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延平地理历史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56
颗粒名称: 第一部 延平地理历史概况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2
页码: 97-118
摘要: “延平”,是一个与罗从彦关系密切的地理名称和人文名称,罗从彦所有的历史辉煌,都离不开这片生他、养他并且安葬了他的伟大土地。离开了“延平”去谈论罗从彦或研究罗从彦,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为让大家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这片滋养了罗从彦的文化沃土,并进一步了解这片沃土的光芒所在,本章特将“延平”从历史到现今的行政建制和乡里区划做一全面展示,以期让按图索骥的历史爱好者、文化研究者以及寻根问祖的罗氏后人们,都能对罗从彦故里、罗从彦生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总体概念。
关键词: 罗从彦 延平 历史

内容

“延平”,是一个与罗从彦关系密切的地理名称和人文名称,罗从彦所有的历史辉煌,都离不开这片生他、养他并且安葬了他的伟大土地。离开了“延平”去谈论罗从彦或研究罗从彦,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为让大家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这片滋养了罗从彦的文化沃土,并进一步了解这片沃土的光芒所在,本章特将“延平”从历史到现今的行政建制和乡里区划做一全面展示,以期让按图索骥的历史爱好者、文化研究者以及寻根问祖的罗氏后人们,都能对罗从彦故里、罗从彦生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总体概念。
  一、延平地理形势
  延平(即南平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延平区)位于闽江流域的山海联结处,东连古田、闽清,南邻尤溪、沙县,西与顺昌交界,北接建瓯,是福建省中北部的黄金分割区,有着“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咽喉”的地理优势和发展之便,全区土地总面积2659.66平方公里,共辖有6个街道、13个镇、2个乡,户籍人口49.7331万,常住城镇居民30.1370万(2010年11月统计数字)。境内峰峦环绕,丘陵蜿蜒,溪河密布:北部是武夷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南端,东北是鹫峰山脉西南坡,南部为玳瑁山脉北坡,西部是起伏的低山丘陵。面前的西向、东向还有闽江三大支流沙溪、建溪、富屯溪①穿流而过,于莽莽重山中划开一条沟通闽中内陆与福建沿海的天然孔道,成就了这里山川清丽、地势险要,物产充裕、民风淳补的独特风貌,正所谓“闽八郡,而分上下。兹郡实居上下之中,西与建境,其西之趋会府者,沿剑津而下。东与福境,其东之朝京国者,沂剑津而上。或往或来,何莫不由于斯。”②
  有史以来,这个充满繁华与便利色彩的闽北山城,早就借助汇流溪河、创开交通、沟连南北、交融文明的地理优势为先导,使自己成为重山隔阻、路途艰险的福建境内最为重要的一个水陆交通中转站,让遥望其历史背影的后人们,不仅可以在这“清明伟丽东南最”的形胜之处,看到她“千山拱照,二水交流;山环其崇,川合其清”①的鬼斧神凿,而且还可以循着汗牛充栋的书簿典籍,回想她更加令人引以为豪的文化气势。闽北东部沿建溪一线的崇安(今武夷山市)、浦城、建阳、建安(今建瓯市)、剑浦(今延平区)以及西部沿富屯溪、沙溪一线的顺昌、邵武、剑浦组成的两大文化中心带,正好一起交汇在“景中即城,城中即景;山中即城,城中即山”的延平地域,使这里不仅成为福建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政权进行领土扩张、文化传播的重要关口和著名走廊,而且还在西晋统一全国后,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民族构成、政治局势、经济结构和社会习俗等因素,渐渐发展成为福建地方乃至中华民族整体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延津龙剑”“程门立雪”“独先天下兴州学”的千古佳话,铸就了“理学名邦”“交通要塞”“绿色金库”“商贾之都”的煊赫胜迹,形成了两宋之际闽中理学发展史上向上传承洛学、向下开创闽学的重要学术团队——“闽学四贤”(亦称“延平四贤”),而这其中,具有继往开来作用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有着“道南第二家”之称的本书主人公罗从彦。
  二、延平建置沿革
  作为福建最早建县的四个区域之一,延平的建县历史已达1800多年,其最早的地域命名即为“南平”。东汉建安元年(196),孙策任命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福建,一战平定侯官,使自己的势力范围由此直达闽江下游。随后,为纪念此事,孙吴政权便于“建安初,分侯官之北置南平县,即今地府也”②。可以说,孙吴政权这个析侯官之北设“南平县”的举措,不仅开启了南平第一次设立行政建制的业绩,同时也彰显了孙策“居会稽、屠东冶”征服闽越故地的光辉历史,蕴含着“南疆平定”的美好寓意。
  入晋以后,南平就开始了几度改称“延平”并与“延平”一词结下千年不解之缘的漫长历史,其主要建置变化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晋太元四年(379),南平改为延平县,属建安郡。明弘治《八闽通志》引《方舆胜览》的注解认为,“晋武帝平吴,易南平县为延平”,未知孰是。①这也就是说,对“南平”为什么被改称为“延平”,作者虽然不能明确证实就是为了纪念“晋武帝平吴”这一大事,但是于情于理还是认为该说有点可取之处。而后,“南平”在改名为“延平”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很快又经历了重新回到“南平”的名称变更: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延平县开始析其地置沙村县(今三明市沙县);刘宋泰始年间(465—471),延平县复名南平县,但不久就因为行政治理权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而被长期废置,归属建安郡。
