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罗从彦在延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67
颗粒名称: 第二部 罗从彦在延平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5
页码: 119-163
摘要: 本篇记录了宋代理学家罗从彦从其先祖开基定居地,到出生地求学地,逝后安葬地的史迹及罗从彦在延平的交友踪迹,并收录了部分文学作品。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延平

内容

长期以来,由于“延平人罗从彦”与“沙县人罗从彦”的议论一直相争不下,很多学者包括罗氏后人都未能很好地去面对这样一些客观事实,即:凡罗从彦生前、身后的世系传承为什么都可以在延平谱系中找到事实分明的历史记载?罗从彦有史可考的曾祖辈、祖父辈为什么都只生活在延平、安葬在延平?那个莫名其妙被从延平罗氏脉系中切割出去变成“沙县人”的罗从彦,为什么他的胞亲、妻幼和嫡系后裔至今都还生活在延平?又到底是为什么,一个作为“沙县人”的罗从彦,竟然能够毫无争议地被自己的门生以及族中晚辈归葬在延平故地?那个记录过罗从彦生平大事的延平山川,又究竟要用怎样的宣告方式,才能将自己与世无争的事实真相,告知天底下所有与罗从彦有关的学者、族亲和普罗大众呢?
  一、先祖开基地——篁路
  罗从彦的先祖开基地篁路村,海拔580米,属延平区夏道镇的高山村落,距316国道7.5公里,距夏道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距延平市区16公里。其村落四面环山,资源丰富,盛产杉木、松木、杂木、毛竹等,是全省闻名遐迩的毛竹之乡,在宋代时就因修竹延绵而得名为“篁乡”。乘车从延平市区前往篁路村需半小时左右。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罗从彦的八世祖罗京成从江西跟随王审知入闽节钺(指执掌生杀之权)时,先是因避乱定居在南剑州剑浦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溪南上团,其所生二子,一个迁居沙县,一个定居剑浦。后来到了罗从彦曾祖父罗文弼的时候,罗家又因人口繁衍而选择到“篁乡”开基定居(民间相传其开基时间为公元1036年,距今约980年),陆续辟出良田百余顷,繁衍发展罗氏族众百余人,分立兴、胜二房,兴房有数十余支,胜房亦有数十余支。后来,日益壮大的罗氏族众为纪念本族先祖的创始之功,便将开基“篁乡”的罗文弼追溯为“罗篁始祖”,“篁乡”也因此而得名为“罗篁”。
  “罗篁”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一直都是作为罗从彦的族裔聚居地而延绵发展。时至今日,这里的罗氏族众不仅完好保留着繁育过罗从彦先祖的罗从彦故宅遗址、延续着供奉罗从彦开基祖文弼公的罗氏宗祠香火、祭扫着安葬众多罗氏先人的罗氏墓群以及罗从彦夫人李氏墓、罗从彦母亲尤氏墓、罗从彦三世孙罗振宗夫妻墓等,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三大分支,建成三座祠堂,是延平当地保存闽学文化遗存、保存罗氏家族资料最多的著名古村落。
  史料记载,坐落于篁路村岭头当窠头的罗从彦母亲(尤氏)墓,是罗从彦生前经常思念与凭吊的一个重要之所。对此.《南平县志》就曾收录资料记载此事:
  延平先生答朱子云:罗先生山居诗,某记不全。今只据追思得者录去。颜乐斋诗云:“山染岚光带日黄,萧然茅屋枕池塘。自知寡与真堪笑,赖有颜瓢一味长。”池畔亭曰濯缨,诗云:“拟把冠缨挂墙壁,等闲窥影自相酬。”邀月台诗云:“矮作墙垣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伴.不许庸人取次来。”又有独寐榻(一本作龛),白云亭诗,皆忘记。白云亭坐处,望见先生母氏坟,故名。①
  除此之外,《南平县志》还有一则资料称:罗豫章先生,晚就特科,授惠州博罗簿,卒于官。赖其族人,罗友为惠州判官,遣人扶护以归。至汀,遇寇窃发,寄藏于郡之开元寺,门人李愿中始为归葬于本郡母、夫人坟之侧。(豫章集)①
  笔者考查认为,这里所谓的“母、夫人坟之侧”,其实只是掌握资料差强人意的县志作者的想当然之误,读者千万不能就此把它想象成是那种紧紧相挨的群聚状态,三者间的实际情况是:
  罗从彦母亲尤氏墓,坐落在篁路村岭头当窠头的罗氏群墓中,其上方为罗文弼夫妻墓,左侧为罗从彦五世孙罗良佐夫妻墓。由于林木茂密以及年代久远等原因,三墓墓基都已残损不堪,其中罗良佐夫妻墓的墓坪,更是被一株拥有数百年树龄的大树树根牢牢盘住,只能勉强看出其墓穴的总体形状。因此,在这山坡陡峭、视角不利的情况下,要想将三座墓的墓穴位置完全摄入镜头,其最理想的拍摄角度只有俯瞰。
  罗从彦之妻李金翠墓,坐落在篁路村水井后窠头的半作山上(即今篁路村罗氏支祠上方菜圃边),为单一的独葬墓。
  罗从彦墓,坐落在延平区水南街道上地村横际自然村的豫章窠上,这里离安葬其母、其夫人的两处地方,单凭脚力行走,各需花上数十分钟的时间。
  附:历年祭扫的祖墓名录
  罗从彦之前三代
  1.文弼公、妣林氏 合葬岭头当窠头
  2.世南公、妣陈氏 合葬儒岭窠后山,土主庙前垅尾
  3.神继公 葬罗源里上团坑
  妣尤氏 葬篁路当窠头
  以罗从彦为元祖,至第二十三代
  1.从彦公 葬罗源里黄漈坑豫章山
  妣李氏 葬本乡水井后窠半作山(今篁路村罗氏支祠上方菜
  圃边)
  2.敦叙公、妣曾氏 合葬瓦窑权山
  3.振宗公、妣蔡氏 合葬本乡垅尾,即今路前墓
  4.锦公、妣杨氏 合葬在五郎窠
  5.良佐公、妣陈氏 合葬岭头当窠尾,其墓坐午向子妣林氏附葬公墓之侧
  6.鼎公、妣陆氏 合葬圹尾窠
  7.英公、妣康氏 合葬五北山
  8.卓二公、妣童氏 合葬后门山花台上
  9.努公、妣陈氏、余氏 合葬本境土主庙边左上穴
  妣胡氏(早亡)
  10.廷论公、妣张氏 合葬本乡后山后门白叶窠
  11.日明公、妣范氏 合葬本乡庄后上穴,土名米栗窠
  12.崇桐公、妣蔡氏 合葬本境白叶窠红岭头兴发厝角右边
  妣陆氏附葬公墓之侧
  13.文贵公 葬于军寨上穴西坑垅田尾左边
  妣谢氏 葬于老坟头大路前(行实记载为坑源岭路前)
  14.辉公 葬于本乡庵兰路后
  妣杨氏 葬于军寨下穴
  15.志仕公、妣王氏 合葬岭头水井对面
  16.成爵公、妣陈氏 合葬溪头山西玉垅
  妣林氏 附葬公墓之侧右圹
  17.思爱公、妣符氏 合葬樟湖坂地方池厝坑(族谱有载,未祭扫)
  18.邦〓公、妣陈氏 合葬西坑垅路后
  19.可俊公、妣姚氏 合葬圹尾(行实记载为本乡窠里)
  20.天眷公、妣邓氏 合葬梧桐权窠右边
  21.吉仕公 葬于岭头葫芦坵昭明厝角右边(族谱未见载)
  万松公 葬于岭头粥砵田边(族谱未见载)
  万钟公、妣魏氏 合葬于岭头樟元厝角
  妣陈氏 葬于后坪仔照年厝角前面
  22.廷樟公葬于泗洲峡中坪后
  妣陈氏 葬于杨梅篮大窠中
  延吉公、妣张氏 合葬岭头山路边
  23.贤绪公 葬于尤坑
  妣杨氏 葬于后坪仔照年厝角左边
  妣陈氏 葬于梧桐权田边
  二、出生地——儒罗(儒岭窠)
  儒罗村是延平区太平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共有常住人口2300余人),也是水口水电站库区搬迁村之一,地处闽江南岸,距316国道6~7公里,距市区23公里,距集镇10公里,乘车从延平市区前往该地需要1小时左右。儒罗村风光秀丽,东与岳溪村毗邻,西与延平区炉下镇斜溪、官庄村接壤,南与西山村相连,北与葫芦山村隔河相望,共有罗厝、大坪、小坑、儒岭、前小杜、后小杜、小杜口、仙人兜、慕弯、梨埔尾、坑底等十一个自然村。
  罗从彦之所以会出生在儒罗村的罗厝自然村,这主要与其祖父的播迁繁衍有关。当年,“罗篁始祖”罗文弼在篁路开基繁衍壮大后,其长子世南和次子启南就从篁路分立出去,迁居到了距离篁路三四十里的儒岭窠(当地土名,即今儒罗村的罗厝自然村)勤造新业。罗世南生性温厚淡泊,一生乐赞善事,颇有仁人君子之风,只生一子神继。神继娶了这里的尤氏为妻后,一共育有三个儿子(从奇、从彦、从龙)。出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1072)正月十五寅时的罗从彦,就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据谱载,尤氏在怀这个儿子的时候,曾“梦文星堕怀,化一秀士手捧白璧,喜而寤(睡醒)生”。于是,罗神继便“以其美而彦者名从彦,璧洁而素又居仲,故字仲素”,为其标注好了一个吉祥的生命符号。谁知这个令人满怀期待的孱弱幼婴一出生就奋力啼哭三天三夜,“泣声喤喤”,让做父母的寝食难安。后来,一筹莫展的罗神继听信了算命先生所说的“行止之处,即是安居之地”的推算结果,就让自己的妻子抱着罗从彦一路往北,看罗从彦走到哪里不哭了,就选择哪里作为他的安身之地。谁知将信将疑的尤氏只带着罗从彦从儒岭窠经樟岚村(今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樟岚自然村)走到溪南上团(今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罗从彦就停止了哭闹。于是,自感天命如此并因此定下心来的罗神继便举家迁往罗源,在罗源里的南山右麓(今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南山自然村)安下了家(一说罗神继只是将罗从彦寄居在位于罗源村的姑妈家),而此处距罗从彦先祖罗文弼开基的罗篁后山(即今篁路村),仅仅只有十里之遥。
