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盟约本寻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608
颗粒名称: 十年盟约本寻常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273-276
摘要: 岳麓书院归来,第十届朱子之路结束,亦圆了与朱子的十年盟约。只因当年配合朱家祠堂在新竹关西改建完成,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于祠堂新启之日,展览朱氏先贤以及近世东亚儒者墨宝。朱会长说及将“朱子之路”由文字化为行动的构想,我说:要有效的话,不能只是一届、两届,至少当以十年为期。朱会长允诺支持,即以十年为期。朱子之路的十年盟约,说长不长,说寻常似乎也不寻常。感谢十年来大力支持活动的茂男会长及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尤其是朱美珍与朱土申两位宗亲的年年帮忙。也感谢十届来,一起走朱子之路的师友,尤其是年轻学子,再也没有比看着年轻朋友在这条路上茁壮、成长更愉快的事了。
关键词: 十年盟约 岳麓书院 归来

内容

岳麓书院归来,第十届朱子之路结束,亦圆了与朱子的十年盟约。
  只因当年配合朱家祠堂在新竹关西改建完成,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于祠堂新启之日,展览朱氏先贤以及近世东亚儒者墨宝。我帮其时任台湾朱氏宗亲会会长的朱茂男先生编了展览图录,并写了篇序言《走在朱子的路上》。朱会长说及将“朱子之路”由文字化为行动的构想,我说:要有效的话,不能只是一届、两届,至少当以十年为期。朱会长允诺支持,即以十年为期。就在关西朱家祠堂成议,后来又在黄坑朱子墓前盟誓,以后朱子之路即由隐喻变为一个活生生的地理词汇,一群关怀儒学、归宗洙泗武夷精神的台湾学子与朱氏宗亲,每年在溽暑难耐的七八月天,飞越海峡,走在朱子当年走过的路上。走着走着,大陆学子也加进来了,域外的同道也跟进了,“朱子之路”的内涵不断补充,面貌日益清晰。在闽台这一带,隐然也有“朱子之路”这么一路,这是我们的“一带一路”。
  朱子之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而是文化寻根之旅,也是灵根自植之旅。在绵延不绝的历史中,群贤辈出,朱子与闽台文化却具有特殊的因缘。朱子始仕,即任同安主簿,曾至现在台湾管辖的金门考察,留有过化遗迹。朱子后来还在闽南地区的漳州任过官,治绩显著。朱子的门生、故友中,闽南籍颇多,他们的言行事迹溶进了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血肉中,与百姓群生共化于南国的天风海雨。由朱子引发的这股精神革命的思潮后来更随着遗民的东渡,明郑政权的建立,进入了台湾,实体化了台湾。八百年来,朱子学早已是闽台文化氛围中核心的成分,从书院、祠堂、意识结构以至生活形式,在在都可看出朱子学的影响。
  数千年的儒学有过曲折的历程,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漩涡中,儒学、朱子学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海外的华族子孙处在殖民帝国统治之下,他们却常以“五千年的汉文化为傲”,为了对抗统治者,避免同化以至异化,儒学成了他们的重要武器。孔、孟、朱、王不只是历史人物,而是与哀吟于殖民统治下的华族子孙共同奋斗的革命伙伴。1921年,台湾士子在甲午海桑后的26年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大约相近的年代,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星马华侨领袖林文庆与鲁迅进行孔教之争,两个事件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海外华族子孙与被批斗到不成形的孔孟朱王,分享了共同的命运,自然地结成了命运的共同体。许多儒家哲人虽然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但在海外却是反抗异族、保卫华族文化的统一战线的忠实伙伴。