  (二)隋唐五代时期
  南北朝时,天下大乱,“延平”一地也在沉寂了很久以后,终于于唐武德三年(620)重新恢复行政建制,以“全省襟喉要地”的地理特征再次浮现在历史舞台上,突显了它的战略地位,开始屯聚民兵,史称“延平军”,归属建州。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延平军改为剑州观察使。
  五代后梁开平至后唐同光年间(907—926),闽王王审知②改“延平军”为“延平镇”。
  后唐天成元年(926),王审知的长子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称臣于后唐,将“延平镇”改为“永平镇”。
  后唐长兴四年(933),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自称皇帝,改国号“大闽”,升福州为长乐府,立为东郡,领福、泉、建、汀、漳、镛(将乐)、镡(延平)七州。
  后晋天福四年(939),王审知的第八子王延曦接续王延钧王位。四年后(943),王审知的第十三个儿子王延政(943—945年在位)在建州(即今建瓯)僭位称帝,改国号“大殷”,改元“天德”,升“永平镇”为“龙津县”,兼置镡州(即今延平)。一年后,王延政被迎回福州,又改“殷”为“闽”,称闽帝,但国都仍设建州,而以福州长乐府为东都。
  天德三年(或南唐开运二年,即公元945年),南唐兵攻克镡州,王延政被打败,闽国灭亡,南唐随即占领建州并于当年九月在建州设永安节度使,复为延平军,改“龙津县”为“剑浦县”,复增延平县,不久即废。
  开运三年(946),南唐从建州析出延平、剑浦、富沙①三县地域,设“州”级行政区划,称“剑州”,治所在延平,这是“延平”第一次成为后来延平府府治所在地的开始。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南唐又升永顺场为顺昌县,同时将福州之尤溪②、汀州之沙县③划归剑州,剑州因此共领六县,即:延平、剑浦、富沙、顺昌、尤溪和沙县。
  (三)宋元时期
  宋初建制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分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中央朝廷为了使福建的“剑州”有别于四川的“剑州(今广元市剑阁县)”,就在福建“剑州”前加上一个“南”字,称“南剑州”,“南剑州”之名一直沿用到宋亡为之,共领有五个县,分别是:剑浦(延平)、将乐、尤溪、沙县、顺昌,治所在剑浦(称延平郡治),隶福建路。
  对于这个“剑浦”和“延平”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关系,清代专攻沿革地理和军事地理的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曾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中,以明代的行政设置为例,明确解释说:“延平城,即今郡治。后汉末,置南平县。晋改延平,后废。五代时,王延政置龙津县,为镡州治,寻又析置延平县。南唐取镡州,改州治延平,寻还治剑浦,而以延平县省入。”①这也就是说,五代时的镡州州治即为延平改名而来的龙津县(今南平市延平区),后又析置延平县为其附郭②,二县并在同一地界(今南平市延平区)。南唐开运三年(946),镡州改称“剑州”,其州治龙津县先是改回原名“延平”,而后又改称“剑浦”,并析置延平县为其附郭,二者形成的顺序关系就是:先以“龙津县为州治”,“延平县为附郭”;不久后又变成以“剑浦县为州治”,“延平县为附郭”。由此可见,五代至宋初,“延平”和“剑浦”说的基本就是同一个地方,二者的关系犹如今天的“南平市区”和“延平市区”一样,其在用作地点说明时几乎可以完全混称。对此,目前依然能够看到的历史明证就是——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夏,南剑州州学复建工程如期告竣后,由显谟阁待制张致远(南剑州沙县人)撰文的《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原文名《旧州学碑记》,勒石时改成此名),开篇就明确说到:
  延平郡治,当七闽之冲。而旧学跨西山,特踞形胜。九龙、双旌、演仙、文笔诸峰,皆秀拔摩云,环顾如列屏障。建、剑二水,会而南注。风雨晦瞑,神物吼跃。潭静天开,想紫光犹隐隐牛斗间。异时伟人辈出,其冠巍科、跻膴仕,术业足以师世。循良忠烈,足以动宸极,而厌绅笏者相望也。③
  这里所说的“延平郡治”,即南剑州的州治延平,其与所在地剑浦县间表现为典型的附郭关系。这也就清楚说明了为什么生为剑浦县人氏的罗从彦可以自称为“延平臣”,而同为剑浦人氏的李侗又为什么会被尊称为“延平先生”的客观所在。
  元朝时,一级政区称为“行省”,统领路;路为二级政区,统领府、州、县。但也有府、州不隶属于路而直属于省的,称直隶府、州。福建曾有建宁分省、泉州分省、兴化分省和延平分省的划分。至元十三年(1276),南剑州改为南剑路,属福建行省,其地域范围和下辖属县与宋代相比基本不变。
  大德六年(1302)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复属福建行省,仍旧领有五县,即:南平(大德六年,由“剑浦县”复改名而来)、将乐、尤溪、沙县、顺昌,路治为南平。
  (四)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平府,成为闽中八府①之一,与建宁府、邵武府并立闽北,属福建布政使司①,领有五县,即:南平、将乐、尤溪、沙县、顺昌。景泰三年(1452),沙县邓茂七起义失败后,明王朝为加强地方统治,析沙县、尤溪部分疆域,增设永安县,隶属延平府。此后的嘉靖十四年(1535),朝廷又析尤溪置大田县,使延平府共辖县七,即:南平、尤溪、沙县、顺昌、将乐、永安、大田。