  迁往溪南上团居住后,罗从彦出生地儒岭窠(罗厝)能够再次与罗从彦发生关系的重要事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宋哲宗元祐七年壬申(1092),21岁的罗从彦经杨时推荐准备前往洛阳拜师时(详见本部下节:求学地——藏春峡),为凑足旅费而变卖的家中田产,即是其祖父辈到儒罗所开垦的田地。另一个是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也就是罗从彦逝世后的第79年,南剑州知州刘允济在寻访中得到罗从彦的《遵尧录》并进献朝廷后,便开始为罗从彦请谥。同时,为纪念罗从彦,他还将罗从彦出生的地域改称为“儒罗”,这就是今天延平区太平镇儒罗村名称的由来。只是不知是方言发音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太平镇一带,人们都把这个“儒rú罗”读作了“儒yú罗”。
  据生活在罗厝的罗氏族人介绍,儒罗昔日人丁兴旺时,共聚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人口,并出了很多科举人物,一门三进士的科举佳话在这里世代相传。目前,该村(罗厝自然村)还保留的罗氏文化遗存,一是村中央三百平方米的罗氏宗祠遗址(原来的大宗祠已焚于火灾),该遗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原有的祠堂大厅早已样貌无存,现仅用夯土垒砌了一座简易建筑,保留着祖宗香火和两块年代很久的木板,上刻对联“遵尧录上惊千古,载道南来第二家”。二是罗从彦五世孙罗良佐编撰的一本罗氏宗谱,宗谱用小楷笔写成,字迹工整端正,谱序内容丰富,并画有祖宗图像及坟墓所在地图(该族谱是罗氏后裔在修整废祠时,在祠堂大梁上意外发现的)。三是罗从彦祖父罗世南的祖茔,坐落于村西北的土主庙下方,面积近百平方米。
  三、求学地——藏春峡
  藏春峡坐落于延平区玉屏山公园与九峰山公园隔江相望的玉屏山、双髻山①的两山交接处,是一处背倚金交②、下临清溪、两山环峙、林木扶疏、风景优美的自然胜地,离城仅有一江之隔。
  北宋神宗时期(1067—1085),延平本地名士、审律先生吴仪(约1035—1107,中原吴氏入闽始祖吴卓七世孙吴辅③的第二个儿子)及其堂弟吴熙(生卒年不详)开始在此择地卜居后,不仅一改峡内逼仄荒芜的原有面貌,新建了老圃亭、咏归堂、虚心亭、暗香亭、茶苑、钓台等休闲建筑,使其与周边的容照岩、市隐楼、清宁阁、隐鳞洞、碧云洞等自然、人文景观和谐并存,形成一个匠心独具、精美别致的涵养胜地;而且还“以学教授”,使得小小的藏春峡很快就创造了“从游者数千人”①的教育奇迹,成为剑浦县城最为著名的文化场所,在县志中留下了这样的永久记载:“藏春峡,剑溪之东,宋吴仪读书处,两山环峙,繁花杂卉生其间,四时皆和。旁侧有咏归台(综合县志各方记载,此处疑为“咏归堂”之误)、老圃亭、暗香亭、虚心亭、容照岩,废址犹存。”②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仅13岁的罗从彦开始拜投吴仪门下,潜心向学,深受吴仪器重。
  吴仪,字国华。父辅,以学起家,居官历著循声,仪其次子也。学问该博,模范端严。本州人士,常以经明行修举。仪恐占解名,恳避不就。性不乐仕宦,卜居于城东之藏春峡,备亭馆诸胜,以山水自娱。偕从弟熙啸傲其中。与杨时、陈瓘、黄裳为友。时为题其钓台咏归堂。各咏藏春峡诗以赠之,见艺文志。……罗从彦尝从之游。学者称藏春先生,后祀乡贤。③
  (吴仪)……清修力学,荣利不入于心。渔钓橘溪上,超然自适。时或行歌于松蹊竹疃,人莫窥其际,大为杨时所重。时尝题其钓台及咏归堂,罗从彦尝师事之。①
  由此可见,作为南剑州最为著名的文化之所和别具一格的风景胜地,藏春峡不仅承载了其创立者吴仪的毕生追求,令大多数的州学学子、游宦名贤都乐于到此一游,听学受讲,甚至连闽中理学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四位人物②中,也有三位与这里关系密切:第一个是与吴仪私交深厚的理学家杨时(将乐人),第二个是杨时的正传弟子罗从彦,第三个就是罗从彦的正传弟子李侗(师从罗从彦,授学朱熹)。他们吟颂藏春峡的诗词歌赋主要有:
  杨时《老圃亭》:“昔君居隐沦,投竿拂珊瑚。今来寓谷口,结亭事春锄。亭下十馀畦,蔚蔚有嘉蔬。野果含朱蕤,蔓实垂青桴。篱根有蹲鸱,晨炊胜雕胡。岂惟充君腹,邻里亦餍馀。疏泉动地脉,硗确成膏腴。谅彼汉阴人,机械非吾徒。避俗柴桑翁,不复叹荒芜。倦怀经纶手,治此一亩居。知子非隐沦,聊以寓壮图。人生出处分,礼义安可逾。兹谋异樊须,甘作小人儒。”
  王汝舟(1034—1112,南剑州知州事)《藏春峡》:“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寒翠自怜霜后竹,清香谁辨雪中梅。喧嚣祗为莺声巧,漏泄多应柳眼开。只恐藏春藏不得,东君勾勒下山来。”
  李侗《藏春峡》:“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
  黄裳(元丰五年即1082年,剑浦县的第一个状元)《容照岩》:“谨独思君坐处深,阳精阴魄许相寻。也知自有天光在,漫借馀辉照我吟。”
  陈瓘(1057—1124,朝廷谏官太学博士)《藏春峡四首》其二为:“花落花开蝶自忙,琴间书札日偏长。我来不为看桃李,只爱幽兰静更香。”其三为:“朝廷鹓鹭日振振,不道天涯亦有人。弟劝兄酬无可恨,欢然别是一家春。”③
  彦和杨时三人无疑——吴仪与杨时是至交,罗从彦初师吴仪,吴仪又把罗从彦推荐给杨时。虽然,历代典籍对于这个“罗从彦初师吴仪、后师杨时”之事都有相关记载,但却又在时间上语焉不同,其较常见的主要有:
  罗从彦,字仲素,南剑人。以累举恩为惠州博罗县主簿。闻同郡杨时得河南程氏学,慨然慕之,及时为萧山令(1112),遂徒步往学焉。时熟察之,乃喜曰:“惟从彦可与言道。”于是日益以亲。时弟子千余人,无及从彦者。从彦初见时三日,即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虚过一生矣。”尝与时讲《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说甚善。”从彦即鬻田走洛,见颐问之,颐反覆以告,从彦谢曰:“闻之龟山具是矣。”乃归卒业。①
  罗从彦,字仲素,南剑人。延平有吴仪,字国华,以穷经为学,先生师之。崇宁初(1102—1106),见龟山于将乐,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枉过一生矣!”云濠案:先生师事龟山,而李文靖又师先生。陈直斋曰:“此所谓南剑三先生者也。”尝与龟山讲《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说甚善。”先生即鬻田裹粮,往洛见伊川,归而从龟山者久之。②
  政和二年(1112)壬辰,先生四十一岁,始受学于龟山杨先生之门。按《龟山年谱》:“是年赴萧山知县,延平罗仲素来学。”自公得伊洛之学,归倡东南,从游之士肩摩袂属。晚得罗仲素,遂语以心传之秘。于是公之正学益显于世。③
  那么,罗从彦到底究竟何时开始师事杨时呢?面对上述“罗从彦始受学于杨时”的相差近十年的各种时间记载,附着在《宋元学案》中的“百家谨案”早就提出了不同看法:
  《豫章年谱》谓政和二年壬辰(1112),先生四十一岁,龟山为萧山令,先生始从受学。《宋史》亦云:龟山为萧山令时,先生徒步往学焉,龟山熟察之,喜曰“惟从彦可与言道”,弟子千余人,无及先生者。谨考《龟山全集》,丁亥(1107)知余杭,壬辰(1112)知萧山,相去六年。而《余杭所闻》已有豫章之问答,则其从学非始于萧山明矣。豫章之见伊川,在见龟山之后。伊川卒于丁亥(1107)。若见龟山始于壬辰(1112),则伊川之卒已六年矣,又何从见之乎?先君子别有《豫章年谱订正》。①
  此处的“百家谨案”,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黄宗羲辞世后,其子黄百家②对于其所编纂文稿的继续加工。“谨案”意为“慎查考”,是引用论据、史实开端的常用语。
