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十届朱子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565
颗粒名称: 2017年第十届朱子之路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2
页码: 216-276
摘要: 本段描述的2017年第十届朱子之路。
关键词: 朱子之路 第十届 2017年

内容

书院千载桃李成蹊——记“2017第十届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朱露编者按:今年两批师生参加第十届朱子之路:一为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台湾师范大学东亚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主办的“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时间:2017年7月17-24日;一为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朱子学传承与创新之旅”,时间:2017年7月16-23日。两批朱子之路各有特色,本刊将陆续刊载相关文章。同时,去年个别营员朱子之路文章也在本期刊登。
  7月17-24日,由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台湾师范大学东亚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主办,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协办的“2017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在武夷山武夷精舍开营,于岳麓书院明伦堂结业,为期八天的活动圆满落幕。
  朱子集理学之大成,其深研心性、开明义理,是近世800年来的思想高峰,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学问远播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朱子的人格风度、民族气节,为人深敬,仰为世范。书院,作为南宋自由思想的高地,是朱子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交流辩论的场所,与朱子的生命紧密联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朱子之学问德风影响后世直至今日,如今来自马来西亚与台湾海峡两岸的师生与朱氏宗亲踏着朱子曾经走过的小道感悟先贤的“性与天道”,亦与此语暗合。朱子于武夷精舍著书立说,构建传播理学体系;于鹅湖书院与陆子寿、陆子静(陆象山)展开理学与心学的“鹅湖之辩”;于白鹿洞书院创立《揭示》,成为后世书院学规典范;于岳麓书院与湖湘学派大儒张栻进行“朱张会讲”。本次研习营以书院为主题,始于武夷精舍,经由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以岳麓书院为结业之地。闽北朱子后裔及来自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和海峡两岸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31所高等院校78名营队成员重访书院,追寻朱子足迹,瞻仰先贤德范,辩论学术,联结情谊于朱子小巷,畅情抒怀于碧水丹山。武夷精舍尊师笃行七月的武夷,有着鲜亮而明媚的天气。炎炎的夏日在书院的沉静中仿佛变得清凉,司仪的声音庄重洪亮,全营成员深深地鞠躬,向朱子、向师长致敬。研习营全体师生、应邀嘉宾等,诵读《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朱子“五伦”之教在武夷山谷中回荡! 7月18日上午8:30时,“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在武夷山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开营。福建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南平市政协原主席张建光,南平市委副书记张国旺,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伍斌,南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培栋,南平市政协原副主席、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文志等众嘉宾,应邀出席了研习营开营式。
  宋淳熙十年(1183)武夷精舍建于隐屏峰下,落成后朱子作《精舍杂咏十二首》,并撰写诗序,详记盛况。此后八年,朱子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栽培了蔡元定、刘?、黄榦、詹体仁、真德秀、李闳祖和叶味道等大批弟子。这一时期,朱子著书立说,完成了《易学启蒙》《武夷精舍小学书》《周子通书》《大学章句序》《中庸章句序》《武夷棹歌》等,武夷精舍成为朱子理学思想发展、传播的中心。
  南平市人大原副主任、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会长朱土申,主持了开营式。
  南平市委副书记张国旺,代表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欢迎海峡两岸学者、学子,深入闽北朱子故里,重走朱子之路,探寻朱子文化活动,预祝2017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取得圆满成功! 研习营学生,抬着朱子之路研习营队旗,徐徐入场。2017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团长、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杨儒宾,将朱子之路队旗授予研习营师生,学生代表从杨儒宾教授手中接过队旗,以这面旗指引全队的行进方向。
  杨儒宾教授作为团长致辞,他回顾朱子之路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十年约满,十年辛苦不寻常!致辞中不仅提点了朱子之道,更以“言百里不如行一丈”教导营员。行朱子之路,由此开始! 授旗仪式结束后,全营行敬师礼(古释菜礼)。敬师礼为释菜六礼仪式,即肉干(感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桂圆(圆满自在)、红豆(鸿运高照)等六礼束脩。学生恭敬地捧着祭礼将其放至几案,还有文房四宝、戒尺、朱子孝母饼。尔后,全体营员郑重向先圣先师行三鞠躬礼。
  敬师礼毕,由来自台湾的学生代表王清安恭读祝文: 维公元2017年岁次丁酉年,7月18日吉日良辰敬师日,恭值 “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始业式,学员代表王清安率参礼学员等,敬设学子求学敬师礼,谨以文房四宝、戒尺、智慧笔之仪,敬献于至圣先师孔子暨先贤朱文公前曰: 维先师德侔天地,道贯古今,有教无类,德泽生民。
  万统共仰,亿众归心,天生木铎,传道传薪。
  惟我文公,继绝尼山,四子近思,万古指针。
  莘莘学子,智慧开启,同见同行,薪火相传。
  至圣先贤,鉴我至诚。谨献而后,老师向学子馈赠智慧笔,祝愿学子成才!墓园祭拜尊贤敬圣 7月19日上午8:30时,建阳黄坑朱子林,晴,艳阳。
  2017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师生、闽北朱子后裔怀着恭敬之心,静静走过蜿蜒的石子路到朱子墓前,摆案桌、香炉、果蔬。这是朱子后裔对先人的缅怀,亦是学人对大儒的朝圣。
  研习营师生以三献礼祭拜朱子:主祭官,研习营团长杨儒宾和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会长朱土申,行初献礼;台湾师范大学东亚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教授张崑将和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朱茂男,行亚献礼;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寒,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秀莲,台湾学者陈昭瑛(台湾大学)、史甄陶(台湾大学)、林碧玲(华梵大学)、黄继立(东海大学),马来西亚的黄立斌(拉曼大学),安徽的郭敬东(师范大学)、刘宏(师范大学)、福建的王岗峰(师范大学)、黄柏翰(武夷学院)、雷卫星(武夷学院)等教授,行终献礼;全体营员与主祭官同行三鞠躬礼。礼毕,所有营员列队向朱子进香,而后绕朱子墓一周。仪式庄严肃穆,沉静却令人内心震动。
  10:00时,研习营师生参谒寒泉精舍,行三鞠躬礼。拉曼大学教授黄文斌恭读《祭朱母祝夫人辞》。
  寒泉精舍为朱子创办的第一所书院。1170年正月,朱子葬母祝氏夫人于天湖之阳寒泉坞。同年,在墓旁构筑精舍,匾曰“寒泉”,守孝治学,完成了《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孟子或问》等著作。
  台湾大学史甄陶教授在寒泉精舍遗址,介绍了朱子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在思想史中的地位,及朱子在寒泉精舍与蔡元定的学术往来对朱子思想构建的深刻影响。
  参谒寒泉精舍后,营队来到考亭书院石牌坊前。考亭书院是朱子晚年教学传道之处,它承载着朱子已经成熟的理学思想,也见证了一代大儒的惨淡人生。书院已经湮灭在历史之中,仅存的嘉靖年间的石牌坊则是道南学风的证明。建阳区政府正在筹备复建考亭书院,亦盼望朱子的书院精神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在午后的骄阳中,营队到达五夫,朱子故居——荷花田边的紫阳楼。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建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朱子父亲朱松临终前,嘱朱子母子前往五夫依附刘子羽。朱子从14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朱子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晦堂”,是其“不敢忘先君之志”意愿的表现。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堂”,亦是表示不忘故土,将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山为居室之称。此匾为朱子老师刘子翚亲笔所书。旁有朱子当年汲水之井,名为“灵泉”。紫阳楼附近朱子手植的樟树历经800年仍枝叶繁茂,庇荫一方。而后,营员参观了五夫朱子文化园、朱子雕像广场,朱子文化已然成为五夫的标志。鹅湖书院论辩学术 7月20日上午9:30时。朱子之路研习营走出福建,来到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
  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吕祖谦与朱子编成《近思录》,结束福建之行归浙时,朱子亲自送行。五月底,抵信州铅山鹅湖寺。吕祖谦为了调和朱子“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二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子见面。这场著名的“鹅湖之会”呈现了两种思想的剧烈碰撞,亦体现了学说之间辩论共进的学术精神。在此书院举办本次研习营的第一场朱子学论坛显得意义特殊。
  论坛开始前,杨儒宾教授讲解宋代理学家的静坐,并带领营队成员静坐半小时,在蝉噪与风声中体会“静中气象”。
  静坐之后,讨论就开始了。台湾大学中文系史甄陶老师,主持了第一场研究生朱子学论坛。陈慧倩发表《我读<四书章句集注>的启发》,余若澜点评;官远程发表《从<朱子家礼>管窥朱子的儒学思想》、翁丽珠发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惠贞点评。台湾东海大学黄继立老师,主持第二场研究生朱子学论坛。游伟欣发表《“气质有敝”之“心”——论朱子对孟子“恶”之产生之说的继承与开展》,王清安点评;李冠豪发表《李塨对朱子<易>学评价探析》,方冠中点评;刘飞发表《朱子对佛教“空”的误解及其原因》,张梅雅点评。与会论文条理清晰,各有所长,点评者亦有各自的发明关照,妙趣横生。
  会后,闽北朱子后裔代表:北京大学学生朱紫珺、韩国东国大学硕士郑敏、山西财经大学连何曦等三人畅谈参加“朱子之路——鹅湖书院论文发表会”的感想体会。白鹿洞书院勤学开拓 7月21日上午8:30时,研习营38名营员,到达世界文化景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子知南康军,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已荒废百余年。朱子非常惋惜,责令修复白鹿洞书院,并亲自任洞主,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为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徒,划拨田产……白鹿洞书院达到鼎盛。白鹿洞书院院长郭宏达,亲为导览讲述白鹿洞书院遗址、遗存及辉煌历史,而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更影响后世800多年,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
  研习营在白鹿洞书院举办了东亚朱子学论坛暨两岸研究生论文发表会。郭宏达主持,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黎华先生致辞,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江西省国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柱才,韩国高丽大学教授、南昌大学访问学者田炳郁及南昌大学老师等与之座谈。
  论坛中,台湾杨儒宾教授作主题演讲;杨柱才教授介绍大陆朱子学基本情况及未来的朱子学研究方向;田炳郁教授简述朱子学在韩国的存在、发展及现状;台湾张崑将教授则讨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儒学、朱子学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
  论文发表会则由安徽师范大学郭敬东老师主持,余若澜发表《朝鲜儒者丁茶山的仁孝思想关系之探索》,黄柏翰老师点评;王志华发表《船山论礼——情之关系》,林碧玲老师点评;张力云发表《朱子与韩愈评孟荀、杨雄“人性论”之异同》,刘宏老师点评。