  清沿明制,延平府共领县七。至雍正十二年(1734),延平府因大田县转隶永春州,其领有的辖地随之变为六个,即:南平、尤溪、沙县、顺昌、将乐、永安。至清末,由于闽江航线繁忙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延平府又在原来领有六县的基础上增设了上洋厅,即今天顺昌县洋口镇所在,由此共领六县一厅,即: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六县和上洋厅。
  (五)民国时期
  民国成立后(1913),实行废除府、州而留县制度,即废除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制,福建行政区划由此有了较大的变动,全省被划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4道。闽北撤销建宁、延平、邵武3府,设北路道,领16县,驻地在南平,延平府的建置从此取消。
  1936年以后,福建全省又被分七个行政督察区,闽北分置第二行政督察区和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分别为南平和浦城。其中南平共领有十县,即:南平、沙县、顺昌、将乐、建宁、泰宁、尤溪、永泰、闽清、三元。
  1938年,第三行政督察区由浦城移驻建阳,此后两区的建制一直延续到1949年6月。
  三、延平乡里分域
  (一)古代行政设置
  尽管福建农村基层政权在宋代以前并未见有准确记载,但是依据淳熙《三山志》的相关说明,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宋朝福建一般在县之下设乡,乡之下设坊(城厢)、里(乡村),里之下即户。宋神宗熙宁初年推行王安石新法后,又改行了保甲制。其熙宁三年(1070)颁布的保甲法即规定:“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但是当时的这种保甲组织主要是为建立“乡兵”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治安。
  元朝,福建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组织分为里制与社制两种。里制系沿袭唐制而来,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家为里,里设里长。社制原为北方农民组织,规定五十家为一社。
  明朝,福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行乡、里制,“以县统乡,以乡统里”。凡110户为1里,推富户者10人为里长,轮流为首,10年一轮,里长“管摄里中之事”。每甲设甲长一人负责民政、教化、赋役等事。
  清朝,福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长期沿袭明制,到清末才改为保甲制,凡10户立1牌,设一牌长,10牌立1甲,设1甲长;10甲立1保,设1保长。在市镇中称坊,市镇郊区称厢。市镇与农村一样10户立1牌,10牌立1甲,10甲立1保。这种保甲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人民的言行。
  据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编《福建省志·民政志》之《明代福建省县以下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组织一览表》的统计数据表明,明代延平府南平县的基层区划共有4架、8乡、41里、93图。其中的“架、里、图”均为明清时期的地方区划名。民国《南平县志》沿袭记载明清以来的南平基层行政区划,就是先行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定“四架或四隅”,然后再按照一架(隅)设置若干“乡”,“乡”下设置若干“里”,“里”下设置若干“图”,“图”下再组合若干家编作一“甲”的编排方式逐次进行,不仅有利于方位查找,同时也有利于户籍管理。延平篁路村《罗氏宗谱》收录的《卓二公户帖》,就是依照这样的区划制度和户籍制度来进行设定的:“一户,罗卓二,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罗源里二图三甲,民籍。”
  为方便读者参照文献寻访罗从彦的生平踪迹,笔者特将民国《南平县志》所载的延平清代8乡41里①的地名全部列示如下,具体为:
  东架(笔者补)
  东隅原统图二,今并归里
  1.罗源里统图四,县西南二十里,初名上团。以罗从彦祖自豫章徙此,故名。
  罗地 霞地 山口 葛坪 篁路 溪当 东坑 上地横坑 陆坑 溪头 坑源 大平 北湖 路下 考坑 溪尾漈头 黄漈 南山 岭下桥 长斜 尤山头旧作尤坑。 罗源夹有塘②、市,旅店。 后塘陈统啸聚于此。 居中山 安浆坑 文田 曾坑麦坪
  2.云盖里统图二,县西南四十里,旧有大盖小盖,乃诸乡总名,今删。
  鸠源有塘、市。 谢坑 洋头 重洋 坑下 大坑 小坪西坑 后窟 赤坑 黄连坑 田地 裕坑 诸源 叶坑 下东 垅坪 谢丹 西洋有塘。 东边 罗坑 台前 圳田洋坑 乃洋 上漈 余罗源 白叶山
  3.杜溪里统图二,县西南六十里。
  龙村 蛇村 洋洧 龙门坊即垆下。 上洋 田头 小杜仁泽今名铜产,即原志之铜场。 珠山头 芹菜洋尤溪界。 岭兜尤溪界。 虎鼻山尤溪界。 官庄 前洋 坑底 大陇 大排 大磊口 连庄下井 坑柄 后洋 峡头 横坑 下洋 上儒岭 草埠头
  4.寿山里统图二,县西南二十里。
   徐洋有市。 下道 香岭 段树坑 横坑 洋坑 张坑邱道 麂坑 溪口 炉下 小坵 水源 大洲 柴坑
  5.崇仁里统图一,县西南六十里,李侗世居里中。
  畲溪有市。 张坑 堀中 漳州厂 瓦口 古长坑 学林樟岚 吴坑 后窠 水井后 陈坑
  6.崇福里统图二,县东南十五里。
   塔下 梨坑铺 安济有塘、市。 坑峰 半岭 漈坑 新庙十里庵有塘、市。 后溪 马窟 罗坑 上溪 洋丹 马历一名麻梨,有塘、市。 大坪 山源 邱墩有塘。 上地 土埠州有塘。 澄州源山后 长窟 黄坑源 小茶洋 箭坑 长老庄
   以上六里,旧属归善乡。
  7.演仙上里统图一,县东北三十里。
  高桐有塘、市。 茶坑 岩后 陈墩 吴历 大块 大高桐山头 圳后 大坪 岩面 更古 漈头
  8.演仙下里统图三,县东北十五里。
  常坑 江道 坝头 洪溪 高山 黄泥坪 小湆 磨下洋群仙洋俗名鸡心洋。 底坑 杨厝 庙口后 垅口 大源 下瓦黄墩即黄丹。 罗家厂 小作 大湆 朵云坑 安丰桥 戴家厂作滩 湖尾 上瓦 小常 万家厂 大作
  9.仁州里统图二,县东北三十里。
