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 48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2329
颗粒名称: 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 48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本文为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録卷第十三董銖録的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语录 48。
摘要: 本文为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録卷第十三董銖録的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语录 48。
关键词: 朱熹 语录 董銖録

内容

問:「陽魂爲神,陰魄爲鬼。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而鄭氏曰『氣,嘘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聰明爲魄。』然則陰陽未可言鬼神,陰陽之靈乃鬼神也,如何?」曰:「魄者,形之神;魂者,氣之神。魂魄是形氣之精英,[一一五]謂之靈,故張子曰:『二氣之良能。』」二氣,即陰陽也。良能,是其靈。[一一六]又問:[一一七]「眼體也,眼之光爲魄。耳體也,何以爲耳之魄?」先生曰:「能聽者便是。如鼻之知奥,[一一八]舌之知味,皆是。但不可以『知』字爲魄,纔説知,便是主於心也。心但能知,若甘苦鹹談,[一一九]要從舌上過。如老人耳重目昏,便是□漸要散。[一二〇]潘遂問:[一二一]「魄附於體,氣附魂,[一二一]可作如此看否?」先生曰:「也不是附。魂魄是形氣之精英。」銖問:「陽主伸,陰主屈。鬼神陰陽之靈,不過指一氣之屈伸往來者而言耳。天地之間,陰陽合散,何物不有?所以錯綜看得。」曰:「固是。今且説大界限,則周禮言『天曰神,地曰祇,人曰鬼』。三者皆有神,而天獨曰神者,以其常常流動不息,故專以神言之。若人亦自有神,但在人身上則謂之神,散則謂之鬼耳。鬼是散而静了,更無形,故曰「往而不返』。
  又問:「子思只舉『齊明盛服』以下數語發明『體物而不可遺』之驗,只是鬼神之著者而言,[一二三]何以不言鬼?」曰:「鬼是散而静,更無形,故不必言。神是發見,此是鬼之神。如人祖考氣散爲鬼矣,子孫盡精誠以格之,[一二四]則『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豈非鬼之神耶?」魂者,陽之神。魄者,鬼之神。淮南自注中説。[一二五]

附注

[一一五]形氣 成化本同,王本爲「神氣」。 [一一六]靈 成化本爲[靈處」。 [一一七]又 成化本無。 [一一八]奥 成化本作「臭」,是。 [一一九]談 成化本作「淡」,是。 [一二〇]□ 底本無字,空處似僅能容半字,成化本作「魄」。 [一二一]潘遂問 成化本爲「潘問」。 [一二二]氣附魂 成化本爲[氣附於魂」。 [一二三]鬼神 成化本作「舉神」,是。 [一二四]盡 成化本無。 [一二五]魂者……注中説成化本無。

知识出处

朱子语录

《朱子语录》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以宋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为底本,汇校众本。此书特点在于首次整理出版在体例上有别于“语类”体的“语录”体,为学界研究朱子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