  朱子之路研习营赠予白鹿洞书院礼物——台北故宫所藏朱子墨宝影本。岳麓书院结业典礼 7月21日晚,研习营师生乘高铁至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山长(即院长)周式,并颁书赐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
  朱子曾两次到岳麓讲学。第一次,乾道三年(1167)“朱张会讲”。朱子从福建崇安五夫启程,学生范伯崇、林择之随行。“朱张会讲”二月余,朱子手书“忠孝廉节”,讲学常有“三日夜而不能合”,众生乘马而至“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再一次是绍熙五年(1194),朱子任湖南安抚使任上再至潭州,在任期间,修复、振兴岳麓书院教育;朱子聘请名师任讲书职事和学录,增加丁额外学生不由考试而进入,进一步修建书院、置学田50顷、乞赐九经御书……无不一一关注,颁布《揭示》,实施“五伦之教”。
  7月22日上午,研习营师生走进岳麓书院孔庙大成殿,向至圣先师孔子致敬,行三鞠躬礼。
  第二届朱子之路研习营营员、岳麓书院副教授殷慧主持会议,岳麓书院副院长孙建平教授致辞,并介绍了岳麓书院的辉煌历史与当下的创新融合发展之道。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演讲《实践、理想与精神:朱子的书院世界》。研习营团长杨儒宾主题演讲《朱子的格致补传》。台湾大学教授陈昭瑛,主讲《台湾朱子学的实践:以恒春县为中心》,拉曼大学教授黄文斌主讲《马来西亚儒学的发展与多元化宗教文化融合的展望》。林玮老师主持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博士生王清安、王琦发表论文,郭敬东老师点评。
  7月22日下午,岳麓书院第二场朱子学论坛和师生论文发表会,台湾华梵大学教授林碧玲担任主持,兼主讲《朱子“明德论”的心性问题初探》。博士生陈慧贞发表《朱熹论庄学》,硕士生寻梦依发表《朱熹荀学思想研究综述》,黄继立老师点评;博士生方冠中发表《主流与歧出:曹端<太极图说述解>之诠释》,史甄陶老师点评。
  7月22日晚,2017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结业式在岳麓书院明伦堂举行,第二届朱子之路成员,如今已是台湾大学教师的史甄陶担任主持。朱子之路研习营营员,逐一畅谈“走朱子之路,研习朱子学”的心得体会。他们带着满满的情怀,感谢主办单位和老师,感谢研习营同学一路相伴、相识、相知;感谢各地朱子后裔的无私奉献、精心关照,带着满满的感恩心,祝贺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取得圆满成功! 研习营团长杨儒宾,分别向研习营师生颁发结业证书,2017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落下帷幕。
  第十届朱子之路重访朱子讲学立说的各大书院,瞻仰先贤德范,寄托心中的向往与敬意,这是一场盼望已久的朝圣。在这朝圣的行脚中,朱子的思想、书院的精神与当今社会的脉络紧密相连,生机勃勃。后裔赤诚的缅怀之情、学人执着的向道之心,都是朱子之路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能量。愿朱子之路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直通千家万户,直通天下万邦,直通永恒之理。
  古人胸怀与文化情怀(马来西亚)陈慧倩修读中文系本科时,与朱子最有关系的课程是“四书”。当时的授课老师除了在大堂课给同学讲解“四书”原文外,也给同学们制定了一系列主题,让大家在繁重的学期里探讨“格物致知”“霸道王道”“道统说”等论题,从而约略了解“鹅湖之会”或“朱陆之辩”的事迹。研究生生涯时,论文导师刚好接教此课,嘱我前往旁听,而老师此次重点讲授了“四书”的价值观。前后两次接触“四书”,得益之处全然不同。
  此次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的心得,与“四书”有关,要从出门前一个月开始书写。马来西亚团带队老师(黄文斌老师)指定给我和游欣瑜同学的报告题目,是《我读<四书>的感想》。私底下,我极少有机会能静下心自行阅读原典,而此次选读的篇章是《中庸章句》,印象最深的是修身成功后能推己及人,甚至与天地同用的观念。到底是怎样的文化与生活经验,才能孕育出这样的思想家与实践家?这是我来不及给自己解答的部分,所写的报告也在截稿前10分钟才匆匆寄出,十分狼狈。
  参加了朱子之路,本身最大的感受是:此行是疯狂的,因为我们搭巴士、搭高铁,只为了重走朱子之路。疯狂的原因,是此行在短短一星期内跨越三个省份,但这种疯狂似乎又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走过的地方,都是实实在在的,是有记忆的。我们走过了朱熹曾经生活的武夷精舍、寒泉精舍,我们也参访了鹅湖书院(是的,就是“朱陆之辩”的所在地)、白鹿洞书院,也走进了岳麓书院。走过这一趟之后,也慢慢为自己出发前的疑惑拼凑出一些答案。
  印象深刻的,包括史甄陶老师在建阳寒泉精舍的讲授。随着史老师的讲说,脑海里也浮现出朱子与蔡元定、吕祖谦的情谊及编写《近思录》的画面,更从中看到了朱子对学问的坚持。至于位于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则是庐山文化最丰厚的地方。不过,庐山实际上只是我们前往白鹿洞书院的其中一道风景,我们的行程并没有在庐山停留,一行人也只能在巴士上遥望庐山,以及在这短短的路上急切寻觅“三千尺瀑布”的踪迹。
  路过庐山,除了真正体会到苏东坡所描绘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外,也真实感受到庐山的壮丽。对庐山匆匆数瞥后,大家都有同感,庐山的气势无法通过照片或海报展现出来。话说至此,不禁联想到随后在湖南长沙看到的“香江”亦十分壮观。热衷问学的朱子长年在这山川大地中生活,眼界大了,心胸自然也跟着壮大起来。
  然而,若仅以江山大河来看一代大儒的胸怀,不免流于表面。江西的导游特别针对庐山说了一番话:“文化是一个积累、一个积淀。人们想看庐山,冲着的就是李白写的诗。”如今,我想补充,文化亦是一种情怀,而积累多年的中国文化是恢弘壮阔的。这种气象,已充分展现在古人的学问素养与胸怀之中。(陈慧倩: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朱子之路文明之旅林怡玲 2017年7月16-21日,我参加了“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朱子学传承与创新之旅”,从尤溪-朱子的出生地开始,走访了朱子一生走过的足迹,让我感受到这是一趟令人难忘的文明之旅。来自海峡两岸多所学校70多位老师同学朝夕相处,亲切自然、与人为善的氛围,让我真确地感受到五湖四海一家亲的真实情感。
  犹记得第一眼见到带队的朱杰人教授时,心中不禁升起一个赞叹:“圣贤后代气质果然不凡”。印象中朱教授首先勉励大家学要立志,学者风范展露无遗,然而到了活动尾声,当大家齐聚一堂进行联谊活动时,我们却看到朱教授细腻慈祥的另一面。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年轻学子,上台之初幽默地表示自己将唱一首歌,而如果有意外,还可能演唱第二首。就在这位同学演唱完第一首歌曲时,朱教授立刻表示:我们都希望意外发生。于是,这位孩子又开心地演唱了他的第二首歌曲,全场尽欢。
  在朱子为母亲守丧的寒泉精舍遗址,朱教授为我们说了朱熹反对寡妇改嫁的事。他认为,朱子之所以如此主张,完全是为了稳定丧父的家庭,维护社会的安定,是出于人文关怀,至于朱子14岁丧父,母亲守寡的艰辛痛苦,朱子自然是非常清楚的。而朱熹47岁丧妻,直到71岁过世,坚持不再娶,也是出于对家庭的重视与关心。这些看来即席而自然的学术心得分享,让人备感亲切,深受感动。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厦门大学朱人求教授带领大家静坐的活动。朱子说:“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朱教授除了带领大家实际体验静坐之外,也分享自己静坐的经验与心得,这个活动让我们似乎真实感受到了先贤的学习与生活。
  结业式时,两位朱教授都提到十届朱子之路的艰辛与收获,提到朱子“勿求人知,而求天知”的精神。此时,我想起自己在朱子墓前,见到两位朱教授跪拜的身影,当时竟不自觉地感动落泪。至于为何落泪,我自己也知道:我觉得自己可以感受到朱人求教授说的他的心情:找到家了。我很羡慕两位朱教授,能为发扬他们成就不凡的先祖的学说而努力,那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带动人类社会文明的骄傲,这是值得坚持努力不懈的志业。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此趟文明之旅让我感受到:人的一生,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中心思想,将生命赋予一个影响他人的任务,就算不虚此生了。
  而对于我来说,真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感谢主办单位无微不至的照顾,感恩!(林怡玲:台湾辅仁大学)与朱子相遇郑敏我的家乡在建瓯。小时候,奶奶家旁边有一家敬老院,敬老院里有一口井。那里的老爷爷曾经告诉我,这口井的年岁,比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还老,它还与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有关。但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位“很聪明很厉害”的人是谁,也没有追问,只是很好奇刻在井口的三个大红字:第二个字是“泉”,第三个字是“井”,第一个字是什么呢?因为敬老院里有凉亭,有大树,有操场,我便时时和堂妹到那里去玩,也时时路过那口井,但始终没有想着去查一查第一个字究竟怎么念。直到高中时,才从语文老师口中得知,第一个字念“gen”,这口井叫“艮泉井”,南宋的大儒朱子(名熹)曾在建瓯生活,为这口井作了《艮泉铭》——现在想来,敬老院玩耍的那段时光,我多少次跑过井旁,却从来没有驻足凝望,也无意愿去探索800多年前朱子站在井旁的所思所想。所以,在上大学之前,我并没有与朱子相遇。
  我所认为的“相遇”,乃是对心灵有所触动。若提及与朱子的第一次相遇,应该是在“中国教育史”的课堂上——那是大二上学期的中段,“中国教育史”的课程已经过去一半,我已经初步了解了“六艺”、国学、官学、乡学……才发现自己对传统教育偏见太多,而循着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嵇康、韩愈……这些先贤的思想一路往下,我终于遇见了朱子,知道了书院与朱子的故事。
  “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己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侧至到,闻者感动”。(《朱子年谱》卷四)最先触动我的是教材中的这段描述。我可以想象朱子在知潭州时,白天忙碌政事,晚上在岳麓书院讲学的辛劳,更能够感受到一位师长的拳拳之心。我觉得“切己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这几个字不仅是对当时的弟子说的,也是对后来所有求学者的忠告。
  随后,朱子的“书院人生”在我面前缓缓展开:从建阳的“寒泉精舍”开始,随着朱子为官的轨迹,他修复了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并在武夷山、建阳等地建了“武夷精舍”“竹林精舍”(后改名为“考亭书院”)。而作为教学机构,也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书院,俨然成为南宋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风景线”——知名学者往来讲学,不同学派在这里交流、论辩;听讲者不限本院师生,外人也可以前来听讲,还可以当面质疑问难。学生也可登堂讲论……在自由的氛围里,智慧的火花尽情碰撞着……从教授和课本的描述中,我突然发现,这不就是我所向往的校园氛围么!正如民国学者张君劢对书院精神的总结:“学行并重,学则重真,行则重善,各科联合,学问会通,以成通才。”原来,一千多年前的书院,做得比今天还要好!于是,我心中埋下了一个愿望——有机会,我要到朱子修建的书院参观。
  但是,这个愿望的实现是10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的春节。从韩国东国大学来的教授一行,到武夷山考察,我有幸以翻译的身份陪同——我想,这就是我第一次走“朱子之路”吧!在武夷精舍参观时,东国大学的姜锡瑾教授一看到墙壁上《九曲棹歌》的文字,就随口用韩文流利地念了起来,而朴钟九教授则拿出一张面值1000元的韩国纸币,指着上面的人像告诉我:“这位先生是韩国朱子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先生”叫李滉,号退溪,在朝鲜王朝时期被称为“东方朱子”,朱子学传入韩国后被称为“性理学”,退溪先生在退隐之后,成立了伊山书院(后被李朝的皇帝赐名为“陶山书院”),致力于传播朱子学的思想,书院的院规还是参照《白鹿洞书院揭示》制定的呢。2016年3月开始,我到东国大学进行语言课程的学习,才发现不仅仅是1000元,在5000元韩国纸币上的那位大儒,也是韩国朱子学的代表——李珥,号栗谷,与退溪先生并称“朝鲜双璧”。而50000元韩国纸币上的那位夫人,居然就是栗谷先生的母亲——申师任堂。语言班老师告诉我们,申夫人是“才女+贤妻良母”,而栗谷先生尚在母腹中时,就得到了良好的胎教,出生后更是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成长。韩国人对申夫人的教育非常认可,所以在5000元纸币(正面为栗谷先生)的背面还印上了申夫人的名画《草虫图》。当时,我将韩国发行的四种纸币摆在面前,心想:韩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些纸币,而除了10000元的正面肖像为世宗大王外,其余人物均与朱子学密切相关,朱熹在韩国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由是,我心中产生了第二个愿望,我要好好读一读朱子的作品,去感受一下影响千年的思想力量。
  这个愿望的实现,不像第一个愿望那么久。在参加“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之前,我参与审读了《朱子文化字帖》一套三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子四本”: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如果读者能够一笔一画地用心摹写这“四本”,相信一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吧!而这次研习营,在武夷精舍、在朱子墓前、在朱母祝氏夫人墓前,更是给了我与众师长、同学齐声诵读《朱子家训》的机会。虽然正值酷暑,但从第一句“君之所贵者,仁也……”开始,被烈日拨动的不安的心,就找到了平静。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三次诵读《朱子家训》,我能感受到所有参与者都是按照朱子所说的“字字响亮”,用诚心、诚意去读。家训中的每一个字,讲的都是明白如话的平实的道理,倘若真能做到“知行合一”,人生就多了厚重,少了浮躁,有了沉淀。
