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義剛録 155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2630
颗粒名称: 黄義剛録 155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四七七-四七九
摘要: 本文为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録卷第二十七的黄義剛録语录 155。
关键词: 朱熹 语录 黄義剛録

内容

陳安卿問:[六二五]「横渠復井田之説如何?」先生曰:「這箇事,某皆不曾敢深考。而今只是差役,尚有萬千難行處;莫道更要奪它田,[六二六]它豈肯!且如壽皇初要令官户亦作保正。其時蔣侍郎作保正,遂令人書『保正蔣芾』,後來此令竟不行。且如今有一大寄居作保正,縣道如何敢去追它家人?或又説,將錢問富人買田來均,不知如何得許多錢。荀悦便道,行井田須是大亂之後,如高光時,[六二七]殺得無人後,田便無歸,從而來均。此説却也是。[六二八]義剛問:「東坡限田之説如何?」先生曰:「那箇只是亂説!而今立法如霹靂,後三五年去,便放緩了。今立限田時,直是三二十年事;到那時去,又不知如何在。[六二九]而今若要行井田,則索性火急做;若不行,只且依而今樣。[六三〇]那限田只是箇戲論,不可行。林勳作本政書,一生留意此事,後守廣中郡,[六三一]亦畫得數井。然廣中無人煙,可以如此。」安卿問:[六三一]都鄙四丘爲甸,甸六十四井,出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不審鄉遂車賦如何?[六三三]曰:「鄉遂亦有車,但不可見其制。六鄉一家出一人,排門是兵。都鄙七家而出一兵,[六三四]在内者役重而賦輕,在外者役輕而賦重。六軍只是六鄉之衆,六遂不與。六遂亦有軍,但不可見其數。侯國三軍,亦只是三郊之衆。[六三五]大國三郊,次國二郊,小國一郊。蔡季通説,車一乘不止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是輕車用馬馳者,更有二十五人將重車在後,用牛載糗糧戈甲衣裝,見七書。如魯頌『公徒三萬』,已具其説。[六三六]義剛問:[六三七]「侯國亦倣鄉遂都鄙之制否?」曰:「鄭氏説,侯國用都鄙法。然觀『魯人三郊三遂』,及孟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則當亦是鄉遂。[六三八]又問:[六三九]「畿内采地,只是仕於王朝而食禄,退則無此否?」曰:「采地不世襲,所謂『外諸侯嗣也,內諸侯禄也』。然後來亦各占其地,競相侵削,天子只得鄉、遂而已。」又問:[六四〇]「司馬法車乘士徒之數,與周禮不同,如何?」曰:「古制不明,皆不可考,此只見於鄭氏注。七書中司馬法又不是,此林勳本政書錯説,以爲文王治岐之政。」安卿曰:[六四一]「或以爲周禮乃常數,[六四二]司馬法乃調發時數?[六四三]曰:「不通處,如何硬要通?不消得恁地思量,[六四四]枉費心力。」又曰:[六四五]「唐口分是二分,世業是八分。有口則有口分,寡婦皆無過十二。有家則有世業。古人想亦似此樣。[六四六]」或問:[六四七]「士人受田如何?」曰:「上士、中士、下士,是有命之士,已有禄。[六四八]如管子『士鄉十五』,是未命之士。若民皆爲士,則無農矣,故十五亦受田,[六四九]但不多,所謂『士田』者,是也。」[六五〇]。

