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求学地——藏春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71
颗粒名称: 三、求学地——藏春峡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8
页码: 130-137
摘要: 本节记录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求学地——藏春峡的概况,北宋理学发展史上与藏春峡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及诗作,同时记录了罗从彦的求学历程。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罗源

内容

藏春峡坐落于延平区玉屏山公园与九峰山公园隔江相望的玉屏山、双髻山①的两山交接处,是一处背倚金交②、下临清溪、两山环峙、林木扶疏、风景优美的自然胜地,离城仅有一江之隔。
  北宋神宗时期(1067—1085),延平本地名士、审律先生吴仪(约1035—1107,中原吴氏入闽始祖吴卓七世孙吴辅③的第二个儿子)及其堂弟吴熙(生卒年不详)开始在此择地卜居后,不仅一改峡内逼仄荒芜的原有面貌,新建了老圃亭、咏归堂、虚心亭、暗香亭、茶苑、钓台等休闲建筑,使其与周边的容照岩、市隐楼、清宁阁、隐鳞洞、碧云洞等自然、人文景观和谐并存,形成一个匠心独具、精美别致的涵养胜地;而且还“以学教授”,使得小小的藏春峡很快就创造了“从游者数千人”①的教育奇迹,成为剑浦县城最为著名的文化场所,在县志中留下了这样的永久记载:“藏春峡,剑溪之东,宋吴仪读书处,两山环峙,繁花杂卉生其间,四时皆和。旁侧有咏归台(综合县志各方记载,此处疑为“咏归堂”之误)、老圃亭、暗香亭、虚心亭、容照岩,废址犹存。”②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仅13岁的罗从彦开始拜投吴仪门下,潜心向学,深受吴仪器重。
  吴仪,字国华。父辅,以学起家,居官历著循声,仪其次子也。学问该博,模范端严。本州人士,常以经明行修举。仪恐占解名,恳避不就。性不乐仕宦,卜居于城东之藏春峡,备亭馆诸胜,以山水自娱。偕从弟熙啸傲其中。与杨时、陈瓘、黄裳为友。时为题其钓台咏归堂。各咏藏春峡诗以赠之,见艺文志。……罗从彦尝从之游。学者称藏春先生,后祀乡贤。③
  (吴仪)……清修力学,荣利不入于心。渔钓橘溪上,超然自适。时或行歌于松蹊竹疃,人莫窥其际,大为杨时所重。时尝题其钓台及咏归堂,罗从彦尝师事之。①
  由此可见,作为南剑州最为著名的文化之所和别具一格的风景胜地,藏春峡不仅承载了其创立者吴仪的毕生追求,令大多数的州学学子、游宦名贤都乐于到此一游,听学受讲,甚至连闽中理学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四位人物②中,也有三位与这里关系密切:第一个是与吴仪私交深厚的理学家杨时(将乐人),第二个是杨时的正传弟子罗从彦,第三个就是罗从彦的正传弟子李侗(师从罗从彦,授学朱熹)。他们吟颂藏春峡的诗词歌赋主要有:
  杨时《老圃亭》:“昔君居隐沦,投竿拂珊瑚。今来寓谷口,结亭事春锄。亭下十馀畦,蔚蔚有嘉蔬。野果含朱蕤,蔓实垂青桴。篱根有蹲鸱,晨炊胜雕胡。岂惟充君腹,邻里亦餍馀。疏泉动地脉,硗确成膏腴。谅彼汉阴人,机械非吾徒。避俗柴桑翁,不复叹荒芜。倦怀经纶手,治此一亩居。知子非隐沦,聊以寓壮图。人生出处分,礼义安可逾。兹谋异樊须,甘作小人儒。”
  王汝舟(1034—1112,南剑州知州事)《藏春峡》:“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寒翠自怜霜后竹,清香谁辨雪中梅。喧嚣祗为莺声巧,漏泄多应柳眼开。只恐藏春藏不得,东君勾勒下山来。”
  李侗《藏春峡》:“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
  黄裳(元丰五年即1082年,剑浦县的第一个状元)《容照岩》:“谨独思君坐处深,阳精阴魄许相寻。也知自有天光在,漫借馀辉照我吟。”
  陈瓘(1057—1124,朝廷谏官太学博士)《藏春峡四首》其二为:“花落花开蝶自忙,琴间书札日偏长。我来不为看桃李,只爱幽兰静更香。”其三为:“朝廷鹓鹭日振振,不道天涯亦有人。弟劝兄酬无可恨,欢然别是一家春。”③
  彦和杨时三人无疑——吴仪与杨时是至交,罗从彦初师吴仪,吴仪又把罗从彦推荐给杨时。虽然,历代典籍对于这个“罗从彦初师吴仪、后师杨时”之事都有相关记载,但却又在时间上语焉不同,其较常见的主要有:
  罗从彦,字仲素,南剑人。以累举恩为惠州博罗县主簿。闻同郡杨时得河南程氏学,慨然慕之,及时为萧山令(1112),遂徒步往学焉。时熟察之,乃喜曰:“惟从彦可与言道。”于是日益以亲。时弟子千余人,无及从彦者。从彦初见时三日,即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虚过一生矣。”尝与时讲《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说甚善。”从彦即鬻田走洛,见颐问之,颐反覆以告,从彦谢曰:“闻之龟山具是矣。”乃归卒业。①
  罗从彦,字仲素,南剑人。延平有吴仪,字国华,以穷经为学,先生师之。崇宁初(1102—1106),见龟山于将乐,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枉过一生矣!”云濠案:先生师事龟山,而李文靖又师先生。陈直斋曰:“此所谓南剑三先生者也。”尝与龟山讲《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说甚善。”先生即鬻田裹粮,往洛见伊川,归而从龟山者久之。②
