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罗革《题集二程语孟解卷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3922
颗粒名称: 3.宋·罗革《题集二程语孟解卷后》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2
页码: 11-12
摘要: 虽然,对于罗从彦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而接受好友陈渊、廖仲辰之邀前往沙县讲学,十年后又重返剑浦、直至最后归葬剑浦的人生经历,不少主张“罗从彦是沙县人”的专家学者都有意无意加以回避,甚至在学术讨论中也尽量小心不去触碰,但事实上对于罗从彦重返剑浦、主持罗源里南斋书院的基本史实,他的堂弟罗革早就在《题集二程语孟解卷后》中就做了明确记载。
关键词: 罗从彦 宋代 地籍

内容

虽然,对于罗从彦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而接受好友陈渊(杨时的女婿)、廖仲辰(杨时的侄女婿)之邀前往沙县讲学,十年后又重返剑浦、直至最后归葬剑浦的人生经历,不少主张“罗从彦是沙县人”的专家学者都有意无意加以回避,甚至在学术讨论中也尽量小心不去触碰,但事实上对于罗从彦重返剑浦、主持罗源里南斋书院的基本史实,他的堂弟罗革(罗从彦叔叔罗神纶之子)早就在《题集二程语孟解卷后》中就做了明确记载:
  余兄仲素笃志好学,推研义理,必欲到圣人止宿处。以王氏解经释字,虽富赡详备,然终不得圣贤大学之意。遂从龟山游,抠衣侍席二十余年。独闻至当,得洛中横渠(即张载)语论颇多,乃编成《语》《孟》二解,记当时对问之语,不加文采,录其实也。廖仲辰于龟山门下与仲素为友,得其本录之。庚戌辛亥中,来聚生徒于南斋罗源南斋也,授予此本。廖讳衙,为龟山之侄婿,议论尤得壶奥。……仲素讳从彦,以特奏中下科,盖吾族后山之裔后山乃罗源之后山,享年六十有四岁,自广回,卒于汀州之武平县。绍兴壬申六月念八日,弟革因阅此书,记于汀州教授厅云。①
  通过这段资料,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得知罗从彦是个地地道道的“罗源后山(即罗篁)”之裔,而且还可以得知他在师从杨时时,就曾用心搜集张载有关《论语》《孟子》的言论,编辑形成了《语孟二解》(类似于今天的笔记本),而他的好朋友廖仲辰因为与他同师龟山,所以抄得一本。《宋元学案》在记载这个廖仲辰时,也明确说到:“廖衙,字仲辰,口口人,龟山之侄婿也。在龟山门下与罗豫章为友。聚生徒于罗源南斋,议论得其壶奥。”②对此事实,延平区篁路村的《罗氏宗谱》也有一段相关记载认为:“1113年,罗从彦应邀从沙县回乡主持南斋书院。建炎二至四年(1128—1130),罗从彦又应汀州太守邀请赴莲城(元朝改为连城)冠豸山游居讲学。”估计在此之后,罗源里南斋书院的讲学活动很有可能就如罗革所说的那样,都是由其他聘请而来的文化名人接手进行。因此,绍兴庚戌、辛亥年间(1130—1131),当应邀前来南斋书院讲学的廖仲辰见到了罗从彦的堂弟罗革后,才将这本珍贵的笔记授予了罗革。绍兴壬申(1152)六月二十八日,汀州任上的罗革再次看到这本由其堂兄罗从彦所作的读书笔记时,禁不住感从中起,特为之作题并留记。

附注

①(宋)罗革《题集二程语孟解卷后》,《豫章文集·卷十六·附录下》,《钦定四库全书》第11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772页。 ②(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龟山门人》,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971页

知识出处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北宋理学大师、道南学派第二传人罗从彦的生平事迹、学派研究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罗从彦的故里的建筑、名俗和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罗从彦
相关人物
陈渊
相关人物
廖仲辰
相关人物
罗革早
相关人物
沙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