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罗从彦子嗣中的“五世孙”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37
颗粒名称:
(二)罗从彦子嗣中的“五世孙”问题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9
页码:
51-59
摘要:
本节记录了有关罗从彦“五世孙”问题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子嗣
内容
1.生活在延平篁路村的“罗从彦五世孙罗良佐”
有关罗从彦“五世孙”的基本情况,延平篁路村《罗氏宗谱·第五世祖良佐公行实》记载为:“良佐公,讳良佐,字尧卿,号靖节,行三十七郎,锦公之子也。……生于开禧三年丁卯十月初五日亥时,卒于祥兴元年乙卯九月三十日戌时。”民国《南平县志》记载为:“罗良佐(据谱,生卒1207—1279),从彦五世孙,理宗五年甲子①(1264)由例荐,官汀州教授。罗鼎(据谱,生卒1234—1296),良佐子,恭帝德祐乙亥(1275)以选荐,官惠州直学②”。③由此可见,这个生活在延平篁路村的“罗从彦五世孙罗良佐”,确实是一个记载分明、传承有序的罗从彦嫡派子嗣,只是由于宣传或传播力度不够,其在历史上的名气一直盖不过沙县地界上出现的“先生五世孙天泽”。
但是,清代连城塔背编撰的《罗氏族谱》,却硬将这个罗从彦的五世孙罗良佐认定为就是罗天泽:
良佐字天泽,笔名良凯,宋理宗戊子(1228)任汀洲教授,任间,应连城乡贤邱鳞之邀,登冠豸山拜谒先祖从彦公讲学旧址,亲题“名山拱秀”刻于从彦真迹右下方(详见插页),并留第六子丰,客居汀境。后师事邱鳞先生及从业连城,娶外江女石氏,生子庆元,定居连城塔背,后嗣追溯丰为塔背罗氏始祖,并建祠于巍峨东塔背冠豸山。
该族谱之所以认为罗良佐会有一个笔名为“良凯”,主要依据应该是来自于镌刻在连城冠豸山灵芝寺后内丹崖(亦即灵芝峰的底部)壁上的“名山拱秀”石刻和其边上的一个重要信息落款“乙酉重九、罗良凯”(详见插页)。笔者查证认为,如果此壁上题刻的“罗良凯”就是罗良佐的话,那么依据延平《罗氏宗谱》对于罗良佐的生卒年(1207—1279)记载,再加上合符实际的宋代“乙酉年”比对,可以肯定,这里的“乙酉重九”就是宋理宗宝庆元年的1225年。这一年,已经成年了的罗良佐(19岁)想要前往连城,拜谒先祖罗从彦的讲学旧址并与结庐冠豸山治学的连城乡贤丘鳞、丘方叔侄相互交好,这于情于理都大有可能。我们只要联系丘鳞、丘方叔侄的活动时间④就可知道,罗良佐在1225年前后出现在连城的时间界定应该是非常合理的。只是,对于罗良佐是不是真的“字天泽”,罗良佐出任汀洲教授的时间是不是就是如上所说的是“宋理宗戊子年(1228)”。笔者参照篁路《罗氏宗谱·第五世祖良佐公行实》中所载“良佐公,讳良佐,字尧卿,号靖节,行三十七郎,……理宗五年,岁甲子,由例荐,历官汀州教授。”和民国《南平县志》中所载“罗良佐(1207—1279),从彦五世孙,理宗五年甲子(1264)由例荐,官汀州教授”,认为连城塔背的《罗氏族谱》在对罗良佐的时间和身份判断上可能存在一定错误——罗良凯有可能就是罗良佐,但罗良佐不一定就是“字天泽”。罗良佐出任汀州教授的时间,应该是1264年而不是1228年。1228年的时候,年仅22岁的罗良佐根本不可能有第六子的存在(其第一子罗鼎1234年才出生)。而那个后来定居在连城、由继室所生的罗良佐第六子罗丰,很可能就是1264年(年十几岁)跟随父亲任上接受教育、在连城生活习惯后才最终决定留在连城的:“城关塔背罗姓始祖丰。宋祥兴元年(1278),罗丰由汀州师事连城丘麟门下,后谋职于连城城关,定居城关塔背。”①
此外,《宁化罗氏家庙网》登载的《福建罗氏源流》,虽然也有一段关于罗丰与罗良佐的活动说明,但却不假思索套用了沙县谱的说法,把延平人罗文弼、罗从彦、罗良佐一家几代都算在沙县罗周文的名下,造成世系上的混乱不堪(罗从彦详细谱系详见本书第87~89页),如:
