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 44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2325
颗粒名称: 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 44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三〇八-三〇九
摘要: 本文为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録卷第十三董銖録的丙辰春滄洲精舍所聞语录 44。
关键词: 朱熹 语录 董銖録

内容

問:「『寬柔以教,不報無道』,恐是風氣資禀所致。以比『北方之强』,是所謂不及乎强者,未得爲禮義之强,[一〇二]何爲『君子居』?[一〇三]」先生曰:「雖未是理義之强,然近理也。人能『寬柔以教,不報無道』亦是箇好人,故爲君子之事。」又問:「『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未達之所守』,『國無道,至死不變』:此四者勇之事。必如此,乃能擇中庸而守之否?」曰:「非也。此乃能擇後工夫。大知之人無俟乎守,只是安行;賢者能擇能守,無俟乎强勇。至此樣資質人,則能擇能守後,須用如此自勝,方能徹頭徹尾不失。」又問:「以舜聰明睿智,由仁義行,何待『好問,好察邇言,隱惡揚善』,又須執兩端而量度以取中?」先生曰:「此所以爲舜之大知也。以舜之聰明睿智如此,似不用著力,乃能下問,至察邇言,又必執兩端以用中,非大知而何!蓋雖聖人亦合用如此也。」

附注

[一〇二]禮 成化本作「理」,是。 [一〇三]居 成化本爲「居之」。

知识出处

朱子语录

《朱子语录》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以宋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为底本,汇校众本。此书特点在于首次整理出版在体例上有别于“语类”体的“语录”体,为学界研究朱子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