  由于历史的摆弄,也可以说是历史的悲剧,反而使得近世海外的华族子孙更贴近朱子学的血脉。在近世作为海外华人精神堡垒的儒学,作为反抗殖民帝国统治者的危险思想的儒学,原本即是儒学的正本正宗,原汁原味。从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北宋理学开始,大儒对历代统治阶层而言几乎无一不是危险的思想家,程颐、朱熹、文天祥、方孝孺、高攀龙、刘宗周、黄道周无一不受到严酷的政治迫害,元祐党祸、庆元党祸、东林党祸,这些著名党祸的受害者几乎无一不是儒者。抽离了理学家的奋斗史,千年来国人追求讲学精神、独立人格、言论自由的记录将不复可见,千年国史浩浩荡荡的内容也不再值得一读。大理学家可说都命途多舛,但与民共患,享受无缘,受难有分,他们受尽沧桑的血肉构成了中国传统不屈的脊梁。活在英殖民统治下的南洋华人与活在日本帝国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儿女,他们了解这个道理,他们知道儒者总是站在受压迫者的这一边。
  走在朱子走过的路上,经过了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同行者对朱子绝顶的毅力与无际的愿力,不得不发出由衷的礼赞。书院不是朱子首创的,但书院文化可以说是由朱子及朱子学者连手创办出来的。依据当代学者的估计,朱子创立了四所书院,兴复三所旧书院,在20所书院讲学,活化了书院的制度。书院与书籍的印刷刊行是朱子介入甚深的两个版块,书院与书籍印刷是传播理学思想的两个通路,是南宋时期的微信、脸书、推特。朱子是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位伟大的营销者。他不但透过著作打通了古今交会的大路,他也透过书院、印刷,打通了精英与士子沟通的管道。
  朱子不仅是位伟大的营销者或实践者,我们还可从他对家族伦理的重建,看出他如何将欧阳修《五代史》中感慨的“天地闭、贤人隐”的社会改造成礼乐孝悌的社会。在朱子的思想图式中,一个合理的社会是由各家族共同体继承前贤往圣的文化传统,再横向连结感通,有机形成的天下。朱子的著作中有《仪礼经传通释》及《朱子家礼》两书,他曾至少为30个不同姓氏的族谱写过序言,他还具体地参与了童蒙礼仪的制定以及仪式器物的使用,上述这些言论都是可实践的。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共同体,我们追本溯源,不能不赞叹朱子上接北宋儒者司马光、张载、程颐之说,以及历代朱子学者继承朱子之学,代代接棒的惊人成果。
  书院、祠堂曾经急遽地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进入21世纪后,两者似乎又很神奇地慢慢苏醒了。但无论如何复兴,终究不可能恢复到明清时期的规模,内涵也不会相同。如果“朱子”一词的理念紧紧地与书院、祠堂绑在一起,朱子思想的意义无可避免地必然会淡化。但朱子思想是很难淡化的,朱子存在的意义有在“书院”“祠堂”这些有形的建筑之外者。朱子最伟大的贡献当是他处在佛老当道的唐代之后,也是在千年帝王之统君临中国的宋代社会之时,提出了具有永恒而普世的价值理念。朱子在事的世界之外,朗现了理的世界;在帝王之统与佛老统绪之外,提出了独立的知识人的精神乐园之道统观。心统性情,道在己身,乐学忘势,长为天民。朱子将天堂、涅盘接到人世间的礼乐教化上来,将救赎的理念赋予广土众民、家家具备的宗庙祠堂上去。
  朱子之路的十年盟约,说长不长,说寻常似乎也不寻常。到底,人生有限,七八月又不是舒爽宜人的季节。然而,比起一行师生能走在朱子当年走过的路上,耳濡目染,感发兴起,一切的所谓辛劳真是微不足道!毕竟能一起走朱子之路,几世修得,此事再幸运不过了,只能算是福报。感谢十年来大力支持活动的茂男会长及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尤其是朱美珍与朱土申两位宗亲的年年帮忙。感谢学界朋友共襄盛举,尤其是张崑将、黄柏翰以及朱杰人教授们无私的付出。也感谢十届来,一起走朱子之路的师友,尤其是年轻学子,再也没有比看着年轻朋友在这条路上茁壮、成长更愉快的事了。
  (杨儒宾: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儒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