邵筠——周文系。珠系卅一世周文,原籍江西南昌,柏林县,于唐元和庚子年(公元824年)授沙县尉而落籍沙县(有谱载:元和辛卯年先授武县尉)。珠系卅九世文弼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1年)迁南平罗源;四十一世罗慈迁连城揭乐,罗婴高迁漳州、泉州。四十八世从益迁永安西洋;四十三世仲元(万一郎)宋皇祐癸已进士,迁连城罗坊(原长汀青岩里),四十六世成德迁宁化泉上罗坊;四十七世罗丰因父良佐在汀州任职而落籍连城塔背。十七公迁三明沃区阳林,锦一官,延入官,兄弟俩迁明溪益阳镇姜坊村。盛九于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开基尤溪溪尾村、湖山村、进福坑。四十八世大化,大十八,同迁三明中村乡。四十八世季九—崇三—显德,显阴三代人由明成化间迁安溪金谷洋官,孟一、孟二、孟分三别迁尤溪县睿坡,永安的槐南,明溪的谢坊。四十世卓一迁南平夏道葛坪(注:应为南平水南葛坪)。②
2.沙县地界上出现的“先生五世孙天泽”
前文所举沙县进士曹道振的《罗豫章先生文集后序》,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先生五世孙天泽”的一份文字资料:“邑人吴绍宗,盖尝有志于是,……先生五世孙天泽,遂锓梓以寿其传,因识其梗概于此。……至正三年(1343)岁在癸未二月甲子曹道振谨识。”①
这里所提到的“先生五世孙天泽”与“邑人吴绍宗”,应该都是曹道振还在沙县时的相交之人,其生平不详的“邑人吴绍宗”虽然早已无从可考,但是白纸黑字的“先生五世孙天泽”,却在时间推算上与罗从彦的去世之年(1135)相差超过200年,似乎不太可能真是罗从彦的“五世孙”。要知道,罗从彦的第三世孙(遗腹孙)罗振宗在罗从彦去世前的一年多(1134年8月15日)就已经出生了,其后代再怎么晚婚晚育,也根本不可能迟到1343年的时候还有在世的三世孙(即罗从彦的五世孙)。但令人吊诡的是,就是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先生五世孙天泽”,却在随后的文字舞台上“大放异彩”,典型如:
(1)倪峻笔下的“先生五世孙天泽”和“六世孙维贤”。无独有偶,明沙县知县倪峻在《重建豫章罗先生祠堂记》中,不仅也提到了一个罗从彦的“五世孙天泽”,而且还提到了一个继罗天泽之后的罗从彦“六世孙维贤”,只是这个“维贤”之名也与延平篁路村《罗氏宗谱》所记载的罗从彦六世孙罗鼎、罗鼐、罗贲、罗升,罗萃、罗丰的名和字皆不相符,不知来自何支何派。
附六:明·倪峻《重建豫章罗先生祠堂记》②
倪峻国朝人
谨按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古剑州人。从居沙阳,世称豫章先生,因其先世自豫章来也(点校时此句缺,笔者参照其他版本补)。自龟山杨文靖公得伊洛之道南归,而先生实传之,以至于延平李先生及考亭朱子而大显。宋高宗绍兴二年壬子,以特科授惠州博罗县主薄。五年乙卯卒于官。宁宗嘉定六年癸酉,郡守刘允济缴进《遵尧录》,请谥,未报。理宋淳祐六年丙午,福建提刑杨栋请谥,诏大常博士陈协议曰:“按谥法,道德博厚曰‘文’,言行相应曰‘质’。”七年诏赐曰:“文质”。元至正辛已(1341),五世孙天泽请建祠堂,许之。卜地于沙邑洞天岩西麓,立祠以奉先生之祀。进士曹道振纂先生文集,以倡其道。迨夫元季,兵戈扰攘,居民流离,栋宇变为瓦砾,基址鞠为荆榛,盖三十余禩矣。天运循环,无往不复。逮我圣朝重道崇儒,斯文振迩者,古合刘文仲、古鼎邓宗闻咸以胄监生来佐是邑,下车之日,即访先生遗迹。六世孙惟贤具其事以白之,公慨然曰:“先生上承伊洛、龟山,下传延平、朱子,诚道学之会,俾其祠宇圯,吾典邑者,不得辞其责也。”乃相与复之,躬为相度,划芜秽、屏茨翳,遗基旧址隐见迭出。于是各捐俸资,又劝乎僚属、邑之儒士,鸠金得数千緡,以市材木,以僦工师,构正堂三楹,奉安先生之神中。外立门,缭以墙垣。经始洪武丁丑(洪武三十年,1397)六月初三日,落成于戊寅(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一日也。复虑岁久既旧而兴废易忘,欲刻之石,一以俾其子孙知祀事之由,一以俾后人知道学之宗,有所瞻仰而兴起,于是属峻为记。峻朴鲁无矧先生道学宗,岂区区之敢议,谨述其行实,与其祠堂废兴之由,用镌于石,以告无穷焉。时岁永乐元年(1403),龙集癸未春三月之吉。延平府沙县知县锡山倪峻拜书(点校时此句缺,笔者参照其他版本补)
