庙庭呈议奏疏》,(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二·艺文状疏议》,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22—623页。 ④从祀孔庙和从祀孔庙崇圣祠,应该是不同类型的两个系统。因此朱熹之父朱松、蔡沈之父蔡元定的从祀崇圣祠虽然也被称作“先儒”,但却并不被计入从祀孔庙的77位“先儒”名单。如果简单计算孔庙从祀中出身福建者的名人数量的话,那么相加应该可算15个。 ①(明)邱浚《道南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59页。 ②(明)何维柏《重修李延平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67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祠庙·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401页。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九·地理·延平府》(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69170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596页。 ④(清)孔自洙等修、吴殿龄等编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延平府志·卷之五·学校志·书院》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⑤(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八·学校志第十二》,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451页。 ⑥(清)彭蕴章《峡阳屏山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99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四十五·学校·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27—28页。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祠庙·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403页。 ③(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四十五·学校·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29页。 ④(清)孔自洙等修、吴殿龄等编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延平府志·卷之五·学校志·书院》,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7页。 ①李启宇主编《沙县志·第二十八篇文化·第七章文物·三、古建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4月。 ②http://www.yzlzwh.com/html/2013/yzsj_0613/935.html罗珠文化网:林荣发《三明罗氏源流概况·第四节文物·一、祠庙》。 ③http://www.luoshi.net/newsl/shownews.asp?NewsID=1694罗氏通谱网:《罗氏祠庙》.录自罗水保、罗奎宗提供《罗氏文献》藏本。 ①范来贤,明代进士,生卒年不详,直隶常熟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出任延平知府。其撰写《重修豫章先生罗源祠记》的落款时间为“嘉靖戊申(1548)秋九月”,此时,延平人罗从彦和李侗都还未能获批从祀孔庙。 ②查(清)孔自洙等修、吴殿龄等编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延平府志·卷八·官师志·历官》,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5页可知,此处的“郡守邹公”,为浙江杭州人邹虞,弘治十六年出任延平知府。 ③(清)沈涵《重修豫章罗先生祠碑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85—686页。 ①沈涵:字度汪,号心斋,清代浙江归安人(今浙江湖州),康熙进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②长杨五祚九成仁寿之属:指隋代五个帝号,隋文帝建仁寿宫被唐太宗改为九成宫。 ③(清)沈涵《重修豫章罗先生祠碑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五·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789—790页。 ①1984年,南平市博物馆曾派人将这两份御书送至北京故宫博物院,经专家鉴定,确认是传世真迹。 ①李钟峨,字雪原,又字雷泉,号芝麓,今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戍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翰林院编修、检讨,提督福建学政。 ①《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①何乔新(1427—1502),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中期文学家、诗人。刑部尚书。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后为刑部主事、广东司郎中。因秉公执法,拒绝都指挥袁彬所托讼事,名气日增。成化四年(1468),出任福建按察副使,后迁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皆有政绩。孝宗弘治元年(1488)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何乔新辞官归里,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2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②(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80—681页。 ③吴昂(1470—?)字德翼,号南溪,明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授宜城知县,廉洁自持,教民耕织。后历任云南按察司佥事、淮徐兵备副使、福建左参政、福建右布政使等职。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595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五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20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7页。 ④(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7页。 ①(明)邱浚《道南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58页。 ②(明)邱浚《道南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59页。 ③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④郭希颜(1509—1560),丰城曲江人,进士出身,嘉靖元年(1522)乡试中举人时才有13岁,后官至礼部参赞。1560年因上书明世宗立裕王为太子,被以“妖言”的罪名斩首。 ①(明)郭希颜《四贤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72—673页。 ②朱克简(?—1693),字敬可,江苏扬州宝应人,清初官吏。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内阁中书。五年,考授御史。八年,典广东乡试。 ①(清)吴颖修《复四贤祠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四·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724—725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62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7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一·序》,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页、第13页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