  钱理群先生在《与鲁迅相遇》一书中提到,“相遇”是一种缘分,两个独立而自主的生命个体,有缘分就相遇,没缘分就不能相遇。我相信我和朱子已经建立了缘分,而能否真正进入这位大儒的世界,产生如钱先生所说的“灵魂的冲突或共振”,那就是我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了。正如鹅湖书院牌坊背面所提“继往开来”四字,第三个愿望已然在我心中发芽:作为一个编辑,希望自己在与朱子相遇之后,能够走得更远一些,用心打造一本深入浅出的通识读本,带着更多的人,走进朱子的世界,实现“与朱子生命的相遇”。
  (郑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行走的书院——第九届朱子之路心得(加拿大)王嘉宝喜闻第十届朱子之路圆满结束,为之高兴的同时,也想起了去年自己参加第九届朱子之路的情景。记得当时拖着略微疲劳的身躯回到家中后,《走在朱子之路上》这支铿锵有力的赞歌在耳边着实回荡了很久,至今依然能够唱出其中的段落。一年前,第一次踏上福建这块富有灵气的宝地,与来自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同学一起寻找朱子之“迹”,歌中写到的古樟树、九曲溪、大林谷,我们都一一游历。自己遇到书中的朱子有八年了,但只有在那时才真正遇到“路上的朱子”,寻着朱子之迹领略朱子之意。一、穿越时间的书院 《走在朱子之路上》说道,一座座耸立的书院就是“综罗百代的理学殿堂”。那几天,我们参观了很多书院,让人不禁感叹福建书院文化之兴盛、影响之广泛。还记得当时坐在正谊书院的图书室里,我就忍不住地设想,如果我能在这里读书一整日该多好?当我在筼筜书院里看到孩子上国学课时,又想如果我能在这里给孩子上课该多好?走在不同的书院里,脑海中描画着朱子和弟子们在书院里讲学、研究、修书、会讲、论辩那种“活泼泼”的场景。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这些书院依然挺立,有的仍然在发挥传道育人的作用。也许不久的将来,书院结合现代科技能够拓展它们的功能,莘莘学子依然可以在这些古朴的书院里知遇恩师,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修身格物,甚至“为往圣继绝学”。走进一个个书院,我的心灵慢慢得到了浸润滋养。我羡慕古人可以忘却功名,在书院里潜心学习;我也感到幸运,因为我们所走的朱子之路,本来就是一座行走中的书院。二、穿越空间的书院我还记得歌中说,“负笈求学者来自五湖三江”。我认识了很多来自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的朱子学专家、学者。那时我意识到,原来学术探讨不只是在会议室里的激烈论辩,也可以是老师们在行走中对学生耳提面命的关怀。我一直是一个读书后迟迟不敢动笔的人,一直不敢写朱子学相关的论文,如果不是朱子之路研习营的要求,我也不会“硬着头皮”写出人生关于朱子学的第一篇小文章。我“惴惴不安”地准备接受各位朱子学专家的“智商碾压”。但没有想到的是,在我的论文汇报结束后,在旅程中来自台湾的黄丽生教授还继续指导我关于“心之主宰”的问题,提醒我要与西方自由的问题进行甄别。来自韩国的田炳郁教授在饭桌上和青山绿水间还不忘对我提交的论文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指导,提醒我要关注韩国关于心性论的讨论。两位老师的指导,让我感到温馨。每到一处,朱杰人老师和朱高正老师更是瞬间化身为“职业导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朱子和这些书院之间的故事。所以,朱子之路不是漫无目的“游戏”,也不是在会议室里单纯做学问,而是“活泼泼”的游学,一路上同学们“各言尔志”。回到北京后,我又借阅了很多跟宋代书院相关的书籍,进一步了解我所走过的书院在宋代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学术存在。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儒家思想中没有完全封闭的个体,儒家提倡在共同体之中开放自己,互相交融和理解,进而滋养自身,如孔子及其弟子,又如朱子及其弟子。这大概就是宋代书院真正的精神所在,即提供一个实际存在的学术和求真的场所,让“道”和“真理”能够贯穿在我们身上。
  三、在诚敬之礼中体道学习和实践礼仪是古代书院一个重要的内容。朱子注《论语》“礼之用”云:“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每次读到这条材料,我都会问,古代中国的礼仪在当代的意义是什么?我还记得,我们亲自参与了释菜礼和祭礼,这些礼仪并没有想象中的烦琐,也没有想象中的神秘。窃以为,礼仪的作用在于提醒我们要“带着敬意去读书”,并且带着从书中读到的诚敬之意去生活。朱子之路中精心策划的礼仪实践和我们平时作为观众围观的一些礼仪不同,礼的实践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而不是一种表演。释菜礼和祭礼也不是纯粹外在的规范和约束,我们自身就是礼的实践主体,在恰当的时候通过外在的礼唤起我们内心的诚敬,让诚敬之意获得一种恰当的外在表达。礼仪让我们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和场景停顿下来,用一系列有秩序的身体行为来使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得到安顿,做到注视和作揖的从容不迫,进而表达与一同行礼的人互相之间的敬意。礼仪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损益,朱子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制作了庶民百姓也适用的《家礼》。我们继承了朱子“礼时为大”的精神,所实践的礼依然是“理”的体现。
  虽然“朱子之路——书院文化之旅”只有短短的七天,但我们这座庞大的“行走中的书院”已经建立,随着一年一年的重走,这支队伍也不断扩大。借由现代科技,穿越空间的学术交流每天依然在微信、邮件中继续。衷心祝愿朱子之路越办越好!(王嘉宝: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14级博士)朱子之路——且行且思且感怀(马来西亚)吴慧珍非常高兴有缘参加2017年7月17-24日的第十届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对朱子学说仍处于“启蒙”阶段的我带着惶恐之心,与来自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的黄文斌老师和四名研究生——翁丽珠、陈慧倩、官远程、游欣瑜一行六人组成马来西亚团参加了此项有意义的活动。
  为期八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此行横跨中国福建、江西和湖南三个省份。从对圣人先哲表达敬意的敬师礼,体现慎终追远的拜谒朱子及朱母祝夫人的祭拜仪式,到游览武夷山云窝天游峰和九曲溪的秀丽山川,再到怀思朱子成长、问学和讲学的五夫里古镇,参访各处富有人文气息的精舍书院,以及在各书院进行的主题演讲、论坛及论文发表会,仿佛置身于昔日书院讲学论道的氛围里。不论是师长、朱氏宗亲和同学们分享感言的开营式和结业礼,抑或一同走访朱子曾留下足迹的路上,都无形中建立了一份情谊,亦感受到追寻与传承朱子学的精神力量之延续。穿越三省,一路上宜人的山川景致和农田风光,何尝不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借以抒发乡土情怀之素材呢。
  7月18日在武夷精舍进行的敬师礼简单隆重而不失庄严,写着《朱子家训》的旗帜扬起,正式开启了这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的序幕。依循古礼,对至圣先师孔子暨先贤朱文公表达敬意的敬师礼,以及向师长们行拜师礼都极具意义,体现了儒家传统尊师重道的价值观。通过礼之实践过程中,传递着含有深刻意涵的文化价值观。众人齐诵《朱子家训》,让大家谨记《家训》之教诲。一筒筒分赠予学员们的朱子孝母饼传递的是一份孝心的培养,智慧之笔亦包涵着对后辈们文化承传之希冀。
  建阳黄坑朱子林一行,以敬仰之心拾级步上一座小山丘,偌大的一方墓碑,一代思想家朱子在八百多年前陪伴先他而逝的夫人长眠于此,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结晶。四周以石块垒起的朱子墓与远处的九峰山遥遥相对,让人感到其思想精神早已化育于天地之间,并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国史大师钱穆有言:“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持香拜谒,我不禁在这位一生致力于敦化育才的教育与哲思家墓前诚心默念,祈愿一路坎坷与艰辛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亦能像朱子学一样获得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来到建阳莒口朱子母亲祝夫人之墓行祭拜仪式,途经葱郁的竹林、淳朴的田园农舍和墓前的一方池塘。朱熹为母守丧而在此建寒泉精舍,並潜心著述。史甄陶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朱熹与蔡元定之深厚的情谊,以及在此期间与吕祖谦编次而成为中国理学史上第一部哲学文章选集——《近思录》。亲谒两处由大大小小石块垒起的质朴墓园,没有壮丽的规模,却多了一份亲切宁静的隽永之感。
  此次重游自古有“邹鲁渊源”称誉的五夫里,心中满是欢喜。生于南宋时期的朱熹(1130-1200年)在绍兴十三年(1143)时,父亲朱松病逝。父亲临终前遗书给武夷山籍的好友刘子羽,托付友人抚养其子。在此缘由下,朱熹奉母迁居于武夷山麓的五夫里,并在此从师、著述、讲学直到晚年迁居建阳。来到宋代理学家朱子的故居——紫阳楼(紫阳书堂),身穿“不远复”字眼的导览老师诚恳细心地为我们讲解,从其言语解说中亦见其对朱子之崇敬。我们一入门即见一座朱子雕像,雕像后置有一篇《紫阳楼记》的文字。入内见有厅堂,为朱子的书斋“晦堂”,寝室则名为“韦斋”,有不忘父志之意。挂有“慎终追远”的厅堂里,挂有其父朱松之画像,体现了一位士大夫孜孜为学、持守修身齐家的理念。
  简约朴实而典雅的故居外有几株参天繁茂的树木,在溪旁有棵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乃朱子所栽植的古樟树。如果正如所言,当年种下这棵幼苗的朱子,或许不曾想过,这株幼苗已茂密成荫,就像其潜心著述和留下的理学思想,迄今仍影响着许多人,乃至已传播到更远的国度。
  走在古朴淳厚的古镇上,有种时光错置的感觉。循着那条由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成,并显得滑溜的一条小巷前往兴贤书院,仿佛回到昔日朱子孜孜为学的年代。这条朱子年少时上学,学成后探友寻幽和问道,时而往返的巷子名为“朱子巷”。记得在2012年前来时,穿越一条条的巷子,沿途看到几处歌颂功德及节孝的牌坊,“儒林坊”“三市街”说明此处曾是士农工商、人文荟萃之地,然而如今市景繁华的景象已不复见。只见一路上以木板和土泥墙搭建的房子错落有序,一些房子已陈旧破落,留下老人与小孩守护着此镇,此景象不免令人慨叹。
  随众人来到兴贤书院,此书院虽已失去了昔日讲学问道的胜景,然而却难掩其早年为一书院的景象。兴贤书院曾是朱子弘扬理学、以文论道之所,现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子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朱子通过著述、创建书院与讲学,以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志,其治国平天下的弘毅精神,令人钦佩。
  一些历史遗迹在“文革”时期遭破坏的痕迹依然可见,令人惋惜痛心。兴贤书院墙上的龙图,据知为免被破坏而土封起来,如今再现其貌。这社会就是如此,有人破坏之余,亦有人默默守护。文化之承传就因有许多守护者的默默付出才得以延续。此时,想起了钱穆先生的话语:“对待文化历史,我们应当持有一份温情与敬意。”如果能持守这份态度,我们必能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获取丰厚的知识与精神源泉。随后来到五夫社仓,此为朱子为赈济灾民而首设的粮仓。朱子还呈请施行《社仓法》,获朝廷颁行推广诸府各州,体现其为父母官时体恤百姓疾苦之心。可以想见无助的灾民们获得援助时的欣喜之情。
  烈日下步往五夫朱子雕像广场,偌大雕像高高立起。这些年来朱子的故里,不论道路桥梁等硬体设施都获得提升,确实是可喜之事。然我更期待能保留那古朴淳厚的民风,朱子的学说思想亦能获得更广泛重视及推广。沿途的田园气息牵动着我愉悦的心情,是一份恬淡与从容。荷叶田田,荷花绽放,养育着代代人民的土地依然需要辛勤耕作,亦体现了古时士人进则仕、退则耕的生活格调。脸上情溢知足的居民们低头剥着一颗颗硕大的沁心莲子,收获着勤耕后的甘甜。我想朱子学说中所寻呼的“道”是否已体现在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五夫里有其难以言喻的魅力,我想那是一种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而形成的文化魅力。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次探访,希望往后能有更充裕的时间,细细回味这位理学家及其师友留下的足迹,以及探寻蕴藏在这座承载着几个朝代的历史和生命故事。
  此行参访几处书院,当来到只余下一扇斑驳痕迹的建阳考亭书院牌坊时,落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当获知书院原址已是一座水库,更是一番莫名的感慨。风雨沧桑,随着各朝代的更迭,精舍书院几经兴废,然士大夫问学的精神却不曾消弭,展现了自古以来,有志者育人育才的教育精神之努力不懈。我想,好的思想学说,因其以人为本,契合人之心性,故能传播久远,并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于潜移默化中在人们的心里萌芽、生根。
  参访一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能触动人之心弦,令人感动怀想,往往是因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与文化意涵。地处充满绿意、环境僻静清幽的江西上饶铅山之鹅湖书院、九江濂溪区白鹿洞书院和位于长沙的岳麓书院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人文坐标。书院里笔力遒劲的楹联和匾额彰显着书院的神圣与庄严。走访书院,在阅览人文史迹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对某人物及其思想学说有更具体的认识和体会,那份真实感也能深化成一股学习的推动力。在参访中不难发现大家对昔日书院讲学问道的文风流露着向往之情。