  西坑 垅尾 坑水尾 北墩 上楼 上源 外岐 坵墩延安 上京有塘、驿、市。 坪尾 赤袅 马腰 下源 黄墩 坵坑 大均尾 康石 岐头 旧南山一名殷南山。 窠家 埂埕有塘。洋墩 坑傍 傍垅 大墘头
  10.汾常里统图二,县东北五十里。
  大横有塘、驿、市。 岩角 白砂 赤陇 大马山 黄泥墟二、七期,建安界。 平洋即汾常、建安界。 李子园 大横头 赴树 横坑 八仙建安界,有塘、市。 西历今名细历。 上坝 洋头建安界。 石门 瀛州 移村即中各,今名伊关。
  以上四里旧属富沙乡。
   西架
  西隅原统图一,今并归里。
  11.太平里统图六,县西九十里。
  垅后 官甲 尤地山 邓墩 吴地 上洋坑 罗墩 谷溪下洋坑 峡头沙县界。 灯火墘 罗源 王泽尾 楼前 后洋源郑坑 张墩 车窠 后坑 黄泥头 湾田 水尾 井窠 新坑 王源墟 房头 东边 王泽墟 墩后 山尾 焦坑 大墘头 阁下 乌石 大洋尾 东山 黄田 折坑 刘坑 后溪 赤陇 溪仔边 禾村
  12.资福里统图二,县西八十里。
  茶上 漈根 岩后 浪边 坵坑 黄墩 墩坑 石陇坑沙县界。 新树岐 前宅 吴坑 高埠头 梭坑 百丈漈 村尾
  以上二里旧属上阳乡。
   13.梅东里统图二,县西北五十里,原名梅岐东。
  菜州即麻州, 东山坪 林宅 前村 蒲团 后坪 坑尾浆隔 前塘 高梧 前山陇 蛟湖 前洋 狮井 山腰 牛髻头 圳头 后洋 马坑 林坑 刘宅 王埠 前坪 洋坑山居陇 十二丈
  旧属芹哨乡。
   14.天竺里统图六,县西六十里。旧志有溪后,系总名,今删。天竺、资福、大平三里,旧多山寇啸聚。
  王台有驿、市。 山坊 前埔 乾头 漈头 上里 长谷坑山腰 邹墩 茶坑 河瑶 洋培 山后 江口 路口 洋坑岭后 尾坪 下坑 宋墩 溪尾 吉坪 塘后窠 东坑 后田 上坊 垓瑶窠 东坋 天竺山 东山 馆后 榔树坑 岩溪 南山 下楼
   15.长沙上里统图二,县西南四十里。
  洽湖桥上沙县,桥下南平。 矮坑 绿水坑 金砂 砂溪有塘、市、旅店。苦竹口 水坋头 吴侍郎坑 鱼船窟 凿坑头 槐树下 上福坑
  发竹有塘、市、旅店。 前村 张坑 长窠头 张坑 禾村 禾树下坑底 吴坑 立墩 中漈 吴司 坂后 温州头 外村
  16.长沙下里统图一,县西南二十里。
  西芹一名三芹,有塘、市、旅店。 卢溪 三门 长沙尾 长沙 澭洲
  17.大内里统图一,县西南八十里,原名大源内。
  上坑 陇头 棚下 龙泉坑 小地 上场尤溪界。 垅坪石城 漈上 半山 大溪源 隔头 永济堡 寺兜 菖蒲洋尤溪界。 乾山 白塔 石伏坑 岭兜 潼关旺 坑边 大地岩兜 下场 塔前 城口 叶树坪 路前 里坑 朱池坑
  18.大外里统图二,县西南八十里,原名大源外。
  朱地沙县界。 泗坑 西岩 湖头 深坑 洋墩 杉州坑三峰 吴坑 梨坑 药村 榜山 南州 洋地 福溪 乾山塘下 水南坑 横坑尾 小溪 鱼田坑 上洋 漈头坪 峡头东山头 隔外
  19.开平里统图四,县西南四十里。
  村头 禾村 洪溪 深溪 刘墩 洋尾 大柳源 中坪权山 楮兜 叶坑 岩头窠有塘。 长建 康布 下坑 坑底小米岩 东山沙县界。 归荣坑 中堡漈 康甲 深坑 清窠枧坑 院口 洋头 外窠 余师坑 刘坑尾 后塘 桔树湾槐树坑
  20.剑津里统图一,县西南五十里。
  上洋 叶洋 下村 尤坑 乃洋 南庄 磨面坑 溪源西浴 秋竹有塘。 官沙田 龙坑 书院 鱼塘坑 后路 上村 下漈 蛟坑 上漈 大横坑
  以上七里旧属延平乡。
  南架
  南隅统图二,今并归里。
   21.普安里统图三,县东南四十里.
  大坝有市,旅店。 后〓 前坑 凤池坊 铁场 桥门 岭后江埠 纸坝 厚德 岩溪 王坑洋 岭兜 明洋 下楼 黄坑头 黄早坑 杉口尾此处南平,建南分界。 池墩 石坑 东门 店口 龙湾 浆边 九晶 后岐 漈头 杜嵩岭 双漈坑 白源 红草 大坑 折竹 野猪 芹山 上庄 齐坑 斑竹岐王坑头 小进溪建安界。 角芜
  22.迁乔里统图一,县东南五十里。
  桔溪有塘、市、旅店。 衢村尾 衢村 剧头 坑口 后洋 漈头水垅 麦坑 小坑头 白果树下 官坑 小溪 五坝后 黄田南山 牛栏窠 衢后 枫树坑 院口
  23.保福里统图二,县东南八十里。
   漈头 下庄 东墙有小市。 蔡家 程岩旧作仁岩。 后垅 岩底 曾源 吴山 连坑 上庄 大城池 上篷 象湖 东山七邱 中洋 四斗坪 黄坑 油坑 西山 古竹洋 可坑赤门 新元 椒坑 后寨 谢家庄 前湾 前坪 良坑
  24.遵教里统图二,县东一百二十里,南平、古田、建安三县交界。
  童坑 路尾 半岭 后楼 大禄 大坝洋 桥下 中洋前村 西坑 南山 下坑 田丹 岭上 连坑 西边 村尾大洋坋 大演有塘。 新庄 卑头 中村 黄权 炉下 后坪东坑 高村 堀丹 殿下 浮山旧作普山。 油坑 后井 吴厝前 伏岭 大院
  25.金砂里统图一,县东南六十里。
  赤埔 梨铺 魄礧 白砂 清风有驿。 野猫坑 漈头长岭 樟坑 金砂茶洋驿移驻,原有塘,今设葫芦山。 茶洋驿移金砂。 葫芦山有塘。 龙源有塘。 窑上 谢坑 早兜 韦坑 岳溪有塘。 九里潭 上陈坑 尤山头 南山
  26.余东里统图二,县东一百里,原名余庆东。
  九龙古田界。 宝积坑 苏墩 吴墩 上埔 赖墩 洋丹存井头 半岭 坑边 东坑 南坑 南元 横坑 村头 焦坑豁墩 大地昔寇周文璋啸聚于此。 叶墩 玉坑 横岭 田溪洋 黄蚌厂
  27.余西里统图一,县东一百里,原名余庆西。
  墓坑 岭兜 蓝峰 洋尾 长漈 井西 巨口 詹坑长濑 浴洋 谷园 施坑 北坑 赤岭 后面窠
  28.泰平里统图一,县西南八十里。
  上坑 大寮 余墩 小坑 津头 下坑 大寨 西山 后山 杉岭 桐岚 陂兜 后坪 长宦原名长望。 山后 村尾横坑 菩萨坑 中寨 蛟坑有塘。 后山 南平岚 蛟洋 山岭 大坂 桐林后 刘家寨有小市。 马头 蛟坑底 横坑尾长堀 湄洋丹 上寨 埔头 赤岭 罗汉阁 龙窟
  29.乔保里统图一,县东南百五十里,上下七甲。
   安宁古田界。 马林坑闽清界。 高州尤溪、古田,闽清界。 前洋古田界。前村闽清界。 寨头尤溪界。 三洋闽清、尤溪界。 长元山闽清、古田界。
   以上九里属积善乡。
  30.长安南里统图四,县东南一百里。
  溪口 岭兜 剧头即极头,古田界。 罗源 高洋 大王埔 尤溪口入口七里尤溪界。 下垆 洋堀 碓头 龙湖 石壁尤溪界。 西家塘 新村 元头 漳湖坂有塘、市,内分坂头、坂中、坂尾、上坂。坂尾即下塘尾。 寮坑 秋竹坪 南洋 东山 半山 坑坪 夏洋坑 兴洋 翠竹洋 前洋 黄宅 新泽 龙池 青定州 后洋山 黄竹坑
  31.长安北里统图二,县东南九十里。
   武步有塘。 下清风 南溪 中峰 嵢峡有巡司塘汛,古田交界。 乔坑 上坑 竹夹尤溪界。 茅安 坵墩 上陈坑 下陈坑 大坵头 小地坑 牛峰山 下田坑 黄龙桥