  政和二年(1112)壬辰,先生四十一岁,始受学于龟山杨先生之门。按《龟山年谱》:“是年赴萧山知县,延平罗仲素来学。”自公得伊洛之学,归倡东南,从游之士肩摩袂属。晚得罗仲素,遂语以心传之秘。于是公之正学益显于世。③
  那么,罗从彦到底究竟何时开始师事杨时呢?面对上述“罗从彦始受学于杨时”的相差近十年的各种时间记载,附着在《宋元学案》中的“百家谨案”早就提出了不同看法:
  《豫章年谱》谓政和二年壬辰(1112),先生四十一岁,龟山为萧山令,先生始从受学。《宋史》亦云:龟山为萧山令时,先生徒步往学焉,龟山熟察之,喜曰“惟从彦可与言道”,弟子千余人,无及先生者。谨考《龟山全集》,丁亥(1107)知余杭,壬辰(1112)知萧山,相去六年。而《余杭所闻》已有豫章之问答,则其从学非始于萧山明矣。豫章之见伊川,在见龟山之后。伊川卒于丁亥(1107)。若见龟山始于壬辰(1112),则伊川之卒已六年矣,又何从见之乎?先君子别有《豫章年谱订正》。①
  此处的“百家谨案”,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黄宗羲辞世后,其子黄百家②对于其所编纂文稿的继续加工。“谨案”意为“慎查考”,是引用论据、史实开端的常用语。
  对此,同样面对罗从彦初师杨时的诸多不同时间记载,后来又详细进行了“四贤”年谱考订的南平训导毛念恃,也在其《豫章罗先生年谱·豫章罗先生事实》中,参照四库本《豫章文集·附录上·事实》的相关陈述,认为罗从彦初师吴仪、后师杨时的具体过程是:
  先生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学之学,及长,坚苦刻励,笃意求道,初从审律吴公国华游。已而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于河南,遂往学焉。乃知旧日之学非也。三日惊汗浃背,曰:“几枉过了一生。”龟山倡道东南,从游者千余人,然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先生一人而已。尝讲《易》至《乾》九四一爻,龟山云:“曩闻伊川先生说得甚好。”遂鬻田裹粮至洛见伊川,其所闻亦不外龟山之说。及归,于是尽心力以事龟山,抠衣侍席二十余年,尽得不传之秘,为编《龟山语录三卷》。默堂陈几叟与先生俱游龟山门,情好尤密,定交几四十年。③
  这里“初从审律吴公国华游。已而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于河南,遂往学焉”的相关陈述与百家谨案“若见龟山始于壬辰,则伊川之卒已六年矣,又何从见之乎”的满腹疑虑,已让我们发现,罗从彦无论是“元符三年(1100)前往受教”,还是“崇宁(1102—1106)初见龟山于将乐”,还是“政和二年(1112)始受学于杨时”,其在时间上和状态上都很难相互印证。我们只需翻查《杨时年谱》就可得知,崇宁初杨时并不在将乐,罗从彦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间“见龟山于将乐”;而再查《罗从彦年谱》或《李侗年谱》又可得知,李侗求学罗从彦的政和六年(1116),罗从彦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道南第二家”了,其“始受学杨时”的时间如果真在政和二年(1112)的话,那么他“尽心力以事龟山二十余年”,又与杨时女婿陈默堂(陈渊1067—1145)“俱游龟山门,情好尤密,定交几四十年”的人生经历根本无从谈
  全可以称得上是“道南第二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道南第二家”自从离开洛阳后,就“既而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间谒时将溪上,吟咏而归。恒充然自得焉”,开始了一心一意跟随杨时的求学生涯,最终成为得到杨时“不传之秘”的得意门生。
  对于罗从彦这段前往洛阳之后才最终认定杨时,并且一心一意跟随杨时的求学经历,专家们较为一致的统计结果主要有4次:
  第一次,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杨时职事浏阳,被诬告,罢官返乡将乐,在其故乡含云寺讲学,罗从彦前往受教,时年29岁。
  第二次,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杨时在南京(今河南商丘)任敦宗院宗子博士,是年七月、八月,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0岁。
  第三次,政和二年(1112),杨时赴浙江萧山任知县,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1岁。
  第四次,政和七年(1117),杨时在毗陵(今江苏常州、无锡、镇江一带)任提点均州明道观,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6岁。
  由此算来,罗从彦从21岁(1092)就开始拜师杨时,到他最终获得杨时的“道学正传”,前后正好“抠衣侍席二十余年”。而且,他在崇宁四年(1105)作诗回忆到的“十载犹缁京洛尘,归欤那复厕朝绅。君今谈笑青油幕,我但巍峨乌角巾”①之事,也正是因为拜师程颐之后才有的。对此,陈渊也在一首写给罗从彦的诗作中谈到说:“箪瓢陋巷堪游衍,富贵浮云任往还。更续洛川求所学,会传余论落人间。”②此诗也正好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罗从彦先见杨时、后见伊川的求学经历。
  据记载,罗从彦在一次次接近道学的过程中,不仅对待学问尽心尽力.对待老师更是情真意切,毫不避讳:
  绍圣四年(1097),回乡数年的罗从彦得悉程颐被贬四川③,特往慰问。
  元符三年(1100),杨时因诬罢官回乡讲学,罗从彦多次执弟子礼前往就学,其志益坚,其学益醇,其情益弥。