  遥想1 175年朱熹在铅山鹅湖寺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论道,就理学和心学论辩而著称的“鹅湖之会”的思辨情景。而今马来西亚组的学生亦获得机会在鹅湖书院里发表文章,想必心中也一定甚为欣喜激动。虽然我们属于朱子学的“非专业”组,然问学之心甚切。1167年朱熹与张栻于岳麓书院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树立自由讲学、互相讨论辩证之学风。而今师长学生们亦延续此论学之风,怀着学不倦、诲不厌的这份心念,虚怀谈论着朱子所留下的思想学说。
  而今,每所书院的情况条件不一,历经岁月沧桑的书院,其实也是一种立体而实在的历史教材,如何维护古迹、活化历史,凸显其历史意义显得更加重要。同时,我更期待能够重塑和展现昔日书院讲学问道的精神面貌,丰富书院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如湖南大学管辖下的岳麓书院,试着结合现代教学、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为导向的模式是可以作为借鉴的。我们在此听杨儒宾老师讲课,老师以“豁然贯通”来形容朱子式顿悟,此乃取得认知与心灵精神上的突破。希望能够自我鞭策,能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在小小的层面上达到如杨儒宾老师所言“豁然贯通”之境。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或体现在生活层面的为人处世上,或呈现于深入钻研的学术研究之中,朱子学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瑰宝。研习营通过共同弘扬朱子学的理念,其过程中在加强朱氏宗亲们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之余,也让参营者感受到已走过十载的朱子之路一路走来,实为不易。背后隐含着几许的辛劳,靠着许多人的心力而得以完成。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朱茂男先生和朱氏宗亲会成员,以及师长们怀着弘扬朱子圣哲之思想,致力于培养志士后进,其诚可钦。
  又到了赋归的时候,来自各地的师长朋友们纷纷踏上归途,我们也于7月24日在机场与台湾团师生匆匆一别,内心相当不舍。誓愿走朱子之路十年的领团人杨儒宾老师依然幽默如昔,处事沉稳低调的张崑将老师、常给人温暖和鼓励的林碧玲老师、侠气的陈昭瑛老师、勤恳治学的史甄陶吾友等师友们,还有干练果断与一路陪伴我们的朱美珍老师等前辈,你们的精神和毅力亦令人感铭于心。推动历史文化和教育向来是任重道远却又崎岖不易的道路,然必有人会继续持守那份弘扬文化的使命。我在众人身上,看到了此坚毅的精神与信念。(吴慧珍:马来西亚文史作家)我的朱子心路刘宏由杨儒宾老师带领的朱子之路已经走了十届,而我恰好赶上第十届。十年了,在这条路上,不知走过多少路,也不知路过多少人。有些路,我走了,你没走。有些人,你遇见了,我没有遇见。也许,因缘皆前定,我所参加的第十届于我而言可谓不早不晚。如今要写下点什么文字纪念此次活动,想了许久,不忍动笔。不忍的是,一旦动笔,此次活动就将成为过去。然而,子曰:“逝者如斯乎。”一切的现在,皆由过去走来;一切的现在,又将成为过去。而现在,现在,难道不是在无数个“当下即是过去”的现在,才开创得未来吗?题目之所以叫“我的朱子心路”,是因为这条路千里万里,不过是千心万心,亦不过是一心。当然,没有“我”,这条路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的朱子心路”要从2007年说起。那年,我阴差阳错的考上了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就命中注定要与此次朱子之路相逢。读研之初,我首先接触的就是宋明理学。宋儒之中,以朱子为集大成自不用说,研习朱子学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功课。也许是先入为主,此后无论学术取向如何变化,也始终逃不过朱子学的参照。每当读到宋儒语录,都想见其为人,不免要关照一下大儒们的出处。原来,朱子乃我皖人。当时心想,能有朝一日参拜朱子故地,岂不甚好。当然,我不是朱子学的信徒,更没有宗教式的虔诚,也就不会为了参拜而参拜。说实话,研读朱子的著作,并非一件乐事。一方面,为朱子学的博大精深所慑服;另一方面,又为朱子学的繁复驳杂而却步。随着研究的铺开,开始发现朱子学所探讨的问题,其实大多在北宋时期都已探讨过,朱子不过是将其体系化而已。那么,我开始怀疑,朱子学的贡献究竟何在?尤其是看到象山对他的批评之后,开始认为朱子学并非真学问,一种想要抛弃朱子学的念头在我心中流动。后来,硕士论文以刘蕺山为题,博士论文以戴东原为题。二人都对朱子学有所批评。批评,意味着朱子学有影响,意味着后来的学术都跳不过朱子学这座高峰。为什么跳不过?这又促使我思考“朱子学贡献何在”的老问题。工作之后,当我开始教授宋明理学时,才真正能够从另一个方向开始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没有朱子学,朱子学以前的北宋儒学能否成立就会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没有朱子学,朱子学之后的明清儒学能否推进也会是个问题。或者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北宋儒学正是在朱子的解释中才得以清晰起来;明清儒学以至于今的儒学发展,也只有放在对朱子学的补偏救弊的角度才能得以被理解。这,才是朱子学“集大成”的真正意味。
  以上所说,只是停留在学术的垣墙之内,于朱子学更是冰山一角。为什么?因为学术只是朱子学的一部分,朱子学更大的贡献在于她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如果说,国人皆知有孔子,那么朱子就算不上家喻户晓。但我想说,其实朱子和孔子一样,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早已渗透到血液之中。抛开学术不谈,我想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自称非专业的人士问到:“现在儒学这么火!以前朱熹说儒学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你们谁能告诉我当今的儒学究竟是要干什么?”在座的学者们哑口无言。是啊!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来打量朱子,不论理论的对错,朱子的确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回答了时代的问题。也就为时代的人们指引了方向,找到了安身立命的跟脚。试问,朱子至于今八百余年,又有谁堪与之比肩乎!带着这样的认识,三生有幸,踏上了此次的朱子之路。
  2017年7月17日下午3时许,在厦门北站与台湾学者一行会合。他们有杨儒宾、张崑将、陈昭瑛、林碧玲、黄继立、史甄陶等老师以及其他硕博士生。未见台湾学者之前,有种发自内心的仰慕感,因为台湾多年来文化不绝,大陆近些年的儒学复兴可说是在台湾的反哺之下才发展起来的。见到台湾学者之后,又有种扑面而来的亲近感,或许是两岸相隔难得一见的缘故吧!来到武夷山之后,还有来自马来西亚黄文斌老师一行,有来自大陆各地的师友们。大家彼此,一见如故!对于这种难以名状的感受,我愿意相信,也许我们都是前世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亲人吧!其实,大家之所以有此种油然而生的亲近感,是缘于不论我们由于何种因缘而来到此地,皆是因为朱子将我们心心相连。
  此后几天所历甚多,不能一一记述,只能记录几点心绪之澎湃处: 一、关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杨儒宾老师在武夷学院所作的主题报告。杨老师的主旨是,文化的认同必将超越政治的分歧。众所周知,儒家历来有“大一统”之说。但我想说,千百年来儒家不仅有政治上的“大一统”,更重要的是有文化上的“大一统”。政治上能否实现“大一统”,乃随时势而然,而文化上的“大一统”则始终颠扑不破。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华人早已遍布全球各地,早已分属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但我们却又分享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皆已化作历史的尘埃,而唯有文化上的巨人才屹然挺立。正是有着像孔子、朱子这样的往圣先贤,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延续至今而生生不息。包括我们今天所走的朱子之路,不正是一条文化之路的继续吗!不也正是一条文化一统之路的见证吗! 二、关于参拜、静坐。参拜也好,静坐也罢,皆是一种形式。说实话,我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礼仪活动。从未参加,不是没有机会参加,而是不愿意参加,或可说是多少有点抵触此类礼仪式的东西。在我的观念中,现代社会再去行一些过时的礼仪,不免有造作之感,甚至有误导之嫌。可是,儒家从来重礼。子曰:“礼有损益,百世可知。”时代变了,礼仪当然要变,但崇礼之精神则不可变。无礼,则不可立于世啊!对于群体来说,礼是人际和谐的制度保障。对于个体来说,一个缺乏崇礼之心的人,又何来谈文化的认同。而在行礼的过程中,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则祭神如在。不论是在大成殿前,还是在朱子墓前,孔子、朱子都是当得一拜的。在每一个低头弯腰中,才可明白“至诚如神”的真正含义。值得一提的是,在鹅湖书院的静坐。我们知道,朱子辟佛老之静坐,却又不废静坐之功夫。静坐带给我的体会是,并非只是求得一颗死寂之心,而是要让此心鲜活起来,进而才能与自我对话,才能希求与天地共融的境界。
  三、关于游览书院。走访朱子之路,自然要走朱子曾经走过的路,但更重要的是看看朱子在这条路上所走过的艰辛与坎坷,见证朱子曾经的心路历程。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莫过于朱子曾经走过的书院。七天下来,我们先后拜访了武夷精舍、寒泉精舍、兴贤书院、考亭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等。这些书院或由朱子而建,或因朱子而兴。正是在朱子的推动下,书院文化盛极一时。吾等与朱子生不同时,虽不能亲历当年讲学之盛况,但至今仍可想见在这些书院中曾经走进了多少立志为学的莘莘学子,又走出了多少修齐治平的士子大夫。朱子当年何不是像吾等后辈一样,从一个一心向学的童蒙小子终而长成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儒。岁月沧桑,这些书院现已大多成为旅游胜地,已经失去了当年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好在,朱子之讲学精神不倒,才有吾等后世闻风而起者。
  四、关于发表论文。于书院发表研究朱子的论文,正是朱子讲学精神之延续。当今时代,召开各种学术讨论会已是司空见惯之事,甚至早已染上了商品交换的市场功利。至于发表论文的具体细节为何,早已不能尽记,当然也非紧要之事。但是,值得记录的是,此次发表论文的形式乃是“师生联合发表”。这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观感,那就是:点评论文的老师没有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发表论文的学生亦能打破师生隔阂,不卑不亢。只是时间匆促,师生之间皆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如果学术讨论会皆能秉持此种自由平等之精神,何愁学术不兴!何愁文化不复! 五、关于离别。“离别”之所以要提出来说,是因为大家都珍视彼此的相遇,否则也就不会产生离别之感。此次朱子之路,前后历时七天。一路上,马不停蹄,分秒必争。可是就在倒数的第三天,我就已然意识到离别的时候快要来临了。相见欢,离别恨,没有相见,就没有离别。此次相见,千百世难得一遇;此次离别,千百世难得再遇。生而为人,我们都是有限的存在,怎敢希求挽一瞬于永恒。但是,我们除了父母所给的血缘生命之外,尚有师友所给的文化生命。血缘有限,而文化无限。不必悲伤,因为我们有孔子、有朱子,有众多的往圣先贤将我们的血脉连在一起。只要在未来的某个瞬间回想起此次的朱子之路,相信我们就会超越时空的界限“走”在一起。
  最后,我想说,离别即出发!愿我们能够带着此次朱子之路的美好记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往前行。是为记。(刘宏:安徽师范大学讲师)海峡两岸第十届朱子之路心得朱紫珺我是来自邵武的朱紫珺,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作为朱子的后裔宗亲,对能够参加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感到非常的荣幸。
  我高中学习理科,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一直学习医科方面的知识,本身对朱子的理论及其文化思想知之甚少。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追寻先贤的足迹,对圣贤的魅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先人的思想也有了粗略的了解,让我这个纯正的理科生也能够领略到博大精深的朱子文化。
  在这条路上,让我感慨最深的就是泛舟九曲和祭拜先人时诵读《朱子家训》的活动。在武夷山秀丽的风景中,我们泛舟在九曲溪上,深刻感受到“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的风光之美,《九曲棹歌》的神韵呼之欲出。《朱子家训》一字一句都是先人对后人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无数哲理,在诵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的震撼,折服在朱文公的智慧之下,改变了我以往对于先人的误解与误读。后走在五夫古镇的朱子路上,更感觉是穿越800年与先人隔空对话。这两天真的很高兴能和各位老师、师兄姐一起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论文交流会上,浓厚的学术氛围,师兄姐和老师精彩的智慧碰撞,让我收获很多,非常感谢。
  我认为,这条路不仅是一条求学问道之路,更是一条交流启发之路,让更多原本不了解朱子的人感受到朱子文化的魅力之所在。通过走朱子之路,实现情感的育成、学术的交流,是从文本到现实的延伸,理论到实践的集合,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会多多了解朱子文化,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想要继续参加这个活动。