附注

[六二五]陳 成化本無。 [六二六]更 成化本作「便」。 [六二七]時 成化本爲「之時」。 [六二八]却 成化本無。 [六二九]在 成化本無。 [六三〇]只 成化本無。 [六三一]廣中郡 成化本爲「廣郡」。 [六三二]安卿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三三]如何 徽州本、成化本爲「則如何」。 [六三四]一兵 成化本同,徽州本作「兵」。 [六三五]三郊之衆 徽州本、成化本此下有「三遂不與」。 [六三六]已具其説 徽州本、成化本爲「亦具其説矣」。 [六三七]義剛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三八]當亦是鄉遂徽州本、成化本爲「亦是如此」。徽州本、成化本此節以陳淳所録爲正文,成化本此下注黄義剛所録不同(徽州本無此注): 義剛録作:「當亦是鄉遂」。 [六三九]又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四〇]又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四一]安卿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四二]爲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四三]琦數 徽州本、成化本比下有「是否」。 [六四四]不消得恁地 徽州本、成化本爲「不須恁」。 [六四五]又曰 成化本無。 [六四六]唐口分……亦似此樣成化本此節以陳淳所録爲正文,注出黄義剛所録不同處(徽州本陳淳録同成化本,但無所注黄義剛録文)唐口分是八分,世業是二分。有口則有口分,有家則有世業。古人想亦似此樣。淳。義剛録云:「唐口分是二分,世業是八分。有口則有口分,寡婦皆無過十一二云云。 [六四七]或 徽州本、成化本無。 [六四八]已有 成化本同,徽州本爲「也有」。 [六四九]故 徽州本、成化本爲「故鄉止」。 [六五〇]池録此條徽州本、成化本此條分爲七條。成化本所載或爲黄義剛所録,或爲同聞者陳淳所綠。徽州本所載皆爲陳淳録文。池録此條凡徽州本、成化本皆未收録黄義剛録文的内容校以陳淳録文。「安卿(安卿,池録爲「陳安卿」間……可以如此」爲一條,成化本歸入卷九十八張子之書一凡入近思者爲此卷注記録者曰:「義剛」。成化本此條前一條爲陳淳之同聞異録徽州本僅有陳淳録文徽州本、成化本所載陳淳録文爲:問:「横渠謂:『世(世,徽州本作「井田」,後空一格)之病難行者,以亟奪富人之田爲辭。然處之有術,期以(徽州本此處有「十」)數年,不刑一人而可復。』不審井議之行於今,果如何?」曰:「講學時,且恁講。若欲行之,須有機會。經大亂之後,天下無人,田盡歸官,方可給與民。如唐口分世業,是從魏、晉積亂之極,至元魏(晉積亂之極至元魏,徽州本無)及北齊、後周,乘此機方做得。荀悦漢紀一段正説此意,甚好。若平世,則誠爲難行。一黄丈問:「東坡破此論,只行限田之法,如何?」曰:「都是胡説!作事初如雷霆霹靂,五年後猶放緩了。况限田之法雖舉於今,明年便淡似(似,徽州本作「得」)今年,後年又淡似(似,徽州本作「得」)明年,一年淡一年,便寢矣。若欲行之,須是行井田;若不能行,則且如今之俗。必欲舉限田之法,此之謂戲論!且役法猶行不得:往年貴賤通差,縣吏呈單子,首曰『第一都保正蔣芾』,因此不便,竟罷。况於田,如何限得?林勳本政書一主留意此事,後在廣中作守,畫作數井。然廣中無人煙,可以如此。一椁。義剛録别出(義剛録别出。徽州本無)。第九卷。「問(問,池録爲「安卿問」)都鄙四丘爲甸……亦具其説矣(亦具其説矣,池録爲」具其説一」一爲一條,徽州本、成化本歸入卷八十六禮=一周禮地官,注記録者爲「淳」。問(問,池録爲「義剛問」)侯國……亦是如此(亦是如此,池録爲「當亦是鄉遂」)爲一條,徽州本、成化本歸入卷八十六禮三周禮冬官,條末注黄義剛所録不同處,條末注曰「淳。匠人注」。徽州本歸入卷八十六禮三周禮地官,未注義剛録文,條末注記録者曰「淳」。「問(池録爲「又問」)畿內采地……鄉遂而已」爲一條,成化本歸入卷八十七禮四小戴禮王制,徽州本歸入卷八十六禮三周禮地官,皆注記録者爲「淳」。「間(問,池録爲「又問」)司馬法……枉費心力」爲一條,徽州本、成化本歸入卷八十六幓禮三周禮地官,注記録者曰「淳」。「(池録此處有「又曰」)唐口分……古人想亦似此樣一爲一條,成化本歸入卷一百王十六歷代三,以陳淳所録爲正文,條末注出黄義剛所録不同處。徽州本歸入卷一百三十六歷代三三國晉六朝唐五代,僅有陳淳録文,未注黄義剛録文,條末注記録者曰「淳」。「問(問,池録爲「或問」)士人……士田者是也」爲一條,徽州本、成化本歸入卷八十六禮三周禮地官,注記録者曰「義剛」。徽州本注謂「淳」。

知识出处

朱子语录

《朱子语录》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以宋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为底本,汇校众本。此书特点在于首次整理出版在体例上有别于“语类”体的“语录”体,为学界研究朱子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