  以上二里旧属垂裕乡。
  北架
  北隅
  32.梅西里统图三,县北六十里,原名梅岐西。
  鸭兜 黄畲 芦思 谢地 溪坪 山方仔 溪尾 横坑坂坑 大坪 北山 乐家窟 半山 思畲 丁岩 上边 宝龟山
  33.梅南里统图三,县北四十里,原名梅岐西。
  蓼地 大作 梅岐 茶坪 半岩 里岩 漈头 张坑大坑 继根 赵州 潜口 山腰 漈头坪 前冲 汶浆 天堂 外岩 重溪 乐口 里村 小南坪 后冲 召口 鹿坑下瓦 前坑 延安 石笋坑 葛延
  34.新兴里统图四,县东北六十里。
  骆源 渎溪 大历 仙谷 洛托 山后 霞坑 盖头 山角 中漈 下楼 范坑 严墩 上楼 岩角 漈头 陈墩谢墩 江墩 流墩尾 葱坑 东坑窟 张墩 折竹坪 大上漈古同山 高坝 喉咙坑 上漈 小演坪 金竹坪 范墩 渎溪庙后 绵竹陇 后埠 猫儿头 大洋坋 远山 百丈漈 先后坑 小岩头
  35.峡阳里统图四,县西北六十里。
  峡阳街内分东隅、西隅、左隅、北隅、前南隅、后南隅、中后隅。 高地 曹畲 大窠碌坑 叶坪
  36.塘源里统图二,县北八十里。
  江汜 樟边 浪石有塘。 上瓦 小前 太洋 漈头 谷坑 吴墩 鸬鹚口有塘。 陈坑 麦原 杨梅坑 上洋头 赤埂 邓坑 李子坑
  37.寿岩里统图二,县北一百十里。
  黄历 翁墩 白沟 大历 丁历 大山头 吴地瓯宁界。下房 黄历口二村相连总名大历口,一、六日墟。 下店瓯宁界。 梨墩 上崇范地 小吴墩 下黄地 涂墩 大吴墩 历墩 黄源 东坑上黄坑 洋后
  38.吉田里统图二,县北一百二十里。
  夏坑 殷坑 观上 〓下 横坑 官墩 官墩 上〓田后 大坪 漈面 畲坑 小坑
  39.梅北里统图二,县西北七十里,原名梅岐北。
  高源 〓浆 洋〓 小渎 河东坑 村尾 鳀潭尾
  以上八里旧属芹哨乡。
  40.安福里统图二,县西北一百里。
  高坑 林坑 溪口 埂尾 吴墩 皂树 七里 水南坋当 樟槎 溅头 张坑 瑶下 埂下 后垞 梨坑旧志作小梨坑。 莒坑 素坑 林坝下 叶源头 樟坑口 西坑窠 泗坑口 黄麻坑 后洋源 游墩桥 凿埠
  41.建兴里统图一,县北一百里。
  大源 西坑 埂头 下垞 樟树根 埂上 黎坑 祭下三连埂有塘。 坑田 蔡原 安窠 潜溪口
  以上二里旧属上阳乡。
  自峡阳里至此七里十五图,乾隆十五年(1750),县丞移驻峡阳,归其分辖征收。
  普顺图县西南二十里,乾隆五年,以畲民雷起元呈请,并钟、蓝二姓俱编立。
  (二)现代行政设置
  1990年,从民国开始历经多次行政变更的南平市(县级,今延平区),其全境行政区划调整为5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辖230个村委会、73个居委会①,具体为:
  (1)来舟镇,在南平市境西部富屯溪两岸,距市区19公里,东南与西芹镇交界,东北与茂地乡毗邻,西南与王台镇为邻,南面与沙县接壤。原名麻州、莱舟.以蒿草丛生和船只停靠地而得名。清时属南平县芹哨乡梅东里,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王台乡(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第六区(王台区)王台乡。1958年成立莱州镇,属王台工委。1962年改名莱州办事处。1966年4月改称莱州镇,镇政府驻来舟村。1980年7月28日,因与山东莱州同名,改名至今。辖王富、东山、蚊湖、游地、宋坍5个村委会,新建、建设2个居委会。
  (2)东坑乡,在市区中心周围。东南与夏道镇相接,西南与西芹镇为邻,东北与南山、大横镇交界,西北与茂地、大洋乡接壤,距市中心区2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崇福里、罗源里一部分。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崇福里一部分(今东坑乡辖区),有塔下、新庙、洋丹、十里安等;属罗源里一部分(今东坑乡辖区),有罗源、东坑、大坪、上地、横坑、葛坪、陆坑、考坑等;属剑津里一部分(今东坑乡辖区),有上洋、溪源、西浴、上村、下村、南庄、尤坑等。民国二十三年属一区,辖开平、中和2镇和进贤、圣安2乡的一部分。民国三十年为圣安、进贤乡的一部分。民国三十六年为超骧镇和西芹镇的辖区一部分。辖东坑、后谷、上地、玉地、罗源、岭炳洋、八仙、红星、塔下、安丰、黄墩、上洋等12个村委会。
  (3)大横乡,在市境北部,东北与建瓯县交界,东南与南山镇接壤,西连大洋乡,西南与东坑乡相连,距市区15.4公里。以建溪横贯全境,故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汾常里、瀛州里、演仙上里、演仙下里一部分。民国二十三年至1957年属第八区。1958年成立东风人民公社,次年改大横公社。1961年与东坑工委合并,称大横公社。1963年与东坑工委分立,称大横公社。1984年改大横乡。辖大横、小仁洲、大仁洲、延安、大笏、埂埕、茶墩、湖尾、葫芦丘、群仙、常坑、溪洋、山源、高桐和上楼15个村委会。
  (4)大凤乡,在市境东部、闽江东北面。北与建瓯县交界,东与洋后、赤门二乡为邻,南与太平乡、夏道镇相连,西与大横乡、东坑乡毗邻,距市区15.2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普安、迁乔、乔保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沿用明代旧制。民国二十三年属第四区,称大凤镇和南山乡,民国三十年属第一区。民国三十五年称凤山镇,1949年属第二区。1954年属第二区,称大凤镇。1958年成立飞跃(大凤)人民公社。1961年设大凤、江边2个公社。1963年江边、大凤公社合并,1984年改大凤乡。辖南山、凤池、大坝、东门、江边、芹山、折竹、吉溪、村尾、际丰、后埔、后溪、坑桥、前坑、龙湾、江布、店口、前村、桐坑、明洋和岩溪21个村委会。
  (5)洋后乡,在市境东部偏北,武步溪上游。东与古田县接壤、南与巨口、赤门乡相连,西靠大凤乡,北与建瓯市迪口乡交界,距市区33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遵教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沿用明代旧制。民国二十三年属第四区遵教乡。民国二十五年属第三区,称遵教乡。民国三十五年属遵福乡。1949年属第二区遵福乡。1950年称洋后乡。1958年属飞跃(大凤)人民公社,称洋后管理区。1961年成立洋后公社,1984年改乡。辖洋后、南新、王墘后坪、中洋、大演、良坑、大禄、坑门等9个村委会。