  非常感谢主办方和各位老师、师兄姐,朱子之路研习营真的很赞。(朱紫珺: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学专业)心性与政治——第十届朱子之路有感王清安求贤之道何艰,心志的危微与身体的疲困,皆影响儒者求道之途。2017年7月17日,忍耐晕机造成的不适,机轮着地刹那宣誓抵达厦门高崎机场,随后再拖着沉重行李转乘高铁至武夷山。八天旅途,少有充足的睡眠,然而八百余年前的朱子,其秉持道学匡正天下的决心,不畏艰险地周游各地与诸方学友切磋心性之妙,终成一代大儒。与文公相比,此番旅途算不得辛苦,然而在晕机一刻起,似乎暗示从精神磨练去追寻朱子之生命。
  此回第十届朱子之路定位为书院之旅,宋代以降,书院扮演儒家士大夫思想创造与关心时政的重要场域,作为先秦孔子以后最伟大的儒者朱子自然也不例外。朱子一生讲学之书院甚多,这些书院,往往是其在野安居并关心时政之地,同时也是与诸方学友思想激辩进而推动思想进程的重要场域。本届朱子之路,共参访兴贤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这些书院中,后三者尤其与朱子学术思想重大转折相关,朱熹于鹅湖书院与陆氏兄弟展开对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激辩;于白鹿洞书院再会陆九龄,得知九龄渐折向朱学,主张“就简约上做工夫”;于岳麓书院与湖湘学者张栻的“朱张会讲”,针对”中和说““仁说””太极之理”进行讨论。不同地域串起了朱子学思体系,也连结起朱子与南宋理学家的互动。然而,就宋代书院本质来说,其职责便是为国育才,运作与组成形式兼杂官民二方(感谢邓洪波老师于岳麓书院讲解),但理学讲学不单只是教授辞章之学,而是旨在培养读书人的道德觉醒,此一点,相信着眼于“心性之辨”的理学家均无例外,尽管他们工夫进路不同,目的却一致。朱子于绍熙五年赴湖湘任湖南安抚使,此为其二度入湖湘,当时在岳麓书院留有一条纪录: 先生至岳麓书院,抽签子,请两士人讲《大学》,语意皆不分明。先生遽止之,乃谕诸生曰:“前人建书院,本以待四方士友,相与讲学,非止为科举计。某自到官,甚欲与诸公相与讲明。一江之隔,又多不暇。意谓诸公必皆留意,今日所说,反不如州学,又安用此赘疣!明日烦教授诸职事共商量一规程,将来参定,发下两学,共讲磨此事。若只如此不留心,听其所之。学校本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岂有固而留之之理?且学问自是人和理会底事。只如‘明明德’一句,若理会得,自提省人多少。明德不是外面将来,安在身上,自是本来固有底物事。只把此切己做工夫,有甚限量!此是圣贤紧要警策人处,如何不去理会?不理会学问,与蚩蚩横目之氓何异?”(《朱子语类》卷一百六) 从《语类》的记载可知朱子认为书院的教育是培养端正的人格,首要目的并非举子业,因此严厉痛斥学习只为科举功名,亦即真正的学习乃“为己之学”,朱子所谓要人理会己身固有之“明德”便是要在心性修养上转化,唯有道德心性作为实践指导,读书人进入政治场域才能“为国为民”,由“内圣”成就“外王”。宋代的政治环境与此前他朝特别突出的是士大夫得与君王“共定国事”,士大夫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理学家的政治主张上,而于朱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激烈-“国是”与“党争”的连结(以上请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朱子晚年被列为伪学便有政治打压的因素,这也与他为官刚正不阿有关,致使处处得罪当朝权贵。例如淳熙六年朱子知军江西南康,当时政治环境是道学与反道学的斗争渐趋激烈,反道学势力尤占上风,朱子于这般险境依旧大力革新,一上任便针对不合理的赋税、劳役上书谏言,但成效有限,多遭反道学小人阻饶。尽管如此,朱子仍旧不遗余力重整士风,表彰南康地区忠臣孝子、高风亮节的人物,他这么做乃是用实际行动响应了当朝重利小人,道学以仁心作为政治基础,因此做为地方教化核心的白鹿洞书院便有“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学规,至于整体《学规》则贯彻了大学与小学之教,希冀培养士子成为顶天立地的完满儒家人格。
  朱子之路一路走来,历访诸多书院,院内皆题写「忠、孝、廉、节」,此无疑为朱子道学政治的核心精神,而此精神至今仍体现在现代公民监督的意识中,要求为官者的节操,在施政上必须体察民情,以民为本。这种以朱子为代表的宋代道学士大夫精神,若考其精神流变,可在晚其四百余年的东林学者「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清议精神中发现。笔者身为以宋明理学研究为职志的研究生,素日处理多哲学思辨的问题,却不自觉这些哲思所传达的担负天下理念早环绕身活周遭。过去只在书本了解朱子生平事迹,从未亲身践履圣贤行道处,今有幸走一回,方知朱子政教影响渊远流长,五夫里至今仍是民风纯朴,昔日救济百姓的社仓仍安立老街上,执行着现代的粮食大计。
  朱子经世济民的遗迹留下了,匡正天下的精神留下了,走过朱子之路,亲眼所见,足履所及,方知此一道学灵气仍回荡在今日,成为普世价值典范。旅途至紫阳楼时,受邀采访旅程心得,我答道朱子精神(或儒学精神)当不限于中国或者任一以中华文化为主流的地区,而是普遍于世界性的朱子学。此心得后来并未剪入新闻片段中,于此,藉本文重新强调之,以呼吁此一普世性的价值,例如旅途中诵读数次的《朱子家训》原只是朱子家族内的规训,在今日应当成为普世的人类准则,《家训》中所警戒者皆是寻常日用之道,但往往放失,若能与人交往中持敬治之,便是从身边工夫着手,能不为最平易近人且广泛于所有民族的法则?故《家训》末语曰:“此为日用常行之道。”昭然表明圣贤不远,人皆可达的理想。
  本文最后,由衷感谢朱氏宗亲会与杨儒宾老师等师长合力促成朱子之路十年之行,民间与学界的结合,使朱子文化、思想得以为世人更清楚了解。一路行来,结交诸多各地好友,有时不必深谈,仅仅某事上的合作,便真切感受对方之诚意,“诚敬”是朱子儒学思想的重点工夫,待人接物,当以诚敬存之。是故,朱子之路不仅是寻访圣贤足迹之旅,更是实践圣贤心性之旅。(王清安:台湾师范大学博士)横跨三省的追寻之旅:2017年朱子之路感想张梅雅 2017年7月17日一早出门搭乘飞机前往厦门,开始八天七夜的朱子之路。在这段期间,我们搭乘过先进的飞机、高铁,坐过20或30人座的巴士,也搭乘过仅容四人、由船工摆渡的竹筏游九曲,翻山渡水,乃至乘高铁穿市过省,在数千公里的广袤神州大地之上,追寻将近千年前的朱子所走过的足迹。我们走过当年朱子著书立说、讲学多年的武夷精舍,来到仅存一片竹林的寒泉精舍缅怀朱子首建第一所书院的遗址;再到朱陆之会后扩建的鹅湖书院,以及由朱子重修、制定教规而兴盛的白鹿洞书院,在书院的讲堂中的学术讨论中亲身体验朱子学的浩瀚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到达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在这具有浓厚书院文化气息之处,结束这段别具意义的追寻之旅。在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一段段地重新复习朱子的行谊,全身心、全方位领受朱子所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这段跨越福建、江西和湖南三个省分的旅程之中,我们亲身参与了在武夷精舍的开业敬师仪式,以及黄坑朱子林中祭祀朱子及其夫人的祭奠仪式。在仪式中,眼见师长们与朱子后裔们脸上的庄严肃穆之情,耳听庄严的诵咏《朱子家训》之声,鼻嗅清淡悠远的香烟之气,从身体感官到意念都能深深体会老师学生们以及朱子后裔对先师先人的无限感佩与感怀之真挚情感。而后在五夫朱子雕像广场见到高耸竖立的朱子像之时,直然挺立的雕像在七月午后的烈日照耀下依然映出一片巨大的阴凉,给予前来参访的我们一处清凉之地,让我们在荷香浮动的山水绿意中细细感受朱子以其个人学养与身教所带给后世子孙的心灵遗产,已经成为团结朱子后裔的核心纽带,在切不断的血缘牵系之下,更发散为吸引诸多学者加入朱子思想研究团队的动力,这或许也就是朱子之路可以连续十年不间断举办的重要原因。
  这一次有机会参加朱子之路,最重要的感想是“感谢”:感谢杨儒宾老师、张崑将老师,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的朱会长、朱大姊等人辛苦筹划与一路陪伴,以及平日各种事务繁重的朱茂男董事长、来自不同学校的诸位师长等,皆在旅程中放下其他大小事务,全身心投入追寻朱子足迹并引导后进向学,在朱子走过的不同地点解说朱子行谊,让我们藉由诸位师长的一言一行,看到他们很自然地将朱子教诲内化于个人学识,乃至体现在言行之中,更在旅行中难得有机会可以贴近师长,亲炙师长平日难以窥见的身心、知行合一的涵养之境。
  此外,也要感谢所有参与朱子之路的学员,不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或是马来西亚哪一个地方,参与朱子之路的学员都能在会前认真地准备论文,无私地发表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表并认真参与各场的讨论,获得许多的珍贵回忆与知识。
  这一趟朱子之路,行程的距离很长,但时间很短;虽然在短短的八天七夜里,我们无法跨越数百年的时空鸿沟,无法完全贴近、体验朱子当时的生活与言行,但是藉由这样的研习活动,让一直经由文字数据认识朱子的我有机会去走朱子走过的路、吃朱子吃过的食物、喝朱子喝过的茶、坐朱子坐过的竹筏,甚至坐在朱子当年讲学的空间之中,让我像是从阒黑、密不透风的鸡蛋内破壳而出的初生小雏,在众多缤纷、未曾见识的色彩中炫目不已,只是太多感受无法诉诸于文字。然而,相同的一段路,走着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情绪反应与思考,积累出万千种不同的回忆与感受。我在心里珍惜这一次走朱子之路的点点滴滴,也期盼未来有机会再次踏上追寻前人足迹的行程,在旅程中交织出更多与历史场景的共同记忆,更期盼朱子之路能继续绵延为千年之路,与更多的人谱出动人心弦的身心回响。(张梅雅:台籍北大博士)朱子之路研习营日记节选李冠豪谢辞: 学生有幸,在赴台学习的第一年,能够赶上杨儒宾教授带队最后一届的朱子之路,此行意义非凡。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走完朱子之路,短短不到七天的时间,颠覆了我此前数年对于朱子的认知。我的研究方向是清代思想史,读清初诸儒的著作,每逢甲申之难,三百年后的我无不与前儒心灵相通,以致常常掩面太息,不忍卒读。好好的汉人江山何以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与异族?大多数清儒给出的答案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空疏无用,受此影响,我从《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上认识的朱夫子,始终是个将唯美的爱情诗解读成妇人淫奔或歌颂后妃贤德之诗的刻板老学究形象。经过此次旅程,从“不远复”匾额中,我顿悟到道德自律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深远意义;在五夫朱子社仓门前,我遥想朱子当年“为民播下太平春”辛勤奔波的身影;站在武夷精舍的断壁残垣前,站在朱子曾经驻足过的土地,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朱子的课堂上吾辈何其有幸,能随团于东南半壁探访朱子的踪迹、追慕先贤的遗芳,感恩主办单位、朱子后裔与诸位老师坚持举办如此意义深远的研习活动!2017年7月17日星期一晴南平下午,前往厦门北站与杨儒宾、张崑将、史甄陶等老师汇合,又坐高铁前往武夷山。也许舟车劳顿,也许酷热中暑,也许空调受凉,慧贞原本就不太舒服的身体,在今晚吃完欢迎晚宴后,有些发烧。这荒山野岭的,又是晚上11点多,怎么去看医生。多亏了两位朱氏后人,开车带我们前往市区医院看急诊,给慧贞开了药,前后折腾到凌晨才返回崇阳溪山庄。善良的朱子后裔,当之无愧!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晴南平吃完药后的慧贞不仅没有恢复健康,反而整个人身体虚脱,开营仪式后大家都去爬天游峰,慧贞身体虚脱、四肢无力,止于山下。我不放心她,也陪她在山下。她在武夷精舍睡觉,我在她身旁写下近日一篇篇拖欠的日记。
  日记写罢,时辰尚早,慧贞也未苏醒,我只得在武夷精舍内四处游荡。此时的武夷精舍是近年来复建的,原先的武夷精舍只剩左右两道断壁残垣,供吾辈隔着玻璃缅怀。这些断壁不知朱子是否亲手触摸,我此刻所踏的土地不知朱子是否也在此驻足?我的思绪飞到八百年前,朱子讲课的场景如在眼前,历历在目。此前,实在是不爱读朱子的书,尤其是《诗集传》,但此刻置身其中,我对读书这件事又有了新认识。在我看来,读任何前人之著作,都应该抱有默默的温情与敬意,如果不是有他们在前面,我们在后面又哪能看得到更远的路呢? 下午,坐竹筏沿着九曲溪漂流而下,全程一个半小时,沉浸在青山绿水之中,不忍离去。真想隐居于此,见此山水,忘掉一切烦恼,作一位如庄子般洒脱逍遥的隐者。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晴南平今日去拜祭朱子与朱子母亲祝太夫人,长途的搭车颠簸虽令我头昏脑涨、沉沉欲睡,但见朱家后裔如此虔诚地祭祀八百年前的祖先,不禁深深感动。八百年前,我的祖先会是谁呢?“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诚不我欺!接着,驱车祭奠祝太夫人,寒泉精舍即在其旁,可惜精舍早已不存,无法直接感受朱子守丧期间著书立说的氛围。但这样也好,少了现代伪造建筑的杂糅,史迹更能向吾辈传达出它背后象征的历史蕴意。
  下午,到达五夫镇,紫阳楼、兴贤书院、朱子手植古樟树、朱子巷皆位于此。朱子一生71年的生命历程,有40多年都在五夫里紫阳楼中度过。现今所见的紫阳楼是1999年重建,依照朱子《名堂室记》所载以恢复当年格局,虽非真正史迹,但意义非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论语·八佾篇》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吾爱其礼。” 室内正中悬挂朱子手题“不远复”匾额,恰巧今日导游也身穿印有“不远复”字样的文化衫,不知是巧合,还是导游刻意为之,这些都不重要。“不远复”出自《易经》复卦初九爻辞“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为学之道,重在“复”字,读书接物若都贪图一个“快”字、一个“悟”字,或许因天资尚可,初时并不觉不妥,但长久以后便知道不易精进。为学需常常温习,经典看一遍几乎无益,唯有反复其道,方能上出。另外,“不远复”还可以理解为道德自律,凡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过错,“复”于己身,在自己身上只为成功找原因,不为失败找借口。反身而诚,不是件遥远难做的事,时时刻刻反求诸身。
  晚上,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大红袍》,实景山水演绎,虽然有点心灵鸡汤似的浮夸,但场景震撼,尤其是竹林斗酒,那铮铮魏晋风骨似乎穿越千年历史的迷雾,呈现在我眼前,不禁令我为这些魏晋名士而倾倒。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晴九江上午离开福建来到江西,参观鹅湖书院。在鹅湖书院这样的理学圣地,当着诸位朱子学说的坚定信仰者与朱子后裔宗亲们,我发表了一篇批评朱子《易》学的论文,我感觉我是在挑事情。