  大观元年(1107),学有所成的罗从彦在得知恩师吴仪去世后,特作《挽吉溪吴助教二首》以示慰问。
  大观元年(1107),恢复自由不久的程颐郁愤而死,大多数学生都不敢去送葬。重和元年(1118),赴京寻找同门友尹焯收受《春秋传》的罗从彦特地从洛阳转往伊川县的白虎山下,为尚未恢复名誉的程颐扫墓,以尽弟子之谊。
  总而言之,罗从彦先师吴仪、后师杨时、程颐并终生传承道统的历史事实是非常清晰明确的,我们不能仅凭一个单方面的资料记载就忽略掉其他相应的、甚至是重要的信息。罗从彦与吴仪、杨时、程颐的师生关系,正如胡纶在《藏春峡》中所描述的那般深厚隽永:
  龟山励志雪深尺,南归不倦持正宗。雅与兄弟有夙好,青青光射秋水瞳。湘管留题至欲遍,无一蓝本涪水翁。吹嘘忠肃实维力,经义赖此先昭融。豫章渊源因有自,又臻杨程雨化功。况闻北阙曾驰赴,底事沦落还蒿蓬。我今一过一惆怅,匪耽泉石图洁躬。①

附注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三·山川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01页:“玉屏山,在东南,一名屏山,如画屏然故名。双髻山,城东南,屏山后,两峰并耸如双髻然,宋张远所称双旌拔秀者也。” ②金交,即风水地理中的“金交椅”形制。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95页:“吴辅,字鼎臣。少孤,兄仲己鞠之。力学自奋。登天圣八年进士。……在台州日,于税廨建一轩,扁曰:怡轩,因以自号。有诗文数百篇,杨龟山为之序。次子仪,及从子熙,皆隐居求志,时称为双壁,见独行传。” ①(宋)吴一鸣《藏春先生行传》,抄录自延平区南山镇《吴氏宗谱》。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11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二十·独行传第二十六》,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093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九·人物·延平府·隐逸》(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658页。 ②即两宋时期崛起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的道统相继、学术相承的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四位理学大儒。因南剑州自元代改称延平路,明初又改为延平府,故后人将上述四人并称为“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00、950、950、975、977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罗从彦传》(绿皮精装版·第3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第12743页。 ②(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程杨门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70页:文质罗豫章先生从彦(附师吴仪) ③(清)毛念恃《豫章罗先生年谱》,抄录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21册,第680—681页。 ①(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程杨门人》,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77—1278页。 ②黄百家(1643年12月6日—1709年4月29日),浙江余姚人,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又号耒史,别号黄竹农家,明末清初术数家、历法学家、经学家、武术家。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进京参加明史的编撰。 ③(清)毛念恃《豫章罗先生年谱》,抄录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21册,第669—670页。 ①(宋)罗从彦《濯缨亭用陈默堂韵》,(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1页。 ②(宋)陈渊《豫章文集·卷十六·题罗仲素颜乐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3页。 ③http://www.cssn.cn/sjxz/xsjdk/zgjd/zb/rj/ecys/201311/t20131120_851197.shtml中国社会科学网《伊川先生年谱》:“绍圣闲,以党论放归田里。四年十一月,送涪州编管。”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37—938页。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
吴仪
相关人物
杨时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
王汝舟
相关人物
黄裳
相关人物
延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