(2)黄仲昭笔下的“先生五世孙天泽”。基于元末明初的文字记载,明代方志学家黄仲昭①在收录与沙县有关的罗从彦祠祀记录时,似乎也没有注意到“罗从彦五世孙”的这个年龄问题,多次“毫不怀疑”地照录了这个“五世孙天泽”的“活动表现”:
豫章书院,在县(沙县)西洞天岩之西麓。元至正元年(1341),宋儒罗从彦五世族孙天泽创建以奉祀事,因学者称之曰豫章先生,故名。国朝洪武三十年(1397),县丞刘文仲重建。正统十三年(1445)毁于寇。②
豫章罗文质公祠,在府城(南平)东南杜溪里。祀宋儒罗从彦。元至正中,其五世孙天泽请建祠堂于沙县,此亦其故居也,故复建祠。国朝景泰中(1453年左右),其十世孙富重建。③
(3)延平府判词中的“先生五世孙天泽”。据延平篁路村所藏《豫章罗先生田产碑记》拓片记载,嘉庆年间,延平府正堂在审理沙县罗希濂妄冒罗从彦族裔争夺延平罗源里祠产大案时,也曾引用了当时府、县旧志中的相关记载,“查府、县旧志,内载罗先贤有五世孙天泽、十一世孙存德、十八世孙文林世代相沿。此皆府、县旧志内载明可考。”这说明,发展到有清一代,有关罗从彦的地籍纷争和子嗣问题,其实早已经在府、县旧志中被人为地编撰沿袭,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事实的判断,而其记录的始作俑者,就是生活在元朝末年的沙县进士曹道振。虽然,曹道振很有可能也只是听信来者自称的“先生五世孙天泽”,但是后人接二连三不假思索地沿袭引用,还是给予了他人深刻的五世孙“天泽印象”,甚至一再认真审理此案的延平府正堂,也只能依据“府、县旧志内载明可考”的资料记载来陈述罗从彦是延平人、罗从彦在延平有子嗣世代相沿的基础事实,而并未对罗从彦的世系来源完全详查到位,只称“罗先贤祖籍江邑,后迁南平罗源峡,有五世孙天泽、十一世孙存德、十八世孙文林世代相沿”。我们通过前文的分析判断,可以清楚知道,府、县旧志中对于罗从彦的祖籍和籍贯记载,其实都是存有一定的人为错误的。因此,要弄清罗从彦的子嗣问题,其关键就是要弄清这个罗从彦的“五世孙天泽”或“五世族孙天泽”到底是何许人也。
为此,笔者专门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只在《罗珠文化网》《罗氏家园网》《罗氏通谱网》中查到了这些与“罗天泽”有关的文字说明,粗粗比对之下,就发现他与罗从彦的五世孙罗良佐之间,根本就是完全不搭界的两个脉系。
第一节 源流
二、入闽与定居
宋时,罗周文的第二十世裔孙罗义昭被授宁国府同知。他五十岁参政,被封为奉政大夫。罗义昭举家从沙县迁居列西横山大基(现列西西门铁路西侧,至今仍有房屋、祠堂等)。罗义昭生有2个儿子,长子罗天泽(小八)曾为麻城(湖北省黄冈市地级市)县丞,居列西;次子罗天润(小九)迁居永安苦竹村。列西罗天泽一族后又分衍为罗氏5房:罗天泽有2个儿子,长子罗大宏一脉分衍为“积善”“礼善”“庆德”“裕德”4房(即罗大宏次子罗仲俊的长子罗世洪的积善堂,次子罗世济的礼善堂和罗大宏长子罗仲铭的长孙罗拱祐的庆德堂,次孙罗拱裕的裕德堂)和次子罗大实的“光显”堂一房。(见1988年版的三明列西《罗氏五房族谱》)……列西罗氏五房至今已有2000多人。
第四节 文物
二、墓葬
梅列列西罗氏始祖罗义昭墓原在列西正顺庙下畔,后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填没。
列西罗氏第二世祖罗天泽墓位于列西前溪大门头大路下畔。
列西罗氏第三世祖罗大宏墓位于列西纱帽山亥山,配黄氏、林氏合葬于台溪板樟林峡。
列西罗氏第四世祖罗仲铭墓位于列西岩坑。
第五节 人物
一、古代
罗义昭,宋代沙县人,生卒不详。他深通笔墨,学识渊博,名望颇高;50岁时参政,被宁国府授予同知,后诰封为奉政大夫。宋时,举家迁居列西横山大基,为列西罗氏开基始祖。
罗天泽,宋代列西人,罗义昭的长子,曾任湖广麻城县县丞。
罗世洪,字尔范、别号畴斋,行小四,元代列西人,罗义昭的第五世孙,曾任任广西玉林州知州。①