  (6)樟湖镇,在市境东南部闽江上游两岸。东与古田县相连、东南靠闽清县,西南与尤溪县交界,西北与太平乡毗邻,北与巨口乡接壤,距市中心区419公里。因闽江分流内外江,内江成湖,原名漳湖坂。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邮政柜时邮戳误为“樟”字,沿用至今。宋时属剑浦县垂裕乡长安里。元时属南平县垂裕乡,分长安北里、长安南里及积善乡乔保里一部分。明清仍之。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三区,辖新溪、坂南2乡,划原长安北里、长安南里和乔保里一部分设樟湖镇。民国三十年属第三区,称新溪乡和樟湖镇,坂南乡划归尤溪县。民国三十五年新溪乡并入樟湖镇。1949年属第三区。1956年称樟湖区。1958年属红旗(樟湖)人民公社。1984年改镇,镇政府驻大王埔。辖坂头、麟经、上坂、中和、中坂、下坂、龙池、溪口、新岭、武步、香山、西塘、高洲和剧头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7)巨口乡,在市境东部,武步溪中下游。东与古田县交界,南与樟湖镇为邻,西南与太平乡接壤,北与洋后乡毗邻,西北与赤门乡相连,距市区38.5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余庆东里、余庆西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余东里、余西里。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三区余庆乡。民国三十年属第三区余东西乡。民国三十二年称余庆乡。1949年属第二区,称余庆乡。1950年属第三区,称慕坑、巨口、上埔3乡。1956年属樟湖区,称慕坑、田溪、上埔3乡。1958年属红旗(樟湖)人民公社。1961年分设慕坑、上埔2个公社。1963年撤慕坑、上埔公社,设巨口公社。1984年改乡。辖巨口、员挡洲、半岭、上埔、村头、田溪、横坑、九龙、慕坑、岭根、谷园等11个村委会。
  (8)夏道镇,在市境中部偏南,东北与南山镇接壤,西北与东坑乡为邻,西南与西芹镇相连,东南与炉下乡毗邻,距市中心区12公里。昔以山得名龟道,后改下道。明洪武元年(1368)属云盖里和寿山里一部分。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云盖里一部分和寿山里15个图(村)。民国二十三年属第六区。民国三十年属第一区。民国三十二年,设闽浙赣游击队夏道小渡船联络站。民国三十二年,以“夏于义为大”,更名夏道。民国三十八年初,闽浙赣游击队在长垄子整编,成立中国人民闽浙赣人民游击队,迎接南平解放。1950—1957年属第四区。1958年成立东方红公社,次年改夏道公社。1984年设镇。辖夏道、徐洋、洋坑、小鸠、鸠上、洋头、罗坑、吴丹、文田、水井窠、田地、溪头、小坪、篁路、安济、山后、澄源、大洲、黄坑和桥头20个村委会和夏道居委会。
  (9)炉下乡,在市境中部偏南,闽江北岸,距市区20公里。南与尤溪县交界,东与太平乡相连,西北与夏道镇为邻,西南与塔前乡毗邻。明洪武元年(1368)属杜溪里、崇仁里、寿山里各一部分。清顺治十四年(1657)沿用明代旧制。民国二十三年属第六区,称炉溪乡,民国三十二年属炉湄乡。1949年属第四区,1950年改炉下乡。1958年属东方红人民公社。1961年由夏道析出,设炉下公社。1984年改乡,辖炉下、田头、官庄、龙村、蛇村、斜溪、洋洧、瓦口和下岚等9个村委会。
  (10)西芹镇,在市境西南部,富屯溪、沙溪两岸。东与夏道镇相邻,东南与塔前乡交界,西南与沙县为邻,北部与茂地乡接壤,距市区10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该乡统长沙上、下里,开平里和梅东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沿袭明代旧制。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五区,称西芹镇。民国三十五年属第一区。1949年属第五区。1956年称西芹区。1958年成立火车头人民公社。1959年称西芹公社。1961年分设西芹、南洲、峰坪、坑底4个公社。1963年峰坪、南洲、坑底合并为西芹公社。1984年为镇建制。镇政府驻西芹村,古名三芹,因靠市区西部,南部有大芹溪贯全境,故名。辖西芹、兴华、洪溪、长建、坑布、跃村、南洲、塘下、泗坑、墘兜、珠地、峰坪、西岩、田挡、吉洋、留墩、高坪、浆甲、坑底和中坪20个村委会和西芹、坂后2个居委会。
  (11)塔前乡,在市境南部,大芹溪上源。南与尤溪县交界,东与炉下乡为邻,东北与夏道镇接壤,西北与西芹镇相连,西南与沙县毗邻,距市区22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大源内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大内里。民国十八年属第五区。民国二十九年属第一区,称白塔乡与菖上乡。民国三十二年称菖白乡。1949年属第五区。1952年属第十区,1956年属夏道区和西芹区。1958年属火车头(西芹)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土堡公社。1984年改土堡乡。1989年更名塔前乡。辖塔前、石城、石伏、虎山、菖上、坑柄、际上、西洋、赤坑、大坑、棚下、沙舟坑、陇岭和大坪14个村民委员会。
  (12)王台乡,在市境西部,富屯溪西面。东濒富屯溪,西与沙县接壤,西北与顺昌县交界。北接峡阳镇,东与茂地、来舟毗邻,东南与西芹镇接壤。时置王台站,明改驿,清设铺。清顺治十四年(1657)分属太平里、资福里、安福里、梅东里、天竺里各一部分。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七区,民国二十五年属第二区,民国三十二年属南平县,称王台镇。民国三十五年称台溪镇。1950—1958年属第六区;1958年成立绿色金库人民公社,次年改王台公社。1984年改乡,辖王台、姜口、井窠、溪后、新坑、元圩、山尾、蕉坑、罗坍、下洋坑、吴坍、埂头、埂尾、九坍、高埠、坋垱、上溪口、后洋源和际洲19个村委会。