  对此,同样面对罗从彦初师杨时的诸多不同时间记载,后来又详细进行了“四贤”年谱考订的南平训导毛念恃,也在其《豫章罗先生年谱·豫章罗先生事实》中,参照四库本《豫章文集·附录上·事实》的相关陈述,认为罗从彦初师吴仪、后师杨时的具体过程是:
  先生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学之学,及长,坚苦刻励,笃意求道,初从审律吴公国华游。已而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于河南,遂往学焉。乃知旧日之学非也。三日惊汗浃背,曰:“几枉过了一生。”龟山倡道东南,从游者千余人,然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先生一人而已。尝讲《易》至《乾》九四一爻,龟山云:“曩闻伊川先生说得甚好。”遂鬻田裹粮至洛见伊川,其所闻亦不外龟山之说。及归,于是尽心力以事龟山,抠衣侍席二十余年,尽得不传之秘,为编《龟山语录三卷》。默堂陈几叟与先生俱游龟山门,情好尤密,定交几四十年。③
  这里“初从审律吴公国华游。已而闻龟山先生得伊洛之学于河南,遂往学焉”的相关陈述与百家谨案“若见龟山始于壬辰,则伊川之卒已六年矣,又何从见之乎”的满腹疑虑,已让我们发现,罗从彦无论是“元符三年(1100)前往受教”,还是“崇宁(1102—1106)初见龟山于将乐”,还是“政和二年(1112)始受学于杨时”,其在时间上和状态上都很难相互印证。我们只需翻查《杨时年谱》就可得知,崇宁初杨时并不在将乐,罗从彦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间“见龟山于将乐”;而再查《罗从彦年谱》或《李侗年谱》又可得知,李侗求学罗从彦的政和六年(1116),罗从彦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道南第二家”了,其“始受学杨时”的时间如果真在政和二年(1112)的话,那么他“尽心力以事龟山二十余年”,又与杨时女婿陈默堂(陈渊1067—1145)“俱游龟山门,情好尤密,定交几四十年”的人生经历根本无从谈
  全可以称得上是“道南第二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道南第二家”自从离开洛阳后,就“既而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间谒时将溪上,吟咏而归。恒充然自得焉”,开始了一心一意跟随杨时的求学生涯,最终成为得到杨时“不传之秘”的得意门生。
  对于罗从彦这段前往洛阳之后才最终认定杨时,并且一心一意跟随杨时的求学经历,专家们较为一致的统计结果主要有4次:
  第一次,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杨时职事浏阳,被诬告,罢官返乡将乐,在其故乡含云寺讲学,罗从彦前往受教,时年29岁。
  第二次,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杨时在南京(今河南商丘)任敦宗院宗子博士,是年七月、八月,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0岁。
  第三次,政和二年(1112),杨时赴浙江萧山任知县,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1岁。
  第四次,政和七年(1117),杨时在毗陵(今江苏常州、无锡、镇江一带)任提点均州明道观,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6岁。
  由此算来,罗从彦从21岁(1092)就开始拜师杨时,到他最终获得杨时的“道学正传”,前后正好“抠衣侍席二十余年”。而且,他在崇宁四年(1105)作诗回忆到的“十载犹缁京洛尘,归欤那复厕朝绅。君今谈笑青油幕,我但巍峨乌角巾”①之事,也正是因为拜师程颐之后才有的。对此,陈渊也在一首写给罗从彦的诗作中谈到说:“箪瓢陋巷堪游衍,富贵浮云任往还。更续洛川求所学,会传余论落人间。”②此诗也正好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罗从彦先见杨时、后见伊川的求学经历。
  据记载,罗从彦在一次次接近道学的过程中,不仅对待学问尽心尽力.对待老师更是情真意切,毫不避讳:
  绍圣四年(1097),回乡数年的罗从彦得悉程颐被贬四川③,特往慰问。
  元符三年(1100),杨时因诬罢官回乡讲学,罗从彦多次执弟子礼前往就学,其志益坚,其学益醇,其情益弥。
  大观元年(1107),学有所成的罗从彦在得知恩师吴仪去世后,特作《挽吉溪吴助教二首》以示慰问。
  大观元年(1107),恢复自由不久的程颐郁愤而死,大多数学生都不敢去送葬。重和元年(1118),赴京寻找同门友尹焯收受《春秋传》的罗从彦特地从洛阳转往伊川县的白虎山下,为尚未恢复名誉的程颐扫墓,以尽弟子之谊。
  总而言之,罗从彦先师吴仪、后师杨时、程颐并终生传承道统的历史事实是非常清晰明确的,我们不能仅凭一个单方面的资料记载就忽略掉其他相应的、甚至是重要的信息。罗从彦与吴仪、杨时、程颐的师生关系,正如胡纶在《藏春峡》中所描述的那般深厚隽永:
  龟山励志雪深尺,南归不倦持正宗。雅与兄弟有夙好,青青光射秋水瞳。湘管留题至欲遍,无一蓝本涪水翁。吹嘘忠肃实维力,经义赖此先昭融。豫章渊源因有自,又臻杨程雨化功。况闻北阙曾驰赴,底事沦落还蒿蓬。我今一过一惆怅,匪耽泉石图洁躬。①
  四、成长(讲学)地——罗源
  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地处延平区东南部,与夏道镇毗邻,距市区8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带,境内最高峰400米,土壤肥沃,316国道南北贯穿全村,乘车从延平市区前往该村仅需15分钟左右。
  罗源村是一个多姓氏的村庄,全村有20多个姓氏,其中以陈、童、傅三姓居多。1960年前,罗源、岭炳洋同属一个大队,名为罗源大队,属夏道公社管辖。1961年,罗源大队划归东坑公社管辖,罗源与岭炳洋划分为两个大队。1984年,东坑公社更名为东坑村,罗源大队也更名为罗源村。1992年,东坑村撤并到水南街道办事处,罗源村一并归水南街道办管辖。
  罗源村原名“上团”,因罗从彦先祖的开拓之故,而改名为罗源夹(峡),后简称罗源。对此,罗从彦的《豫章文集》就有补注为:“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剑浦之罗源人罗源昔曰上团,先生远祖迁于是乡,聚族百余,皆罗姓也,故改曰罗源。出先生曾祖罗文弼墓志碑。”②
  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就有明确记载:
  南山,在罗源里。宋罗从彦家其下。①
  罗源里,统图四,距府城一十里。初名上团,以罗从彦祖自豫章徙居之,故名。②
  罗从彦宅,在罗源里,后徙沙县濑溪源。罗源故址,子孙世居焉。短墙矮屋,石径蔬园,过者兴叹。③
  而与黄仲昭有着同样认识的明代乡绅施开治过往此处后,也留下了这样一段感慨:
  偶从名里过,惆怅不胜嗟。曲径白云湿,讲堂幽草花。人心不竟死,吾道未云差。觅问前贤后,黄茅三两家。④
  资料表明,罗从彦迁居罗源之后,就在这里度过了他将近三十年的青少年时光:罗从彦3岁起内受闺教,外承庭训,长大后不仅文采焕然,10岁能诗,而且非常喜欢学习。1084年,年仅13岁的他就拜投剑浦城东的吴仪为师,唱响了在藏春峡里研求不倦的千古佳话。五年后,聪慧过人的罗从彦学完所有儒家经典,又回到罗源里一面居乡耕读,一面进行自我研习。
  1092年,21岁的罗从彦在吴仪的推荐下前往将乐礼见杨时,开始了他第一次寻求“道学正传”的求学过程。此后,勤学好问的罗从彦又继续求学程颐,归家后就一直在罗源里隐居研学,直到1096年10月生子敦叙,1098、1099年因母亲(1098年7月)、父亲(1099年10月)先后病故⑤而在家守孝。
  1100年,29岁的罗从彦第二次前往将乐受业杨时,几天后就辞归回到延平。
  1103年,32岁的罗从彦在为自己的父母守满三年丧期后,接受了挚友同时也是杨时门生及亲眷的陈渊(杨时女婿)和廖仲辰(杨时侄婿)的邀请,前往沙县西郊讲学,寄居沙县洞天岩,前后近十年。
  1113年,养育了罗从彦的罗源峡已经发展成了拥有数百住户的罗姓大村,其每天下河挑水的水桶就有三百六十多担,盛况空前。为教育子孙,已近中年的罗从彦(42岁)结束了客居沙县的讲学生涯,欣然接受族人举荐以及本地乡绅的热情邀请,回到剑浦县罗源里执掌南斋书院,讲学论道,致使该地间衣冠济济,群儒毕集。人们因此盛赞他的书斋为儒林阁,并且一并盛赞他书斋所在的罗源峡为儒林峡。对于此番盛景,直到隆兴元年(1163)六月十五日,以左奉议郎致仕、赐绯鱼袋的孙大中还能够在回忆中不无感慨地描述到:“罗仲素先生无书不读,深造圣经之奥旨。有志于学,无志于仕。不求人知之,人自知之。远近之士,闻风慕道,踵迹而前,肩摩而袂属也。”①