  下午抵达南昌,登上前往九江的大巴,车行不久,车内便循环播放红色歌曲,一两首播过,台湾同学居然跟着一起哼唱了起来,而且还乐在其中。不得不说,作为革命老区,江西的“统战”工作做得实在是太好了! 在九江吃完晚餐,隔江遥看黄冈,毕业那么多年,第一次距离黄冈那么近。真是充满欢乐的一天。
  2017年7月21日星期五晴长沙上午参观庐山白鹿洞书院,可惜没有安排深入庐山的行程,只得带着遗憾离开江西。
  下午去长沙的高铁上,与慧贞坐在一起聊天甚久。的确,她有她的过人之处,看得深、想得细,语言表达能力更是甩我几条街!就连阅历丰富、知性贴心的红姐都说:“慧贞的思想高度是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这些优点我承认,我必须追赶。“学而不思”是我做学术最大的问题,有时候单纯的一天努力不如多一分钟的深入思考,不爱思考的劣习我必须改! 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晴长沙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真实热情!上午召开论文发表会,下午美女教授殷慧老师亲自担任导游,冒着40度的高温,带我们参观完岳麓书院的每一个角落。湖南大学是我目前见到过最美的大学,没有之一!尤其是岳麓书院内部,鸟语花香,老旧的建筑虽不能言,却又似有千言万语,向我们娓娓述说她的往昔,这里真适合读书。能在这里安静地阅读,哪怕只有短短十分钟,也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晚上结业式,意味着人生中第一次的朱子之路终于走完,这一路走来成长很多,变化巨大,心中万分不舍。老师、同学轮流发表结业感言。在这里,我看到了传承千年而不灭的薪火。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真正以学术作为毕生志业的人,都应该知道,你在做的是一件比你生命还要大的事。(李冠豪:台湾“中央大学”)追寻先贤的足迹感受思想的力量——关于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的随感张金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自三载前来闽读研究生,武夷山便是我魂牵梦绕之地。怎奈一直课业繁重,无暇一访。今年三伏酷暑,适逢第十届朱子之路研习营举办,陈师明我心意,便推荐我参加。承蒙主办方允可,我很荣幸地加入这场思想与文化之旅。我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独我个人如此,更主要的乃是此行领队杨儒宾教授。10年前杨老师在朱子墓许下宏愿,决意朱子之路要走10年。“有心人,天不负”,靠着杨儒宾教授、张崑将教授、朱茂男先生、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以及其他热心人士的坚韧不拔与苦心运作,也许再加上冥冥之中朱子的护佑加持。如今,第十届朱子之路终于顺利闭幕,可谓功德圆满。七天跨越三省八市,足迹几达三千里。这样的行程不可谓不紧凑,但收获亦至为巨大。与海峡两岸以及马来西亚的师长朋友们,参观武夷精舍、拜谒朱子墓地、参加拜师礼、登天游峰、参加论文发表会,活动紧凑,层次丰富。既有严肃的学术讨论、肃穆的祭拜仪式,又有高雅的艺术盛典、活泼的游山玩水。此行可谓身体与心灵的双重饕餮大餐。
  朱熹之名对我而言自不陌生,至迟在初中时,我便听说过朱熹之盛名。由于教科书一直视朱熹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巨擘,因而一直作为中国思想史的反面教材予以批判。自那之后,我对朱熹的印象就不太好——尽管只是毫无理由之盲从。后来阅读若干关于朱熹的论著,方才觉得朱熹实是遭诬良久,恶尽归之。从此开始对朱熹亦大为改观。
  朱熹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毋庸笔者赘述。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主流思想宋明理学的主要领袖,朱熹之思想博大精深,内涵深刻,面向丰富。我们知道,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它可能透过小说、戏曲、诗词等来体现,但更可以通过普通民众的日常实践来体现。只是据笔者寓目所及,较少有人进行类似后者的工作。笔者以为,思想史不仅要研究杰出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也要探究思想在一般民众中的渗透程度。如何探究呢?文本之外,日常实践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曾经的思想史研究,多注重对思想家的思想概念的辨析,但是不知道一般读书人的思想境界如何。思想史不仅应当研究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而且应当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思考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如何互相说明,思考作为历史记忆的传统知识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成为新的思想资源,而产生了思想史的连续性等等。如果思想史不是仅仅依靠概念演绎来写作的话,那么它就需要关注那些混乱乃至混沌的要素,并找到一种有效地处理它们的方式。笔者认为,这种走向历史现场的方式就是进行思想史研究的可行途径。若以单一清晰的思想体系去观照,那么存留下来的风俗人情的确充斥着矛盾乃至不可理解的论述。但是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这些矛盾之处和丰富之处,更加贴近一般民众的思想状况与知识世界,体现着思想与知识的时代性。
  朱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毫无疑问朱熹建构了一套宏大严密的理学体系,但是他的思想学说在一般民众中的影响如何,我们并不十分清楚。通过朱子之路,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原来朱熹的思想与主张并不是在遥远的玄虚之境,而是活在当下,活在我们身边。它活在武夷山的茶园中,他活在建阳的万亩荷塘中,就活在小街小巷中,就活在那一对对新人的婚礼中。我们知道,宋代有许多士人学者针对社会秩序重建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和主张。不仅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亦然,如范仲淹的义庄实践等。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朱熹亦有自己的见解。朱子是礼学大家,其巨著《朱子家礼》提出了巨细无遗的礼仪规范。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无不遵之。我们在武夷山进行的拜师礼、近年来在五夫荷塘进行的婚礼,都是《朱子家礼》的当代实践。也正是在这种场合之下,我们真切体会到“师道尊严”四字的力量,也才能感受到程朱理学不是遥远的历史绝唱,不是僵化的教条。它是有生命力的。正是在这种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层面,我们看到了精英思想的渗透。这些可以说是朱子思想的物质层面,而思想总是通过物质层面体现出来的。
  这种做法其实跟当年历史学研究的热门之一“眼光向下”风气有关,它注重在历史现场发现历史,从方法上它强调文献解读与实地调查的结合。此次朱子之路活动,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友同行,走向朱子生活成长的历史现场,踏勘史迹,访问耆老,进行严格的学术讨论,联接过去与现在。这对于引发兼具历史感与“现场感”的学术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清晰地记得,当我站在朱子的墓地之侧的那种心灵的震撼。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机会离圣贤如此之近,那一刻我思绪不停地转换,多种感受接踵而至,仿佛八百年前的朱子就静卧在我身旁,向我传授有关天地人生的至高之道。我觉得没有比这种更好地传达圣贤的力量了。攀天游,漂九曲,置身于朱子活动的具体自然和人文场景之中,切身感受武夷山的风土民情。在这样的场景与记忆中回过头来阅读朱子元典,自然而然地就加深乃至改变了对历史记载的理解。在这种实地走访中,我们还听到很多朱子的口头传说,譬如朱子开山泉、设置救灾井的故事。不过,我们必须保持一种自觉,即他们在“口述资料”中发现的历史不会比典籍更接近“事实真相”,百姓的“历史记忆”表达的常常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历史背景的解释,而不是历史事实本身,但在那样的场景之中,常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如何被现在创造出来,理解同样也是作为“历史记忆”资料的史书,其真正的意义所在及其各种可能的“转换”。朱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子。
  总之,通过实地察看与文献解读之结合,我们有可能发现,类似于朱子这种精英的“话语”是如何在“国家”与“民间社会”的长期互动中形成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也有可能理解,普通民众所反映出来的空间观念和认同意识,究竟如何塑造关于精英的“话语”。
  此行收获自不只这些,在此不一一详述。惟愿圣哲光芒永照,我辈躬而行之。(张金林:厦门大学国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从游学中寻找朱子生活踪迹——参与朱子之路研习营心得报告(马来西亚)游欣瑜小时候,我便对历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中学时期,很多朋友说:“历史真枯燥!”“过去的事情,读来又有什么意义?”我却觉得历史特别有趣。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奇妙的是,若我们不曾身历其境,读出来的就只是别人的故事罢了。在真实与幻想中游走,对还是中学生的我来说,是一大乐趣。至今,即使从象牙塔毕业了,我还是对历史情有独钟。说来惭愧,朱子之路的主题应是偏向于思想,而我却从追溯历史的角度去寻找朱子的生活踪迹。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普通老百姓如是,万古流芳的名人亦如是。只是名人的一生,因其所作过的选择及努力,而变得熠熠生辉,如同沙漠中一片绿洲般可贵。然而,我们必须记得,在璀璨的烟花背后,藏匿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汗水与泪水。同理,朱子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如此尊贵,但我更想了解的是更贴近生活的朱子形象。虽然这不是我报名朱子之路研习营的契机,但我在这为期一星期的游学中,确实是一直抱持着这种想法,去走过每一处与朱熹有关的地方。
  初到武夷山,登上了天游峰、漂过了九曲溪,我深深感受到这儿的山明水秀、悠闲恬静。然而,比起美得令人目不转睛的风景,有一件东西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那便是“朱子孝母饼”。此饼出自福建武夷山民间,特点为皮薄易嚼、清香可口、滑而不腻。据说,起初朱熹所制之饼为汤饼,是用来孝敬年迈母亲的,后来民间将这种汤饼做成饼干。因与朱熹有关,故称“朱子孝母饼”。尝着“朱子孝母饼”,我深深被朱熹的孝心所打动。一个忙于钻研理学、忧国忧民的父母官,在百忙之余,仍然愿意亲自为母亲制作汤饼,对比今日为了拼搏事业而忽略了年迈父母的成年人,我不禁在思索:来到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类文明到底是在进步,抑或是在退步? 能够体现出朱熹孝心的,还有祝夫人墓。朱熹在母亲祝夫人逝世后,便在门生和挚友蔡元定的协助下将墓址择定在寒泉坞,并且在母亲的墓旁搭建了小屋,为母亲守丧。期间,朱熹把握机会,潜心钻研学问,度过了数年时光。“百善孝为先”,朱熹的确做到了以身作则向后人传递这个道理。朱熹逝世后,他的后人也从不曾遗忘,将“孝”这一美德贯彻到底。朱子的后裔们每年都一定会在朱熹墓前,祭祀这位名留青史的老祖宗。朱子之路研习营的第二天,营员们也有机会参与祭朱礼。祭祀场面十分肃穆,蝉鸣声此起彼落,为本就安静的场面添加了一份庄严。敬香、献花、酹酒等仪式按步骤进行,简单却不失庄重。这种文化的传承,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中旺盛的生命力,分外具有魅力。
  除了“孝”之外,朱熹展示给世人的,还有他作为官员尽心尽责,以及为民服务的诚心。在五夫里的古街,有一个五夫社仓,又名“朱子社仓”。此社仓是朱熹首创并命名的民办社仓。乾道四年年(1168),闽北建阳、崇安、浦城一带发生严重的饥荒。朱熹见此,发放家中存粟,并上书建宁知府,请求发放官仓粮食予饥民,灾情因此缓解。之后,朱熹认为应未雨绸缪,避免饥荒再次发生,建议在五夫里兴建社仓。此举受到了官府支持。五夫社仓建竣后,朱熹举荐五夫里中较有德望的乡亲们管理社仓,并且制定了《仓规》。事实证明五夫社仓起了成效,而建宁府各地也争相仿效,惠及人民。后来,五夫里的人民为了纪念朱熹的贡献,便称“五夫社仓”为“朱子社仓”。可见,朱熹做官的原则之一,便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觉悟,又有多少个官员能够做到?从“朱子社仓”的命名来看,便可得知老百姓们对朱熹的爱戴与敬仰。
  在第十届的朱子之路研习营中,营员们也走过了许多书院。从武夷精舍,到考亭书院遗址、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这些书院的存在,恰恰反映了朱熹对理学的热爱,以及传承道统的使命感。朱熹在一生中致力于创建、修复书院,并且在多所书院内讲学,无形中推广了书院文化。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所并非由朱熹创建的“鹅湖书院”。在这里,我与学姐慧倩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虽然才疏学浅,但众老师给予的鼓励,至今让我十分感激。在鹅湖书院举办的“朱子论坛”,也让我想起了在书院还没建起时就已存在的鹅湖寺,而里头曾发生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我曾想象,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中各执一词、不轻易改变自身立场的情形,场内充斥着紧张的气氛,而吕祖谦在旁努力调和。不知双方在互相争辩的当儿,是否有一种遇到对手的兴奋感!回到现代,我想学术之路不易,但学问之间的碰撞想必会迸发出璀璨的火花,朱子之路培育出的学者们,想必也会在学术界催发出更多的火花吧! 走过有关朱熹的每一处遗迹、尝过“朱子孝母饼”“文公菜”等美食,拜读过有关朱子学的文章,我在学朱子学的同时,也致力于寻找朱熹的生活踪迹。呈现在我眼前的朱熹,是一个孝顺、尽责、勤奋、抱有使命感的人物。其中,他对学问的热爱、勤奋,以及对传承道统一事上的使命感,使他得以在思想史上占一席之地。我们在敬仰先贤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在他成功的背后,曾付出比他的成就多出千万倍的努力与用心。