  (13)茂地乡,在市境西北部,富屯溪东。东与东坑乡接壤,南与西芹、来舟镇为邻,西隔富屯溪与王台镇相望,北与大洋乡毗邻,距市区12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梅岐西、梅岐南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梅西里,梅南里。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二区,民国三十年分设茂地、宝珠2乡,民国三十二年称宝茂乡。1949年属第六区。1950年分设茂地、宝珠2乡;1952年属第十一区,1958年属绿色金库人民公社。1961年设茂地公社。1984年改称茂地乡。辖茂地、汶浆、筠竹、谢地、宝珠、依朝、北山、照口、仲溪和小楠坪10个村民委员会。
  (14)峡阳镇,在市境北部,富屯溪两岸。西北与顺昌县交界,东与大洋乡接壤,东南与茂地乡为邻,西南与王台镇毗邻,距市区中心23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辖安福、建兴、吉田、塘源、梅岐西、梅岐南、梅岐北、新兴和峡阳9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称芹哨乡,辖安福、建兴、吉田、塘源、新兴、梅北、峡阳7里。清乾隆十三年(1748)设分县,置县丞。乾隆十五年改峡阳县佐署。民国元年(1912)属第三区,民国十八年属第七区,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二区,称峡阳镇。民国三十二年撤区称峡阳镇。1949年改第七区,仍称峡阳镇。1958年改红专人民公社。1961年分设杜溪、江汜公社。1963年合并称峡阳公社。1984年改镇,辖德胜、鳌洲、中心、新兴、进步、前进和将军7个街委会及杜溪、小梅、陈坍、麦源、安窠、大翁坑、洛源、浪石、大埂、江汜、洋安、梅照、葛大和蔡源14个村民委员会。
  (15)大洋乡,在市境北部偏西,北与建瓯、顺昌县交界,东接大横乡,南与东坑乡为邻,西南与茂地乡相连。因村处洋坋上,周围森林像海洋,故名大洋坋,后简称大洋。明、清属新兴里,称大洋坋。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二区,称大洋乡。民国三十五年属大溪乡。1949年属第七区。1952年属第十一区。1956年属峡阳区。1958年属红专人民公社,1961年从峡阳公社析出成立大洋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辖大洋、上际、际头、岩头、聪坑、盖头、百际和三楼8个村委会。
  (16)太平乡,在市境东南部,闽江东西两岸。南与尤溪县西滨乡交界,北与大凤、赤门乡接壤,东与巨口、樟湖镇相连,西与炉下乡毗邻,距市区25.3公里。明洪武元年(1368)属金砂、泰平、长安北里各一部分。清顺治十四年(1657)沿用旧制。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三区,民国三十年,设太平、新溪2乡。民国三十五年新溪乡并入樟湖镇,称太平乡。1950年属第九区。1956年称太平区。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次年改太平公社。1961年太平公社分为太平、杨曾2公社。1963年撤销杨曾公社,复并入太平公社。1984年改称太平乡,辖太平、刘家、南溪、杉岭、西后、西山、杨厝、曾厝、儒罗、葫芦山、岳溪、际洋、九潭和九风14个村委会。
  (17)赤门乡,在市境东南部29公里、岳溪河上游。东北与洋后乡接壤,东南与巨口乡为邻,西北与大凤乡交界,西南与太平乡毗邻。明洪武元年(1368)属保福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沿袭明代旧制。民国二十三年属第四区保福乡,民国30年属第三区保福乡,民国35年属遵福乡,1949年属第二区赤门乡,1954年属第九区,1956年属太平区;1958年属红星(太平)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赤门公社。1984年改赤门乡,辖赤门、东墙、苦竹洋、前坪、三挡、仁岩、尤山和西马8个村委会。
  此外,市区内的6个街道办事处及其所辖居委会分别为:
  水南街道:水南铁路、横排、后厂、林钢、尤坑、后谷、沙门、篁路口、茅坪、后甲、合坑、院口、鲤鱼洲、岭下桥、合作共15个居委会。
  四鹤街道:延福、紫芝、府前路、进贤、昼锦、杨真堂西、新建、官沙田、长沙、西溪、杨真堂东、西门桥共12个居委会。
  紫云街道:中华、黄金山、华光、鼓楼、胜利、前进、三元、流芳、三官堂、文体、剑津共11个居委会。
  梅山街道:中山、中和、东山、文宣、自强、金山塔、超骧共7个居委会。
  水东街道:金鸡山、马站、东溪、玉屏山、水东街、黄丛岭、大官、塔下、大洲共9个居委会。
  黄墩街道:东教、官厅后、菜园里、五里亭、黄林、大丰、大沟、马林、大作、常坑口共10个委会。
  五年之后,南平市(县级,今延平区)的行政区划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数次变更:
  1995年,原南平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县级,今延平区)改为延平区,共辖6个街道、13个镇、3个乡,即:梅山街道、黄墩街道、紫云街道、四鹤街道、水南街道、水东街道、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大横镇、南山镇、洋后镇、塔前镇、王台镇、茂地镇、太平镇、炉下镇、巨口乡、大洋乡、赤门乡。
  2002年9月,根据闽政文〔2002〕262号文件精神,福建省人民政府撤销茂地镇、大洋乡,设立茫荡镇。延平区共辖6个街道、13个镇、2个乡,即:梅山街道、黄墩街道、紫云街道、四鹤街道、水南街道、水东街道、来舟镇、樟湖镇、夏道镇、西芹镇、峡阳镇、大横镇、南山镇、洋后镇、塔前镇、王台镇、茫荡镇、太平镇、炉下镇、巨口乡、赤门乡。
  2003年,黄墩街道办事处析出安丰村,划归茫荡镇管辖,同时,又将茫荡镇政府驻地由茂地村迁移到安丰村。自此后,延平区的行政区划一直延续至今,暂未有改变。

附注