  据记载,南斋书院在开办过程中,为营造书院环境,方便师生的饮食起居与切磋休闲,还特别在书院内栽植丹桂,在书院旁开挖水井,以其味甘香清冽而取名为“香泉”。②时至今日,坐落于延平区水南街道罗源村的南斋书院(今址为罗从彦特祠),依然清晰可辨罗从彦当年手植丹桂的花坛遗迹。
  作为罗从彦在延平的成长地和讲学地,罗源村目前仍旧保存有罗从彦特祠等与罗从彦有关的历史遗存。但长期以来,人们都一直对与罗从彦有关的南斋书院和豫章书院看法不一:一种认为,罗从彦共创办了豫章书院和南斋书院两个书院,一个在剑浦县县城①,一个在剑浦县罗源里;另一种认为,南斋书院和豫章书院都是罗从彦在沙县洞天岩时创办的书院(持此说者多为沙县学者);还有的认为,豫章书院在地方志中有多处记载,而南斋书院的记载较少,因此只能采信豫章书院。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综合各说后发现,豫章书院和南斋书院作为分别建在剑浦县城和剑浦县罗源里的两处书院在史实上应该准确无误,二者虽然都和罗从彦有关,但都并非罗从彦所兴办。罗从彦一生穷困潦倒,要想兴办书院难度太大,因此城内的豫章书院和延平书院一样,都是后人为纪念罗从彦和李侗而以他们的名号为名兴建的;而罗源里的南斋书院,则一如族谱所载,是族人和当地乡绅所建,其后便作为邀请罗从彦回乡讲学的重要场所。而从罗从彦正式回乡授徒的1113年起至1131年,罗从彦除了曾于建炎二至四年(1128—1130)应汀州太守之邀赴莲城(元朝改为连城)冠豸山游居讲学外,至少在此陆续开堂讲学了十六年,直到绍兴二年(1132)以特奏名乙科进士的身份赴任广东。
  五、讲学地——九峰山
  九峰山位于延平城西溪(又名沙溪)右岸,与玉屏山隔江相望,有九座山峰自西北向东南重叠展开,宛如九朵盛开的莲花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曾被明南平知县陆嵩作诗盛赞为:“朵朵芙蓉矗太空,碧天如洗月华浓。望中佳致堪图画,未数匡庐五老峰。”①
  唐代以来,这座小有名气的九叠山峦开始相继建有寺院、书院、草堂、亭阁、祠堂,不仅以“九峰月朗”“猿洞秋风”等著名景观构建了“延平古八景”的风光名片,而且还承载了罗从彦、李侗、朱熹、真德秀等名士大儒相继在此研学论道的碌碌风采,既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典故传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闽中理学发展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记载,九峰山中与罗从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处胜迹,就是位于现在九峰山动物园后山中段山腰上的“育德泉”,其泉“四时不枯,甘甜异常”,在地方典籍中的记载为:“育德泉,在延平书院横翠楼之右。其泉寒冽,宋罗从彦、李侗、朱熹三先生讲道于此,饮此泉,取蒙象卦之语名之(上二泉俱府城南)。”②“育德泉,城南九峰山麓,宋罗、李、朱三先生讲道于此,常饮此泉,取蒙卦象词名之。”①
  虽然,时至今日人们早已对“取蒙象卦之语”命名“育德泉”的肇始动因无从细考,但就土生土长、热爱故土、苦苦求索“道学正传”的延平本地人而言,选择以蒙卦的卦象来命名该泉,似乎是最实至名归的。因为,山水蒙,艮为山,坎为泉。山下出泉,泉水始流出山,则必将渐汇成江河,正如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蒙稚渐启;而山下有险,可能导致泉水停滞不前,所以蒙昧不明。故将此泉命名为“育德泉”,正好说明道学南传的最初阶段,渴求义理的学儒之人大都要求主方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童,以自己的良好素质让客方受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种希望通过拳拳育德之心来培养学生纯正无邪的高贵品质,才是真正的治蒙之道。相信正是为感念这种“育德”的精神与寓意,罗从彦才会时常带领学生在此讲学论道、借景抒怀。而后,他的得意门生李侗和再传弟子朱熹也很好地继承了先师的这种不懈遗志,“讲道于此,常饮此泉”。
  六、安葬地——黄漈坑
  南宋绍兴五年(1135)十月,64岁的罗从彦任满回乡,在从广东返回汀州的路上病倒在了武平县学,三天后于寝中亡故,当时,他在广东惠州担任判官的堂弟罗友(罗从彦叔叔罗神熹之子)专门前来护送灵柩回往故乡,但却因为遭遇匪乱而不得不寄放在武平开元寺。直到五年后的绍兴十年(1140)夏天,罗从彦的灵柩才由他的学生李侗、他的继子罗公永(罗从彦哥哥罗从奇的次子)以及他的族弟数人一起扶归卜葬于黄漈之阳,也就是今天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上地村横际自然村的豫章窠。这里群山起伏,景色宜人,离城区只有8公里。
  站在黄漈坑山中的机耕道上放眼望去,掩映在林木中的罗从彦墓坐南朝北,墓坪分上、中、下3层,上窄下宽,呈“凤”字形,主要为砖石结构,占地约50平方米。墓坪原有石碑3方,其中2方已毁。现存的一方为墓室前石碑,高0.96米、宽0.36米、厚0.06米,正中阴刻楷书“宋大儒邹国公文质豫章罗先生之墓”,碑上方另外补刻有横额“奥学清节”以及右联“时思先代祖”,左联“日见古来亲”。墓坪下层残存的2块碑槽,即是已毁坏的两块石碑碑槽,似在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故。其中一块为宋南剑州知州刘允济所留下的《祭墓文》,一块疑为李侗《祭文》,但都早已不知所踪。现人只能从《八闽通志》《南平县志》中看到一些相应记载:“罗从彦墓,在罗源里黄漈。宋郡守刘允济刻志。”①“先生其里后山之裔也,葬在里之黄漈坑。嘉定间(1212—1214),郡守刘允济始购求其遗书,得其墓于荆榛中,岁一祭之。”②“先儒罗从彦墓,在罗源里黄际,宋郡守刘允济刻志,吴宗尧有祭文。”③
  一般说来,罗从彦直到去世的78年后,其身后哀荣才真正开始:
  宋宁宗嘉定六年癸酉(1213),郡守刘允济重修公墓,结庐立石,给官田11亩。
  宋理宗淳祐七年丁未(1247)十月,罗从彦获谥“文质”的圣旨制书颁下,郡事丁镕曾率职事一起亲诣坟所燎黄,此后历朝历代皆有较大规模的官方祭拜。
  明万历元年(1573)郡守、县丞督修,歙州人吴宗尧撰《祭先儒罗从彦墓文》。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官员捐俸一并为杨、罗、李三先生置墓田若干亩,每年派博士员致祭。其中督学熊尚文捐俸四十两,知府倪朝宾捐俸十两,合计五十两,在罗源置罗豫章墓田。
  八百多年来,在罗氏宗亲一年一次白露祭扫的维护下,罗从彦墓虽历经草木荣枯,但却基本保存完好。1967年“文革”动乱期间,罗从彦墓不幸被毁。20世纪80年代,经延平罗氏后裔的再三申请,南平市人民政府于1984年6月7日批文下达文物办拨款800元重修。1985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三),罗从彦墓修缮完毕,罗氏子孙百八十人诣坟祀祭,哀悼先祖永垂不朽,并赋诗曰:“宣扬先德北阙典型,佑启后贤南州冠冕。”
  1987年9月7日,经南平市文物办申报,罗从彦墓由南平市政府批文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8年3月9日勒石以志。
  附一:宋·石公辙《祭文》①
  惟公秉德醇厚,问学渊源。信道之笃,卫道之坚,识与不识,咸称其贤。士蔽于俗,刓方破圆。沉迷利禄,莫之或痊。芜没道义,离析圣言。心到之学,废而不传。公悯斯道,求觉之先。伊水之涯,太白之巅。裹粮担簦,讲贯精研。道志其妙,见此纯全。诗书礼易,靡不贯穿。解释麟经,盈积简编。褒贬之旨,如鉴蚩妍。往游罗浮,意气仙仙。欲成其书,归胡不遄。孰诘此理,彼苍者天。呜呼,不丰其禄,而丰其德;不与其命,而与其年。轗轲一生,其志可怜。了齐之知,龟山之联。道同志合,与公齐肩。皆达其志,何公独捐?早慕盛德,心旌巳悬。晚官延平,冀奉周旋。弛檐之初,首访丘园。翩然南游,日望归船。据以讣闻,涕泪澘然。驽骀下乘,谁絷谁鞭?问路莫指,求鱼何筌。迎拜公柩,悲深痛缠。自何能毂,起于九原。谨以寓奠,情文曷宣。
  附二:宋·刘允济《祭文》①
  维嘉定六年(1213)岁次癸酉十二月丁酉朔二十八日甲子,朝奉大夫、权知南剑州军州事刘允济谨具清酌庶羞之奠,俾迪功郎南剑州州学教授方大琮,率诸生致祭于有宋罗从彦先生之墓。呜呼,大道之南,鼎峙镡津。前后相望,龟山延平。嗣源演流,实维先生。龟山之门,受业者千。潜思诣极,独推一人。析万理之精微,测六艺之渺深。凡厥立言,大猷是经。遵尧之编,上媲典坟。谓兹成宪,万祀丕承。推先生之志,岂徒傲聣一世?素隐行怪,若沮溺之伦哉。会不百年,莾然遗踪,岂无他人?子孙绳绳,徒登牲牢于乡校之从祀,顾遗松楸于空山之悲风。允济假守此邦,素尊所闻。讯故老之往,实得兆域于将湮。固斩板之旧,封夷隧径之崎嵚,守冢者复展祀有亭。庶期,先生以妥厥灵尚,仿佛平生之微吟,邀斯月兮濯斯缨。此邦人士,近先生之居,去先生之世未远,盖兴起乎斯文。蕙肴椒浆,聊荐苾芬。