罗氏祠庙
豫章先生祠:……一在沙县洞天岩西麓。五世孙天泽请邑司建。元季兵燹,六世孙维贤请于邑司重建正堂三楹,正统十三年(1445)燹;景泰间,以又重建。……②
由此可见,那个元朝至正初年(1341—1350)活动在沙县,一会为罗从彦锓梓刊刻文集,一会又为罗从彦请建祠堂的“先生五世孙天泽”,应该只是沙县罗周文的后裔而绝非剑浦“罗周偁→罗京成→罗从彦”的嫡派后裔。对此,闽清《豫章罗氏族谱·澳峰续谱》收录的一份《罗氏谱序》,就相当清楚地说明了问题:
……我始祖周文公由隆兴柏林而官于闽沙,子孙遂家焉。历肆、庆、矩、觉、安中等公,簪缨屡继乎唐室。其丰功伟绩以及政教已有明徵,为沙望姓。至于大宋道德隆盛,家遂丕显.有祖畸、荐可相继而生,并世而出豫章公,得伊洛之传,著述大行于天下,声名流芳于后世……
元至正辛巳年正月 吉旦
嗣孙天泽谨序①
这里明确于元至正辛巳年正月吉旦(1341)撰写谱序的罗天泽,不仅清楚说明了自己是沙县罗周文的后裔,而且还指出了自己的脉系传承为:罗周文→肆→庆→矩→觉→罗安中→罗畸、罗荐可→……,完全接得上吴点《宋故殿撰罗公(畸)墓志铭》的相关记载。至于那个在他眼中“和罗畸、罗荐可并世而出的豫章公”,既然没有被明确列为是其脉系中的一员,那就只能说明二者只是同族而非同支。因此,当罗天泽要为居留在沙县十年左右的罗从彦请建祠堂时,延平路(元名,今福建省南平市,明清时称“延平府”)的路府官员还是考虑到“罗从彦是延平人”的属地实际,在修建沙县祠堂的同时,又“在府城(延平)东南杜溪里。祀宋儒罗从彦。元至正中,其五世孙天泽请建祠堂于沙县,此亦其故居也,故复建祠。”②算是平衡了对罗从彦祖居地、出生地、安葬地以及子孙繁衍地的纪念与褒奖。至于那个不知为何就把罗天泽变成“罗从彦五世孙”的有意记载,很有可能正是“罗从彦地籍与子嗣之争”闹剧开始的错误之源。
难能可贵的是,出于对沙县“罗从彦五世孙天泽”的诸多存疑,原本主张“罗从彦是沙县人”的罗焕南先生,也在他的《罗从彦后裔考略》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全新看法:
罗从彦有后裔天泽,但天泽是罗从彦五世孙或天泽在元至正元年请建豫章祠,其中必有一错!罗从彦生于宋神宗熙宁壬子年(1072),五世孙请建祠于元至正元年(1341),前后差269年,故天泽不应是从彦五世孙。查三明列西谱:周文公二十一世孙有天泽其人,系列西始祖义昭(生于1190年)长子,但谱中毫无只字提及他曾请建过豫章祠,又查沙县《闽沙罗氏族谱》从彦旁系五代孙中无天泽其人。博文系有义昭之子天泽,其文叙中亦无提及有请建过豫章祠。有的桂春之子天霖、天泰,天霖改为天泽。据此,是否在建祠时间上有问题呢?查南平谱载:从彦五世孙良佐,字天泽,笔名良凯,生于宋开熙三年(1207),卒于宋祥兴元年巳卯(1279),与元至正元年(1341)时间不符。是否良佐字天泽在晚年请建豫章祠,卒后三年的元至元年辛巳(1281)建成呢?(“元至元年辛巳”与“元至正元年辛巳”仅差一个“正”字)若此推理成立,那罗从彦必有后裔五世孙天泽。①
如此看来,罗焕南先生的最终之意还是认可延平篁路村《罗氏宗谱》所记载的五世孙罗良佐为罗从彦的嫡派子嗣,同时也认可请建祠堂的罗从彦后裔,更有可能是生活在宋末的延平人罗良佐而不是生活在元中期的沙县人罗天泽。但这样的理想论断未必就能自圆其说。甚至,此中所提到的“南平谱载:从彦五世孙良佐,字天泽,笔名良凯”,更是现今之人在新修谱系中的牵强附会,实在不足为凭。笔者根据篁路村现存的明代《罗氏宗谱》和出土墓碑,认为生活在公元1207—1278年的“罗从彦五世孙罗良佐”才是较为可信的客观存在。更何况,《南平县志》记载中“由例荐,官汀州教授”的“例荐”条件,正是刘允济着力“访罗氏嫡派荫袭衣巾”的直接结果,至于那个最先在沙县人曹道振笔下出现的“先生五世孙天泽”,则绝对不可妄信为是“罗从彦的五世孙天泽”。
附注