①现在概念认为闽江上游有三支,即:北源建溪(其支流为崇阳溪、南浦溪、松溪),中源富屯溪和正源沙溪。三大溪流蜿蜒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最后在延平相会,始称闽江。由建瓯方向流入延平的建溪,又名“东溪”;自沙溪口与沙县溪方向流入延平的沙溪,又名“西溪”。 ②(明)邱浚《道南书院记》,(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三·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659页。 ①(明)郑庆云、辛绍佐纂《嘉靖延平府志·地理志》之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原文为:“负山阻水为七闽襟喉,剑溪环其左,樵川带其右,山川清明伟丽为东南最。占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枕寒泉倚青嶂,崇山峻岭为郛郭,惊湍激流为沟池。前临深壑后逼峻崖,千山拱秀二水交流,山环其崇川合其清。” ②(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一·历代沿革表》,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52页。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建置沿革·延平府》(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5页。 ②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又字详卿,五代闽国创建者王潮弟,唐末与王潮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王潮为主.王审知为副。王潮去世,继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封闽王,在位十七年。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一·地理·建置沿革》(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5页引《方舆胜览》按云:“建宁府,古有富沙驿,城北有大伏洲。”疑去其地不远也。其第23页《卷之二·地理·郡名》则有:富沙《方舆胜览》:“古有富沙驿。城北有大仗洲,岂以此得名欤?”唐文基主编《福建古代经济史》第175页引证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福建修建了福州西门至延平富沙的官道。《福建省志》记载天福六年(941),闽王王审知第十三子王延政出任建州刺史时,曾请接续王位的兄长王延曦改建州为威武军,王延曦不许,只改称建州为镇安军,以王延政为节度使,封为富沙王。可见,“富沙”一名曾在历史上存在不短时间,其位置约在今天的延平区大横镇一带,离延平城区不远。 ②据《延平府志·卷一》记载,尤溪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山洞始置。此三县在唐代皆为不满三千户的中下县。(《新唐书》卷四十一) ③沙县本为一堡垒,晋太和四年(369),析南平之南乡置沙戍堡。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53),改沙戍堡为沙村县。隋代改沙村县为沙县。 ①http://www.guoxue123.com/biji/qing/dsfjy/115.htm(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福建方舆纪要叙·延平府》 ②附郭,我国行政区划用语,指县政府治所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池内的状态。如:唐代长安为国都,设京兆府治理长安附近的二十多县,京兆府治所设于长安,长安城内以朱雀大街为界,以东设长安县,以西设万年县。长安县、万年县、京兆府,三个政府机构的治所均设于长安城内,此状态即称为“附郭”。 ③(宋)张致远《旧州学碑记》,(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四·艺文志第廿一》,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748页。 ①公元1376年,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①明朝时为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俗称“省”,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各一人,即一级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而一省之刑名、军事则分别由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管辖。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三司首长同秩同阶从二品。清朝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 ①本部分资料全文引自(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四·城市志第五》,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142—168页。 ②明代紧急军情报告设施,可用于向内阁反映战情,另外就是向朝廷传达捷报,并请求增援。明代朱国祯《涌潼小品》卷12解释为:“今军情紧急走报者。”“国初有刻期百户所,后该称塘报。塘之取义,未解所谓,其说亦不著。阅马塍《艺花记》云,凡花之蚤放者曰堂花,堂一曰塘,其取之此欤?”清代自京至省,驿站都设有塘兵沿途接替。 ①为便于古今区划的地名对照,本部分文字资料主要选自南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平市志·卷二地名》相关内容,具体数字则取自《1990年南平市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表》相关内容。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延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