  附三:宋·高斯得《祭文》②
  昔在龟山,倡道南服。士游其门,云合雾集。显允罗公,表表独立。笃学力行,深思默识。饥食渴饮,道所从入。未发之中,静观自得。渊源所渐,以有信国。为万世师,立我民极。斯得无似,备使于兹。职在劝学,维政之基。舍菜之后,蕴藻是持。尊礼风励,在乎其辞。先生如在,其昭鉴之。时淳祐二年(1242)八月也
  附四:宋·丁镕《燎黄祝文》③
  维 淳祐八年(1248)岁次戊申五月朔二十六日癸酉,朝散郎、通判南剑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权州事丁镕恭睹制书,特赐故罗先生谥“文质”,敬委从事郎、南剑州军事推官、书院钱粮官沈元忠燎黄于墓下。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而祭之,曰:生有爵,死有谥,士蕴德,乃特赐。维先生学,杨氏推诣极一人己。授延平,暨朱子集大成。公启秘丘园,湮恩未贲。昔刘侯会表,巽录《遵尧录》请于帝,岁三十。俞音閟会平舟,适将指旨夙景慕申。前议下,太常考行事,曰:“文质”。公有是谥,告颁劝善。士镕摄符率官吏告于祠,荐牲醴,兹燎黄祭扫,地刻坚珉,上赐侈,公不亡千万祀。
  附五:明·吴宗尧《告豫章罗先生墓文》①
  万历元年(1573)春正月初七日,奉议大夫同知延平府事,滇南后学吴宗尧,偕南平令郑用渊,率贡生刘文和、黄缙、诸生朱成濂、查应秀、杨烈、官日和、吴谧、童环、吴会宾、杨天衢、余履信、李士彦、童佐、邱应登、黄朝升、游于东、查应春、游于广、刘通、余应江、林有桐、朱廷献、邱应翰、陈用宾、童求我、陈王道等,祗拜于宋儒豫章罗先生之墓曰:尝读乾九四爻言“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鲁论警学之不足畏,乃谓四十五十无闻焉,窃慨人生宇内,修短靡齐。自后生而至四五十,阅世亦久,道尚无闻。由其习俗久安,师友勿值。戒谨恐惧之念微,功利词章之志夺。德业日废,遂坐罔生,不觉嗟嗟!岂非今古学者通患哉!繄唯先生,清介绝俗,闻达不求。年四十一时,龟山令萧山,徒步往学。自痛旧学之非,三日汗背,几枉过一生。其同游十馀人,而潜思力行,任重诣极,惟先生一人而已。后讲易至乾九四,闻伊川说好,遂鬻田裹粮,至洛请见。及归,侍龟山二十馀载。年六十一,始就特科,授博罗簿。住罗浮山,静坐三年,神还造化。嗟嗟!业吾孔氏,困穷之固,志道之勇,悔悟之真,抠衣之专,澄心之久,如先生者几人也哉。是不为一方之儒先,实百世之师表也。宗尧边鄙迂士,万里而遥。楚粤求师,闻道愧晚。心仰先生,来自束发。叨式建郡,流风幸存。乃辟其后生子弟,式瞻墓里,追寻遗规。求破俗为圣人之徒,大其宇宙心胸,涤其根尘习气,各慎独之,懋崇德业,勿枉此生,惟先生其冥翊之。谨告。
  罗先生严毅清苦,箪瓢隐居。逾耆就官,仅一主簿,丧不能还。族人罗友判惠,特护以。旋抵汀,值寇,旅榇(棺材)刹中。又数年,门人李先生侗,始归葬罗源黄漈坑之麓。岁久就芜。嘉定六年(1213),南剑州守刘公允济为刻志。嘉靖丁亥(1527),学宪仁和邵公锐构享堂。兹吴先生宗尧觌其碑堂圮剥,廼(同“乃”)谋于郡守,钱塘林公梓,檄呈兵宪江右周公守愚,命南平丞沈榛督葺,经始于上元,落成于仲春。粤稽先生遁世无悔,虽里人亦鲜知之,况卒于官。且口口,尚觊有司崇重于四百年之后乎?唯无觊于生前,故有称于没世。若先生真可使顽廉而懦夫立志也。修理事竣,有感于斯,附书之,以告来者。门人杨烈 书史赵瑚 镌工吴卿
  附六:明·倪朝宾《置三先生墓田记》①
  剑州故有道南祠,祀龟山、豫章、延平三先生。有司岁时骏奔,执豆笾惟谨,载在祀典勿阙。杨、李二先生苗裔昌炽,饩于学宫,取科名,登仕谱者,代不乏人。独豫章先生嗣微弱,墓在罗源里。守墓者皆其支族,且寥寥仅若晨星。而窭更甚,鲜有读书自振,能守家学之传者。督学熊公校士剑津,穆然兴盖谓:豫章先生潜思力学,尤为生平所响往。檄下捐赎锾百金,令置罗源墓田,并杨、李二先生之墓皆有田。朝宾仰承德意,亦捐俸以襄盛举。墓各买田若干亩。官收其租,每岁寒食遣博士员往祭于墓,而分胙于其裔孙。朝宾因是有感而叹曰:“嗟乎世代寥邈,陵谷变迁。自古圣贤豪杰,湮没于荒烟断草之中,不可胜数。谁与问松楸(代称墓地)而访遗迹者?三先生学传正脉,与洙、泗、濂、洛并垂天壤。乃熊公墓田之举,使松楸不改,邱陇常新。三先生之墓,得与孔林并茂,其意至深远,而其功亦至伟矣哉。”墓田租数列于左。熊公讳尚文,乙未进士,丰城人。皇明万历壬子岁(1612)孟冬吉旦,知延平府事古越倪朝宾立。万历三十八年(1610),督学熊尚文捐俸金四十两。知府倪朝宾捐俸金一十两。共五十两,置罗豫章墓田。熊公又捐金三十两,倪公又捐金一十两,共四十两,置罗、李二先生墓田二项。共买寿山里紫坑苗田一十八段,年收租米七十五斛,共银九两,内除纳粮差银一两八钱,实收银七两二钱。内派分罗银四两,李银三两二钱。佃人陈土寿、陈荣富、陈阿儒。
  应该说,历朝历代都在祭祀的这个位于南平市延平区黄漈坑的罗从彦墓,是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的、毫无争议的罗从彦墓,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罗训森主编的《中华罗氏通谱》中刊载的《宋·理学家罗从彦及豫章特祠简介》,竟然在没有认真核准事实的情况下,就自顾自地写道:
  元至正元年(1341),罗从彦的五世孙罗天泽申请建“豫章祠”及“豫章书院”,获得官方批准.建祠地点在沙县洞天岩西麓、罗从彦先生的墓茔下方。①
  这里所说的位于“沙县洞天岩西麓”的“豫章祠”尽管确有其事,但硬要把它牵扯到“罗从彦墓茔的下方”,这对根本就在当地找不到“罗从彦墓茔”的沙县派学者来说,实在是很难自圆其说的一件事。因此,为了巧解这样的“事实尴尬”与“说理不足”,沙县罗从彦纪念馆在没有认真探查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参照沙县派学者创作的清乾隆十六年图本,绘制了一幅《罗先生故址图》,并在这个故址图的边上,补绘了一个有关罗从彦墓茔的传说图。
  只是令人吊诡的是,这个传说中的罗从彦墓茔,居然和真正的、位于延平黄漈坑的罗从彦墓别无二致。可见天底下的罗从彦墓就只有一个,沙县派学者无论怎么想象、怎么传说,都不能传出一个子虚乌有的罗从彦墓来,否则真的是难见先贤于九泉之下了。
  七、罗从彦在延平的交游踪迹
  (一)人际交往
  1.吴仪
  吴仪(约1035—1107)是罗从彦师从杨时之前的启智恩师,常年于剑浦县城东的藏春峡中修学论道,是延平地方名士中的佼佼者。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仅十三岁的罗从彦就是拜投在其门下后,才得以结识理学大师杨时并开始他“第二次道学南传”的求学历程(详见本书第135页)。而杨时与吴仪的友好交往,则早在他就读南剑州州学时(1072—1076)就已经非常深厚了。有关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他为吴仪所撰写的《吴国华墓志铭》中得到相关证明:“少得从审律游最厚。先生不予鄙,进而友之。今其亡也,以铭嘱予。何可辞?乃序焉铭之。”①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地方志书所能提供的些微信息,知道杨时刚刚认识吴仪时,不乐仕宦的吴仪就已经在距离剑浦城区仅一水之隔的“水东(坊)”安下了自己希求隐逸的“晦迹徜徉之所”,并将其命名为“市隐楼”和“清宁阁”,热忱接待前来相访、求教的南剑学子。而这其中,被他“不鄙,进而友之”的少年杨时不仅时常到此叨扰,而且还留下了一首题名为《绿阴亭上吴先生家》的七言绝句,即:“沙边幽鸟傍清漪,泷下渔船逆浪归。身在辋川图画里,晴空惟欠雪花飞。”②
  数年后,二人持续不断的学术交往又对罗从彦产生了深刻影响。勤奋好学的罗从彦终于得以通过吴仪的大力推介,拜投杨时门下接受“道学正传”。
  崇宁五年(1106),初创不久的全国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③因为急需人才,特诏求天下遗逸以候赴阙,精通音律、学问渊博的吴仪便在杨时和南剑州知州王潮的举荐下进京当了“审律先生”。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入朝不久的吴仪因为看不惯朝中奸臣当道,决意回返家乡,复隐故庐。谁想离开京城没多久,这位年事已高且又奔波劳累的乡居隐士很快就不幸病逝。听闻讯息的杨时(55岁)悲伤之余,专门撰成一份言辞恳切的《吴国华墓志铭》,对二人间的交游之情做了深情追述。而学有所成的罗从彦在得知恩师吴仪去世后,也特作《挽吉溪吴助教二首》,就自己的求学之地与求学之师进行了满怀深情的回忆。