  谨以此文,勉励所有走在学术路上的同学们:让我们以朱熹为榜样,认真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游欣瑜: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学士)十年九曲入潇湘方冠中在朱熹的《九曲棹歌》中,从溪水的蜿蜒与流动中,用以影射主体工夫的实践径路,也象征着实践者心性逐渐开展的过程。这一如在中国气学的范围里,人与自然、伦理、社会、政治之间的相互连结,以及互相比附、互为缩影的语用方式,显然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普世价值。在《九曲棹歌》那里,一方面承袭了这整气化流动的语言技巧,另一方面也是试图在气化为主流的范畴里,为儒家的修养工夫提出一种实践上的具体纪录。
  从实践意义上的角度来说,朱子之路的形成,也就是在研究者的亲身行旅之中,试图理解朱熹等人所发话的语境,让那些被文字所记录下来的哲学思维,能够更贴近关注这些议题的研究者们。在这条路上,无论是古代所传承下来的文字记录,或者在其中行旅者的内在感受,总是有着浩瀚无垠的研究设想隐藏在其中。借着这条路越走越远,所面对的议题讨论也将越来越深,而其中所处理的学术问题,也非言语可以说尽。这条路,我们还是继续在走,走到可以回头的那一刻,或许应该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十年太长,很多事情都会改变;一辈子太短,一件事情也有可能做不完”。这是电影《摆渡人》人中的一段话,说着说着,朱子之路也走过了十个年头,其深度与广度早已不在话下,辛苦了这十年间所付出心力的师长与研究者们。或许我们在多走个一两年,我们依然在这无垠的学海中继续扩展。而其中所付出的心力,或许正在筑成一到高墙,给了研究者极高的视野,也同时阻绝了后来人跟进的脚步,而这时候的我们,是否还可以再问一句,十年辛苦,如何寻常? 在学术议题上,在晚近的时代氛围里,朱子学作为儒家哲学的具体表述,或者一种东方文化的认识论模式,其中也包括了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带有中国色彩理论结构。似乎有意的在回应当代以西学理论为主的世界观,借着当代朱子学的重新发扬,回应世界环境与时代议题,是更重要的一个面向。在宋儒那里所重视“内圣”之学,应当如何走向应用的层面,让朱子学不仅只是自我修养的具体工夫而已,还可以透过这样的工夫行为,为这个世界找出一种“新”的想象之可能。
  或许朱子之路会有一个终点,一如此次旅程的终点站——长沙。位于湖南省的长沙市,自古以来可说是荆楚文化的关键枢纽。在这里,有着与老庄思想连结的渊源。广义的说,老庄与道教是中国气学的核心,即便在宋儒的时代里,作为普世价值的气化观依然有着浅移默化的影响力,而其中更核心的是老庄是想如何将一件事情淡化、活化、或者生动化的思想特质。而朱子之路是否也正需要可以“顺应”时代的内在意义,或许古潇湘之地的绵长与温柔,正在提供这种资源。朱子之路十年或许走完了,而更走不完还有很多条路。(方冠中:台湾师大)朱子之路,不远复陈慧贞懵懵懂懂地踏上这段朱子之路,实在是个意外而美丽的邂逅。
  长久以往,对朱子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知道他是理学大成者,也记得戴景贤先生上课时常常会说,“朱子是最博学的人”“我一生最佩服的人是朱子”“我是从来不说朱子坏话的”。在心里,对朱子一向是敬仰而疏离。
  因着赖师锡三在课上的推荐,谈到杨儒宾老师发愿走十年朱子之路,这是他走的最后一年,心向往之。因缘际会,晚生才有幸混入了这支由精研儒学的老师与研究生组成的台湾团,心中亦实在忐忑。而短短一周,一路走来,收获和领悟的远比想象中要有趣而丰富得多。
  犹记得朱子之路第一站,前往武夷精舍,隆重庄严的始业式上,团长杨儒宾老师领着学员们诵祷文、呈贡品,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在之后的朱子墓、朱母墓、孔子像前,我们亦如这般,恭谨而立,满怀虔诚与敬意,朝着先贤先师们,鞠躬再鞠躬。
  仪式里,有我前所未曾感受过的庄严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更觉得原来我离孔子朱子,是这样无比之接近。每次鞠躬,我在心里悄悄对他们说的是:“嗨,我看您来了。谢谢您。”他们为中华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实当此一拜再拜。
  我们的祖先,也曾定下许多繁复冗长的礼节,在时代中沈浮起落,或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弃之,或为恢复古典活力而重拾,但儒家所坚持的“礼”之精神,正是在这具体而微又必不可少的一次次实践中,绵延下去。又或许在如今,仪式规矩之必要,正是为了唤醒心中那份生而为人的尊严,唤醒那份对古典应有的尊重与尊敬。
  此番重走朱子之路,亦是一趟书院之旅。游九曲、越武夷、望庐山、经鹅湖、抵岳麓,漫长曲折的路途,一路颠簸,也是一路欢歌。不到一地,怎知一地风光。七月骄阳正炽,蝉鸣声声,书院斑驳而古朴,步履匆忙亦充实。这一路烙下的印记,深深浅浅。
  是在寒泉精舍,墓前树下,我们聆听史老师讲解《近思录》,谈朱子与知交的往来切磋,谈朱子的为母守孝,亦不忘著书立说。汗流浃背之时,犹记得竹林有清风徐来。
  是在五夫故里,古街漫步,老人们或闲坐纳凉,唠唠家常,或卖莲子点心。恍然又一日,时间在这里彷佛静止,屋外池塘那处,正是莲叶何田田。朱子手植下的那株大树,八百年依然挺拔,荫庇一方。
  车行至上饶,一路饱览湖光山色,绿意逼人,却愈行愈偏僻,书院彷佛遗世而独立般存在。走进鹅湖书院,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古院风貌,因当年的“朱陆会讲”声名益隆,而不知背后还有多少沧桑往事。书案堂前,我们练习静坐,参与研讨,仿佛与那些曾在这里生活过的先生前辈们有了某种共鸣,因身上流着一样的血脉,尊崇着共同的祖师,亦有同样的文化使命与抱负。似半梦半醒之间,那种感应着磁场之间的碰撞与相遇,甚是奇妙。
  忽至庐山脚下白鹿洞书院,不识庐山真面目,却见书院院长亲自出马为我们讲解,走不尽的深深庭院,看碑文、拜孔子、读教条,那条条框框,循循善诱,至今仍是书院的灵魂所在,对周边邻国日韩也发生着影响,深深感受文化有着无远弗届的力量。自由活动时间,与同伴们在书院乱逛,辨认碑文上的字迹,争论中西哲学之别,又意外发现后山有一处“白鹿园”,真有白鹿几只,甚觉惊奇,古人诚不欺我也。这短暂游走过的书院时光,仿佛已经成为了一名白鹿洞的书生,与古代的学子们在这里求学生活一样,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像我们这般顽皮呢。
  及至岳麓书院,已是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因书院门联一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此地风光无限,游客如云,却不减其学术氛围之厚重庄严。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至今仍是教育重镇,招生开班,研究丰富,一派勃勃生机。能在“明伦堂”发表论文,聆听师训,又与老师们登岳麓山,聆听历史风云故事,尽在谈笑间。幸甚至哉。
  短短一周,体验最深刻的乃是朱子的实践精神。幼时便听过理学家对着一丛竹子苦思冥想的故事,书里仅做迂腐笑话谈,是在很多年以后,方知“格物致知”,“格”乃“实践”之意,“知”是对宇宙终极之真理孜孜不倦的探求。当我们沿路探寻,看朱子自律的生活起居,刻苦的求学问道,一生坎坷却不忘志;看他兴办书院、大振学风,造福一方后世;看他辩论真理、挥洒笔墨,留下佳话美名。犹记得武夷精舍那一幅字:“明月虚涵处,和风静养时”,颇有刚劲风骨,又见得一派光风霁月。便是后人所绘的几幅朱子画像,都足让人玩味端详许久。
  曾经对朱熹“理学大宗”的刻板印象,已消弭于无形。
  与诸位师长们在一起,一路上耳闻目睹,这十年的朱子之路老师学员们是如何从艰苦的条件中走过来,始终不忘本心。深以为,他们所信仰与践行的朱子精神,也正是在一年年、一步步中走出来的…… 终于见到真人版杨儒宾老师。闻其大名许久,赖老师在课堂亦每以“大儒”尊之,每拜读其文,在扎实深刻的论述与洞见之外,总能于笔锋处现灵光而有一股源源不绝的激情,让人感到诧异而愈是景仰。可是真的见到杨老师,笑咪咪的,随和质朴,有些不修边幅,随时可以入定而神游。他能在讲坛上慨而慷地大谈中华文化谈格物精神,也能对着一只不小心踩到的蚂蚱说“对不起”然后放生,也会装模作怪地去逗几个月大的小孩,像个老顽童一样。我曾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在我心目中您是很庄严的形象。没想到你是庄子的形象。”他说,“庄子是我偶像”。活脱脱一个智慧的长者。其实谁又能懂,他发愿践行此路,这十年来的心路历程? 出行之前,一直是与张崑将老师在邮件上来往,一见面便觉亲切。一路上,张老师喜欢摇着一把折扇——“人能弘道”,甚是潇洒。更一点没有老师的架子,风趣又幽默。他会在车站,炎热的大厅,跟你谈儒学精神,讲中日的近现代发展,讲《论语》里什么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会在乡间小路,讲自己的生活趣事,比如有天一觉醒来,发现躺在身边的孩子那么大了,吃了一惊,“这小孩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作为这么多次朱子之路活动的执行长,他需要做多少的筹备和协调工作,才能让大家安然无虞、收获满满地走过一站又一站。他说跟我们在一起,会感觉跟我们一样年轻。其实让我想起那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还有让人感觉温暖得体如春风拂面的史甄陶老师,沉默寡语但一在讲台上就侃侃而谈见解独到的黄继立老师,能使用各地方言随意切换的黄文斌老师,还有一路上安排行程无微不至朱氏后裔美珍大姐,深夜还开车送发烧的我去山下医院的朱大哥,在大巴后座上尬聊一路半夜还玩狼人杀的小伙伴们……朱氏的后裔宗亲们更是强大的后援力量,他们不为名利不计得失地付出,将其做为一份志业,只为了将血脉里儒家的精神传承和发扬,实在让人佩服赞叹。
  这一路上,喜爱和感谢的人太多,学到的也实在太多。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怀着一份使命感,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努力学习变成更好的人,才让朱子精神、儒家大道,能一直保持着生机与活力,绵延不绝。
  五夫的朱子故里紫阳楼,堂前一匾,书有“不远复”,苍劲有力。“不远复”,意为时不时要回过头,反省自己走的道路,更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来路与初心。短暂而丰富的朱子之路已告一段落,当我回顾来路,审视自己的所得与不足,想要记住发生过的种种故事,更多的是不舍与感恩。
  大道不远人,后会有期。仅书寥寥语,权做为念。(陈慧贞:台湾中山大学博士生)月满空山水满潭:怀想第十届朱子之路陈昭瑛今年七月有幸与多位师友一起踏上朱子之路,这是一条两岸师生携手走了十年的路。十年来,每年于酷暑之际不畏舟车劳顿,一群同道一起将汗水与泪水挥洒于其上的路。是什么样的路让杨儒宾兄、朱茂男先生一起在朱子墓前许下宏愿,要一起走十年?是什么样的路让张崑将、黄柏翰、史甄陶等青年学者愿意多次同行协助,传承两位始创者的精神?十年来我一直希望能躬逢其盛,但因教研与家务两头忙,每到夏天我总能找到理由逃避朱子之路的召唤,奇妙的是,几年下来,从未参与过的朱子之路竟成了魂牵梦萦之事,这条路也成了今生必须一走的路,当今年七月踏上朱子之路时,心中竟有“相思十载待今酬”的感动。
  利瓦伊史陀曾说在西方文明中,对歌德或雨果故居的参观,就相当于澳洲原住民的定期朝圣。在中国文明史中,参访历史人物的故地也形成了传统。司马迁就提及他到鲁国孔子故地时“回留之不能去”,也提及他“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历史人物生活过的空间已不是物理的空间,而是历史的空间,历史成了空间的魔法师,点化出空间的无穷意义。踏访朱子之路的所有师生应该与过孔子故地回留不去的司马迁怀着相同的心情吧!即于其人之地,想见其为人的种种心情。祭祀朝圣皆具有将祭祀者与祭祀对象之间的关系加以更新延续的作用,利瓦伊史陀所说的参访名人故居也具有相同的作用。同样的,年年到访的两岸师生使这条朱子之路从古代活了过来,也使今人与朱子的关系不断获得更新延续。
  一群人连日的赶路、座谈,于武夷山下的武夷精舍始业,先后于黄坑朱子墓、于寒泉精舍旁的祝夫人墓祭拜这一对伟大的母子,接着探访窗影斑驳、绿荫婆娑的朱子故居紫阳楼,走过一条古意盎然的青石板路,来到狭小清幽、铺着温柔鹅卵石的朱子巷。离开武夷山之后,在到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重温朱子与时贤辩难论道的热情,一路上追怀朱子居游、讲学、写作、思考于其间的点点滴滴。归来已历两月,回想丰盛的朱子之路,留下了无数精采的画面,而最难忘的是祝夫人墓园中那徐徐清风如慈母般抚慰人心,其次是朱子创建的五夫社仓的遗迹与紫阳楼前贩卖莲子的农民之间的古今对照,社仓体现朱子强烈的入世情怀,群聚于紫阳楼外蓊郁樟树下的农民,自然是为贩卖莲子给观光客而来,然而这一画面出现在关怀农民疾苦的朱子故居门外,真是再切合不过了。
  朱子于《九曲棹歌》对武夷山最美的风景九曲溪描摹尽致,其中“月满空山水满潭”诗句应能刻画朱子于武夷山一带居游讲学的心情,也能体现朱子之学的精神。这位东亚最伟大的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倚棹高歌的大诗人,一位遍赏武夷风光一辈子也不厌倦的旅行家。朱子之学,灵动而沉潜,高明而博厚,是满,而不是空;是实,而不是无。扎扎实实的行走于朱子之路应是朱子应许的学习朱子思想的必经之道。这条路还会走下去吗?儒宾兄已经完成了他许诺的十年之约,茂男先生与闽北宗亲肯定还会走下去,台湾方面应会有年轻一辈学者挑起第十一届之后的重责大任。于此行最后一站岳麓书院时,想起了埋骨于岳麓山的刘道一及孙中山悼念刘道一的诗句:“谁与斯人慷慨同?”十年来,朱子之路上的慷慨者不仅是儒宾兄与茂男先生,还有多位闽北宗亲如朱土申先生与朱美珍大姊,十年同行的情谊已凝聚了一份足以感召后人的公共精神,朱子之路的古典空间也处处留着新世代的足迹,未来必会有年轻一辈学者慨然承担前辈们的志业,为两岸师生继续共学朱子、携手同行于朱子之路再写新页。(陈昭英:台湾师范大学教师)当“朱子”与“路”不再是隐喻时——写在“朱子之路”后黄继立 “朱子”是近世东亚思想世界里最崇高的象征,“路”是古代思想里具述终极存有最常见的符号,“十年”则是被认为是淬砺一柄青锋最适切的时间。对我而言,有幸亲历“第十年”的“朱子之路”时,这些象征、符号或时间,已然不再是崇高、常见且适切的隐喻,而是再具体不过的圣显。一趟长路,朱子与大儒们似有情若无意地圣显于武夷、竹林、考亭、鹅湖、白鹿洞、岳麓。穿过五夫里的半亩方塘,伫立在滔滔的浔阳江畔,望着人来人往的朱张渡口,我想象着这群同时拥有高尚人格和文化高度的古代灵魂,或许正在凝视且微笑地看这批后现代的后学。灵根自植,恐怕也不只是个隐喻。