①查宋理宗时期的甲子年仅有理宗统治末年的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 ②直学,官名。宋、元时路、府、州、县等书院掌管钱谷者。 ③(民国)吴栻、蔡建贤《南平县志·卷九·选举志第十三》,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524页。 ④(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九》(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636页:丘鳞,字起潜,连城(今福建连城县)人。嘉定十三年(1220)特奏召赣州赣县尉(1220—1224),有廉声。归,值绍定(1228—1233)寇发,郡檄摄连城令,画计御寇,率民登东田石,全活甚众。招捕使陈韡(1179—1261)奏其功,辟知邵武(今福建邵武县)军建宁县。《百度百科》:丘方(?—1279),字正叔,丘鳞之侄。宝庆二年(1226)特奏名,优于文学,素性耿介。宝庆间任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丞,兴学好士,政教著声。 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549050102vels.html“客家达人”博客:福建《连城县姓氏志》——罗姓(一)。 ②http://gg.zgnhzx.com/lsj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8《宁化罗氏家庙网》,佚名《福建罗氏源流》 ①(民国)吴拭、蔡建贤《南平县志·卷十六·艺文志》,南平市志编委会1985年5月点校本,第820页。 ②张卿子点校《重修沙县志·洞天岩志》,(明)叶联芳《沙县县志·卷之九·文翰》嘉靖乙巳年刻本重刊本,福州:海风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①黄仲昭(1435—1508),名潜,号退岩居士,学者称未轩先生。明代著名方志学家、诗文家,福建莆田县东里巷(今城厢区英龙街东里巷)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成化三年,因《谏元宵赋烟火诗疏》被廷杖,贬知湖南湘潭县,途中,改任南京大理评事。弘治元年(1488),任江西提学佥事。辞官回乡后,经七年艰辛,编成《八闽通志》八十七卷,是为福建省最早的一部省志。后又与周瑛合作,编撰《兴化府志》五十四卷,是为兴化府第一部府志。晚年还编撰了《延平府志》《邵武府志》和《南平县志》。有诗文集《未轩集》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四十五·学校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29页。 ③(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祠庙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401页。 ①http://www.yzlzwh.com/html/2013/yzsj_0613/935.html罗珠文化网:林荣发《三明罗氏源流概况》;http://www.luos.org/list.asp?unid=2101罗氏家园网:林荣发《福建三明姓氏考略·罗姓》所载内容与此相同。 ②http://www.luoshi.net/newsl/shownews.asp?NewsID=1694罗氏通谱网录罗水保、罗奎宗提供《罗氏文献》藏本之《罗氏祠庙》。 ①闽清澳峰修谱理事会《豫章罗氏族谱·澳峰续谱·罗氏谱序》,闽清县印刷厂1995年版,第68页。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六十·祠庙·延平府》(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401页。 ①罗焕南《罗从彦后裔考略》,见载于罗训森主编《中华罗氏通谱》第七期(内刊),2004年11月,第58页。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