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生地——儒罗(儒岭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70
颗粒名称: 二、出生地——儒罗(儒岭窠)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6
页码: 124-129
摘要: 本节记录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出生地延平区儒罗村的概况,罗从彦在儒罗村的重要史料,及儒罗村的罗氏文化遗址。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儒罗村

内容

儒罗村是延平区太平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共有常住人口2300余人),也是水口水电站库区搬迁村之一,地处闽江南岸,距316国道6~7公里,距市区23公里,距集镇10公里,乘车从延平市区前往该地需要1小时左右。儒罗村风光秀丽,东与岳溪村毗邻,西与延平区炉下镇斜溪、官庄村接壤,南与西山村相连,北与葫芦山村隔河相望,共有罗厝、大坪、小坑、儒岭、前小杜、后小杜、小杜口、仙人兜、慕弯、梨埔尾、坑底等十一个自然村。
  罗从彦之所以会出生在儒罗村的罗厝自然村,这主要与其祖父的播迁繁衍有关。当年,“罗篁始祖”罗文弼在篁路开基繁衍壮大后,其长子世南和次子启南就从篁路分立出去,迁居到了距离篁路三四十里的儒岭窠(当地土名,即今儒罗村的罗厝自然村)勤造新业。罗世南生性温厚淡泊,一生乐赞善事,颇有仁人君子之风,只生一子神继。神继娶了这里的尤氏为妻后,一共育有三个儿子(从奇、从彦、从龙)。出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1072)正月十五寅时的罗从彦,就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据谱载,尤氏在怀这个儿子的时候,曾“梦文星堕怀,化一秀士手捧白璧,喜而寤(睡醒)生”。于是,罗神继便“以其美而彦者名从彦,璧洁而素又居仲,故字仲素”,为其标注好了一个吉祥的生命符号。谁知这个令人满怀期待的孱弱幼婴一出生就奋力啼哭三天三夜,“泣声喤喤”,让做父母的寝食难安。后来,一筹莫展的罗神继听信了算命先生所说的“行止之处,即是安居之地”的推算结果,就让自己的妻子抱着罗从彦一路往北,看罗从彦走到哪里不哭了,就选择哪里作为他的安身之地。谁知将信将疑的尤氏只带着罗从彦从儒岭窠经樟岚村(今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樟岚自然村)走到溪南上团(今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罗从彦就停止了哭闹。于是,自感天命如此并因此定下心来的罗神继便举家迁往罗源,在罗源里的南山右麓(今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南山自然村)安下了家(一说罗神继只是将罗从彦寄居在位于罗源村的姑妈家),而此处距罗从彦先祖罗文弼开基的罗篁后山(即今篁路村),仅仅只有十里之遥。
  迁往溪南上团居住后,罗从彦出生地儒岭窠(罗厝)能够再次与罗从彦发生关系的重要事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宋哲宗元祐七年壬申(1092),21岁的罗从彦经杨时推荐准备前往洛阳拜师时(详见本部下节:求学地——藏春峡),为凑足旅费而变卖的家中田产,即是其祖父辈到儒罗所开垦的田地。另一个是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也就是罗从彦逝世后的第79年,南剑州知州刘允济在寻访中得到罗从彦的《遵尧录》并进献朝廷后,便开始为罗从彦请谥。同时,为纪念罗从彦,他还将罗从彦出生的地域改称为“儒罗”,这就是今天延平区太平镇儒罗村名称的由来。只是不知是方言发音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太平镇一带,人们都把这个“儒rú罗”读作了“儒yú罗”。
  据生活在罗厝的罗氏族人介绍,儒罗昔日人丁兴旺时,共聚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人口,并出了很多科举人物,一门三进士的科举佳话在这里世代相传。目前,该村(罗厝自然村)还保留的罗氏文化遗存,一是村中央三百平方米的罗氏宗祠遗址(原来的大宗祠已焚于火灾),该遗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原有的祠堂大厅早已样貌无存,现仅用夯土垒砌了一座简易建筑,保留着祖宗香火和两块年代很久的木板,上刻对联“遵尧录上惊千古,载道南来第二家”。二是罗从彦五世孙罗良佐编撰的一本罗氏宗谱,宗谱用小楷笔写成,字迹工整端正,谱序内容丰富,并画有祖宗图像及坟墓所在地图(该族谱是罗氏后裔在修整废祠时,在祠堂大梁上意外发现的)。三是罗从彦祖父罗世南的祖茔,坐落于村西北的土主庙下方,面积近百平方米。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
罗文弼
相关人物
罗世南
相关人物
罗厝
相关人物
延平
相关地名
儒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