  挽吉溪吴助教二首①
  室富真儒业,门多长者车。明经方教子,得第已荣家。性守仍知分,天然不爱奢。百年成古昔,行路亦咨嗟。
  新生夸踯躅,旧德叹凋零。冷带商岩月,光凌处士星。布衣难得绿,白首易穷经。追想今何在,溪流对洞庭。
  2.王汝舟
  王汝舟(1034—1112),元祐间(1086—1094)南剑州知州,也是罗从彦在藏春峡求学时经由老师吴仪而认识的著名文人。罗从彦存世不多的交往诗作中,就有一首他写给南剑州知州的告别诗,内容为:
  送南剑王守归②
  三年政化被生民,甘雨祥风溢剑津。解组幡然赋归去,攀留无计可留恂。
  未把阳关三迭吟,且将谬句写离心。千寻浩浩镡溪水,别恨不知谁浅深。
  诗中所说的“王守”,即出任南剑州知州事的王姓官员。笔者虽然不能明确在诗中看到“王汝舟”的踪影,但是依据罗从彦的生平经历推断,可以认为罗从彦能与南剑州知州事结交的合理时间,一个是在他青少年时求学藏春、拜师龟山、直至不得已离开延平前往沙县讲学的元丰、元祐、绍圣、元符及崇宁年间(1084—1103);另一个就是在他中年回到罗源里执掌南斋书院的政和、重和以及宣和年间(1113—1128)。而在此时段出任南剑州知州事的王姓官员却有三个③:前两个是元祐间(1086—1094)的王兢(生卒年不详)和王汝舟(1034—1112),后一个是崇宁间(1102—1106)的王仙猷(生卒年不详)。由于崇宁二年(1103)时,罗从彦就已经接受同门好友陈渊、廖仲辰的极力邀请离开延平前往沙县,而王仙猷在任南剑州(治所延平城)的时间却至少必须是三年,因此合适时段内罗从彦能够结交并结下情谊的王姓官员,就只有他在求学藏春时(1084—1092)那个接任王兢并与自己恩师吴仪交往颇好的王汝舟了(此时的罗从彦也正好从少年成长为青年)。而且本阙诗作中频频提到的“剑津”和“镡溪水”之称,也一再证明了罗从彦此间置身家乡山水的纵情与熟稔。
  3.退庵
  “退庵”是延平当地的一位寺僧,罗从彦与之交往的具体情况,似乎只有一首《题德士退庵》可见一斑。
  题德士退庵①
  牛头山顶鏁烟霞,檐月松风即我家。筏渡有情新活计,袋空无物旧生涯。
  已将黄叶分双手,却捃(拾取、摘取)白茅占一窊。会得懒慵归去路,索然忘鸟更忘花。
  宝剑沈沙世已倾,千年波浪未能平。空馀故垒邻沧岛,那复雄兵出郡城。
  淮上何人祠许远,海中无客葬田横。夜间有气干牛斗,洒泪空含万古情。
  该诗主要收录于《南平县志》,其他地方典籍几乎少见记载。这里所谓的“德士”,其实是北宋排佛事件中对僧人的一种改称,其得名原因来自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的一次“伟大创举”。
  作为一名狂热的道教信徒,宋徽宗曾自封为神霄帝君、道君皇帝。其统治期间,由于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不断强大,国内民族矛盾不断上升,一些道士便乘机提出佛教是“金狄之教”,鼓吹崇道排佛,在宗教上恢复华夏正统。于是,在林灵素等一班人的蛊惑下,宋徽宗便于宣和元年(1119)正月下诏,令: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妄图把佛教完全并入道教之中。对此,《佛教人物传》所列示的“天宁明禅师《佛祖纲目》”也有记载说:初道士林灵素以妖术谒蔡京,京引见帝,帝信之,赐素金门羽客,自号教主道君皇帝。诏改天下大寺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改佛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称德士,行称德童。法师永道等相向泣曰:“佛法至此,幸生犹死。”亟诣政府陈状。翼日,伏宣德门极陈其不可,帝大怒,收道付开封狱……汝州天宁明禅师者,改德士日,登座谢恩毕,乃曰:“木简信手拈来,坐具乘时放下。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敛目而逝。又平江府明因昙玩,因改德士,入头陁,岩食松自全。后依克勤,因举桴鼓,顿明大法。住院后,凡有所问法,皆对曰:“莫理会。”故人亦称为莫理会长老。①
  虽然,宋徽宗晚年极力推行佛教道教化,力图用道教来为自己的统治抹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但他所面对的佛教,毕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的宗教理论体系、完善的修习制度、庞大的严谨教团组织的世界性宗教.不是仅凭宋徽宗的一道诏令就可以迅速改变成另一种宗教的。因此,宋徽宗最终还是在僧俗信众的一片反对声中.不得不于翌年收回成命,诏令僧尼恢复形服,废去“德士”等称号。
  由于宋徽宗下诏将僧人改称为“德士”的时间仅仅维持了两年左右(11191120),且这两年也是罗从彦回到罗源里讲学授徒的确切时段,因此基本可以断定他的这首《题德士退庵》就是写于延平的。
  4.李侗
  李侗(1093—1163)是罗从彦最钟爱的学生之一,也是将罗从彦学术发扬光大的唯一“正传弟子”。他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前往拜见正在南斋书院讲学的罗从彦时,投递了一份以第一人称写就的《见罗先生书》,详细说明自己需要拜学良师、寻求突破的迫切心情:
  ……侗之愚鄙,欲操祓彗,以供扫除,几年于兹矣。徒以习举子业,不得服役于门下,先生想不谓其可弃也。且侗之不肖,今日拳拳欲求教于先生者,以谓所求有大于利禄也。抑侗闻之,道之可以治心,犹食之充饥,衣之御寒也。人有迫于饥寒之患者,遑遑焉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始忘也。至于心之不治.有没世而不知虑者,岂爱心不若口体哉?弗思甚矣!然饥而思食.不过菽粟之甘。寒而求衣.不过绨布之温,道之所可贵者,亦不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行之以仁义忠信而已耳。……侗不量资质之陋,妄意于此。徒以祖父以儒学起家,不忍坠箕裘之业。孳孳矻矻.为利禄之学,两终星纪,虽知真儒有作,闻风而起,固不若先生。亲炙之得于动静语默之间,目击而意会也。身为男子,生在中华,又幸而得闻先生长者之风十年,于今二十有四岁矣。茫乎未有所止,烛理不明,而是非无以辨,宅心不广,而喜怒易以摇。操履不完,而悔吝多。精神不充,而智巧袭。拣焉而不净。守焉而不敷。朝夕恐惧,不啻犹饥寒之切身者,求充饥御寒之具也。不然,安敢以不肖之身,为先生长者之累哉!圣学未有见处,在佛子中:有绝嗜欲,捐想念,即无住以生身者,特相与游,亦足以澄汰滓秽,洗涤垢坌,忘情乾慧,得所休歇,言踪义路,有依倚处,日用之中,不无益也。若曰儒者之道,可会为一。所以穷理尽性,治国平天下者,举积于此,非自愚则欺也,众人皆坐侗以此,而不知侗暂引此,以为入道之门也。仰惟先生,不言而饮人以和,接物而与之为春。未占而孚,无有远迩。此侗所以愿受业于门下,以求安身之要,故吾可舍今我,尚存昔之所趋,无涂辙之可留。今之所受,无关键之能碍。气质之偏者,将随学而变。染习之久者,将随释而融。启之迪之辅之翼之,使由正路行,而心有所舍,则俯焉日有孳孳,死而后已。侗当守此,不敢自弃于门下也。①
  罗从彦听闻了李侗的拜师意愿后,不仅专门为他作了五首劝勉之诗,而且还告诫他:读书要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这样才能默坐澄心以体悟天理,不被义理之外的其他学说迷失本性。罗从彦这番发表在师生第一次正式见面时的由衷感慨,就是流传至今的、信息量巨大的《勉李愿中五首》,其全诗内容为:
  勉李愿中五首②
  愿中以书求道甚力,作诗五章以勉其意,然借视听于聋盲,未知是否?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歧。死灰槁木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学道以思为上,孟予曰:“心之官则思。”书曰:“思。”曰:“睿。”作圣惟狂克念作圣,佛法一切反是。
  不闻鸡犬闹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种情田勤礼义,眼前风物任繁华。
  今古乾坤共此身,安身须是且安民。临深履薄缘何事,祗恐操心近矢人。外吾圣人之学,申韩佛老皆有书,在决择也。
  彩笔画空空不染,利刀割水水无痕。人心安得如空水,与物自然无怨恩。吾道当无疑于物
  权门来往绝行踪,一片闲云过九峰。不似在家贫亦好,水边林下养疏慵。
  但是,对于李侗究竟是不是一个可堪造就的理学之才,究竟能不能安贫若素、抛却名利、潜心向学,罗从彦也不好贸然做出否定,他只是在随即的诗序中,表达了自己担心错判的谨慎之情:“愿中以书求道甚力,作诗五章以勉其意,然借视听于聋盲,未知是否?”
