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宋·杨栋《请谥罗李二先生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24
颗粒名称: 5.宋·杨栋《请谥罗李二先生状》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13-14
摘要: 宋代杨栋所撰写的《请谥罗李二先生状》和掌管谥法的太常博士陈协草拟的《谥议》,清楚明确地提到了罗从彦是延平人。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地籍

内容

刘允济向上缴进罗从彦《遵尧录》后的数十年,即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时任朝奉郎直秘阁的福建提刑杨栋③有感“陛下嗣登大宝,首宗朱文公之道,以风天下。其门弟子之贤者,亦蒙褒表,或赐美谥。然朱文公之学,实师于李先生。独未闻有以推尊其师者,岂以其师著书不多,不若诸人之论述详而发明广欤?不然,何隆礼于其弟子,而反遗其师也?”决定要为既是师生、又是同乡的罗从彦和李侗一起请谥:“以其所以尊崇文公者,而推尊其师。等而上之,以及罗氏。”④这份言辞恳切的请谥疏状递呈上去后,掌管谥法的太常博士⑤陈协⑥专门就此草拟了一份《谥议》,对应该赐给罗从彦什么样的谥号分析说:
  若罗公从彦,可谓有德有言之隐君子矣。……当徽庙时,居乡授徒,守道尤笃。而同郡李公侗传其学,厥后朱文公熹又得李公之传,其道遂彰明于世。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者,其端皆自公发之。公延平人,既没之后,家无子孙,故其遗言不多见于世。嘉定七年(1214),郡守刘允济始加搜访,得公所著遵尧录八卷,进之于朝。……谨按谥法,道德博厚曰文,言行相应曰质。公师友渊源,洞明天理,可谓道德博厚矣。清介绝俗,著书有闻,可谓言行相应矣。请谥公为文质,云云,谨议。①
  陈协这篇专门为罗从彦请谥而撰写的附议文疏,清楚明确地提到了罗从彦是延平人。而对于类似“请谥对象是谁、请谥对象是哪里人”等这些在请谥中要搞清楚的基本问题,杨栋没有必要乱说,陈协也绝对不会不调查清楚。故而这份议文中所提到的罗从彦地籍,应该是一个相对值得采信的有力证据。
  淳祐七年(1247)五月二十四日,杨栋于前一年(1246)三月十七日向上敬呈的《请谥罗李二先生状》终于得到礼部批准,为罗从彦获谥“文质”。

附注

③杨栋,字元极,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黄朴榜进士第二人,曾官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著有《崇道集》《平舟文集》。 ④(宋)杨栋《请谥罗李二先生状》,《豫章文集·卷十五·附录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6页。 ⑤太常博士,古官职名。三国魏文帝时初置,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吉、嘉、宾、军、凶)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正七品。晋以后沿置。宋太常博士职守同前代。明、清时谥法掌于内阁,重大礼仪由廷臣讨论,博士地位降低。 ⑥陈协,号世勇,宋代官吏,生卒年不详。历仕提调浙东茶盐公事、荆南湖北襄阳路制置使、左朝议郎,与岳飞雅相,忤秦桧,左迁金华令,复授沿海整理盐事。 ①(宋)陈协《谥议》,《豫章文集·卷十五·附录中》,《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67页。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
刘允济
相关人物
杨栋
相关人物
陈协
相关人物
延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