  “路”,到底是当下一步的足迹,还是无数步的延续?这犹如历代儒者的穷尽思索,当由良知心体呈露的普遍性、当下性,抑当由生命作为历史存在的文化性、社会性,以试着理解人性是什么?从武夷山的一头跨过另一头,我们到了鹅湖书院,这是当年朱子、象山辩论本体、工夫的所在。“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只恐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象山的自信和朱子的忧虑,都可以被理解。既是可理解,也不会不存在着调解的可能。朱、陆之同在“朱子之路”中,应该、也需要被放大。人确实是历史、文化的存在,而我们了解历史、文化和这种特殊存在,并不是只出于求知的本能,而是企图反省出当中的普遍性,甚至宇宙性。所以朱子会说即便天地塌陷,“气”世界崩坏,但“理”还在,也不能不在。所以朱子的崇拜者们,会乐意在日坠虞渊之际,“燔妻子”“理土室”,用热血丹心靖肃乾坤。走过这趟“朱子之路”,不只亲睹书院的人间古今,也默契到每个曾感慨生命如沧海之粟的大儒,也许曾意识到生命能显发的力量,其实并不渺小。
  再多琳琅的丽藻,再多精巧的摄相,也很难传达曾亲临朱子生身的开始地,到他回归天地原点处的那份感动。或许以邵康节的诗总结这趟长路,是最含蓄、却又能表达敬意的理想方式:“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若识无中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我想我一生都会记得,曾在九峰山下的光影中,亲礼如明镜般,屹立在大林谷内的伏羲。(黄继立: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教师)朱子之路心得张力云人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同的情境,我们在情境中有所感受、突破,由此建立自我的心灵世界。既然心灵得以因一一情境所变,那么这一次的朱子之路上所遇到的点点滴滴必定让我跟以往已然不同。此次朱子之路,让我经历的许多的第一次,也带给了我许多全新的视野。旅程开始时的忐忑、途中的新奇与感动,以及结束时的满足与不舍,成了这次朱子之路的心路历程,期间发生了许多趣事,也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纵使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回归各自的位置,彼此之间未必会再有如此密切的交集,但我深信这样一个精采的旅程,必定会印记于我们心底,偶尔回味,使自己再次体会当时的种种感动。第一次参加营队活动由于家中没有先例,我从没有参加过暑期营等营队活动,对于跟不认识的同龄人一同相处,在我看来是有些难处,不习惯与陌生人接触的我,由于老师及学姊的热情推荐,决定来参加一次朱子之路活动。实际参与后发现,许多的事物都是在实践中才明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般困难,在期间认识的许多以往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老师们,也和志同道合的同学成为朋友,与相类研究领域的同学们一起发表看法、讨论研究,感觉非常新奇以及充实饱满。这种满足消除了我对第一次的营队之旅的忐忑心境,也让我努力融入群体,一齐感受着同样的景色,并为之感动。我本以为不到十天的营队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难进入很深的层次,但当大家都有着同样的信念、相信着同样的理想时,我却觉得在这一刻,大家的心是靠近的。这使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不少信心外,也让我对这类型的活动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第一次接触大陆上的文化在台湾的大环境底下,人们对于大陆的认知是片面的、残缺的,而唯有亲自进入那样的文化场域中、亲自接触在当地土生土长的人,才会感受到我们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狭隘,在与当地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受到自己的见识不足,虽然明白这便是文化差异所在,但还是会想要好好提升自己的视野,在这点上,我认为大陆的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在与当地人闲谈时,我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如数家珍,不论是历史、地理,甚至是经济建设等,大多数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让我反省起自己,我了解自己的故乡吗?是否除了以往义务教育所吸收的知识外,我不曾主动去认识我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我是否真的能如眼前的这群人们般,在提到自己的土地时非常自豪与骄傲?或许,我为自己的故乡所尽的努力,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对此我感到惭愧,也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去了解那个我也视之为“故乡”的地方。第一次对朱子有了立体的了解原本对朱子的认知都非常的平面,虽然平日也需拜读朱子的文章,但对朱子本人的了解还是过于浅薄,想象中的朱子是一个不仅教学严谨,生活中也十分律己律人的师长,不料这样的认知不断的被打破。在九曲溪畔时,想到朱子所作的《九曲棹歌》,配上眼前难以用眼睛捕捉全貌的美景,实在无法想象一位严肃的理学家,徘徊于九曲江畔,写下如此情景并茂的诗作;看着朱子像时,彷佛可以感受到设计者对灌输于其上的想法与崇敬之情,听导游解释雕像设计每个部份的长度都有其意义,也流露出关于朱子的点点滴滴如何被后世所记,这般认知让我非常感动,丰厚的文化底蕴感也相应而生。
  第一次参加传统文化祭祀礼在台湾生活,祭祀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环,不论是祭祀祖先,抑或是佛道教的观音、土地公等,在一般人的认知中都只能算是一种「活动」,且现代人祭祀都采交易式,我献上供品,神民祖先保我平安、实现愿望等,但在朱子之路中一路祭祀孔子、朱子、朱母,却都是诚诚恳恳的在献上自己的敬意,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沟通,我感觉手拿着香,望着朱子墓时,心里涌上的绝非希望朱子能保我写出象样的论文、毕业顺利这类的祈祷,而是告解,想要向朱子诉说当今还有许多许多对传统儒家文化有热忱的人,不论是处于四海何方,都竭尽所能的维护这块传统文化的净土,想要让这珍贵的瑰宝能够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不要随着时间而渐渐流失。我在朱子墓前发愿,要在这块我热爱的领域,研究我所热爱的人和思想,传承先圣先贤以及古往今来人皆认同的普世价值,发扬这值得人人效法的文化与精神;而在孔子像前,也感受到了这么一股超过读《论语》中感受到的文化底蕴,虽然恐怕无法如古代那样完全不参入其他文化,但我们对于孔子的赤诚之心却是与古今先人所同然的,向孔子像敬礼时的肃穆与庄严感远远超过我在民间祭祀时对一尊尊神像持香行礼的感受,或许是由于自身学习的领域使我对孔子的了解超过对一般民间信仰,心中升起的敬意截然不同的关系吧。第一次亲身寻道学儒学多年,对儒学中许多思想家及其思想义理都抱持着崇敬的态度,除了研读经典外,亲身实践也是修养的一环,虽说如此,但在相对变化不大的环境之中若要获得新的启发或者领悟,要完全倚仗书本上的知识,却是远远不足的。而这次的朱子之路,为我打开了好几扇从未想过的窗,让我得以更全面的窥知这个中华文化构成的世界。师长们因殷切切的教导、同侪们兴致高昂的讨论,以及眼前从未想象过的风景,给我带来一次切身“寻道”的感受。或许我离领悟还是有段距离的,但身处于所有人共构而成的环境之下,我却有了追寻此道的坚定信心。既然有如此多的人在世界各处继续相信着这份由儒学脉脉相传下来的普世真理,我应该做的,理应不是去担心自己形单影只,应该努力付出自己的能力,来与所有人一起共同建立一个更好、更美的世界。
  (张力云:台湾“中央大学”)十年盟约本寻常杨儒宾岳麓书院归来,第十届朱子之路结束,亦圆了与朱子的十年盟约。
  只因当年配合朱家祠堂在新竹关西改建完成,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于祠堂新启之日,展览朱氏先贤以及近世东亚儒者墨宝。我帮其时任台湾朱氏宗亲会会长的朱茂男先生编了展览图录,并写了篇序言《走在朱子的路上》。朱会长说及将“朱子之路”由文字化为行动的构想,我说:要有效的话,不能只是一届、两届,至少当以十年为期。朱会长允诺支持,即以十年为期。就在关西朱家祠堂成议,后来又在黄坑朱子墓前盟誓,以后朱子之路即由隐喻变为一个活生生的地理词汇,一群关怀儒学、归宗洙泗武夷精神的台湾学子与朱氏宗亲,每年在溽暑难耐的七八月天,飞越海峡,走在朱子当年走过的路上。走着走着,大陆学子也加进来了,域外的同道也跟进了,“朱子之路”的内涵不断补充,面貌日益清晰。在闽台这一带,隐然也有“朱子之路”这么一路,这是我们的“一带一路”。
  朱子之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而是文化寻根之旅,也是灵根自植之旅。在绵延不绝的历史中,群贤辈出,朱子与闽台文化却具有特殊的因缘。朱子始仕,即任同安主簿,曾至现在台湾管辖的金门考察,留有过化遗迹。朱子后来还在闽南地区的漳州任过官,治绩显著。朱子的门生、故友中,闽南籍颇多,他们的言行事迹溶进了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血肉中,与百姓群生共化于南国的天风海雨。由朱子引发的这股精神革命的思潮后来更随着遗民的东渡,明郑政权的建立,进入了台湾,实体化了台湾。八百年来,朱子学早已是闽台文化氛围中核心的成分,从书院、祠堂、意识结构以至生活形式,在在都可看出朱子学的影响。
  数千年的儒学有过曲折的历程,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漩涡中,儒学、朱子学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海外的华族子孙处在殖民帝国统治之下,他们却常以“五千年的汉文化为傲”,为了对抗统治者,避免同化以至异化,儒学成了他们的重要武器。孔、孟、朱、王不只是历史人物,而是与哀吟于殖民统治下的华族子孙共同奋斗的革命伙伴。1921年,台湾士子在甲午海桑后的26年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大约相近的年代,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星马华侨领袖林文庆与鲁迅进行孔教之争,两个事件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海外华族子孙与被批斗到不成形的孔孟朱王,分享了共同的命运,自然地结成了命运的共同体。许多儒家哲人虽然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但在海外却是反抗异族、保卫华族文化的统一战线的忠实伙伴。
  由于历史的摆弄,也可以说是历史的悲剧,反而使得近世海外的华族子孙更贴近朱子学的血脉。在近世作为海外华人精神堡垒的儒学,作为反抗殖民帝国统治者的危险思想的儒学,原本即是儒学的正本正宗,原汁原味。从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北宋理学开始,大儒对历代统治阶层而言几乎无一不是危险的思想家,程颐、朱熹、文天祥、方孝孺、高攀龙、刘宗周、黄道周无一不受到严酷的政治迫害,元祐党祸、庆元党祸、东林党祸,这些著名党祸的受害者几乎无一不是儒者。抽离了理学家的奋斗史,千年来国人追求讲学精神、独立人格、言论自由的记录将不复可见,千年国史浩浩荡荡的内容也不再值得一读。大理学家可说都命途多舛,但与民共患,享受无缘,受难有分,他们受尽沧桑的血肉构成了中国传统不屈的脊梁。活在英殖民统治下的南洋华人与活在日本帝国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儿女,他们了解这个道理,他们知道儒者总是站在受压迫者的这一边。
  走在朱子走过的路上,经过了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同行者对朱子绝顶的毅力与无际的愿力,不得不发出由衷的礼赞。书院不是朱子首创的,但书院文化可以说是由朱子及朱子学者连手创办出来的。依据当代学者的估计,朱子创立了四所书院,兴复三所旧书院,在20所书院讲学,活化了书院的制度。书院与书籍的印刷刊行是朱子介入甚深的两个版块,书院与书籍印刷是传播理学思想的两个通路,是南宋时期的微信、脸书、推特。朱子是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位伟大的营销者。他不但透过著作打通了古今交会的大路,他也透过书院、印刷,打通了精英与士子沟通的管道。
  朱子不仅是位伟大的营销者或实践者,我们还可从他对家族伦理的重建,看出他如何将欧阳修《五代史》中感慨的“天地闭、贤人隐”的社会改造成礼乐孝悌的社会。在朱子的思想图式中,一个合理的社会是由各家族共同体继承前贤往圣的文化传统,再横向连结感通,有机形成的天下。朱子的著作中有《仪礼经传通释》及《朱子家礼》两书,他曾至少为30个不同姓氏的族谱写过序言,他还具体地参与了童蒙礼仪的制定以及仪式器物的使用,上述这些言论都是可实践的。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共同体,我们追本溯源,不能不赞叹朱子上接北宋儒者司马光、张载、程颐之说,以及历代朱子学者继承朱子之学,代代接棒的惊人成果。
  书院、祠堂曾经急遽地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进入21世纪后,两者似乎又很神奇地慢慢苏醒了。但无论如何复兴,终究不可能恢复到明清时期的规模,内涵也不会相同。如果“朱子”一词的理念紧紧地与书院、祠堂绑在一起,朱子思想的意义无可避免地必然会淡化。但朱子思想是很难淡化的,朱子存在的意义有在“书院”“祠堂”这些有形的建筑之外者。朱子最伟大的贡献当是他处在佛老当道的唐代之后,也是在千年帝王之统君临中国的宋代社会之时,提出了具有永恒而普世的价值理念。朱子在事的世界之外,朗现了理的世界;在帝王之统与佛老统绪之外,提出了独立的知识人的精神乐园之道统观。心统性情,道在己身,乐学忘势,长为天民。朱子将天堂、涅盘接到人世间的礼乐教化上来,将救赎的理念赋予广土众民、家家具备的宗庙祠堂上去。
  朱子之路的十年盟约,说长不长,说寻常似乎也不寻常。到底,人生有限,七八月又不是舒爽宜人的季节。然而,比起一行师生能走在朱子当年走过的路上,耳濡目染,感发兴起,一切的所谓辛劳真是微不足道!毕竟能一起走朱子之路,几世修得,此事再幸运不过了,只能算是福报。感谢十年来大力支持活动的茂男会长及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尤其是朱美珍与朱土申两位宗亲的年年帮忙。感谢学界朋友共襄盛举,尤其是张崑将、黄柏翰以及朱杰人教授们无私的付出。也感谢十届来,一起走朱子之路的师友,尤其是年轻学子,再也没有比看着年轻朋友在这条路上茁壮、成长更愉快的事了。
  (杨儒宾: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