  不久后,正式受学于罗从彦的李侗为了领会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学正传”,先是花大量时间将之前早已学过的《春秋》《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重新认真学了一遍,待“从容潜玩,有会于心,尽得其所传之奥”后再从方法入手,由“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而求所谓中者,久之,而于天下之理该摄洞贯,以次融释,各有条序”①,终于得到了罗从彦的高度称赞。后来,罗从彦在写给沙县挚友、同时也是杨时爱徒及女婿陈渊的书信中,就不无欣喜地将自己收得高徒的事情告诉陈渊,同时也将自己为李侗所作的五首小诗随信抄录给陈渊,请他表达一下对于该事的意见和看法:
  承喻圣道甚微,有能于后生中得一个半个可以与闻于此,庶几传者愈广。吾道不孤,又何难之不易也?从彦闻尊兄此言,犹着意询访,近有后生李愿中者,向道甚锐,曾以书求敎,趋向大抵近正。谩录其书并从彦所作小诗呈左右,未知以为然否?②
  从罗从彦与陈渊的这封书信往来中可以得知,罗从彦其时早已不在沙县,他不仅回到了延平罗源里南斋书院开坛讲学,而且还收授了高徒李侗。因此,罗从彦居留沙县十年后又重新回到延平故里的事实是不可轻易被抹杀的。更何况,李侗在间接认识了陈渊后,也与陈渊有着多封书信往来,二人间师徒式的交往甚至一直延续到罗从彦去世之后:“自仲素老友之亡,龟山先生继迹旧学荒废无所就,正获罪于往日从游之贤者多矣。方兹待尽丘壑,朝廷不知其愚,寘在要地,平日自诳,一旦暴露,益复难处。想虽如吾愿中之恕,恐亦不能拚其恶也。用是,日念在朝,转求外补,以毕余境。尚赖忱诲洗涤积垢,而来教过,奖,何以当之。行亲杖屦,远纸言不能尽。”③
  5.朱松
  朱松(1097—1143)字乔年,号韦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宋重和元年(1118)同太学上舍出身,登第,授迪功郎,任福建政和县尉。
  宣和五年(1123)六、七月间,在政和服除(指守孝期满)后准备出任尤溪县县尉的朱松(27岁)初次路过剑浦,特地拜会了在罗源里开坛讲学的罗从彦.二人间的师生缘分就此开始。对此,《八闽通志》《宋元学案》《闽中理学渊源考》都有相关记载:
  松自初筮入闽,后游宦往来闽中,从罗从彦、萧顗学。晚寓建州城南终焉。以子熹累赠至通议大夫。①
  先生初以诗名,继而契心于贾谊、陆贽之通达治理。及得浦城萧子庄、剑浦罗仲素(罗从彦)而师之,以传河洛之学,而昔之余习尽矣。②
  丁外艰③,服除,更调南剑州尤溪县尉。④
  同年(1123)八月,拜师罗从彦后前往就任县尉的朱松就着手兴建了自己在尤溪的书斋,并将之命名为“韦斋”。第二年,朱松又在前往罗源里论学的过程中,恳请罗从彦为自己的书斋作记,这就是著名的《韦斋记》:
  宣和五年,岁在癸卯之中秋,朱乔年得尤溪尉。尝治一室,聚群书,宴坐寝休其间后,知大学之渊源。异端之学,无所入于其心。自知辨急害道,名其室曰:“韦斋”,取古人佩韦之义。泛观古人.有以物为戒者,有以言为戒者,有以人为戒者。所谓佩韦,以物为戒者。人之大患,在于不知过。知过而思自改,于是有戒焉,非贤者孰能之乎?……乔年才高而知明,其刚不屈于俗,其学也,方进而未艾。斋成之明年,使人来求记于予。予辞以不能,则非朋友之义。欲蹈袭世儒之语,则非吾心。故以其所常自勉者并书之,使人知其在此,而不在彼也。或曰:“韦斋之作,终无益于学也耶?”曰:“古之人固有刻诸盘盂,铭诸几杖。置金人,以戒多言。置欹器,以戒自满。圣人皆有取焉。苟善取之,则韦斋之作,不无补也。”①
  6.延年
  延年(生卒年不详,亦未知何姓)也是罗从彦最钟爱的学生之一,仅《南平县志》收录的罗从彦诗作中,就有三首是写给延年的,分别为《送延年行》《再用韵送延年》《和延年岩桂》。这些七律虽然没有明确透露出“延年”的个人信息,但却在其中的《送延年行》中附着了后人标注的一段点校,为我们按照线索还原事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送延年行②
  延年,弟子也,不知何姓。以诗辞归,先生因韵,以饯其行。圣言天远海潭潭,独在潜心久泳涵。猥念百家非已好,妄将一贯与君谈。贤如赐也才知二,学若陈亢③只得三。此道娱来因自足,却随鹏鸟话图南④。
  再用韵送延年⑤
  心源寂静映寒潭,每欲操存更养涵。顾我日思攀剧论⑥,荷君时与得高谈。眼前旧识知多少,物外深交没二三。幸久相亲频握手,遽成分别又东南。
  和延年岩桂⑦
  几树芬芳檀与沈,枝枝若占郄家林。风摇已认飘残菊,日照浑疑缀散金。
  笔者根据诗中表达还算丰富的“延年,弟子也,不知何姓。以诗辞归,先生因韵,以饯其行”之说,认为后人如果要想确切知道“延年以诗辞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那就必须要找到这首神秘的辞归之诗方才可行。然而令人既感奇怪又感欣慰的是,虽然《南平县志》《沙县志》《延平府志》《八闽通志》都没有留下这首诗的相关记载,但是《钦定四库全书》收录的沙县版《豫章文集》和篁路村所珍藏《豫章罗先生文集》却都同时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上舍辞归》,其诗云:
  上舍辞归①
  学道求师久剑潭(延平),岂缘枯朽预儒涵。致知事业同归理,克己工夫判立谈。
  未借老商②颜笑一,已偕韩氏③俗重三④。过庭⑤若问论诗礼,应问从谁学指南。
  笔者根据这首诗作所提及的相关内容,发现延年不仅在诗作中自述了他在延平长时间拜师罗从彦的客观事实,点明了自己拜别恩师的大致时间(农历三、四月间),而且还对自己能够拜得名师的经历得意不已——“过庭若问论诗礼,应问从谁学指南”。可以想象,能够拥有这样“指南”能力和“指南”名气的罗从彦,应该是已经获得“道学正传”之后的罗从彦。因此,延年所描述的拜师经过,最有可能发生在罗从彦回乡执掌南斋书院的时候;而延年之所以要将自己的诗作命名为《上舍辞归》,则应该与他的“上舍”身份有关。
  据《宋史·选举志三》记载,宋代的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此即北宋的“太学三舍法”,同时也是王安石变法的科目之一,目的在于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规定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则需经考试合格入学。“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
  “三舍法”的改革等于是赋予了学校部分的取士权,至少是给太学生们更多的取中机会——除了学校的考试外,太学生还可以跟其他人一样,参加正常的科举考试。“三舍法”实际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制度演变到明清,就变成了所有官学学生,事实上都成为科举台阶上的第一个等级,进学就中了秀才,学校和科举彻底融合到了一起。
  由于“上舍”既是太学的等级之一,同时也是地方官学的等级之一,因此罗从彦在写与延年的《和延年岩桂》和《送延年行》中,便一再提到了“蟾宫折桂”以及“图南”之事,足见他对延年的钟爱与期待。
  据篁路族谱记载,罗从彦回乡下葬时,罗从彦的这个得意门生还专门为罗从彦撰写了《元祖文质公行状》,其文明确说到:
  ……迨先生卒,而振宗生甫二龄,弱不任事,于时治丧事者,继子学隽左右赞异悉归,同门友李侗柩扶而至,卜葬于篁罗峡之黄漈,而侗实志铭焉。惟是行状,而侗转以分嘱之不佞,顾年芜俚无似。然先生之懋德端行不可泯泯,况雨化风熏,独侗偕年为最,乃谨按先生履历,以摹其所生之异,所志之大,所任之重,而为继往开来之真儒嫡派者也。余详年谱,兹不复赘,乃作行状。
  7.张公
  在罗从彦诗作中,有两首写给延平“田溪张公”的绮丽之作,一首为贺,一首为别,都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自己与张公的亲密关系——早年时,罗从彦就非常钦仰张公大名,待到张公新居完备、子嗣成婚之时,罗从彦又欣然前往张公家做客,张公不仅对其热情相待,而且还专门“连唤凤儿来,藏书几多部”,忙碌之际依然不忘与罗从彦品书论礼,志趣相谈。虽然,后人仅仅从这两首诗作中并不能充分探知这个“田溪张公”的具体信息,但是从罗从彦花费大量的笔墨中,人们还是可以推断出罗从彦与之“乡里乡亲”的珍贵情谊。
  贺田溪张公迁居①
  华构经营占地灵,浓岚环合数峰青。苟完公子方成室,趋训儿孙已过庭。
  岂止一时夸壮丽,定知百世享安宁。顾惟善颂非张老,祗贡汤盘②往日铭。
  和张公叙别 古风①
  良工创新第,潇洒侔洞府。经营未毕工,四面方兴堵。蛟龙忽夜徙,空中震雷雨。亲旧贺于门,主人迎孔户。连唤凤儿来,藏书几多部。为我张广筵,酬宾酌以旅。人谓主公贤,敦朴嗤峻宇。规模出心匠,务卑由乃祖。欲图久安逸,勿辞暂劳苦。忠孝阐家门,诗礼光族绪。居室云苟完(大致完备),谦冲(谦虚谨慎,自我控制)弥自处。玉石不分别,鹤鸡谩(莫、不要)为侣。
  顾予局促(形容见识或心胸狭隘)辈,乡评②少推许(推重赞许)。尝游庄岳间,喜作齐人(平民)语。何幸天相之,幡然交邹鲁。早年钦大名,驰书聊以序。比来(近来、近时)揖春风,谈笑挥玉塵。见之名利尽,久侍岂无补。素志(向来怀有的志愿)已深酬,青眼③犹相与(偕同、一起)。默念汤盘颂,未为倾肺腑。何当惠古风,锦绣施笺楮。妙曲诚寡合,取则凭柯斧。
  (二)山水咏叹
  1.邀月台
  “邀月台”位于延平区茫荡镇筠竹村上瓦自然村内,是距离南平市北郊仅有5公里的石佛山(古称衍仙山)景区④的著名景点,又名“望月台”。其背倚万丈悬崖,前临涧深谷地,松风翻卷,流水淙淙,游人登临其上,不由心旷神怡、物我两忘。在石佛山通往“邀月台”路边的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山风峡月”四个大字。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化,“峡”字已模糊不清,“风”字也只保留了一半。
  邀月台⑤矮作坦墙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⑥耀,不许庸人取次来。
  延平先生云:侗见先生出此诗,尝妄意云:下两句不甚浑然。先生因改云: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盖作此数绝时,正靖康间也。
  罗从彦的这首《邀月台》诗,应为靖康元年(1126)其与友人游览石佛山时所作。《南平县志·艺文志》不仅在收录该诗时补有小注说明,而且还在同书的《杂录》中详细提到:
  延平先生答朱子云:罗先生山居诗,某记不全。今只据追思得者录去。颜乐斋诗云:“山染岚光带日黄,萧然茅屋枕池塘。自知寡与真堪笑,赖有颜瓢一味长。”池畔亭曰濯缨.诗云:“拟把冠缨挂墙壁,等闲窥影自相酬。”邀月台诗云:“矮作墙垣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伴,不许庸人取次来。”又有独寐榻(一本作龛),白云亭诗,皆忘记。白云亭坐处,望见先生母氏坟,故名。某向日见先生将出此诗邀月台诗,后两句不甚惬人意,尝妄意云:“先生可改。”先生改云:“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盖作此数绝时,正靖康间也。(延平问答)①
  对于罗从彦把这首诗的后半部又改为“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曾有学者表达过这样的的观点:
  靖康间,正是宋、金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候,李、罗把“夜深独有长庚伴,不许庸人取次来”,改成“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表现了李、罗把宋、金两朝的民族矛盾视为“邻斗”而“吾”则排除于“邻斗”之外,手持酒杯,坐观“邻斗”。这显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思想。②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靖康间,以天下为己任的罗、李二人原本也与其他读书人一样充满了对靖康时局的深刻关切、对国难当头的慷慨激昂。但是,当朝政策的疲软畏葸.主战力量的悲惨遭遇,好友(李纲、邓肃)命运的辗转起伏,却又让他们产生了襟怀难舒的无限感伤。因此,所谓“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的消极表达,其实不过是师徒二人的无奈调侃。此事痛定思痛后的最终结果,就是55岁的罗从彦面对金寇边尘的愤郁之局,决定要开始撰写一部记载宋朝开国至宣和末年(1125)“圣君贤臣”活动的圣宋《遵尧录》,以自己满怀爱国的剀切之言,充分表达自己虽然身在山野,但却心忧家国的忧患情怀。
  2.一钵庵
  《南平县志》收录的罗从彦《题一钵庵》,不知写于何时,也不知写于何地,笔者遍查福建地方志,仅在《南平县志·名胜志》记载的延平城西寺观中发现一处相关记载:“一钵庵,宋宝庆元年(1225)建。”①
  鉴于这个宝庆元年建成的一钵庵离罗从彦去世已有90年,因此笔者无法断定究竟是诗作者的姓名弄错还是县志对一钵庵的记载有误,故暂作存疑列示于此。
  题一钵庵②
  可怜萱草信无忧,谁谓幽兰解结愁。欲得寸田断荆棘,只消一作祗应长伴赤松游。
  (三)情感抒发
  历代典籍收录罗从彦四首借以抒发情怀的七绝③,虽然不知作于何时何地,但因与其求学、授徒之事有关,符合其在延平的时段表达,故一并收录于此,以鉴参考。
  观书有感
  静处观书尘不染,闲中稽古意尤深。周诚④程敬⑤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外寻。
  自警
  性地栽培恐易芜,是非理欲谨于初。孔颜⑥乐地非难造,好读诚明静定书。
  示诸生
  知行蹊径固非艰,每在操存养性间。此道悟来随寓见,一毫物欲敢相关。
  自述
  松菊相称莫厌频,纷纷人世只红尘。自怜寡与真堪笑,赖有清风是故人。

附注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二十四·杂录第三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237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二十四·杂录第三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238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三·山川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01页:“玉屏山,在东南,一名屏山,如画屏然故名。双髻山,城东南,屏山后,两峰并耸如双髻然,宋张远所称双旌拔秀者也。” ②金交,即风水地理中的“金交椅”形制。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95页:“吴辅,字鼎臣。少孤,兄仲己鞠之。力学自奋。登天圣八年进士。……在台州日,于税廨建一轩,扁曰:怡轩,因以自号。有诗文数百篇,杨龟山为之序。次子仪,及从子熙,皆隐居求志,时称为双壁,见独行传。” ①(宋)吴一鸣《藏春先生行传》,抄录自延平区南山镇《吴氏宗谱》。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11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二十·独行传第二十六》,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093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九·人物·延平府·隐逸》(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658页。 ②即两宋时期崛起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的道统相继、学术相承的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四位理学大儒。因南剑州自元代改称延平路,明初又改为延平府,故后人将上述四人并称为“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00、950、950、975、977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罗从彦传》(绿皮精装版·第3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第12743页。 ②(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程杨门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70页:文质罗豫章先生从彦(附师吴仪) ③(清)毛念恃《豫章罗先生年谱》,抄录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21册,第680—681页。 ①(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程杨门人》,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77—1278页。 ②黄百家(1643年12月6日—1709年4月29日),浙江余姚人,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又号耒史,别号黄竹农家,明末清初术数家、历法学家、经学家、武术家。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进京参加明史的编撰。 ③(清)毛念恃《豫章罗先生年谱》,抄录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21册,第669—670页。 ①(宋)罗从彦《濯缨亭用陈默堂韵》,(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1页。 ②(宋)陈渊《豫章文集·卷十六·题罗仲素颜乐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3页。 ③http://www.cssn.cn/sjxz/xsjdk/zgjd/zb/rj/ecys/201311/t20131120_851197.shtml中国社会科学网《伊川先生年谱》:“绍圣闲,以党论放归田里。四年十一月,送涪州编管。”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37—938页。 ②(宋)罗从彦《豫章文集·卷十四·附录上·事实》,《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58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九·地理·延平府》(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70页。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十六·地理·延平府》(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311页。 ③(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十四·宫室·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762页。 ④(明)施开治《过罗豫章先生故里》,(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24页。 ⑤(明)篁路村《罗氏宗谱》记载,宋元符元年(1098)罗从彦28岁时,母亲去世,次年父亲亦过世,父母合墓葬于篁路山中。 ①(宋)罗从彦《诲子侄文》,附孙大中敬跋,(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七·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875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三·山川志第四》,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18页:香泉,一名白水,南城东罗源里,豫章先生书院右,其味甘香故名。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一·祠祀志第二十》,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594页:“府城隍庙,在府治西北,紫芝岭上,东岳宫址。先为罗豫章书院,今碑尚存庙中。”第595贞:“道南祠,在城北龙山巅,明成化元年敕建。祀宋儒杨时,以罗从彦、李侗配。……嘉靖元年,佥事吴昂,以其地僻远,不便祭谒,议改府西城外,旧豫章书院为之,而旧祠仍存。”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艺文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82页。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九·地理·延平府》(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72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三·山川志第四》,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19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九·丘墓·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879页。 ②(明)范来贤《重修豫章先生罗源祠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85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四·名胜志第六》,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98页。 罗从彦墓前的石碑碑槽(一为李侗《祭文》,一为刘允济《祭墓文》) ①(宋)石公辙《祭文》,《豫章文集·卷十七·外集》,《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8页。 ①(宋)刘允济《祭文》,《豫章文集·卷十七·外集》,《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7页。 ②(宋)高斯得《祭文》,《豫章文集·卷十七·外集》,《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8页。 ③(宋)丁镕《燎黄祝文》,《豫章文集·卷十七·外集》,《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7页。 ①抄录于篁路村罗从彦特祠所藏《吴宗尧·告豫章罗先生墓文》,(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七·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880—881页所载有省略。 ①(明)倪朝宾《置三先生墓田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四·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701—702页。 ①《宋·理学家罗从彦及豫章特祠简介》,罗训森主编《中华罗氏通谱》第七期(内刊)2004、11、28,第109页。 ①(宋)杨时撰、林海权校《杨时集·卷三十·志铭一》,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696页。 ②(宋)杨时撰、林海权校《杨时集·卷四十二·诗五》,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926页。 ③大晟府为北宋官署名,掌乐律。崇宁四年(1105)设置,长官为大司乐,副为典乐,所属有大乐令、协律郎、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等。宣和二年(1120)废。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五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17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绝》,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9页。 ③(清)孔自洙、吴殿龄等《延平府志·卷之八·官师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263—264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1—952页。 ①http://cidian.foyuan.net/listl35/343/佛缘网站,佛教大词典《佛教人物传》弟343页。 ①(宋)李侗《见罗先生书》,《豫章文集·卷十六·附录下》,《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8页。(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程杨门人》,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75—1276页记载与此大同小异。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绝》,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8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李侗本传》(第36册),中华书局(绿皮精装版),1985年10月,第12748页。 ②徐公喜点校,(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五·文靖李延平先生侗学派》,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第78页罗先生《与陈默堂书》。 ③(宋)陈渊《答延平李先生书》,《豫章文集·卷十七·外集》,《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80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六·人物·建宁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559页。 ②(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豫章门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294页。 ③古代丧制,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④徐公喜点校,(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十五·献靖朱韦斋先生松》,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231页。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四·艺文志记》,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744—745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1页。 ③陈亢(前511—?)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生于公元前511年,小孔子40岁,蒙人(今安徽蒙城)。孔子弟子,在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曾做过单父(山东单县南)宰,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 ④图南,典故名,《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有“(鹏)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之句,“图南”即谓南飞,南征。后遂以“图南”等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⑤(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1页。 ⑥剧论,指深刻论议、激切论辩。(宋)范仲淹《举张昇自代状》:“清介自立,精思剧论,有忧天下之心。” ⑦(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1页。 ①(宋)延年《上舍辞归》,《豫章文集·卷十六·附录下》,《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3页。 ②老商,复姓。古有老商氏,相传为列子之师。 ③中国自古就有三月三放风筝的习俗。宋高承《事物纪录》兑:“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做。高祖之征陈希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也。”故而推断此中所引的“韩氏”之典,指的应该是韩信。 ④重三,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唐)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宋)陆游《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 ⑤过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鲤“趋而过庭”,其父孔子教训他要学诗、学礼,后便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亦喻长辈的教训。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律》,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52页。 ②“汤盘”为自警之典。《礼记·大学》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颖达疏:“汤之盘铭者,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于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引为自警。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五古》,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01页。 ②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③青眼表示对人的喜爱或尊重,与“白眼”相对。 ④该景区在2010年6月18日毁于一场巨大的山洪灾害,原有的数十处绝胜景致基本上荡然无存,令人扼腕。 ⑤(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绝》,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8979页。 ⑥“长庚”,金星的别名。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金星”“太白”“启明”,八大行星之一。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①(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二十四·杂录第三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237页。 ②李祝舜《李侗哲学思想初探》,收入《朱熹与闽学渊源》,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年9月,第164页。 ①(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四·名胜志第六》,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86页。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绝》,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9页。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八·七绝》,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977—978页。 ④周诚,即周敦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诚”。 ⑤程敬,即程颐、程颢“主敬”的道德修养方法。 ⑥孔颜,孔子与其弟子颜渊的并称。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
延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